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板画之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陶制民居、猪圈、鸡舍等陶器皆为板面粘结器物。瓷板形墓志铭出现于唐宋时期,青花瓷砖的出现则晚至明代,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的催生剂,应该是康熙年间镶嵌床围的彩绘瓷制饰物。直到嘉庆、道光年间,瓷板画终于闯入市井,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后大行于市。此时,景德镇官窑解体,小型瓷业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应运而生的便是时称“画瓷者”的自由职业者。他们中不少人是满清时期的举人进士或官宦中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沃土。于是凭借习就的书画技艺谋生,以画瓷板画为能事,于是五彩缤纷的瓷板画从景德镇流向大江南北。
20世纪20年代的“画瓷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不为人所知的。正如《陶雅》所云,“画瓷者多湮没不彰”,他们的艺术作品留传后世者多,作者却鲜为人知,只是珠山脚下的匆匆过客。尽管如此,他们的精品力作仍为不朽之笔。
笔者在湘潭钢铁厂一收藏者家中发现一套瓷板画,高40厘米,为四屏花鸟,款字“蓬莱馆主邢幻仙”,作于“癸酉”年。从釉面的温润度和木框的包浆看,该足历经沧桑之物,这个“癸酉”当为1931年。收藏者姓冯名德华,瓷板画为其祖父冯清和旧物,乃上世纪30年代乔迁之喜时世交馈赠。冯清和分外看重,辗转珍藏,去世前叮嘱儿孙辈好生呵护。笔者去湘潭探望老友,偶然听人说起,陡然见到,顿觉眼前一亮,旧色古韵,清气扑面。
第一屏为槐花双燕(图1)。一树刺槐斜出,碧叶缀翠,两只飞燕嬉戏于花叶之中。燕亦称玄鸟,自古便有以“燕”为口彩的习俗,比如退朝安度晚年称燕居,喜庆宴饮称燕喜,连作文大手笔都少不了个燕字,叫作燕许。唐代诗人孟郊有诗云“千里无人旋风起,鸳啼燕语荒城里”,是说鸳燕不知人间苦,犹把凄凉作欢歌。此屏题诗为“笑逐东风入紫薇,晚抛江海滞乌枚。空谈万里封侯颔,还傍人家门户飞”。作者用“燕颔虎劲”一典入诗,借燕抒怀,对自己空有抱负而始终未能一展宏图感慨万千。
第二屏为白头翁图(图2)。一树紫薇似晚霞一抹,一双白头翁如夫妇相依,左上角有诗云:“紫霞云路数升沉,楚楚毛夜太古者。自笑白头无伎俩,坚持高节老山林。”这白头翁原不是鸟名,据说三国时某一日,有两只头有白色羽斑之鸟聚集于孙权殿前,孙权问左右此为何鸟,众人面面相觑,皆无以作答。唯诸葛恪答曰:“白头翁也。”孙权深以为然,对诸葛恪之才思敏捷印象深刻,从此呼此鸟为白头翁。白头翁入画多喻意“白头偕老”,然邢幻仙却引以自嘲,叹息自己纸笔之外别无他伎,唯志不入庸俗,闲云野鹤自许。画中白头翁拘谨静默,很有几分落寞的神情。
