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与时俱时、推陈出新,关键必须实现七个突破。本文结合了笔者的长期德育实践,试着从德育外部气候环境的营造、德育内部流程的科学化、德育评价的体系保障三大话题、七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德育要创新说到底还是个观念的问题,要真正把学生当独立的人来看,从保护培养其良好个性出发,通过科学的、人性化的德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变化”。建立健全德育评估体系,对教育者德育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他们德育的积极性,为深入开展德育提供持续、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 外部气候环境 内部流程的科学化 评估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南城一中德育工作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七个突破”并进行探索。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德育工作得以良性稳定发展,取得许多宝贵经验。可以说这些年来我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步,靠的就是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
最近,全国掀起了新的“关注教育、关注德育”的热潮。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实现德育创新,全面落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规定,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1 营造人性化的德育气候
1.1 用爱心去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儿童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1]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宽容地对待学生在成长中犯的一些错误,并真诚地给予教育和引导,用爱心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教师还要牢固树立“不论年龄长幼,不论地位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的思想,既爱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对于一些平时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尤其是一些爱撒谎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与耐心教育他们改掉这些不良行为,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被别人的信任的感觉,自觉改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1.2 完善学生个性,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2]这个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个性,探讨的就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它包括情感、意志、能力、性格、气质等。成功的教育就是一种个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个性,而不是扼杀学生个性。我们反对在普通教育阶段实行军事化管理,因为军事化管理强调的是统一性,“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是一种去除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它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在普通中学阶段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个性化德育,是生命本体回归化教育,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学校、社会、家庭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宽松的个性发展环境,建立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排除一些压制个性发展的干扰。教师和家长尤其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创造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德育了不起的贡献。
1.3 按照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进行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性等特点,对他们开展德育不仅仅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学习必要的《生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科学地进行德育教育提供很好的指导。所有参加教育的人员,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教育,让受教育者获得完整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德育教育。为此我校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都要开展“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讲座等形式宣传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提供生理、心理咨询,进行适当的性知识教育等等。此外,学校还注重加强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意志磨练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开垦综合型的德育土壤
南城一中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学校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除了使得这所学校人才辈出、桃李天下之外,更流传下来了优良的德育传统。南城一中的发展壮大有力地说明了:学校良好环境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不同时期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群众对环境因素进行存利去弊、精心筛选、合理组合而形成的。“凝华聚德、志存高远”是我校的校训,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我校才形成了今天“勤读、勤思、勤问、勤练”,“求真、求实、求严、求活”的优良学风和教风,而这些正是今天宝贵而无尽的德育资源、厚重而丰腴的德育土壤。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教育形势,面对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受教主体,我们只有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才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茁壮成长。
3 编织主体型的德育网络
校内的德育需要畅通的组织流程,编织主体型的德育网络显得成为重要。我校在长期的摸索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渗透”和“一个核心两条线”德育体系。“三渗透”指于课堂教学之中德育渗透、于学校各项管理之中德育渗透、于各种活动之中德育渗透。“一个核心两条线”就是以校党支部为核心,制定德育方案,把握育人方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全校教职工按工作性质分成两条线。一条是行政管理线,由政教处、总务处、共青团、工会、年级主任、班主任等有关人员组成;另一条是教学服务线,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教研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两条线互相配合,齐抓学生的思想工作。
“德育包括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3]我校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功能,积极与上级机构和家庭沟通联系。社会方面:一是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公检法司、工青妇、宣传广电、文化教育等部门组成,为教育争取良好的社会氛围。如我校自去年以来,在公安、文化稽查等部门的配合下,多次开展了“网吧突击查访”活动,有效地扼制了学生违纪上网的风气;二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领导、老同志组成,定期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方向、方法和规律,举行包括“绿色承诺”在内的各种德育讲座;三是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组成,经常与学校互通情况,沟通信息。开设家长学校,传授家教科学,协助搞好家庭教育。
4 明确序列化的德育过程
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德育和个人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认识水平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认识能力。因此,必须放弃过去那种没有明确的过程,不分阶段和顺序,“滑到哪算哪”或“一刀切”的做法,按照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目标,从这个目标出发,根据身心规律,确定德育过程,将不同层次目标和内容进行序列化,操作时循序渐进。如我校制定的《开展“四育”活动,构筑跨世纪育人工程》,便将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行为法纪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作为纵向序列,把理想、道德、纪律及个性作为横向序列,由浅入深,分解成多个可操作的教育单元目标,协调发展,提高德育实效。
5 充实系统化的德育内容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使学生德育工作内容单一化,成为空洞的说教。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要素具有层次性和交叉性。如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心理、情感调控、青春期心理、人际适应、审美心理和现代生活心理的健康教育内容。
