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的翅膀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解释及实验成果
  
  散,即发散思维;合,即辐合思维。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即是把语文课堂分为发散思维课和辐合思维课两种基本课型。力图把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该教法从1997年开始实验,13年来从未间断,从个人实验推广到全校全区实验,从语文科推广到全校各科,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曾接待了华南师范大学刘鸣校长带领教研人员前来观摩指导,接待了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陈钟梁教授前来观摩指导;接待了四川成都校长考察团前来观摩研讨;接待了我市及中山市、梅州市、广州市的语文老师前来观摩研讨。2011年7月本实验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二、模式的构成及特点
  
  (一)理论基础
  1. 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是古老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的源远流长,涉及知识的包罗万象,语言表达本身的多样复杂,对文章理解和欣赏中的见智见仁,教法探索中的多姿多彩……都是其它学科无以比拟的。且思维、智力活动的外化大多依据语言来进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种。发散思维的思考过程无固定的逻辑顺序,不依常规。它所受的限制条件少,思考无固定方向,答案未知。辐合思维是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求取答案。它受限制的条件多,探索范围窄,思考有固定方向,答案已知。
  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思维是主导成分,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就会构成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把这些原理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就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理论界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不能传授的,因此要把重点放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思维上。为达到此目的本实验试行创造性思维评分方法。
  3. 语文学科知识的科学性。语文本身是一门科学,语文的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母语的知识,培养使用母语的能力,并能适应不同层次的检测要求。这需要辐合思维。
  本实验,即是企图实践“创造性思维教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要以现行课程为基础――从限制中求自由,要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育》)的探索。
  (二)目标指向
  该教学法的目标指向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素质,探索高质量地完成母语教学的新路子。尤其希望给面临高考选拔的普通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
  (三)结构程序
  1. 发散思维课。
  本课堂教学参照著名心理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的“大脑暴风骤雨联想法”(其基本内容是:在集体成员中发表观点时提出四条原则:取消批判;鼓励随心所欲; 追求数量;力求组合与改进)和布鲁纳的发现法(他认为发现不限于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寻求,儿童在学习中也有发现,把知识重新加工或转换从而得到新的领悟,这就是有所发现)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成功经验,目的是要达到学生思维的全面开放。
  具体操作:
  本课安排在每篇课文的第一节课。课前布置预习,老师对课文做到“三不”——不作评价,不定目标,不作要求。学生完全用自己的脑子去读书。从三个方面对课文展开全方位思索,一是提问自己百思不解之处,二是评价令人击节之处,三是质疑不妥有误之处。并强调第三点为最高级思维,是创造力最强的表现。课堂中学生和老师分别做到“三不”。学生的“三不”是:不迷信名家,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总之,怎么想,怎么说。老师的“三不”是:不点名发言,不讽刺发言,不搪塞发言;有问必答(包括回答“不知道”)。同时规定学生要跟老师抢答,老师的答案放在最后。鼓励学生难住老师、纠正老师的错误。
  发言评分。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当堂评分(由科代表登记)。根据学生发言的水平分别给予1、2、3分的三等分值。提问、评价和抢答的得分为创造性思维的“流畅”、“变通”分;“质疑”得分为“独特”分;难住老师的提问和纠正老师错误的得最高分3分,性质主要为鼓励分。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1)布置课前预习,准备发言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力争在课堂上发言一次。
  (2)课堂中,前40分钟,师生、学生自由交流。
  (3)语文科代表在课上做好学生发言记录。
  (4)后5分钟由老师或科代表作小结。
  2. 辐合思维课。
  这节课主要是根据国家法规文件对该学科的要求和各册各单元教学要求,完成每课的教学任务。毕业班的辐合思维课还要重点辐合会考、高考或中考试题及高考或中考“考试说明”。因此每册教材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教学要求的文件,研读教材说明,了解知识点的分布及重点难点。每单元开课之前,先明确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各篇课文中的落实;阅读课本中有关单元教学的要求,明确本单元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这些任务主要由老师点拨、提示,学生阅读来完成。
  本课一般安排在发散思维课之后,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一是讲授,是指对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上节课学生的发言记录,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对照单元教学和考试的要求,发现学生自学中跟教学任务的偏差和遗漏,给予修正和补充。二是作读书示范,老师交流自己读本篇课文的方法和独到的见解。
  一般情况下,一篇课文均由这两节课完成,即1∶1式。个别篇目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延缩,可用2∶1式(两节发散思维课,一节辐合思维课)或1∶2式、0.5∶0.5式等等。
  每篇课文除课后作业外,另加每课“三件事”。现代文三件事是:一、抄写生字词及难写易忘字词(写多少自己定,怎样写自己定);二、抄写文中200字左右的优美精彩段落,并提倡写评语;三、写300至500字左右的“一课一得”。古文三件事是:一、积累常识(文化、文学、文体常识);二、积累实词(课后附录中开列的);三、翻译难译句(2至5句)。在完成作业时,既要求规范,更鼓励有创新。如抄写生字词,鼓励给注音、找同音字,给找形近字、给解释、给找近义词,给字指出造字法,给词指出语法结构、找出同义词或反义词等等有创意的形式。
  图示:
  
