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术后皮肤护理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术后皮肤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激光进行治疗,术后进行六个月随访观察,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黄褐斑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有89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89%,复发11例。结论:激光治疗黄褐斑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只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激光;黄褐斑;皮肤护理
  黄褐斑是因获得性色素增加而引发的一种常见皮肤疾病,集中于中青年女性人群,分布于面部,对美观形成严重的影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活与心理负担。传统观念认为黄褐斑多与遗传、化妆品刺激、日晒、情绪影响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通过射频技术、强脉冲光、中药面膜、化学剥脱以及针灸等方法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我院选取自2010年3月到2014年5月来院治疗的100例黄褐斑患者,通过激光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3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黄褐斑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集中在27到3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29.1±3.2)岁,病程从2到15年不等。
  1.2 治疗方法  选择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型号为Q-1064nm治疗头,实际光斑直径为6或8毫米,频率为5到10 Hz,能量密度为1.0到2.8J/cm2。在每次治疗前均需对面部进行清洁,一个疗程为十次,每周一次,保养期间的频率建议为一到二个月一次。治疗完成后在面部敷盖保湿面膜半小时,同时对面部进行十分钟的冷喷操作,以充分发挥舒缓镇静的作用。完成手术后每日需早晚准时涂擦润肤霜,确保皮肤的湿润。叮嘱患者注意日常防晒、保持,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等利于皮肤的营养元素。
  1.3 护理方法
  1.3.1 黄褐斑经激光治疗后,皮肤会伴有灼痛感,治疗区域会出现水肿或者点状出血,因此,手术完成后需马上使用胶原贴敷料对面部进行半小时湿敷,同时配合冷喷,以充分缓解面部皮肤的红肿及疼痛程度。不要使用热火洗脸,可以用冷水敷面,术后三天内不要使用任何护肤品,在皮肤的整体敏感度下降以后,可以选择滋润型的护肤品。推荐患者使用安全、舒适及有效的医学护肤品。
  1.3.2 黄褐斑患者接受激光手术后很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因此要选择使用安全并且具有较好防晒效果的产品。市面上的防晒产品一般比较多,主要包括生物、物理以及化学防晒剂。推荐患者使用物理防晒剂。尽可能避免在日晒高峰期选择外出或者户外长期运动,如果外出,需做好积极的防晒保护,如穿戴长袖衣物、打遮掩伞等。不要吃光敏性食物,如无花果、灰灰菜以及苋菜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100例患者接受十次治疗后的临床资料为根据进行分析,共分四个标准:①基本治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色斑总体消退率超过90%,色斑基本消退;②显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色斑总体消退率超过60%,色斑颜色明显变淡;③有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色斑总体消退率超过30%,色斑变淡;④无效。通过肉眼观察,面部色斑总体消退率低于30%,色斑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总体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显效以及有效之和。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十次治疗后,经六个月随访观察后,有41例患者得到基本治愈,25例患者为显效,23例患者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9%。11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
  3 讨论
  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所发的是具有低能量、高强度特点的超脉冲激光,具有较大的穿透度,其主要生物作用是通过强电场作用以及机械作用,并非是通过光热作用,因此治疗后不会存在光热损伤,色素颗粒以及色素细胞被会激光击碎或者气化,随后被巨噬细胞不断吞噬并排出体外,因此色素病变会慢慢消失,而正常细胞不会被破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出现瘢痕的因素被降低最低,因此,激光治疗黄褐斑是当前副作用最小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高频率、大光斑以及低能量的Q-1064nm激光对黄褐斑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但是因为影响黄褐斑的因素较多,且容易复发,因此,在治疗前要详细了解患者在治疗前是否使用了局部外用外物如熊果苷等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的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因能量过大而损伤皮肤形成瘢痕;完成治疗后要重视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术后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有效降低黄褐斑复发。
  参考文献:
  [1]王芳,林新瑜.黄褐斑的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02)
  [2]涂颖,何黎.激光治疗对皮肤的损伤及护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08)
  [3]钟贵玲,胡瑛,白莉,李素霞,朱蕾,颜玲.调Q1064nm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胆道疾病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7例胆道疾病患者进行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61例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措施,对照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8%,对照组满意度为80.43%,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胃肠恢复也较快,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国际上老年长期护理保障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护理保险模式,二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社会护理保险模式。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失能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长期护理欠缺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巨大威胁。在中国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高龄化带来的护理问题,应使老年长期护理保障覆盖所有城乡老年人口,以“部分积累模式”为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集资金,制定合理的老年长期护
期刊
摘要:分析总结本院89例经挠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经验。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疏导,术后做好穿刺点和术侧肢体的观察和护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挠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  经挠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是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的新技术,此手术对病人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行,效果可靠,但术后将有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通过得
期刊
摘要:目的:对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1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引起静脉炎的因素有药物使用不合理、护理不当、患者体质等。结论:引起静脉炎的有药物元素、体制因素、输液处理使用不当、术后管理不当等,所以,在临床中应该采取加强巡回输液监测、加强输液环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外伤失语症患者进行高压氧护理,探究其效果。方法:将在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失语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实施高压氧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的评分,另外还比较失语症各种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CRRCAE评分均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从而提高本病的护理水平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个性化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手术等综合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均取得满意疗效,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的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及积极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颈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率(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具有显著统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术后病人下肢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4年 1月,共计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骨折术后行预防性静脉炎护理,对照组不进行预防性护理,余两组治疗均相同。统计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下肢静脉炎的发生比例并详细记录引起原因。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下肢静脉炎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灌肠、穴位针灸治疗、封包神阙穴贴敷、芒硝透皮局部热敷、中药汤剂内服等。结果:通过中医特色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医特色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大量的胰酶的激活而促使炎性反应的发生。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把他们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个体化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的是循证护理方式,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有什么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生活习惯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