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实现分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105-02 收稿日期:2016-06-12
作者简介:张秀艳(1978—),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工艺。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工程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受经济转轨的影响,工程教育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薄弱、工程训练软化;目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与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模式与创新型工程师存在差距。教育界和工业界的合作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没有合理准确的定位,很多普通高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但部分学校把自己定位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系统地设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脱离工程实际。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教学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部分改革,再增加课内外科技创新等环节,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实际对实践教学和培养规格进行总体设计,没有解决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矛盾。
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现场工作技术指导人才和负责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是对设计图纸具体生产、工程计划实施和设计方案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专业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解决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他们区别于技能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具有很好的技术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处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与体力劳动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合作,并指导其工作,同时要配合工程型人才的工作。
三、分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重视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们学到足够的知识,并使其在大学期间储备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理论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们获得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基础教育不仅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有效安排课程顺序,对知识进行合理衔接。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有特点和现有优势,设置合理的相应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比如模具制造方向及数控维护等,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就业。同时提高学生对工程应用软件的学习重视度,让学生得到一技之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对先进技术的学习采用实例讲解的方式教授学生,以减少占用学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为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是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改革,通过多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经验,经过多次试验与实践,形成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优化方案。
(1)重视实习。
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对实习基地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进行考察,使学生在工业现场环境下能够对机械加工工艺、设备、管理建立感性与系统的认识。
(2)重视创新能力。
为了与学生就业接轨,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机械学科特色的各种技能竞赛、建模竞赛和课外机械相关活动、工程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电子竞赛等。通过参加以上课外锻炼为机械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使之具有工程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
(3)重视技能。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技能,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职业资格实践使学生获得毕业就业的有力通行证。
(4)资源利用。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学校方面的资源,更全面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可开放专业实验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课题等。开放实验室能够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由实验室列出一些实验项目,由教师定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要求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这样就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
4.提高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提倡年轻教师多听、多学有经验教师上课的长处。建议教师参与各种机械相关的会议与培训,拓展任课教师的视野,扩宽教学领域。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动手能力进行提高,首先对校内工程训练中心进行现场观摩,现场动手,提高基础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深入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第一线,生产实习老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产品、加工工艺、工装设备、生产流程进行观察,到企业现场去实习,培养其工程实践素质。
(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加宽教学知识面,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科研教授学生。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机械相关会议,加强机械专业知识的交流,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设在机械专业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3)积极推进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型竞技比赛,从大赛获得当今前沿的机械知识、教学知识和经验。
四、结论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通过提高办学条件来提高办学质量,同时也应将现有条件最大化利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管理与创新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秀艳,赵永成.民办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 29—30.
崔彦平,谷进军.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9,(8):112—113.
苏春建,范云霄,于 涛,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7—99.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105-02 收稿日期:2016-06-12
作者简介:张秀艳(1978—),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工艺。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工程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受经济转轨的影响,工程教育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薄弱、工程训练软化;目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与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模式与创新型工程师存在差距。教育界和工业界的合作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没有合理准确的定位,很多普通高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但部分学校把自己定位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系统地设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脱离工程实际。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教学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部分改革,再增加课内外科技创新等环节,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实际对实践教学和培养规格进行总体设计,没有解决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矛盾。
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现场工作技术指导人才和负责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是对设计图纸具体生产、工程计划实施和设计方案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专业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解决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他们区别于技能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具有很好的技术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处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机械应用型技术人才与体力劳动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合作,并指导其工作,同时要配合工程型人才的工作。
三、分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重视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们学到足够的知识,并使其在大学期间储备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理论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们获得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基础教育不仅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有效安排课程顺序,对知识进行合理衔接。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有特点和现有优势,设置合理的相应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比如模具制造方向及数控维护等,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就业。同时提高学生对工程应用软件的学习重视度,让学生得到一技之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对先进技术的学习采用实例讲解的方式教授学生,以减少占用学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为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是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改革,通过多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经验,经过多次试验与实践,形成机械基础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的优化方案。
(1)重视实习。
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对实习基地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进行考察,使学生在工业现场环境下能够对机械加工工艺、设备、管理建立感性与系统的认识。
(2)重视创新能力。
为了与学生就业接轨,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机械学科特色的各种技能竞赛、建模竞赛和课外机械相关活动、工程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电子竞赛等。通过参加以上课外锻炼为机械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使之具有工程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
(3)重视技能。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技能,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职业资格实践使学生获得毕业就业的有力通行证。
(4)资源利用。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学校方面的资源,更全面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可开放专业实验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课题等。开放实验室能够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由实验室列出一些实验项目,由教师定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要求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这样就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
4.提高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提倡年轻教师多听、多学有经验教师上课的长处。建议教师参与各种机械相关的会议与培训,拓展任课教师的视野,扩宽教学领域。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动手能力进行提高,首先对校内工程训练中心进行现场观摩,现场动手,提高基础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深入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第一线,生产实习老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产品、加工工艺、工装设备、生产流程进行观察,到企业现场去实习,培养其工程实践素质。
(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加宽教学知识面,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科研教授学生。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机械相关会议,加强机械专业知识的交流,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设在机械专业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3)积极推进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型竞技比赛,从大赛获得当今前沿的机械知识、教学知识和经验。
四、结论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通过提高办学条件来提高办学质量,同时也应将现有条件最大化利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管理与创新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秀艳,赵永成.民办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 29—30.
崔彦平,谷进军.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9,(8):112—113.
苏春建,范云霄,于 涛,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