  十多年的实验证明,“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走思维训练之路。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是该教法的灵魂、生命力之所在。二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正确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散合式语文教学法”中,发散思维课是现代教育观的反映,表现的是学生的精彩;辐合思维课是传统教学的继承,表现的是老师的精彩。三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指导结合起来。发散思维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辐合思维课则可根据需要,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加强应试指导。
  
其他文献
钱学森,一代科学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  中国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主要病因在于基础教育落后。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说:“欲造杰出人才,根在基础教育。”研究表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是有“黄金期”的:幼儿园小学阶段 ——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最佳时期;初中阶段——想
多少回,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路上探索寻觅,蓦然回首,我们认定了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幸福教育,行走在幸福的路上。因为我们共有一个虔诚信仰——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都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能做幸福的人。  ——题记  幸福教育,是我校自2005年以来着力推进的素质教育校本实施模式。所谓幸福教育,就是立足于师生生活立场,尊重师生生命价值,引导师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从而获得素质全面提
路过一叶知秋的美丽  荒凉的晓风残月  照亮一行温暖的足迹  洗尽铅华的眸子  被谁带走了一汪秋水  我用唇瓣  吻过忧伤的浮萍  朝圣路上  那句被风冻僵的誓言  成了一块磐石  蜻蜓在风中唱断没有记忆的来路  却忘记了命轮里一季又一季  悄然开放的  没有来路的葵花  我不是归人  只是路过    老 屋     打开一扇柴门  阳光与灰尘在屋顶与地面间舞蹈  斜挂的蜘蛛网垂下来  在我眼前 
六十年来,我们一直为广东教育鼓与呼;六十年来,我们总是站在教育的第一线;六十年来,我们分享着教师、学生的快乐、满足与忧思;六十年来,我们在教育政策宣传中从未缺席;六十年来,我们在多少鲜活的教育现场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  5月28日,《广东教育》迎来了六十岁的生日。来自新闻出版单位的领导,各省市教育期刊社的社长、总编,全省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及嘉宾欢聚一堂,共贺《广东教育》创刊六十周年。中国
当前有些人一谈教师惩戒权就“色变”,认为是不可探讨的“雷区”,这是没有正视“惩戒”的观点。惩戒权是教师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正确地认识并行使惩戒权,以充分发挥惩戒的教育意义,成了现代社会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一、教师惩戒权的范围   教师惩戒权的内涵。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范行为施予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顾名思义,教师惩戒权是对品行有问题的学生
近年来,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教育规划纲要》,达成教师待遇“两相当”、“普高”、“创强”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惠州市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教育内涵。从2009年起,在部分市直学校和县区学校确定现代学校制度试点,进行“去行政化”的实验,努力营造民主、高效、科学、创造、专业、特色的办学环境,回归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此项实验一年多来,收效显著。  一、四个先行,推进现代学校
□社会学视阈下隐性课程的本质及实施途径  □新课程语境下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践  □班级管理环境的隐性德育分析    导读  20世纪60年代末,“隐性课程”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课程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课程领域的一场革命随即展开。从此,学习内容出现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同时课程领域中的研究也明显表现出两条线索之别。西方研究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我国有目的地研究隐性课程始于20世纪8
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标记和符号,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属于地理学科学习中的识记内容,区域地理知识几乎都和地名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地名,就难以了解和表达区域地理知识。因此,地名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在地名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枯燥无味的地名变得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图—名”结构三级循环教学模式正是针对地名教学而提出的,供地
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要前行,改革是最大的助推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需要集集体之大智慧,需要不断实践、探索、提炼,再回到实践中,如此往复,再向纵深推进。扎扎实实地走稳,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敞。  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省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为我省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也为创建南方教育高地提供丰富的内涵支撑。  为加强对全省中
英国政府将改革早教中心    大量研究表明,0-5岁阶段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和以后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初5年的经历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最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掌握入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会令孩子更加快乐、自信成长。但是,目前的儿童机构仍然过于官僚主义,教学内容重复性高,对家长也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友好态度。因此,英国早教老师Sarah对于明年的全国早教改革提出了她的观点:应为0-5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