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魔鬼的“约会”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灭亡》有多少缺陷,它或多或少让今天的德国人在银幕上“亲身经历”了一个“三维”的希特勒,看到了这个魔鬼的另一面。他不是青面獠牙?他和蔼可亲,甚至可怜巴巴?但是,任何直观印象并不能改变他是魔鬼的结论,只是给人一种暂时的困惑。困惑过后,人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免疫力。只有走近魔鬼,才会告别其幽灵,犹如一个辩证的心理医疗过程。
   1945年4月17日,纳粹德国末日来临,与希特勒一起被苏联红军围困在柏林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以其一贯的玩世不恭对手下的人打气道,“先生们,一百年以后,人们将会就我们现在经历的可怕日子拍一部漂亮的彩色故事片。你们不想成为其中一个角色吗?你们现在要顶住,否则你们在银幕上露面时观众要起哄的。”
  死到临头的戈培尔仍然不乏黑色幽默,而且颇有“远见”。还不到60年,戈培尔的预言就被验证了。2004年秋,德国上映关于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灭亡》。该片耗资1300万欧元,聚集德国演艺界的精英,动用3000名群众演员,再现纳粹头目1945年4月20日至5月2日龟缩在帝国总理府地下室中的最后12天。在拍摄期间,就已经传出令人不安的消息:该片将显现一个“人性化的”希特勒。影片一上映,马上在德国引起轰动。大批观众涌入影院争相观看。《灭亡》被视为2004年德国最为抢眼的大片,德国电影界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已决定推荐该片参加下届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的角逐。
  德国人怎么了?他们不是已经告别纳粹历史了吗?难道他们又“旧病复发”了吗?《灭亡》的出笼是不是德国新纳粹势力抬头的新征兆呢?
   可以肯定,不是这样。应该说《灭亡》影片的上映及其反响是二战后德国反思与告别纳粹历史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战后德国人自主做出的与人间魔鬼希特勒的一场模拟“约会”。他们就是要通过“走近魔鬼”的途径,而达到“告别幽灵”的目的。
  
  魔鬼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二战后德国人对纳粹历史做出了清算与反思。不过,在上个世纪50年代,罪恶与痛苦的纳粹历史仍然使德国人不堪回首。在西德,人们对纳粹历史的反思是在60年代末期左派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开始的。自此,左派学生运动开始揭露父辈们与纳粹主义的牵连。在历史学界也出现了以研究纳粹历史及其根源为使命的批判社会史学派,他们揭示了纳粹德国内在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也揭示了希特勒上台的历史原因。他们的工作为西德社会对纳粹历史的清算、对西德民主制度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他们与其他进步人士的努力,绝大部分德国人在理智上与纳粹主义划清了界线。人们达成共识:纳粹时代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希特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但理智的认识还需要感官的呼应与证实。上个世纪70年代末,西德电视台播放了美国电视系列片《大屠杀》,剧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家庭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了西德观众。该片对德国公众的教育作用超过了历史学家的学术著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二战结束40周年的到来,也为了对付新开播的商业电视台的竞争,西德国家电视台开始把纳粹历史题材作为其优势节目进行挖掘。1990年东西德的统一也没有削减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兴趣。1994年,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在德国上映,引起巨大反响。同时,美国历史学家戈德哈根指责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心甘情愿的刽子手”,在德国引起激烈争论。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受害者转移到加害者身上。从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第二电视台开始推出以希特勒身边人物为主题的历史系列片,如《希特勒的助手》、《希特勒的女人》等。这些系列片通过历史资料、当事人采访、现场模拟等写实手法叙述了纳粹时期的重要人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到此为止,影视媒体对纳粹历史的再现工作已经接近纳粹元凶希特勒了。但是直接在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在故事片中大篇幅地塑造希特勒的形象,而且以希特勒为主角,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禁区。在前苏联与英美的二战故事片中,曾经有几个演员扮演过希特勒,但大都是漫画式的,希特勒被表演为魔鬼或小丑。但是从艺术与历史的角度,这些塑造无疑有着很大的缺陷。反过来,如果将希特勒作为一部故事片的主人公来塑造,在艺术上,特别在政治上有着极大的风险。即便艺术上的塑造成功了,那么是否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呢?仅仅拍一部以希特勒为主角的故事片就足以引起政治上的怀疑。
  