近年来,我校通过展览、讲座、实践、参观等德育途径、开展诸如演讲、征文、班会、竞赛等德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活动在促进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 采取开放型的德育方式
如今,随着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的日益普及,与社会成员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学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过去那种僵硬的禁、堵、防、查等方法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扼制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在坚持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受信息,参加实践,经受锻炼,实行开放式教育。其主要途径是:①加强社会信息教育,培养中学生自觉识别、筛选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走向成熟。我校上学期开展了“告别三室二厅一吧宣誓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学生违纪上网的危害性。②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③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如举行学生会干部竞聘、组建学生集邮小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夏令营活动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生活观点,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不平衡向平衡、由不自觉向自觉、由依赖向独立、由他律向自律,循序地、相对快速地发展”[4],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现代人。
7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细则
德育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有无一套科学规范的德育评估体系。必须建立、健全科学且便于操作的评估细则,正确体现目的与作用、局部与全面、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它牵涉到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估体系以及学校本身对教育的评估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南城一中的德育副校长,我认为甚至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7.1 必须在学校整体工作评估考核中突出德育,有规范化的德育管理要求和水平测量机制,严格考核,甚至可设立“标准分”,通过量化评估,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目前,我校每年在评选优秀班主任时已充分考虑了班主任平时工作业绩,如所带的班级是否获得过“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在各类德、体、美、劳竞赛中是否获奖,学生有无重大违纪行为,班级是否完成学校临时布置的工作任务等。
7.2 要科学评价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平时思想品质、行为规范成绩评定、三好表彰、升学中突出“牛毛”,制定规范化的德育指标,采取合理规范的测试手段,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现象。在实践中,我甚至认为不妨借鉴一下过去“极左”时期的“红”字当头。
7.3 在教师的工作实绩考核中突出德育能力和实绩,制定规范化的工作目标和评估方法,做到“只教书,不育人”者不得晋级。将优秀班主任与优秀教师区别开来,不能简单的以教学成绩代替带班成绩,改正评估中只看教学业绩,不问班级教育管理效果的考核弊端。
7.4 建议加强政府职能,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教育对于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要动员社会教育舆论和家长,全面理解教育目的,摒弃“分数第一,成绩至上”的旧的人才观念,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积极配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弄潮儿。
德育的“七个突破”是一种发展目标和未来趋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应该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准则,让我们共同为德育的“七个突破”的实施,推动学校德育走上新台阶,并积极推进德育的“七个突破”的实践,为培育出大批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9
2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程.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53
3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程.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08
4 李拣材等主编.教育理论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120
【关键词】 外部气候环境 内部流程的科学化 评估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南城一中德育工作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七个突破”并进行探索。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德育工作得以良性稳定发展,取得许多宝贵经验。可以说这些年来我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步,靠的就是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
最近,全国掀起了新的“关注教育、关注德育”的热潮。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实现德育创新,全面落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规定,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1 营造人性化的德育气候
1.1 用爱心去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儿童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1]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宽容地对待学生在成长中犯的一些错误,并真诚地给予教育和引导,用爱心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教师还要牢固树立“不论年龄长幼,不论地位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的思想,既爱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对于一些平时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尤其是一些爱撒谎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与耐心教育他们改掉这些不良行为,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被别人的信任的感觉,自觉改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1.2 完善学生个性,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2]这个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个性,探讨的就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它包括情感、意志、能力、性格、气质等。成功的教育就是一种个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个性,而不是扼杀学生个性。我们反对在普通教育阶段实行军事化管理,因为军事化管理强调的是统一性,“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是一种去除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它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在普通中学阶段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个性化德育,是生命本体回归化教育,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学校、社会、家庭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宽松的个性发展环境,建立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排除一些压制个性发展的干扰。教师和家长尤其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创造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德育了不起的贡献。
1.3 按照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进行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性等特点,对他们开展德育不仅仅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学习必要的《生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科学地进行德育教育提供很好的指导。所有参加教育的人员,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教育,让受教育者获得完整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德育教育。为此我校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都要开展“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讲座等形式宣传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提供生理、心理咨询,进行适当的性知识教育等等。此外,学校还注重加强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意志磨练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开垦综合型的德育土壤
