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课题,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恰逢市教研室要在我校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并由我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义务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节课。 根据《标准》要求,分数被安排在两个学段中进行学习,三年级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而在五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将会较系统地认识分数。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算法时,借助直观图形,算理和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第一次试教]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认识了数里面的一个新朋友,是谁啊?
  生:分数。
  (师出示: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 )
  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图片,要把它平均分成——
  学(齐答):8份!
  师:取其中的——
  生(齐答):3份!
  师:说明八分之三里面几个八分之一?
  生(齐答):三个八分之一!
  师:真好,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八分之三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出示: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 )
  生:就是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2份。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条数学信息。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徐老师和小明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师板书问题)
  师: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 + 。
  师:为什么用加法做呢?
  生:因为要把徐老师吃的部分和小明吃的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徐老师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生: - 。
  师:为什么用减法算呢?
  生:求相差数用大数减小数。
  生:小明吃得多,徐老师吃得少,所以要用小明吃的减去徐老师吃的。
  师:看来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求两部分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接下去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看第一个, + 应该等于几呢?
  生:是八分之五。
  师:确定吗?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二到底等于几,好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生:题目里说“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三”我就先找到八分之一,小明吃的三份就用紫色来表示(用手指图)。“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二”,这二份就用粉红色来表示。把紫色和粉红色合起来就是小明和徐老师一共吃了五份,也就是八分之五。
  师:大家听明白她的意思了吗?请你再仔细地数给大家看看好吗?
  生:小明吃了三个八分之一;徐老师吃了二个八分之一,三个八分之一和二个八分之一合起来是五个八分之一,就是八分之五。
  ……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谁能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可以怎么算呢?
  (同样的过程研究减法,得出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
  课后我自己感觉,学生学得很被动,几乎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一问一答打乒乓球式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而且,关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没有经过学生充分的体验感悟就得出来了,还是有灌输的成分在里面。
  创设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
  基于这些思考,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并做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试教]
  1.创建分数,唤起回忆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说出来我们大家分享分享好吗?(生答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徐老师也来说一个好吗?(板书出示: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 )
  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请你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找到八分之三。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明一下你的画法?(一生上前,用投影展示)
  生:把长方形纸平均折成八份,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阴影,阴影部分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八分之三。
  师:怎么折才会平均分成八份呢?
  生:对折,对折,再对折,三次!
  师:对折三次后展开,就把这张纸分成了同样大小的八份。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在一份里写上八分之一)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齐答):三个八分之一就是八分之三!
  2.探究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太高兴了,也吃起了西瓜。(出示: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 )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条数学信息。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徐老师和小明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师板书问题)
  师:该怎么列算式呢?请说明理由。
  生: + 。
  生:因为是要把徐老师吃的部分和小明吃的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徐老师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强调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请说明理由。
  生: - 。
  生:小明吃得多,徐老师吃得少,所以要用小明吃的减去徐老师吃的。
  师:看来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求两部分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还能提问题吗?
  生:小明和徐老师吃了以后,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师板书问题)
  师: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2)解决问题。
  ①探究 + 和 - ,过程同试教一。
  ②练习感悟。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做得很快,有的同学开始做得慢,后来也快了。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如果分母是一样的话,就只要分子加一加、减一减就可以了。
  生:分母总是不变的。
   师:谁能把刚才我们大家说的意思集中起来说一说?
  生:分数加减法,如果分母一样,我们只要把分子加一加,减一减就可以了,分母是不变的。
  生:看见分母相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分子相加或者相减,分母不变。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板书:同分母),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课后,听课教师都认为这节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得很好,用“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唤起学生的旧知;接着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利用画画涂涂解决问题。最后,教师不是在做一两道题之后就简单地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在不断地感悟中自觉领悟到方法,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但是,教研员麻老师和我校校长提出:问题设计得确实不错,但整堂课下来,还是学生跟着教师在走。整个过程看似滴水不漏,授之以渔,实际上却是教师拉着学生到了池塘边,并给他一张渔网,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捕鱼,再由教师来教给经验。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环节上,还有文章可做。
  于是,我又上了第三次课。
  [第三次试教]
  ……(与前面相同)
  师:你还想知道关于分数的什么知识呢?