第三为柳丝八哥(图3)。垂柳依依,八哥婉唱,题诗为“双双何事为春忙,花底飞来羽翼香。今夜且留枝上宿,莫烧银烛照红妆”。八哥其实原名鹳鹆,据说南唐李后主李煜避“鹆”讳,改鸜为八哥,从此鸜鹆以御赐名八哥行世,民间呢称其“八八儿”。画家画八哥柳梢闹春,但题诗显然受李煜赐名故事影响,把帝王生活亦牵强进去,说是今夜他宿,别宫嫔妃莫作翘首盼。画家笔下的八哥侧耳别头,娇呢唱鸣,如闻其声。
第四屏为芦雁图(图4)。芦花扬絮,秋雁双飞,有诗云:“双影衔烟落野塘,获花萧瑟晚风凉。江湖大有清闲趣,底事劳劳竞稻梁。”雁在《礼》中以“东风解冻鸿雁来”的形象出现,雁为秋去春来之禽,因此衍生出雁泊指来去无定,又有雁逝鱼沉喻音讯全无。只是雁堂为佛堂名,别有意味,是否指佛自东来?但画家取意显然甚妙,说江湖山野乐趣无穷,何以要忙忙碌碌为生计奔忙?画家笔下为寒汀落雁,双双形影,疲惫迟归,平添了几许冷寂。
四屏花鸟作者邢幻仙,查《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赏》无此人,《中国美术家名家辞典》亦无其名,网上同样没有记载,显然在“湮没不彰”者之列。但其花鸟功夫不逊于典上有名之人,布白空灵,笔墨细润,且点线皴擦技巧着眼于精腻细微,鸟羽之毛绒状,枝叶之朦胧状,景与物之呼应状,无一不生动活脱。汀雁之不离不弃、八哥之唱诉娓娓、双燕之无忧无虑、白头翁之沉静冷眼,细细品读,都是画家无可奈何说人生的图解。诗则是画家的点睛之笔,君再读读“自笑白头无伎俩,坚持高节老山林”,君再看看枝上那双白头翁,其忧郁之愁苦,其惆怅之迷茫,不是跃然纸上吗?
另一套瓷板画则为笔者家传之物。“文革”时老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被赶下了三尺讲台,他曾与我商议如何保护祖父唯一遗物,即从床围上拆下四块瓷板画。瓷板画高仅18厘米,小则小矣,却惟恐被破“四旧”的红卫兵抄家损坏。而我当时亦已被视为“黑五类子弟”,同样有抄家之虞。因此,父亲要将小小瓷板存放到南昌的二妹家里去,妹夫为工农子弟,我以为此举妥当。一晃30多年过去,2002年祖父坟地要动迁,二妹竟将四块瓷板画携带回湘。惜老父早已仙逝,80老母仍照传长不传幼陈习,郑重其事当着众弟妹的面,将四块瓷板画传给长子长孙,也即我与我的儿子。老母亲告诉我瓷板画是祖父1918年结婚时镶床用的旧物,1944年日本鬼子炸醴陵,房子被毁,床上8块瓷板剩下4块完好,祖父将它保存下来作纪念。于是,父亲用心呵护的祖父唯一遗物——四块小小瓷板画,便辗转入了我的珍藏室。
其一为蝈蝈稻穗图(图5)。蝈蝈短翅大腹,其雄虫能鸣,因此,清代顾铁卿作《清嘉录》时,记了蝈蝈一笔,说它可供人“听鸣声为玩”。民间竟有称其为“哥哥”的。宋人称“莎鸡振羽作纺丝之声,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这个莎鸡即蝈蝈雅名之一,还有“络丝娘”、“梭鸡”,皆雅致中听。传说喂它以丹砂,冬寒可不僵,第二年仍活泼生动。或许就是这个原故,画家笔下之草虫,蝈蝈为首选之一。
