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管理学基本职能的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功管理实践经验,汲取营养、获取启示,提炼“红色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关键词:红色管理;企业;职能
作者简介:洪延艺(1969-),男,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3-0027-02
管理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性科学,不同特质的文化基础将形成不同管理学说的理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管理文化,其要点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形成发展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ERP、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管理理论。中国企业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下,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水土不服”。朱镕基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现在缺少什么样的企业家呢?缺少博古通今的企业家,既能懂国外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管理学的兴旺发达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强大是密切相关的。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推动力量,已经到了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时候了。
拥有8000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组织,是现代中国管理史上一个最大的管理案例。党在9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红色管理”体系,是当代的企业形成中国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
管理就是一种组织活动,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组织所期盼的共同目标,以使组织能够有效的运作的过程。本文从管理学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体系和及其对企业的启示。
一、以科学纲领指明组织的方向
所谓纲领,就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使命以及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制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从管理学上看,它包含愿景和计划职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党还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现实状况和历史任务制定出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了它的计划,表现为一系列的路线,包括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路线是纲,纲举目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定下的最低纲领为“推翻三座大山”(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有愿景的组织。管理就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组织所期盼的共同目标。党根据当时国情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概括,亮出“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通俗易懂,向贫苦农民展示了一幅“耕者有其田”的美好图景。这实际上把共产党定位为占当时人口90%以上的穷苦阶层的代言人。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抗日救国大旗,激发了人们救国救民的强烈诉求,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党成为“众望所归”。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经济指标分阶段地体现出来,使人们能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企业是以为顾客提供需要产品和服务为目的的。其追求的目标不能只是利润最大化,而应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必须建立企业的纲领,树立高于赢利的价值观,制定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企业除了承担经济责任外,还要承担对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制定纲领,广大员工觉得“有奔头”,能够在实现企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如海尔的阶段型目标:“第一个十年: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第二个十年:敬国报业、追求卓越;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商场如战场,做企业是一定要有激情和理念,要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气势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只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描绘发展宏伟蓝图,确立奋斗目标,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企业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制定行动方案、途径和步骤,培育核心竞争力,用局部强势部分与对手的局部弱势进行竞争,就能取得相对优势。
二、以组织建设保障事业的成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党之所以能取得彪炳世界的成就,是因为党的组织管理独具特色,最具有战斗力和执行力的。比如:制定和实施了民主集中制度的组织原则、建立统一战线、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等重要措施。
中国共产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其组织架构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民主集中制也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分权与集权的结合。组织严密的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各自为政、派系林立的军阀组织。从长征时期的“军事三人团”,到建国后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党始终坚持重大问题由领导层的集体决策。决策层总揽全局,统一调度,协调各方,有效调动全部资源。在战争年代,战争是最讲集中、服从、效率,因而党的领导体制、权力运行等均服从战争的需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挥模式。同时,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有高度的自主权,确实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氛。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在日军围剿期间,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建国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原则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必须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扩大地方权力,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企业必须根据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建立动态适应性组织结构,经营层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决策(重大事项由董事会决定),加强团队建设。企业管理中采用集权还是分权,视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在初创起步阶段,对于市场和客户的探索,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稳步成长阶段,随着市场和主营业务的基本确定,应该加强集权化管理,统一调度人、物、财,扩大生产,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和服务种类比较单一的企业,公司领导对该专业领域了然于心,宜实行统一化、集中化的管理;多元化企业,规模扩大、市场范围跨省跨国,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产品的特点和地区消费文化,应加大分权。管理者(如抗日游击队的上级党组织)通常只负责整体组织的重大决策,而实际运行中的绝大部分决策权则授权一线人员,做到当机立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建立战略联盟,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可靠的保障,形成统一战线,实现多方共赢。如宅急送快运公司为了丰富市场运输网络,只要能为其送货,并在货物上标上宅急送标志,无论是邮政、航空、铁路还是其他运输企业,公司宁可割舍利润与之合作,建立快运统一战线,实现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三、以正确领导引领事业的发展
组织就如交响乐团,奏出和美的乐章,需要优秀的指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步调一致,就缘于有一批英明的领导人。通过指挥、带领、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抗战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预见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为人民指明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主要以电报指挥三大战役,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基层指战员在冲锋陷阵时的命令是“跟我上”,身先士卒。党重视激励文化,注重典型引领,创先争优,从赵一曼到黄继光,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王进喜到许振超,英雄人物成为一个个永不磨灭的品牌符号烙印在中国人的心里。党在各个时期提炼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激励每一位同志。
团队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员工对特定人群有归属心理,企业管理高层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为组织成员确立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以此来规范、引导被领导者的行为,加强沟通,为员工搭建成长和展示的平台,让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员工对领导权威的服从心理,管理者必须充分、正确地运用企业所赋予自己的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等职位权力,多用奖励,慎用惩罚,关心员工,组织企业各种资源去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员工对杰出人物有崇拜心理、对行为表率有模仿心理,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鼓舞员工。管理者必须强化基本素养、人格魅力,运用模范权、专长权等个人权力,身体力行,带领团队。企业在前途不明朗的创业时期,学习井冈山精神,保持坚定信念,勇闯新路;在遭遇挫折的生死攸关时刻,学习长征精神,忠诚事业,敢于胜利;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学习西柏坡精神,务必保持清醒和谨慎作风。同时,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选树典型,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来感染和激励员工企业,提炼形成“员工精神”,构建企业基业长青的永恒精神动力。
