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很悲哀,“留住古诗”只是起点

来源 :考试·双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报道,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不久前,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中删去全部古诗,有关部门解释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但依然引起了很大争议。近年来课本的每一次增增减减,都能引来广泛的关注;经典的古诗词、散文等也不是第一次从课本中消失。对于“去中国化”的忧虑,恐怕并非针对删除古诗这一孤立事件而已。
  经典古诗词为什么应保留在课本之中?从横向来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诗词歌赋以及经典文言文,其韵律之美、意向之深独树一帜,不仅在亚洲的日韩等国,在欧美也有很强的影响力。经典古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化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代表符号。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实在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
  而从纵向来看,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是具有时代意义。《孙子兵法》今天仍然有指导军事活动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等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哲学观念在企业管理、人际交往中大显身手;刚刚度过的教师节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仍是广大教职人员永不过时的“从业指南”。社会上国学热潮尚且高烧不退,课堂里的古典诗词当然也该有自己的位置。
  北京小学一年级古诗词扩容,体现了一个良好的态度。但避免教材“去中国化”,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课本不删古诗只是起点,还应思考如何让这些“文化基因”更加自觉自愿地被学生接受。首先,教材选哪些文章,去除哪些文章向来争议颇大,但其决策过程却一直欠缺公开,既看不到听取公众意见的程序,也没有说明过明确的选入或删除标准。无论是鲁迅文章在教材中“大撤退”,还是周杰伦的歌曲被选入教材,单方面的行政决策,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自然争议多多。
  其次,古文、诗词确实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古文动辄要求“全文背诵”也让不少学生说起来都是泪。学生不愿死记硬背,能否让学生自己学写点古文?能否把本就与音律相通的辞赋配上乐曲,一边唱一边学?诗词的魅力还在,学生却不太感冒,不妨先反思一下咱们的教学方式是否还停留在“古代”。
  再次,反对“去中国化”万万不能矫枉过正为“去外国化”。优秀的教育应兼容并包,真正的大师应学贯中西。学生在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需要汲取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养分。教材不可过于“洋气”,亦不该一点都不“洋气”。
  在经济硬实力已逐渐成长为“世界引擎”之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应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文化输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风,若中国的课本越来越难见到经典的古代诗词,若中国的下一代只会ABCD不识之乎者也,无疑将形成一个尴尬悖论。唯有及时对“去中国化”纠偏,才能夯实大国崛起的文化基础。
  (摘自《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案例】  刚刚接手高三班主任没几天,班里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摸透,没想到就发生了一件事情.  晚上查自习时,发现李扬同学不见了!  我马上调查班干部。通过调查了解到,李扬是我们班里典型的“网虫子”,经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去上网。  我想也没想,马上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我能听出李扬父亲的怒气,一口一个“揍得轻了”,听那架势恨不得马上逮出来狠狠揍上一顿。握着话筒,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件事是不
期刊
编者按:  杨敬年(1908—)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湖南汨罗人;193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1948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译有雅·科隆诺德《经济核算制原理》、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等;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等,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1998年,90岁高龄
期刊
9月19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来了!今年的颁奖仪式于北京时间19日清晨6点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举行。“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又译“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每年的九月举行“煞有其事”的颁奖典礼,由一位8岁小女孩来严格执行演讲不得超过60秒的规定,其奖项专门授予那些“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研究工作,其评委中有很多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有搞笑诺
期刊
作者简介:  徐晋如,诗人、学者、思想家。深圳国学院教务长,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有《孔子的真精神》、《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忏慧堂集》、《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高贵的宿命——一个文化遗民的怕和爱》、《缀石轩论诗杂著》等著。另主编中小学国学课本系列。  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词”之“词”,和它最早的含义已甚有不同。隋唐之时,由于西域
期刊
作者简介:  程滨,字子浔,号矫庵、反客生,1978年生,天津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师从叶嘉莹教授,现执教于南开中学。当代著名青年诗人,吟诵家。著有《矫庵语业》,2008年中华诗词青年峰会屈原奖得主。  作律诗,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对仗,对仗是作律诗的基础,一定要好好掌握。  对仗,也叫作对偶、偶对、排偶(排比对偶)、骈俪、俪句、俪语、俪辞、对句、对文、对语、对子等等,总之是成对出现的语句的意思。对
期刊
《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  贝拉克·奥巴马/著,洛伦·朗/插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社,2012-1-1/出版时间  【作品简介】  在这封写给女儿的信中,奥巴马用温柔优美的笔触,向13位具有开创性的美国英雄致敬!向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诸项信念致敬!无论是乔治亚·奥基夫的艺术才华,还是杰基·鲁滨逊过人勇气;无论是海伦·凯勒的精神力量,还是乔治·华盛顿的爱国情操,奥巴马总统在他的女儿身上,在全国
期刊
中小学教材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引入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东多位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均认为,经典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脉相承,作为教材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经典有助于在网络时代下成长的新生代提高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中感受到民族血脉的跳动,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经典教育种下“文化因子”  “古诗
期刊
编者按:  心态心态,“心大一点”为“态”;“心大一点”就是“心态好”。  只要我们都“心大一点”,就一定会有个好心态,有个好生活,有个好人生。  1.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2.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
期刊
民主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  直到现在,说起创新教育,有些教师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思维品质和具体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应该说,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这些引导和训练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我认为,我们更要思考一下,学生原有的创造精神是如何失
期刊
(黄红云 泉州市晋光小学教科室主任)  “现在都在提倡‘读经典,做有根的人’,全部删除古诗词的,违背了主流。”黄红云说,  “如今央视等主流媒体都在举办“成语大赛”等节目,就是传统经典文化回归的一个表现”。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其中深藏着古人的智慧,例如《锄禾》一诗就很好地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惜粮食,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黄红云说,晋光小学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学期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