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说的是两种感官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耳闻目睹:雁塔路上一部改装过的炫车》。耳闻目睹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典故,但一不小心就会
  出错。
  耳闻目睹,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原文是:“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其中,“闻”的意思是“听见、听到”,“睹”的意思是“看见、看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动用的是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因此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感官上的两重性,不能顾此失彼,使与之搭配的宾语只侧重于其一。上面标题的错误就在于这部炫车是“目睹”的,和“耳闻”没有关系。
  鲁迅在《呐喊·一件小事》使用这个成语,说:“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说的就是自己所听到见到的“大事”,来对比所遇到的“小事”。萧乾在《一本褪色的相册》里也用了这个成语:“在‘北新’看的一些新书和洋学堂里耳闻目睹的种种现象,使我的头脑里有了反帝的意识。”说的是听到看到“种种现象”,让他萌生了反帝的意识。这才是正确的用法。
其他文献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全唐诗》)  【解读】  卢纶,字允言,河中郡蒲城(今山西永济)人。天宝末,避安史之乱,流寓鄱阳。大历初,举进士不及第。由于宰相元载一向器重他,取其诗进呈,并为他推荐,因得补阌乡(wén xiāng,在今河南灵宝)尉,逐渐升迁为监察御史,
期刊
史载,汉灵帝“开西邸卖官”,明码标价,“二千石”(郡守级官职)售价二千万钱,“四百石”(县级官职)售价四百万钱。依此类推,位高权重的“三公”售价至少一个亿。灵帝私下跟身边人交代,只要有人付出五百万或一千万,就可以获得公卿职位。当时,专权的宦官巧取豪夺,占有巨额财富,所以“三公”官位大都被他们买得。  汉灵帝卖官无疑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导致官员素质下降,行政效能低下,更导致民众负担加重——官员要弥补买
期刊
孔子的弟子原宪,出身贫寒,但他秉性高洁,安贫乐道。孔子去世之后,原宪住陋巷,居草屋,用蓬蒿堆垒做门,用破瓮做窗户,他的同学子贡在卫国做了上大夫,华衣美服、驷车高马来见他,结果因为原宪住的巷子太简陋,高车无法通过,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到原宪的茅草屋拜见他。此时原宪穿着捉襟见肘的补丁衣裳,见到子贡毫无愧色。子贡问:“你是不是生病了?”原宪说:“没有钱财只是贫穷,学了仁义之道而不能推行实施才是病,我没有病
期刊
(贞观)五年,初,帝令群臣议封建。魏徵、李百药以为封建不便,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十一月,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例,定等级以闻。至十一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刺史①,皆令世袭。无忌等皆不愿之国,上表固让。其明年诏停袭封刺史。  臣祖禹曰:柳宗元有言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②盖自上古以来有
期刊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重点治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的“三公消费”问题。古代政府,又是如何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  从一首童叟皆知的唐诗说起——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这位“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同僚,当时因公出差,目的地是安西都护府,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王维在渭水边上给朋友送行,当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一,中国曾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诸领域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了,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间,甚至落到了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这究竟是为什么?百年来,许多人对这个问题苦苦思索,提出了种种答案。  历史的进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不仅仅是枝节性的问题。例如,要弥补中国在船坚炮利方面的不足,就要兴办工业,要
期刊
内容包罗万象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是相当独特的一部,有着“天下奇书”之称。  关于《山海经》书名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在先秦古汉语中,陆地隆起高耸的地貌叫“山”,人和物的聚集众而广叫“海”,划分山系、区域叫“经”。“山、海、经”的原意是:“山、水、人、物和区域的划分。”还有学者说:《山海经》顾名思义,它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书中的“山海”观念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
期刊
毛泽东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宣布了他对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他在新成立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用下面的话总结了中国对当时的国际秩序的态度: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期刊
诚信  和谐风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建构,都要以“诚信”为基石。  晋文公重诺,退避三舍  晋国的重耳因骊姬之祸而四处流亡。有一年他来到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他。宴会结束后,楚成王拉着他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准备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我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听后说:“尽管如此,你总得拿什么来报答吧?”重耳想了想说:“
期刊
管仲(前719—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与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很早便挑起家庭重担。他曾先后经商、从军,后来几经辗转,经同乡好友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管仲在国内大兴改革,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并最终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