  编导与主演技痒
  
  如果不是德国电影界有两位敢于“吃螃蟹”的人,那么也就不会有《灭亡》这部电影了。
  第一位是在欧美电影界小有名气的德国电影制片人贝恩特·艾兴格。据他自己说,拍希特勒题材的故事片已经是他20年来的抱负了。他认为这种对希特勒形象的漫画式塑造不符合历史事实,应该把希特勒等人塑造成“三维”的历史人物,一个真实的人,这样做并不意味着美化希特勒。
  第二位是饰演希特勒的德语国家著名演员布鲁诺·刚茨(瑞士籍)。其实还有第三位———德国著名希特勒传记作者约阿西姆·C. 菲斯特。早在70年代初,菲斯特就推出了巨著《希特勒传》。直到今天,该书仍是最为权威的希特勒传记。2003年,菲斯特又推出了叙述希特勒末日的著作《灭亡》。另外,希特勒的女秘书特劳德·永格2002年在临终前推出了其回忆录《直到最后一刻》,叙述她在希特勒身边最后的日子。在这两本著作的基础上,艾兴格写出了电影《灭亡》的剧本。
  艾兴格与刚茨深知该片的风险。所有问过的人都警告他们别拍这个片子:“人们会用石头砸死你。”也有评论讽刺道,“大腕”艾兴格当然对当年的“大腕”希特勒感兴趣喽!
  9月16日,400部《灭亡》拷贝影片同日在德国的大中城市影院上映,当天就有10万观众蜂拥而入(据笔者的德国教授的女秘书库比许来信说,与她一起进入影院的观众绝大多数是二战后出生的中青年观众)。为什么?首先,他们接受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反纳粹教育,这种正面教育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希特勒魔鬼形象。这种魔鬼形象越是牢固,其所作所为也就越不可思议,它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其次,他们已经看过太多的抽象的历史著作,也看过隔靴搔痒的历史系列片,但直接以希特勒为主角的、而且宣称要还希特勒本来面目的故事片,还是第一回。希特勒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自己能否顶住希特勒的魔力呢?魔鬼的吸引力将他们牵入了影院。他们可以“直面魔鬼”了。
  
