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阅读教学中,没有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从教材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对于遣词造句有着一定的想法。但是写作教学并未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很多教师仅仅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缺乏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立足教材,训练模仿能力
学生在面对作文的时候,刚开始会缺乏写作思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国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涉及到各类体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材中同体裁的文章当作范文,对其进行模仿,抓住写作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融合自己的风格,使作文创作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一次学习记叙文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人物的基本描写方法,用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来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进行展示,从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用教材中的方式进行了模仿训练:“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班主任,是在开学的第一天。那天我迟到了,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当我看见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感觉到一阵眩晕,觉得班主任一定会狠狠地批评我。但是班主任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决定着整个学年的精神风貌。希望你能够在日后追赶上其他同学,成为一个积极的人。我慌乱的心一下子平静了,在内心里发誓以后每天都要第一个到教室。”通过模仿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寫作的基本原理,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思维,找到写作思路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事物有了自己的情感和看法,也很想要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当他们围绕一个主题开始创作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拥有的只有零散的句子,无法将它们整合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使学生的创作陷入瓶颈。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升整合能力,采用各种思维工具,使写作思路更加完善。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写一篇散文,主要内容是对自己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学生对于“旅行”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但是当落实在纸面的时候,却找不到思路。我为学生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以“点”的方式记录下来,对其进行逻辑顺序的梳理,并进行“点”的整合,使作文的中心意义更加凸显。有的学生按照旅行的顺序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描述,而有的学生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对自己旅游的地区进行了介绍,别具有一番风味。在使用了思维导图方式之后,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写作思路,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使作文更具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独立思考,给予写作空间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写作。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将学生禁锢在一个框架里,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火花,给予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开学第一课”为题进行写作,谈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心理产生的感受,只要是真实情感即可,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裁进行创作。有的学生用记叙文的方式来记录了自己开学第一天遇到的事情和想法;有的学生采用抒情散文的方式,对自己的情感进行了抒发,并对美好的未来进行了畅想;有的学生看到了父母担忧的目光,因此用书信的形式进行创作,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让父母放下忧虑;有的学生以诗歌的方式进对“开学第一课”进行了畅想,展现了自己对于未来学校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广阔的空间下,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从而促进了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更加个性化。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生在字词积累的基础上,运用文字来自由表达思想的书面交流工具。若初中作文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一味用“套路”来训练的话,就失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造成不良后果。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求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回归作文的本质。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初中生写作的兴趣,夯实其基础知识,使其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并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宋衍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0.
[2]程海东.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训练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7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对于遣词造句有着一定的想法。但是写作教学并未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很多教师仅仅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缺乏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立足教材,训练模仿能力
学生在面对作文的时候,刚开始会缺乏写作思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国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涉及到各类体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材中同体裁的文章当作范文,对其进行模仿,抓住写作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融合自己的风格,使作文创作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一次学习记叙文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人物的基本描写方法,用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来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进行展示,从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用教材中的方式进行了模仿训练:“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班主任,是在开学的第一天。那天我迟到了,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当我看见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感觉到一阵眩晕,觉得班主任一定会狠狠地批评我。但是班主任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决定着整个学年的精神风貌。希望你能够在日后追赶上其他同学,成为一个积极的人。我慌乱的心一下子平静了,在内心里发誓以后每天都要第一个到教室。”通过模仿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寫作的基本原理,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思维,找到写作思路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事物有了自己的情感和看法,也很想要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当他们围绕一个主题开始创作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拥有的只有零散的句子,无法将它们整合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使学生的创作陷入瓶颈。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升整合能力,采用各种思维工具,使写作思路更加完善。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写一篇散文,主要内容是对自己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学生对于“旅行”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但是当落实在纸面的时候,却找不到思路。我为学生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以“点”的方式记录下来,对其进行逻辑顺序的梳理,并进行“点”的整合,使作文的中心意义更加凸显。有的学生按照旅行的顺序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描述,而有的学生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对自己旅游的地区进行了介绍,别具有一番风味。在使用了思维导图方式之后,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写作思路,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使作文更具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独立思考,给予写作空间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写作。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将学生禁锢在一个框架里,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火花,给予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开学第一课”为题进行写作,谈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心理产生的感受,只要是真实情感即可,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裁进行创作。有的学生用记叙文的方式来记录了自己开学第一天遇到的事情和想法;有的学生采用抒情散文的方式,对自己的情感进行了抒发,并对美好的未来进行了畅想;有的学生看到了父母担忧的目光,因此用书信的形式进行创作,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让父母放下忧虑;有的学生以诗歌的方式进对“开学第一课”进行了畅想,展现了自己对于未来学校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广阔的空间下,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从而促进了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更加个性化。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生在字词积累的基础上,运用文字来自由表达思想的书面交流工具。若初中作文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一味用“套路”来训练的话,就失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造成不良后果。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求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回归作文的本质。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初中生写作的兴趣,夯实其基础知识,使其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并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宋衍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0.
[2]程海东.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训练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