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大少年儿童精神生活和艺术情趣的活跃,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和美育、集体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迫切时代需要,少儿合唱艺术在我国出现了空前发展。作为文化馆工作职责之一的合唱培训渐渐成为群众文化辅导的重中之重,而少儿合唱团的组建无论从少年儿童自身素质的发展还是文化馆日常业务工作职能的提升角度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馆;少儿合唱;音乐教学法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同时,它又是一项最具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能使人们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去感悟音乐的形式美:即和声美、织体美、旋律美、节奏美及意境美,体验人声交响的无穷魅力。
少儿的歌唱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国民音乐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给学生健康的精神食粮,培养少年儿童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活泼更健康。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普及少儿合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发声方法
有人把人体比喻成世界上最精良的乐器,这个乐器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实体。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出字器官。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支气管、肺、胸部及隔肌、腹肌等有关肌肉;发声器官有喉头、会厌、声带等;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鼻窦等;出字器官主要指的是口腔。歌唱的发声原理共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息、声带与共鸣腔。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气息是通过口腔、鼻腔吸入到肺的底部,即通常说的“腰间”;声带是歌唱的发音体,声带是长在喉头上两片薄薄的韧带,少儿的声带既窄又薄,较为娇嫩;共鸣腔是歌唱的扩音器,共鸣腔是由胸腔、口腔、咽腔、鼻腔、头腔五部分组成,共鸣腔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扩大音量、美化音色,少儿训练应以头腔共鸣为主,尽量减少胸腔共鸣。为加深对“共鸣”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对着塑料筒或在空旷的卫生间里喊叫,体验共鸣的效果。歌唱的最佳状态是口腔兴奋状态,即下巴放松、软腭抬起、喉头下移,形成半打哈欠状态。下巴放松和软腭抬起是为充分打开喉咙;耳环是否打开,是检验下巴放松的重要方法;喉头下移是保证声带在激起的一刹那闭合好,若歌唱中提喉,则往往使声带闭合不好,而产生漏气现象。绝不能理解为把嘴张大就是最佳状态,因为嘴张得过大,往往会使软口盖下榻,内口打不开。高位置混声是指歌唱者由气息支持发出的音色统一、音域宽广、共鸣充分、有一定位置真假声结合的声响。这种声音可以把合唱队员中诸多的声音个性高度统一起来,并具有穿透力和漂流感。训练时,必须让少儿明确混声与自然声的区别,开始时可用弱声练唱,逐渐增大音量,最后达到混声位置。歌唱时,应不断调节真假声比例,才能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及音色的统一。
二、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在意大利美声学派有这样的说法:“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我国传统声乐也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同时还认为“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有气”。呼吸包括两个过程,由于横膈膜的下降和肋肌、腹肌的扩张,使胸肌扩大,将空气吸入肺部,这就是吸气。收缩腹肌、肋肌,迫使横膈膜上升,吸进的空气受到压迫后,便自然地由肺、气管通过口、鼻排除,这就是呼气。呼吸的方式有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声乐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倍受推崇,因为它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小腹互相协调配合进行呼吸与控制气息的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符合生理规律的、自然的深呼吸,是合乎歌唱发声要求的科学的呼吸方法。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气下沉、两肋开、小腹收。切忌吸气时有意识地使腹部瘪缩,那样会把腹腔内的器官挤到上腹部而阻碍隔肌的下降,致使气吸到上胸部。少儿学员只要留意一下自己吸气时两肩有没有上耸,就可以判断气息是不是吸到了胸部,如有发现要即时纠正。控制气息的诀窍在小腹,在演唱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并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需要发较高音较强音时,呼吸量大,呼气压强也随之增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音高与音强相对减弱时,气吸五六成即可,呼气的压强不大,小腹控制也相对灵活。在演唱中,随着吸气的外流用尽,小腹与两肋逐渐松弛下来,当需要补气时,小腹一收,两肋就会同时张开,气息又“自动”经口鼻得到补充,这时两肋如“橡皮球”般鼓胀起来。如此循环往复,小腹就像是一个补气的“加工厂”,它可以帮助少儿演唱者始终处于有余力的状态下,不至于声嘶力竭声音干涩。
三、三大教学法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4年,29岁的奥尔夫和达尔克洛兹的学生罗西·京特一起在慕尼黑建立了一所集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京特学校”,标志着奥尔夫以节奏为主体的音乐教育方式的建立。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中,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这必然导致节奏性乐器的突出;而即兴创作成为教与学的中心,在学习中,他还强调使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来促使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内在关系,增加内心体验与外在动作的协调感。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朗诵活动是奥尔夫创造的极富效果的一种音乐教学手段,对少儿音乐兴趣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少儿合唱训练过程中,我们只有从少儿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字词、成语、童谣、儿歌的朗诵等形式感受音乐节奏。如:在训练《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OXXX半拍休止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很多孩子对这个半拍休止节奏的概念较模糊,不能准确把握。故此,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将一个四分音符一拍比作一个西瓜切成两半,并将它编成了一个童谣让孩子们朗诵。“一个西瓜切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留下”要求空拍跺脚,其它拍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朗诵,很快就掌握了半休止节奏的技巧,再遇到类似的节奏就能准确把握了。在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五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的声势,其中吸收有世界各国民族舞蹈所共有的基本语汇,有跺脚、拍手、拍腿、捻指四种形式,奥尔夫采用混声四部形式,将它们编成了大量多声部节奏练习曲,是少儿合唱教学的经典范例。还有两大奥尔夫乐器: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因文化馆目前条件有限,暂时未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