  毁誉参半的评论
  
  《灭亡》上映效果如何?走出影院后的观众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一位观众欢呼“绝了!”《法兰克福汇报》总编谢尔马赫兴奋不已:“大师之作!”《时代》周报的评论员有些不知所措:“既不愚笨,也不高明”,《明镜》周刊的评论家扫兴地说,该片是“多余”的。
  争议最少的要数布鲁诺·刚茨表演的希特勒,被视为该片的最佳看点。据说刚茨的表演艺术几乎到了乱真的地步。他力求表演日常生活中的希特勒,而日常生活中的希特勒不可能从早到晚暴跳如雷。他必须可信地表演希特勒平时如何走路、如何说话、如何吃喝、甚至如何咳嗽。为此,刚茨到处收集历史资料,并找来一位与希特勒同乡的演员,以模仿希特勒的口音。一段二战时偷录下来的希特勒谈话录音成为他表演希特勒平时说话的素材。为了表演希特勒的帕金森症,刚茨还到瑞士一家医院“卧底”观察。
  《灭亡》中的希特勒形象,没有让观众像当年的德国人那样为之倾倒。相反,让观众不安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甚至值得可怜的人物。在影片中,患有帕金森病的希特勒抖抖索索,吃糕点时弄得满身都是。德军已经全线崩溃,他还在自欺欺人地对早已不存在的部队发号施令。一位观众在网上反映,在观看中会猛然觉察自己在同情希特勒,在怜悯这个魔鬼!仅这一点,也不能认为该片是“多余”的。
  电影专家的眼光毕竟要厉害的多。曾经在十几年前与刚茨合作拍摄《柏林的天空》的著名导演温德尔斯认为刚茨表演的希特勒身上还有“太多的刚茨”,这个希特勒让他感到“可怜”“希特勒不可能是这样一个可怜巴巴的傻瓜”。温德尔斯还认为,电影中德国“好人”太多。在希特勒问题上,还有许多批判工作要做。
   笔者没有看到这部影片,但阅读了科卡教授寄来的《灭亡》剧本。翻开剧本,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镜头跃然纸上。影片不仅真实再现了希特勒与戈培尔的垂死挣扎,而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塑造了多个鲜活生动的角色:当希特勒谩骂所有德国人都是“叛徒、懦夫”时,竟有一个德军将军布格多夫敢与他顶撞,并且大声责问:“成千上万的士兵都献出了他们的生命,都是为了什么?”。当然,片中也有历史本身创造的滑稽镜头:在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的结婚仪式上,一位无名小官例行公事地提问:“我的领袖……,按照种族法律,我必须问您……,您是纯雅里安人出身吗?”
  不管《灭亡》有多少缺陷,它或多或少让今天的德国人在银幕上“亲身经历”了一个“三维”的希特勒,看到了这个魔鬼的另一面。他不是青面獠牙?他和蔼可亲?甚至可怜巴巴?但是,任何直观印象并不能改变他是魔鬼的结论,只是给人一种暂时的困惑。困惑过后,人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免疫力。只有走近魔鬼,才会告别其幽灵,犹如一个辩证的心理医疗过程。
其他文献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2004年10月底,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石原称此行的目的是“促进台湾与日本观光交流”,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掺杂在其中的政治味道。石原不仅受到了台方高规格的接待,还与一批台湾政要举行了会谈,台“行政院长”游锡堃和“交通部长”林陵三始终陪同。实际上
期刊
他是否始终不愿意放权,他没能解决接班人问题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不想去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  他从骨子里是不是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    三个局限性     李绍先 首先,传说他的政治遗嘱要交权给卡杜米,如果这一政治遗嘱属实的话,就带有个人发泄的性质。阿拉法特用传位给政治上更强硬的卡杜米的方式,报复以色列在最后几年中对他的有意忽视和排斥。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他死后顺
期刊
在人们眼中,非洲历来是个多事之地,部族矛盾、冲突,国家间摩擦似已成家常便饭。但这次法国与科特迪瓦的冲突多少出乎人们意料,而且似乎已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人们闹不明白,一向是“好兄弟”加“亲密盟友”的法科关系为何一夜之间反目成仇?法科关系究竟怎么了?法国在非洲又意欲何为?    突如其来    11月6日下午(当地时间),科特迪瓦政府军出动两架战机对法国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的营地进行了轰炸,导致至少九名法
期刊
愛德华兹集豪华与廉价于一身  当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宣布,五十岁的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成为他的竞选伙伴和副总统候选人之时,美国股票市场正处在风声鹤唳中。爱德华兹是以代表小人物在法庭上挑战大公司而闻名。他的竞选,令华尔街感到一丝寒意来临。   爱德华兹浑身充满矛盾:他是代表美国劳工阶层的百万富翁;他头发梳理得考究花费昂贵,可手腕上却是廉价电子表,且足登旧皮鞋;他拥有四幢楼房,有佣人打理杂事,可每年
期刊
●进入新世纪,日本政府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逐年减少,2001、2002、2003三年的降幅分别为24.7%、24.9%和20.2%。  ●11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暗示要停止对华经济援助。   ●既然利用日元贷款已无明显的好处,中国不再接受日元贷款还可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日元贷款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中的一个部分,
期刊
55年前,新中国诞生仅四天,罗马尼亚即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谈起中罗友谊,有许多传颂的佳话。早在17世纪,一位名叫斯帕达鲁的罗马尼亚人来到中国,撰写了《中国漫记》一书,成为史料记载中与中国交往的罗马尼亚第一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名罗马尼亚医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去年5月,在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特殊时刻,罗马尼亚总理讷斯塔
期刊
住在美国加州的工程师新唐人、北京学者王文峰,都提笔写出了对布什和对这次大选的看法,但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让我们把两篇文章对照来读吧。    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    与国内的朋友谈起这次美国大选,常常被问及:为什么大选的结果会是这样?  在布什第一任期的四年间,美国在财政和经济方面一团糟,目前的赤字竟达天文数字般的4500亿美元,可以说史无前例。要知道,四年前布什上台之日,克林顿政府为他留下了26
期刊
倪征 :把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在78岁高龄成为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法官;为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为祖国的不断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2003年9月3日,敬爱的倪老(倪征 同志)与世长辞了。他走得那么急促,是我未想到的。就在2003年年初,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邀集原在条法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老专家与全司同志欢聚一堂,共庆新年。倪老兴致勃勃地出席了这次集会,还在会上演唱了一段昆曲。“非典”前夕,倪
期刊
“拉美化”、“拉美病”、“拉美现象”:    太平洋彼岸的拉美,长期以来很少引起我们的关注。但在2004年上半年,有很多中国人在谈论“拉美化”。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把一个负面的、消极的拉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五花八门的定义    什么是“拉美化”?以下是笔者在因特网上随意找到的“拉美化”的定义: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选择“外资主导型”开放道
期刊
民主、共和两党,纷纷花大力气在选票的技术环节上打主意,相互监督,力争将更多支持本党的选民推入投票站。而种种天方夜谭般的投票怪闻的产生,是不是正揭示着民主的一点点异化呢?  投票还有手段吗?不就一人一票,匿名投票,写下自己中意的候选人?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老牌民主国家的美国,各种操纵和影响选票的手段也在二百年来不断翻新。每次大选中,两位候选人不仅互相攻讦政策,也相互较量手段。由于2000年民主党候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