蝈蝈稻穗中熟穗如金,蝈蝈立于稻叶之间,长须纤长,瘦脚清健,绿色双翅薄如碧纱。画家抓住的动态足它不经意间的挪移,是那唱累了稍歇片刻的姿态,但一虫而有秋声夏曲在耳,一穗而有绿波金浪人目。
其二为垂柳鸣蝉图(图6)。一枝嫩柳斜挂,一只鸣蝉高攀,长鸣挟噪,绿叶送爽,几笔几划,夏热秋凉皆入画。唐人韦庄在他的一首诗中说,“蝉移高柳进残声”,此说未免过于悲凉些,而那位不知名诗人说的“今日天气好,清吹与蝉鸣”,则多了几分明媚和欢愉。
古人看重蝉,足在于蝉能上天入地,且其幼虫在地下可蛰伏几年,而后攀高“钦清”,因此赐蝉一个“居高饮清”圣洁之名。古人不单用蝉作玉佩,商周青铜礼器都有蝉形纹饰。画家画蝉,固然有循古之意,更因蝉居夏虫之首吧。
秋虫之首则推蟋蟀。红蓼蟋蟀图(图7)画一柄红蓼红艳似火,红蓼下一对蟋蟀正酣战,真乃好勇斗狠之徒。《唐风·蟋蟀》说,“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说蟋蟀是报秋之虫。人类认知的蟋蟀,大致便如此了。而《聊斋·促织》中的宣德皇帝好玩蟋蟀,因此引出一个小儿变蟋蟀而称雄促织林中的传奇。
其四为螽斯好花图(图8)。绿叶拥实荚,螽斯好红花,画家或许正是取螽斯“多子多孙”之喻,草虫四画,唯螽斯好花图,既有花又有实。
其实螽斯之鸣不如蝉和蝈蝈,其勇不及蟋蟀,且还有个啃食庄稼的劣名,但秋鸣之虫唯蟋蟀、螽斯最佳。与蟋蟀比,螽斯之鸣虽有野趣,但为乱弹,蟋蟀则称得上勇士中的歌手了。
四块瓷板画四虫,皆为中国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佼佼者,但画家亦为“湮没不彰”者,他们将蝉翼虫翅画得灵透轻盈,把腿脚触须描得纤劲生动,笔墨闲适,布局坦荡,虽虫小景微,却包容了春之浓艳,显示了夏之热烈,表白了秋之成熟,勾沉了冬之肃杀,不就是在谱写大自然的和谐与永恒吗?
有人说“自然之声便是诗”,实在是至理名言。南朝的王籍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足在承认鸟虫之鸣便是诗的同时,还以鸟虫之鸣为丈量幽静的尺度,此说既别致又优雅。与王籍同时代的钱包照说“春燕参差风散梅”,燕的与春结伴而行之状不是扪摩可及吗?而唐代刘树勋一句“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纱窗”,则将虫们标志为春之使者,虫声之可亲可爱,虫声之可捧揽可容留,一语而尽。瓷板画广用虫鸟题材,便在装点居室之外,平添了笔描春媚,纸弄秋涛的雅逸之趣了。不单“虫鸣静可听”,也不单“鸟语芬芳外”,这两套瓷板画,画虫鸟唱虫鸣,写虫鸟话虫鸣,原来皆为画家内心世界的独白……
(责编:耕生)
20世纪20年代的“画瓷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不为人所知的。正如《陶雅》所云,“画瓷者多湮没不彰”,他们的艺术作品留传后世者多,作者却鲜为人知,只是珠山脚下的匆匆过客。尽管如此,他们的精品力作仍为不朽之笔。