弥尔·雅克·达尔克洛兹,瑞士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4年,达尔克洛兹出版了视唱练耳教科书《实用音准练习》,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对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探索,其教育观念因此也逐步形成和确立,教学方法逐渐完善,并得到不断地发展和传播。达尔克洛兹体系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开始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后来是长时间的方法探索、构建“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即兴创作教学的引入为标志,确立了一个完整的、新的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洛兹特别强调,音乐课的最重要作用是唤醒少儿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少儿的本能需要。合唱培训教师应将游戏活动自然地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活动中应以少儿自己的体验为主,而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学生。如我们设计一个切分节奏的体态律动练习,切分节奏是使一个音由弱拍开始持续到下一个强拍,或是从强拍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弱拍的强部分,产生强拍或弱拍强部分重音前移的现象,改变了正规节拍的强弱规律,因此难度较大。可以指导学生准确掌握切分节奏需要能够灵活变化重音的节奏感:可以用腿和脚的活动来表现,第一步迈出后迅速接第二步,使身体重心迅速转移,然后膝盖弯曲。
(三)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左尔坦,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作的少儿合唱作品,内容上通俗易懂,充满孩子的生活情趣,形式上大多是无伴奏复调性合唱作品。1925年起柯达伊开始密切关注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他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柯达伊教育体系中首调唱名法的应用像是一条贯穿于各项内容和活动的主线,在这种视唱体系中,Do的位置、高度可以是移动变化的,无论从什么调性高度开始的大调音阶的第I级主音都唱成Do,第II级唱Re,第III级中音唱Mi,第四级唱成Fa,属音唱成Sol,第VI级唱La,第VII级唱成Ti,临时升降记号需改变元音的发音,升高半音的Fa变成Fi,降低半音的Ti变成Ta。柯达伊的节奏读法也很有特色,四分音符读作ta,八分音符读作ti,二分音符读作ta-a,十六分音符读作ti ri ti ri。柯达伊二声部训练七个手势位置在文化馆少儿合唱教学过程中普及难度较大,暂不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
[2]吕道义.中外童声合唱歌曲精选.大连出版社.
[3]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4]杨丽梅.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5]杨丽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馆;少儿合唱;音乐教学法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同时,它又是一项最具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能使人们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去感悟音乐的形式美:即和声美、织体美、旋律美、节奏美及意境美,体验人声交响的无穷魅力。
少儿的歌唱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国民音乐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给学生健康的精神食粮,培养少年儿童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活泼更健康。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普及少儿合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发声方法
有人把人体比喻成世界上最精良的乐器,这个乐器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实体。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出字器官。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支气管、肺、胸部及隔肌、腹肌等有关肌肉;发声器官有喉头、会厌、声带等;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鼻窦等;出字器官主要指的是口腔。歌唱的发声原理共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息、声带与共鸣腔。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气息是通过口腔、鼻腔吸入到肺的底部,即通常说的“腰间”;声带是歌唱的发音体,声带是长在喉头上两片薄薄的韧带,少儿的声带既窄又薄,较为娇嫩;共鸣腔是歌唱的扩音器,共鸣腔是由胸腔、口腔、咽腔、鼻腔、头腔五部分组成,共鸣腔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扩大音量、美化音色,少儿训练应以头腔共鸣为主,尽量减少胸腔共鸣。为加深对“共鸣”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对着塑料筒或在空旷的卫生间里喊叫,体验共鸣的效果。歌唱的最佳状态是口腔兴奋状态,即下巴放松、软腭抬起、喉头下移,形成半打哈欠状态。下巴放松和软腭抬起是为充分打开喉咙;耳环是否打开,是检验下巴放松的重要方法;喉头下移是保证声带在激起的一刹那闭合好,若歌唱中提喉,则往往使声带闭合不好,而产生漏气现象。绝不能理解为把嘴张大就是最佳状态,因为嘴张得过大,往往会使软口盖下榻,内口打不开。高位置混声是指歌唱者由气息支持发出的音色统一、音域宽广、共鸣充分、有一定位置真假声结合的声响。这种声音可以把合唱队员中诸多的声音个性高度统一起来,并具有穿透力和漂流感。训练时,必须让少儿明确混声与自然声的区别,开始时可用弱声练唱,逐渐增大音量,最后达到混声位置。歌唱时,应不断调节真假声比例,才能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及音色的统一。