四、以控制纠偏把握组织的航向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注重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党员信仰马列主义,忠诚服从。把支部建在连上,用现在企业管理的话说,文化管理到了基层。“制度”是控制的关键,规范了成员的行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的 BI(行为识别)系统。实行干部交流制度,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党在90历程中,经历了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次历史性转折,进行事后控制,调整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纠正偏差。在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根据战事的发展进行事中控制,调整部署,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消灭黄百韬兵团。在进京之前,党召开西柏坡会议进行事前控制,提出“两个务必”,为夺取政权和建设国家,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营造共同家园、共同事业的氛围,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激发员工主人翁的主动性。创建优秀、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障。借助文化力使员工得到自律,从而矫正其价值观,规范其行为。目标是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按照可量化、易于操作的要求来设定目标,选择一些关键点作为控制点,以控制点来控制全局。企业加强制度建设,综合运用、人力资源配置、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手段,开展指导、监督,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式,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和纠偏,防范风险,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依靠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及时获得的偏差信息。在纠正偏差行动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干部跨部门交流的机制,打破干部的部门“小我”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和全局意识,引领干部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激发队伍活力。
五、以持续创新推动事业不断前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90年党史既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创新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创新。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军事上,提出游击战争、人民战争理论和精兵强军之路,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交通破袭战等战斗形式。在经济上,有建国初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经济特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竞争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基本特点,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石,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集中企业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优势兵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培育相对优势。戴尔公司“以供应链管理制胜”,只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推广,而将公司所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使公司以反应迅速和过程简洁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找准市场定位,不断地对产品、服务、企业形象进行创新,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取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领先型、跟随型或填空型战略,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如三株、脑白金的“农村包围城市”营销战略,避免过早地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积蓄足够力量;恒安集团专注于生活用纸等快速消费品,做精做强。
中国共产党堪称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生机勃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之道。传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要与时俱进,学习“红色管理”智慧内涵,并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引领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成略.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一卷)[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赵品华.红色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借鉴[J].魅力中国,2011,(1):182-183.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07-0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红色管理;企业;职能
作者简介:洪延艺(1969-),男,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3-0027-02
管理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性科学,不同特质的文化基础将形成不同管理学说的理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管理文化,其要点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形成发展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ERP、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管理理论。中国企业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下,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水土不服”。朱镕基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现在缺少什么样的企业家呢?缺少博古通今的企业家,既能懂国外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管理学的兴旺发达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强大是密切相关的。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推动力量,已经到了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时候了。
拥有8000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组织,是现代中国管理史上一个最大的管理案例。党在9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红色管理”体系,是当代的企业形成中国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
管理就是一种组织活动,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组织所期盼的共同目标,以使组织能够有效的运作的过程。本文从管理学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体系和及其对企业的启示。
一、以科学纲领指明组织的方向
所谓纲领,就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使命以及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制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从管理学上看,它包含愿景和计划职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党还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现实状况和历史任务制定出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了它的计划,表现为一系列的路线,包括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路线是纲,纲举目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定下的最低纲领为“推翻三座大山”(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有愿景的组织。管理就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组织所期盼的共同目标。党根据当时国情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概括,亮出“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通俗易懂,向贫苦农民展示了一幅“耕者有其田”的美好图景。这实际上把共产党定位为占当时人口90%以上的穷苦阶层的代言人。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抗日救国大旗,激发了人们救国救民的强烈诉求,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党成为“众望所归”。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经济指标分阶段地体现出来,使人们能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企业是以为顾客提供需要产品和服务为目的的。其追求的目标不能只是利润最大化,而应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必须建立企业的纲领,树立高于赢利的价值观,制定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企业除了承担经济责任外,还要承担对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制定纲领,广大员工觉得“有奔头”,能够在实现企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如海尔的阶段型目标:“第一个十年: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第二个十年:敬国报业、追求卓越;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商场如战场,做企业是一定要有激情和理念,要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气势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只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描绘发展宏伟蓝图,确立奋斗目标,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企业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制定行动方案、途径和步骤,培育核心竞争力,用局部强势部分与对手的局部弱势进行竞争,就能取得相对优势。
二、以组织建设保障事业的成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党之所以能取得彪炳世界的成就,是因为党的组织管理独具特色,最具有战斗力和执行力的。比如:制定和实施了民主集中制度的组织原则、建立统一战线、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等重要措施。