  生:我想学分数加减法。
  生:我想学习分数乘除法。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就是想学习关于分数的计算吧?为什么想学呢?
  生:这样以后就可以算出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的差或者和了。
  ……
   师:是啊,分数的计算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或者研究什么知识,我们都要从简单的入手,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加减法。你能编出几道这样的算式来吗?
  生编出算式来,师有意识挑选后在黑板上板书,其中就有例题中的算式。
   师:我们编出了这么多算式,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算式,先想一想算式里两个分数的意义,再想想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你觉得应该先研究哪道题呢?为什么?
   生:加法最简单,应该先研究加法。
   生:分母一样就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可以先研究。
  师:好,那我们就先来计算■+■,请同学们先猜猜看,会等于几呢?
  生1:八分之五。
  生2:十六分之五。
  师:答案只有一个,到底是几,我们该怎么办呢?
  ……(同试教二)
  这次构思与前一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知引入部分。自我感觉在这节课中,学生主体意识更加强烈,探究新知的欲望显得更加迫切,在合作交流时,学生振振有辞,争辩颇为激烈。得出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而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进行归类”。
  那么,怎么样的问题情境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应具有非常规、开放和新颖的特点,使学生不能直接依赖已有的知识和现成的方法一目了然地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或者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去探索和发现才能使问题达到目标状态,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情境才是真正有效的。
  (浙江东阳市实验小学322100)
其他文献
《我要的是葫芦》选自人教版二上第四单元。本文要写的字共有8个,分别是“每、言、治、棵、挂、哇、怪、慢”。针对二年级写字教学以写好偏旁和部件为主的年段重点,笔者将本课的写字教学安排在两个课时三个环节中落实。为了让写字指导更有效,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第一课时中着重指导“挂和哇、言和每”的书写,同时带出“蛙、娃、洼、佳、桂”等字的识写。  【教学片段】  1.发现共同点,带识同类字(4分钟)  师:小
期刊
比喻句的教学容易出现公式化、枯燥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笔者对低段比喻教学作了尝试,发现可“分步训练,层层推进”。  一、 了解比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从作用来分,“比喻”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低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比喻的初步认知,是学习比喻的第一步。  (一) 借助图片读懂“说理性”比喻  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
期刊
【课堂实录】  一、 认识“皿字底、四点”,激发兴趣,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师(出示幻灯片):瞧,我带来了一位朋友,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一只酒杯。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它的模样变了,谁能认出来?  生:我觉得这很像一个小女孩,上面就是她的两根小辫子。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惜没猜对!再看!(出示幻灯片)  生:亚。  师:都猜是亚,来看看谜底到底是什
期刊
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一线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要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要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数学教材、研究学生以及研究教师本身,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应自身的思维方式,尊重自我的情感意愿,探索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在数学活动中其知识与思维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笔者以为计算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
期刊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如何引导学生“由曲变直,无限细分”是本课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抓住“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四个环节是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期刊
《认识东、南、西、北》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会在现实的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的三个方向;2 通过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次教学时,笔者认为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
期刊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所以概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那么什么是随机观念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会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二是理解大量重复实验时呈现一种规律性,也就是频率稳定于概率。下面笔者以五下“可能性大小”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学生随机概念的培养。教材选择了掷硬币的实
期刊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平均数”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技能,具有了学习简单平均数计算的基础。  《平均数》作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的常客,不少名师都曾演绎过这节课。因此正式设计前,我们就在思考:想要突破必须从新的角度入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极高明而中庸”“执其两端而用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朴素的辩证思想。同样,我们数学教学实践中也应该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极端是课堂教学单纯地研究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运用,而是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艰难而枯燥无味,这就是数学味太浓的数学教学;二是新课改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把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