笔者在湘潭钢铁厂一收藏者家中发现一套瓷板画,高40厘米,为四屏花鸟,款字“蓬莱馆主邢幻仙”,作于“癸酉”年。从釉面的温润度和木框的包浆看,该足历经沧桑之物,这个“癸酉”当为1931年。收藏者姓冯名德华,瓷板画为其祖父冯清和旧物,乃上世纪30年代乔迁之喜时世交馈赠。冯清和分外看重,辗转珍藏,去世前叮嘱儿孙辈好生呵护。笔者去湘潭探望老友,偶然听人说起,陡然见到,顿觉眼前一亮,旧色古韵,清气扑面。
第一屏为槐花双燕(图1)。一树刺槐斜出,碧叶缀翠,两只飞燕嬉戏于花叶之中。燕亦称玄鸟,自古便有以“燕”为口彩的习俗,比如退朝安度晚年称燕居,喜庆宴饮称燕喜,连作文大手笔都少不了个燕字,叫作燕许。唐代诗人孟郊有诗云“千里无人旋风起,鸳啼燕语荒城里”,是说鸳燕不知人间苦,犹把凄凉作欢歌。此屏题诗为“笑逐东风入紫薇,晚抛江海滞乌枚。空谈万里封侯颔,还傍人家门户飞”。作者用“燕颔虎劲”一典入诗,借燕抒怀,对自己空有抱负而始终未能一展宏图感慨万千。
第二屏为白头翁图(图2)。一树紫薇似晚霞一抹,一双白头翁如夫妇相依,左上角有诗云:“紫霞云路数升沉,楚楚毛夜太古者。自笑白头无伎俩,坚持高节老山林。”这白头翁原不是鸟名,据说三国时某一日,有两只头有白色羽斑之鸟聚集于孙权殿前,孙权问左右此为何鸟,众人面面相觑,皆无以作答。唯诸葛恪答曰:“白头翁也。”孙权深以为然,对诸葛恪之才思敏捷印象深刻,从此呼此鸟为白头翁。白头翁入画多喻意“白头偕老”,然邢幻仙却引以自嘲,叹息自己纸笔之外别无他伎,唯志不入庸俗,闲云野鹤自许。画中白头翁拘谨静默,很有几分落寞的神情。
第三为柳丝八哥(图3)。垂柳依依,八哥婉唱,题诗为“双双何事为春忙,花底飞来羽翼香。今夜且留枝上宿,莫烧银烛照红妆”。八哥其实原名鹳鹆,据说南唐李后主李煜避“鹆”讳,改鸜为八哥,从此鸜鹆以御赐名八哥行世,民间呢称其“八八儿”。画家画八哥柳梢闹春,但题诗显然受李煜赐名故事影响,把帝王生活亦牵强进去,说是今夜他宿,别宫嫔妃莫作翘首盼。画家笔下的八哥侧耳别头,娇呢唱鸣,如闻其声。
第四屏为芦雁图(图4)。芦花扬絮,秋雁双飞,有诗云:“双影衔烟落野塘,获花萧瑟晚风凉。江湖大有清闲趣,底事劳劳竞稻梁。”雁在《礼》中以“东风解冻鸿雁来”的形象出现,雁为秋去春来之禽,因此衍生出雁泊指来去无定,又有雁逝鱼沉喻音讯全无。只是雁堂为佛堂名,别有意味,是否指佛自东来?但画家取意显然甚妙,说江湖山野乐趣无穷,何以要忙忙碌碌为生计奔忙?画家笔下为寒汀落雁,双双形影,疲惫迟归,平添了几许冷寂。
四屏花鸟作者邢幻仙,查《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赏》无此人,《中国美术家名家辞典》亦无其名,网上同样没有记载,显然在“湮没不彰”者之列。但其花鸟功夫不逊于典上有名之人,布白空灵,笔墨细润,且点线皴擦技巧着眼于精腻细微,鸟羽之毛绒状,枝叶之朦胧状,景与物之呼应状,无一不生动活脱。汀雁之不离不弃、八哥之唱诉娓娓、双燕之无忧无虑、白头翁之沉静冷眼,细细品读,都是画家无可奈何说人生的图解。诗则是画家的点睛之笔,君再读读“自笑白头无伎俩,坚持高节老山林”,君再看看枝上那双白头翁,其忧郁之愁苦,其惆怅之迷茫,不是跃然纸上吗?
