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拿到《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只见不算太厚的一本册子,简单素净的封皮,正如书名一样,“静悄悄的”,毫不张扬。翻开阅读,书中平实、淡然的文字,如一幅幅静静的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细细品读,书中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坚深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着“静悄悄的革命”的深刻内涵,字里行间充满了亲切与智慧。反复涵咏,徜徉在佐藤学博士平实的言语之途,撞击心灵的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还有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尊重——给学生“润泽”的生命温度
教室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室应该是什么样的?佐藤学先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润泽的教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润泽的教室”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度愉快的时光”。
我感动于大师的智慧,从中我明白了:“润泽的教室”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心情,一种让孩子安心,让老师舒心,让师生之间无拘无束地思考、交流的场所。作为教师,如何给学生一个“润泽的教室”?尊重和承认是营造“润泽的教室”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即使他在课堂上拿不出任何意见,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这是师生之间信赖关系构建的基础。我想,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应该努力构建这样一种信赖,营造这样一种“润泽”,并从这种“润泽”中得到收获。
还记得我执教《月光启蒙》一课的情形,开始的时候,总怕学生说不好,理解不透,牵得多,放得少。几次试讲,总不尽人意。感谢那些听我试讲的同事们,是他们告诉我,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他们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确立了以主问题来整合整个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然后师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提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围绕主问题自己学习。一节课下来,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由此,我深深地领悟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教材解读要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教学目标要简约集中,抓住主问题“提领而顿”;二是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课文让学生自己探究和领悟,结果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和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样的课堂,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了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这样的教室,才是润泽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慢追逐的脚步,学会在岁月的成长中守候,才能让“润泽”滋养孩子的生命,才能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悄然绽放。
倾听——做学生心灵深处的“知音”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上课时,心里装的是教案,脑子里想的是教案,学生说的答案和自己预设不符时,想方设法也要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要的答案上来,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倾听的耐心。甚至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担心学生的发言超出自己的预设,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看到学生回答不上来,引导无效后,干脆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心安理得地做一个“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殊不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是这样被挫伤了,甚至被扼杀了。而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失去了个性,丧失了灵性。
作为教师,有些时候我们埋怨孩子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却忘记了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经意的,或者不经意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情感,影响了润泽教室的构筑。
当然,有些课堂上,也有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可他们更多的是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却忘记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似热闹的课堂,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倾听是学习的基础,孩子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更好的发言。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只有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并适时做出恰当的引导和评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润泽之感。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更应该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做学生心灵的知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我们的学生才是富有灵性的!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如书中所言:“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静静”地加入这场“悄悄的革命”吧!用真心、真情、真爱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润泽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我想,这应该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美丽的童话,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生涯中最美好的期待。
尊重——给学生“润泽”的生命温度
教室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室应该是什么样的?佐藤学先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润泽的教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润泽的教室”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度愉快的时光”。
我感动于大师的智慧,从中我明白了:“润泽的教室”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心情,一种让孩子安心,让老师舒心,让师生之间无拘无束地思考、交流的场所。作为教师,如何给学生一个“润泽的教室”?尊重和承认是营造“润泽的教室”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即使他在课堂上拿不出任何意见,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这是师生之间信赖关系构建的基础。我想,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应该努力构建这样一种信赖,营造这样一种“润泽”,并从这种“润泽”中得到收获。
还记得我执教《月光启蒙》一课的情形,开始的时候,总怕学生说不好,理解不透,牵得多,放得少。几次试讲,总不尽人意。感谢那些听我试讲的同事们,是他们告诉我,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他们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确立了以主问题来整合整个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然后师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提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围绕主问题自己学习。一节课下来,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由此,我深深地领悟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教材解读要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教学目标要简约集中,抓住主问题“提领而顿”;二是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课文让学生自己探究和领悟,结果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和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样的课堂,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了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这样的教室,才是润泽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慢追逐的脚步,学会在岁月的成长中守候,才能让“润泽”滋养孩子的生命,才能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悄然绽放。
倾听——做学生心灵深处的“知音”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上课时,心里装的是教案,脑子里想的是教案,学生说的答案和自己预设不符时,想方设法也要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要的答案上来,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倾听的耐心。甚至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担心学生的发言超出自己的预设,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看到学生回答不上来,引导无效后,干脆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心安理得地做一个“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殊不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是这样被挫伤了,甚至被扼杀了。而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失去了个性,丧失了灵性。
作为教师,有些时候我们埋怨孩子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却忘记了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经意的,或者不经意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情感,影响了润泽教室的构筑。
当然,有些课堂上,也有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可他们更多的是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却忘记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似热闹的课堂,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倾听是学习的基础,孩子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更好的发言。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只有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并适时做出恰当的引导和评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润泽之感。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更应该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做学生心灵的知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我们的学生才是富有灵性的!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如书中所言:“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静静”地加入这场“悄悄的革命”吧!用真心、真情、真爱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润泽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我想,这应该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美丽的童话,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生涯中最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