二、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在意大利美声学派有这样的说法:“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我国传统声乐也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同时还认为“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有气”。呼吸包括两个过程,由于横膈膜的下降和肋肌、腹肌的扩张,使胸肌扩大,将空气吸入肺部,这就是吸气。收缩腹肌、肋肌,迫使横膈膜上升,吸进的空气受到压迫后,便自然地由肺、气管通过口、鼻排除,这就是呼气。呼吸的方式有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声乐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倍受推崇,因为它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小腹互相协调配合进行呼吸与控制气息的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符合生理规律的、自然的深呼吸,是合乎歌唱发声要求的科学的呼吸方法。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气下沉、两肋开、小腹收。切忌吸气时有意识地使腹部瘪缩,那样会把腹腔内的器官挤到上腹部而阻碍隔肌的下降,致使气吸到上胸部。少儿学员只要留意一下自己吸气时两肩有没有上耸,就可以判断气息是不是吸到了胸部,如有发现要即时纠正。控制气息的诀窍在小腹,在演唱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并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需要发较高音较强音时,呼吸量大,呼气压强也随之增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音高与音强相对减弱时,气吸五六成即可,呼气的压强不大,小腹控制也相对灵活。在演唱中,随着吸气的外流用尽,小腹与两肋逐渐松弛下来,当需要补气时,小腹一收,两肋就会同时张开,气息又“自动”经口鼻得到补充,这时两肋如“橡皮球”般鼓胀起来。如此循环往复,小腹就像是一个补气的“加工厂”,它可以帮助少儿演唱者始终处于有余力的状态下,不至于声嘶力竭声音干涩。
三、三大教学法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4年,29岁的奥尔夫和达尔克洛兹的学生罗西·京特一起在慕尼黑建立了一所集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京特学校”,标志着奥尔夫以节奏为主体的音乐教育方式的建立。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中,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这必然导致节奏性乐器的突出;而即兴创作成为教与学的中心,在学习中,他还强调使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来促使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内在关系,增加内心体验与外在动作的协调感。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朗诵活动是奥尔夫创造的极富效果的一种音乐教学手段,对少儿音乐兴趣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少儿合唱训练过程中,我们只有从少儿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字词、成语、童谣、儿歌的朗诵等形式感受音乐节奏。如:在训练《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OXXX半拍休止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很多孩子对这个半拍休止节奏的概念较模糊,不能准确把握。故此,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将一个四分音符一拍比作一个西瓜切成两半,并将它编成了一个童谣让孩子们朗诵。“一个西瓜切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留下”要求空拍跺脚,其它拍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朗诵,很快就掌握了半休止节奏的技巧,再遇到类似的节奏就能准确把握了。在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五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的声势,其中吸收有世界各国民族舞蹈所共有的基本语汇,有跺脚、拍手、拍腿、捻指四种形式,奥尔夫采用混声四部形式,将它们编成了大量多声部节奏练习曲,是少儿合唱教学的经典范例。还有两大奥尔夫乐器: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因文化馆目前条件有限,暂时未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
弥尔·雅克·达尔克洛兹,瑞士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4年,达尔克洛兹出版了视唱练耳教科书《实用音准练习》,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对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探索,其教育观念因此也逐步形成和确立,教学方法逐渐完善,并得到不断地发展和传播。达尔克洛兹体系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开始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后来是长时间的方法探索、构建“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即兴创作教学的引入为标志,确立了一个完整的、新的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洛兹特别强调,音乐课的最重要作用是唤醒少儿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少儿的本能需要。合唱培训教师应将游戏活动自然地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活动中应以少儿自己的体验为主,而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学生。如我们设计一个切分节奏的体态律动练习,切分节奏是使一个音由弱拍开始持续到下一个强拍,或是从强拍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弱拍的强部分,产生强拍或弱拍强部分重音前移的现象,改变了正规节拍的强弱规律,因此难度较大。可以指导学生准确掌握切分节奏需要能够灵活变化重音的节奏感:可以用腿和脚的活动来表现,第一步迈出后迅速接第二步,使身体重心迅速转移,然后膝盖弯曲。
(三)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左尔坦,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作的少儿合唱作品,内容上通俗易懂,充满孩子的生活情趣,形式上大多是无伴奏复调性合唱作品。1925年起柯达伊开始密切关注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他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柯达伊教育体系中首调唱名法的应用像是一条贯穿于各项内容和活动的主线,在这种视唱体系中,Do的位置、高度可以是移动变化的,无论从什么调性高度开始的大调音阶的第I级主音都唱成Do,第II级唱Re,第III级中音唱Mi,第四级唱成Fa,属音唱成Sol,第VI级唱La,第VII级唱成Ti,临时升降记号需改变元音的发音,升高半音的Fa变成Fi,降低半音的Ti变成Ta。柯达伊的节奏读法也很有特色,四分音符读作ta,八分音符读作ti,二分音符读作ta-a,十六分音符读作ti ri ti ri。柯达伊二声部训练七个手势位置在文化馆少儿合唱教学过程中普及难度较大,暂不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
[2]吕道义.中外童声合唱歌曲精选.大连出版社.
[3]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4]杨丽梅.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5]杨丽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