另一套瓷板画则为笔者家传之物。“文革”时老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被赶下了三尺讲台,他曾与我商议如何保护祖父唯一遗物,即从床围上拆下四块瓷板画。瓷板画高仅18厘米,小则小矣,却惟恐被破“四旧”的红卫兵抄家损坏。而我当时亦已被视为“黑五类子弟”,同样有抄家之虞。因此,父亲要将小小瓷板存放到南昌的二妹家里去,妹夫为工农子弟,我以为此举妥当。一晃30多年过去,2002年祖父坟地要动迁,二妹竟将四块瓷板画携带回湘。惜老父早已仙逝,80老母仍照传长不传幼陈习,郑重其事当着众弟妹的面,将四块瓷板画传给长子长孙,也即我与我的儿子。老母亲告诉我瓷板画是祖父1918年结婚时镶床用的旧物,1944年日本鬼子炸醴陵,房子被毁,床上8块瓷板剩下4块完好,祖父将它保存下来作纪念。于是,父亲用心呵护的祖父唯一遗物——四块小小瓷板画,便辗转入了我的珍藏室。
其一为蝈蝈稻穗图(图5)。蝈蝈短翅大腹,其雄虫能鸣,因此,清代顾铁卿作《清嘉录》时,记了蝈蝈一笔,说它可供人“听鸣声为玩”。民间竟有称其为“哥哥”的。宋人称“莎鸡振羽作纺丝之声,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这个莎鸡即蝈蝈雅名之一,还有“络丝娘”、“梭鸡”,皆雅致中听。传说喂它以丹砂,冬寒可不僵,第二年仍活泼生动。或许就是这个原故,画家笔下之草虫,蝈蝈为首选之一。
蝈蝈稻穗中熟穗如金,蝈蝈立于稻叶之间,长须纤长,瘦脚清健,绿色双翅薄如碧纱。画家抓住的动态足它不经意间的挪移,是那唱累了稍歇片刻的姿态,但一虫而有秋声夏曲在耳,一穗而有绿波金浪人目。
其二为垂柳鸣蝉图(图6)。一枝嫩柳斜挂,一只鸣蝉高攀,长鸣挟噪,绿叶送爽,几笔几划,夏热秋凉皆入画。唐人韦庄在他的一首诗中说,“蝉移高柳进残声”,此说未免过于悲凉些,而那位不知名诗人说的“今日天气好,清吹与蝉鸣”,则多了几分明媚和欢愉。
古人看重蝉,足在于蝉能上天入地,且其幼虫在地下可蛰伏几年,而后攀高“钦清”,因此赐蝉一个“居高饮清”圣洁之名。古人不单用蝉作玉佩,商周青铜礼器都有蝉形纹饰。画家画蝉,固然有循古之意,更因蝉居夏虫之首吧。
秋虫之首则推蟋蟀。红蓼蟋蟀图(图7)画一柄红蓼红艳似火,红蓼下一对蟋蟀正酣战,真乃好勇斗狠之徒。《唐风·蟋蟀》说,“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说蟋蟀是报秋之虫。人类认知的蟋蟀,大致便如此了。而《聊斋·促织》中的宣德皇帝好玩蟋蟀,因此引出一个小儿变蟋蟀而称雄促织林中的传奇。
其四为螽斯好花图(图8)。绿叶拥实荚,螽斯好红花,画家或许正是取螽斯“多子多孙”之喻,草虫四画,唯螽斯好花图,既有花又有实。
其实螽斯之鸣不如蝉和蝈蝈,其勇不及蟋蟀,且还有个啃食庄稼的劣名,但秋鸣之虫唯蟋蟀、螽斯最佳。与蟋蟀比,螽斯之鸣虽有野趣,但为乱弹,蟋蟀则称得上勇士中的歌手了。
四块瓷板画四虫,皆为中国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佼佼者,但画家亦为“湮没不彰”者,他们将蝉翼虫翅画得灵透轻盈,把腿脚触须描得纤劲生动,笔墨闲适,布局坦荡,虽虫小景微,却包容了春之浓艳,显示了夏之热烈,表白了秋之成熟,勾沉了冬之肃杀,不就是在谱写大自然的和谐与永恒吗?
有人说“自然之声便是诗”,实在是至理名言。南朝的王籍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足在承认鸟虫之鸣便是诗的同时,还以鸟虫之鸣为丈量幽静的尺度,此说既别致又优雅。与王籍同时代的钱包照说“春燕参差风散梅”,燕的与春结伴而行之状不是扪摩可及吗?而唐代刘树勋一句“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纱窗”,则将虫们标志为春之使者,虫声之可亲可爱,虫声之可捧揽可容留,一语而尽。瓷板画广用虫鸟题材,便在装点居室之外,平添了笔描春媚,纸弄秋涛的雅逸之趣了。不单“虫鸣静可听”,也不单“鸟语芬芳外”,这两套瓷板画,画虫鸟唱虫鸣,写虫鸟话虫鸣,原来皆为画家内心世界的独白……
(责编: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