中国共产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其组织架构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民主集中制也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分权与集权的结合。组织严密的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各自为政、派系林立的军阀组织。从长征时期的“军事三人团”,到建国后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党始终坚持重大问题由领导层的集体决策。决策层总揽全局,统一调度,协调各方,有效调动全部资源。在战争年代,战争是最讲集中、服从、效率,因而党的领导体制、权力运行等均服从战争的需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挥模式。同时,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有高度的自主权,确实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氛。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在日军围剿期间,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建国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原则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必须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扩大地方权力,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企业必须根据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建立动态适应性组织结构,经营层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决策(重大事项由董事会决定),加强团队建设。企业管理中采用集权还是分权,视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在初创起步阶段,对于市场和客户的探索,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稳步成长阶段,随着市场和主营业务的基本确定,应该加强集权化管理,统一调度人、物、财,扩大生产,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和服务种类比较单一的企业,公司领导对该专业领域了然于心,宜实行统一化、集中化的管理;多元化企业,规模扩大、市场范围跨省跨国,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产品的特点和地区消费文化,应加大分权。管理者(如抗日游击队的上级党组织)通常只负责整体组织的重大决策,而实际运行中的绝大部分决策权则授权一线人员,做到当机立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建立战略联盟,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可靠的保障,形成统一战线,实现多方共赢。如宅急送快运公司为了丰富市场运输网络,只要能为其送货,并在货物上标上宅急送标志,无论是邮政、航空、铁路还是其他运输企业,公司宁可割舍利润与之合作,建立快运统一战线,实现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三、以正确领导引领事业的发展
组织就如交响乐团,奏出和美的乐章,需要优秀的指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步调一致,就缘于有一批英明的领导人。通过指挥、带领、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抗战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预见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为人民指明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主要以电报指挥三大战役,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基层指战员在冲锋陷阵时的命令是“跟我上”,身先士卒。党重视激励文化,注重典型引领,创先争优,从赵一曼到黄继光,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王进喜到许振超,英雄人物成为一个个永不磨灭的品牌符号烙印在中国人的心里。党在各个时期提炼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激励每一位同志。
团队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员工对特定人群有归属心理,企业管理高层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为组织成员确立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以此来规范、引导被领导者的行为,加强沟通,为员工搭建成长和展示的平台,让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员工对领导权威的服从心理,管理者必须充分、正确地运用企业所赋予自己的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等职位权力,多用奖励,慎用惩罚,关心员工,组织企业各种资源去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员工对杰出人物有崇拜心理、对行为表率有模仿心理,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鼓舞员工。管理者必须强化基本素养、人格魅力,运用模范权、专长权等个人权力,身体力行,带领团队。企业在前途不明朗的创业时期,学习井冈山精神,保持坚定信念,勇闯新路;在遭遇挫折的生死攸关时刻,学习长征精神,忠诚事业,敢于胜利;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学习西柏坡精神,务必保持清醒和谨慎作风。同时,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选树典型,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来感染和激励员工企业,提炼形成“员工精神”,构建企业基业长青的永恒精神动力。
四、以控制纠偏把握组织的航向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注重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党员信仰马列主义,忠诚服从。把支部建在连上,用现在企业管理的话说,文化管理到了基层。“制度”是控制的关键,规范了成员的行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的 BI(行为识别)系统。实行干部交流制度,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党在90历程中,经历了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次历史性转折,进行事后控制,调整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纠正偏差。在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根据战事的发展进行事中控制,调整部署,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消灭黄百韬兵团。在进京之前,党召开西柏坡会议进行事前控制,提出“两个务必”,为夺取政权和建设国家,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营造共同家园、共同事业的氛围,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激发员工主人翁的主动性。创建优秀、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障。借助文化力使员工得到自律,从而矫正其价值观,规范其行为。目标是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按照可量化、易于操作的要求来设定目标,选择一些关键点作为控制点,以控制点来控制全局。企业加强制度建设,综合运用、人力资源配置、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手段,开展指导、监督,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式,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和纠偏,防范风险,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依靠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及时获得的偏差信息。在纠正偏差行动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干部跨部门交流的机制,打破干部的部门“小我”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和全局意识,引领干部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激发队伍活力。
五、以持续创新推动事业不断前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90年党史既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创新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创新。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军事上,提出游击战争、人民战争理论和精兵强军之路,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交通破袭战等战斗形式。在经济上,有建国初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经济特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竞争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基本特点,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石,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集中企业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优势兵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培育相对优势。戴尔公司“以供应链管理制胜”,只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推广,而将公司所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使公司以反应迅速和过程简洁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找准市场定位,不断地对产品、服务、企业形象进行创新,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取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领先型、跟随型或填空型战略,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如三株、脑白金的“农村包围城市”营销战略,避免过早地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积蓄足够力量;恒安集团专注于生活用纸等快速消费品,做精做强。
中国共产党堪称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生机勃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之道。传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要与时俱进,学习“红色管理”智慧内涵,并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引领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成略.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一卷)[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赵品华.红色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借鉴[J].魅力中国,2011,(1):182-183.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07-01.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