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枚“太平真宝”
子 庆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集得这枚“太平真宝”钱。此钱外廓5.2厘米,内径0.9厘米,重48.5克。钱文为篆书,铜质,见拓片和照片。此钱锈迹浓重,似为人们常说的“开门见山”钱。对于这枚“太平真宝”钱,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未见此枚“太平真宝”钱,并一直未找到确切的说法。现将此钱币介绍给泉家,希望得到大家的赐教。
(责编:丁 丑)
悬疑折十“大观通宝”钱
周少华
“风流天子书大观,铁钱银钩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这是天津市钱币学家邱思达先生有关宋徽宗赵佶及其御书钱的诗作。清代王文治对赵佶这个才华横溢的书画艺术巨匠亦有赞誉:“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善谏工书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
北宋钱币中的“大观通宝”钱,为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等多种版式,尤以折十大钱最为精美、端庄、秀丽。它不仅受到古钱爱好者青睐,而且受到书法、美术工作者追捧。特别是屈铁断金的瘦金体钱文,更让人们珍爱和赞美。它“劲瘦飘逸,如大匠运斤,庖丁解牛,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再补以精湛的铸工,廓深肉细,相得益彰”(孙仲汇《古钱》)。徽宗赵佶,不愧为我国古代第二制钱好手。
笔者收藏的古钱中,有一枚与众不同的折十“大观通宝”钱(见照片)。其数据:面径40毫米,背径38.5毫米,穿径10.7毫米,厚2.75毫米,重16.2克。该币为传世古,经过九百年的岁月沧桑和人们长期的把玩摩挲,已严重磨损,而且有裂纹,是典型的磨边赤仄钱。“磨边”,是北宋呈样钱的特征之一。该币在笔者手中珍藏有十年之久,现仍“星光灿烂”。有人说是银质,有人说是白铜质,究竟是什么材质,现在还是个谜。
现借杂志一隅介绍给众泉友,以便共同欣赏。
(责编:丁丑)
子 庆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集得这枚“太平真宝”钱。此钱外廓5.2厘米,内径0.9厘米,重48.5克。钱文为篆书,铜质,见拓片和照片。此钱锈迹浓重,似为人们常说的“开门见山”钱。对于这枚“太平真宝”钱,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未见此枚“太平真宝”钱,并一直未找到确切的说法。现将此钱币介绍给泉家,希望得到大家的赐教。
(责编:丁 丑)
悬疑折十“大观通宝”钱
周少华
“风流天子书大观,铁钱银钩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这是天津市钱币学家邱思达先生有关宋徽宗赵佶及其御书钱的诗作。清代王文治对赵佶这个才华横溢的书画艺术巨匠亦有赞誉:“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善谏工书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
北宋钱币中的“大观通宝”钱,为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等多种版式,尤以折十大钱最为精美、端庄、秀丽。它不仅受到古钱爱好者青睐,而且受到书法、美术工作者追捧。特别是屈铁断金的瘦金体钱文,更让人们珍爱和赞美。它“劲瘦飘逸,如大匠运斤,庖丁解牛,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再补以精湛的铸工,廓深肉细,相得益彰”(孙仲汇《古钱》)。徽宗赵佶,不愧为我国古代第二制钱好手。
笔者收藏的古钱中,有一枚与众不同的折十“大观通宝”钱(见照片)。其数据:面径40毫米,背径38.5毫米,穿径10.7毫米,厚2.75毫米,重16.2克。该币为传世古,经过九百年的岁月沧桑和人们长期的把玩摩挲,已严重磨损,而且有裂纹,是典型的磨边赤仄钱。“磨边”,是北宋呈样钱的特征之一。该币在笔者手中珍藏有十年之久,现仍“星光灿烂”。有人说是银质,有人说是白铜质,究竟是什么材质,现在还是个谜。
现借杂志一隅介绍给众泉友,以便共同欣赏。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