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使用动态心电图(DCG)来准确了解老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对动态心电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09月间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200例老年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与10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后,观察组中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32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66例,有2例并无任何症状。对照组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18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31例,无任何症状的患者有51例,两组重合率在24.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阳性率对比为49:98,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老年 多发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应该及时的予以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这对于一些高危心律失常以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老年患者 静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14-02
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09月间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2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13例,女性患者有87例,年龄在63~88岁,平均年龄在71.3±5.6岁,经过初步诊断,患者患有高血压有119例,患有肺心病的有44例,患有风心病的有16例,心悸的有11,胸闷的有5例,胸痛的有5例。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200例患者分为100例观察组与10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病症以及不良反应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2.方法
给予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相关性检查,给予对照组采用静态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相关性检查。
2.1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患者采用北京美高仪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将10个电极分别安置在患者的胸前、双侧的胸骨柄的第二肋间部位、双侧肋缘部位。插入闪光卡以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24h的实时记录。叮嘱患者和往常一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从而避免在记录过程当中,因为器材而致使的生活不方便。
2.2静态心电图检查
选择日本光电8110K三导和韩国AFO-400十二导心电图仪,所有的记录结果连续记录24h,记录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在24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并进行对比。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后,观察组中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32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66例,有2例并无任何症状。对照组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18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31例,无任何症状的患者有51例,两组重合率在24.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阳性率对比为49:98,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
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 心电图检查结果
缺血性ST-T改变 66 31 <0.05 缺血性ST-T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 32 18 <0.05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30 8 <0.05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20 58 <0.05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纤颤 36 44 心房纤颤
结论
老年心律失常常规的检测方法就是静态心电图,但是静态心电图检出率不是很高,并且在后期诊断的时候还需要结合电生理检查或者是阿托品实验。最近这几年来,在心律失常这个领域中动态心电图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的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了解患者发作心律失常的具体次数以及程度,长期观察活动状态下患者的心电活动与心律变化,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患者属于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和诊断方法。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最初的检查结果比较接近,它的检查准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观察组采用的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24h实时捕捉和检查,然而对照组采用的是静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对心电变化的检测会出现间歇性。通过表1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异常心电这个方面的时候,对静态心电图这个缺陷进行了弥补。它的检出率在98%,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并且在这一次的临床检查当中,很多患者并没有比较明显的病症特征,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7例,而观察组所采用的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对其进行诊断,捕捉到心电的瞬间变化,对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并且它的经济、方便、安全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的检查方式和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浩军,杜万红,刘小阳,李红英,张勇,陈宏.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01)
[2]宋德明,方五旺,黄进. 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04)
[3]王斌,郭继鸿.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03)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老年患者 静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14-02
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09月间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2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13例,女性患者有87例,年龄在63~88岁,平均年龄在71.3±5.6岁,经过初步诊断,患者患有高血压有119例,患有肺心病的有44例,患有风心病的有16例,心悸的有11,胸闷的有5例,胸痛的有5例。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200例患者分为100例观察组与10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病症以及不良反应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2.方法
给予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相关性检查,给予对照组采用静态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相关性检查。
2.1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患者采用北京美高仪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将10个电极分别安置在患者的胸前、双侧的胸骨柄的第二肋间部位、双侧肋缘部位。插入闪光卡以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24h的实时记录。叮嘱患者和往常一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从而避免在记录过程当中,因为器材而致使的生活不方便。
2.2静态心电图检查
选择日本光电8110K三导和韩国AFO-400十二导心电图仪,所有的记录结果连续记录24h,记录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在24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并进行对比。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后,观察组中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32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66例,有2例并无任何症状。对照组最低心率在30次/min的患者有18例,心肌缺血的患者有31例,无任何症状的患者有51例,两组重合率在24.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阳性率对比为49:98,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
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 心电图检查结果
缺血性ST-T改变 66 31 <0.05 缺血性ST-T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 32 18 <0.05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30 8 <0.05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20 58 <0.05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纤颤 36 44 心房纤颤
结论
老年心律失常常规的检测方法就是静态心电图,但是静态心电图检出率不是很高,并且在后期诊断的时候还需要结合电生理检查或者是阿托品实验。最近这几年来,在心律失常这个领域中动态心电图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的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了解患者发作心律失常的具体次数以及程度,长期观察活动状态下患者的心电活动与心律变化,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患者属于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和诊断方法。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最初的检查结果比较接近,它的检查准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观察组采用的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24h实时捕捉和检查,然而对照组采用的是静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对心电变化的检测会出现间歇性。通过表1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异常心电这个方面的时候,对静态心电图这个缺陷进行了弥补。它的检出率在98%,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并且在这一次的临床检查当中,很多患者并没有比较明显的病症特征,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7例,而观察组所采用的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对其进行诊断,捕捉到心电的瞬间变化,对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并且它的经济、方便、安全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的检查方式和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浩军,杜万红,刘小阳,李红英,张勇,陈宏.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01)
[2]宋德明,方五旺,黄进. 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04)
[3]王斌,郭继鸿.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