南城一中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学校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除了使得这所学校人才辈出、桃李天下之外,更流传下来了优良的德育传统。南城一中的发展壮大有力地说明了:学校良好环境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不同时期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群众对环境因素进行存利去弊、精心筛选、合理组合而形成的。“凝华聚德、志存高远”是我校的校训,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我校才形成了今天“勤读、勤思、勤问、勤练”,“求真、求实、求严、求活”的优良学风和教风,而这些正是今天宝贵而无尽的德育资源、厚重而丰腴的德育土壤。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教育形势,面对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受教主体,我们只有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才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茁壮成长。
3 编织主体型的德育网络
校内的德育需要畅通的组织流程,编织主体型的德育网络显得成为重要。我校在长期的摸索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渗透”和“一个核心两条线”德育体系。“三渗透”指于课堂教学之中德育渗透、于学校各项管理之中德育渗透、于各种活动之中德育渗透。“一个核心两条线”就是以校党支部为核心,制定德育方案,把握育人方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全校教职工按工作性质分成两条线。一条是行政管理线,由政教处、总务处、共青团、工会、年级主任、班主任等有关人员组成;另一条是教学服务线,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教研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两条线互相配合,齐抓学生的思想工作。
“德育包括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3]我校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功能,积极与上级机构和家庭沟通联系。社会方面:一是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公检法司、工青妇、宣传广电、文化教育等部门组成,为教育争取良好的社会氛围。如我校自去年以来,在公安、文化稽查等部门的配合下,多次开展了“网吧突击查访”活动,有效地扼制了学生违纪上网的风气;二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领导、老同志组成,定期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方向、方法和规律,举行包括“绿色承诺”在内的各种德育讲座;三是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组成,经常与学校互通情况,沟通信息。开设家长学校,传授家教科学,协助搞好家庭教育。
4 明确序列化的德育过程
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德育和个人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认识水平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认识能力。因此,必须放弃过去那种没有明确的过程,不分阶段和顺序,“滑到哪算哪”或“一刀切”的做法,按照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目标,从这个目标出发,根据身心规律,确定德育过程,将不同层次目标和内容进行序列化,操作时循序渐进。如我校制定的《开展“四育”活动,构筑跨世纪育人工程》,便将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行为法纪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作为纵向序列,把理想、道德、纪律及个性作为横向序列,由浅入深,分解成多个可操作的教育单元目标,协调发展,提高德育实效。
5 充实系统化的德育内容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使学生德育工作内容单一化,成为空洞的说教。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要素具有层次性和交叉性。如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心理、情感调控、青春期心理、人际适应、审美心理和现代生活心理的健康教育内容。
近年来,我校通过展览、讲座、实践、参观等德育途径、开展诸如演讲、征文、班会、竞赛等德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活动在促进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 采取开放型的德育方式
如今,随着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的日益普及,与社会成员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学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过去那种僵硬的禁、堵、防、查等方法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扼制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在坚持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受信息,参加实践,经受锻炼,实行开放式教育。其主要途径是:①加强社会信息教育,培养中学生自觉识别、筛选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走向成熟。我校上学期开展了“告别三室二厅一吧宣誓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学生违纪上网的危害性。②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③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如举行学生会干部竞聘、组建学生集邮小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夏令营活动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生活观点,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不平衡向平衡、由不自觉向自觉、由依赖向独立、由他律向自律,循序地、相对快速地发展”[4],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现代人。
7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细则
德育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有无一套科学规范的德育评估体系。必须建立、健全科学且便于操作的评估细则,正确体现目的与作用、局部与全面、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它牵涉到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估体系以及学校本身对教育的评估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南城一中的德育副校长,我认为甚至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7.1 必须在学校整体工作评估考核中突出德育,有规范化的德育管理要求和水平测量机制,严格考核,甚至可设立“标准分”,通过量化评估,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目前,我校每年在评选优秀班主任时已充分考虑了班主任平时工作业绩,如所带的班级是否获得过“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在各类德、体、美、劳竞赛中是否获奖,学生有无重大违纪行为,班级是否完成学校临时布置的工作任务等。
7.2 要科学评价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平时思想品质、行为规范成绩评定、三好表彰、升学中突出“牛毛”,制定规范化的德育指标,采取合理规范的测试手段,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现象。在实践中,我甚至认为不妨借鉴一下过去“极左”时期的“红”字当头。
7.3 在教师的工作实绩考核中突出德育能力和实绩,制定规范化的工作目标和评估方法,做到“只教书,不育人”者不得晋级。将优秀班主任与优秀教师区别开来,不能简单的以教学成绩代替带班成绩,改正评估中只看教学业绩,不问班级教育管理效果的考核弊端。
7.4 建议加强政府职能,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教育对于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要动员社会教育舆论和家长,全面理解教育目的,摒弃“分数第一,成绩至上”的旧的人才观念,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积极配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弄潮儿。
德育的“七个突破”是一种发展目标和未来趋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应该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准则,让我们共同为德育的“七个突破”的实施,推动学校德育走上新台阶,并积极推进德育的“七个突破”的实践,为培育出大批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9
2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程.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53
3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程.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08
4 李拣材等主编.教育理论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