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关于教材观、教学观的变革问题也被广泛讨论,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中学思想品德课而言,它是对中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要在此过程中确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就要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掌握一些具体策略和方法,恰当地处理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等一系列关系。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含义
  “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地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的梳理,到位的传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
  “用教材教”就是依据新课标,借助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全面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完全成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它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多样性、地域性、时效性等特点,融合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机重组。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的现状和问题
  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课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不一致,导致“用教材教”呈现出不平衡性。第二,虽然在部分地区强调采用新的教材观,用新的教学方法,但仍有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用教材教”的内涵。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的途径
  (一)实现思想品德课转变过程中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1.重视探究性教学与学生的实践。
  学生所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但语言抽象简单,由语言、文字、图表等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内容弄清楚。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通过各种“实践”培养能力的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等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领会和学习思想品德课所提出的观点。
  2.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有较多抽象的概念,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则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逐步将学生激发出来的情感导入对概念的理解之中,使深奥的原理经久不忘。采用情感教育法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有真情实感。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可以使师生的情感融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加强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相整合、与教学相整合,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使学生进入情景,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且枯燥乏味。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处理好的关系
  1.教材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教材既包括标准的教科书、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等印刷材料,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及其他多媒体教材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它们的开发都是以教材的开发为载体,如果教材尚未开发出来,课程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课程资源的提出也导致了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所以,无论是课程管理、教材编制、课程评价,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教师和教材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强的指导性,但各地区的发展不一样,特别是城乡之间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这就出现了“不同地区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会对教材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这是‘用教材教’理念的一种正常表现。”所以,教师应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根据地域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
  3.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教学中主张学生全员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品德课中,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和行为养成等方面全面关注,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观。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情感交融,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
  教材观的转变从根本上颠覆了师生传统的教学生活,把教师和学生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其主体生命价值的回归。当然,“圣经式”的教材观不会很快淡出,“材料式”的教材观要成为教师的选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他文献
24岁的晓磊是天津一所职业学院绘画专业的大二学生。他是天津市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从特殊教育学校考上普通大学的自闭症患者。但是,晓磊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入学第一年,他就在校园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起因是晓磊的一些异常行为让班里的女生感到害怕。比如他看到衣服颜色鲜艳、长头发的女孩,会一直偷偷地盯着看,反复叫那个女孩的名字,有时候会突然走到女孩面前,摸一下女孩的头发,有时还会跟在女孩的后面。班里
期刊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游戏精神润养童年”,幼儿园应秉承这一基本理念,支持幼儿的游戏,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师在游戏中扮演“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这对教师观察、解读、支持游戏的能力,是一大考验。观察是走进幼儿心灵的重要手段,分析解读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科学的支持策略有利于引导幼儿深度学习。  // 看见儿童 //  教师作为游戏环境的提供者,应把游戏的自主权
期刊
你有没有发现,物质越来越丰盛的社会里,不“会”玩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了。没有充足的场地、没有宽松的时间、没有自由的选择,许多孩子一头扎进读写算的学习任务中,逐渐失去了玩耍的机会和创意游戏的能力。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一书中提道:玩耍之于儿童,就像工作之于成人一般重要。通过玩耍和游戏,孩子的情感渐渐发展、压力和焦虑消除了、专注力获得培养。善于玩耍是一种值得被保护的品质,但玩耍时间的
期刊
自项目式学习发展以来,不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往往出現“表面热闹”的现象。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未深入思考学习的本质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达成什么效果。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未能厘清项目式学习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而明确项目式学习在操作层面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是推进项目式学习落地课堂的核心环节。  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又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借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
期刊
剪纸作为一项民间艺术,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剪纸活动实践,将剪纸作为园本课程,尝试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让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焕发生机。  如何让幼儿爱上剪纸?如何让剪纸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对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从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指导方法等方面出发,为幼儿创设高品质的学习环境,让剪纸
期刊
随着国家对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必修课。农村地区也开办了相应的信息课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偏远地区的信息技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偏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而我所在地区又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教育部门及领导认为,目前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调高升学率,而忽视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信息技术作等副科。其次,由于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许
期刊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一幼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自2017年起,从兴趣入手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资源,开展探索节日主题系列活动,确立了“三式三段”的课程模式,将课程回归到游戏、自然与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经典式传统节日主题——了解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收集并梳理经验背后的问题,挖掘有效信息,确定主题目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理解节日含义,拓展经验,进一步感受
期刊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必要途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中涵盖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领悟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劳动。教师遵循劳动教育生活化、科学探究趣味化的原则,使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高质量融合。  找到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存在共性。其一,以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掌握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掌握
期刊
草木丰美,尤多麋鹿,亦庄是昔日的皇家园林。清末光绪年间,一所名为“鹿圈小学”的私塾诞生于此,重文尚学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文化底蕴。琅琅书声中代代学童知书达理,成长为栋梁之材。今日的北京市亦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亦庄二小”)便是以私塾为前身,由多所学校撤并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皇家园囿已成为新时代的“智造之城”。如何传承千年文脉、续写书香故事、展现时代新姿,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考题。
期刊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是十小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行”是十小的追求。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合格+特长,全面+多元”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个性特长发展。攀枝花市第十小学校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国家级艺体特色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蓬勃朝气和迷人魅力。  和美校园,文化充盈。造型别致、凸显特色的校门,富有艺术气息、展现十小办学特色的艺术长廊,简洁大气、记载学校办学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