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五年,初,帝令群臣议封建。魏徵、李百药以为封建不便,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十一月,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例,定等级以闻。至十一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刺史①,皆令世袭。无忌等皆不愿之国,上表固让。其明年诏停袭封刺史。
臣祖禹曰:柳宗元有言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②盖自上古以来有之,圣人不得而废也。故制其爵位之等,为之礼命之数,合之以朝觐会同,维之以长帅牧伯,而后可治也。周室既衰,并为十二,列为六七,而封建之礼已亡。秦以诈力一天下,刬灭方国以为郡县③,三代之制不可复矣。后世唯知周之长久,而不知所以长久者由其德,不独以封建也。必欲法上古而封之,弱则不足以藩屏,强则必至于僭乱,此后世封国之弊也。且尧、舜有天下,犹不能私其子,不以一人害天下也。况诸侯之后嗣,或贤或不肖,而必使之继世乎?是以一人而害一国也。然则如之何?《记》曰:“礼,时为大,顺次之。”尧、舜禅授④,汤、武征伐,三代封国,后世郡县,时也。先王之礼,或损或益,因时制宜,以便其民,顺也。古之法不可用于今,犹今之法不可用于古也。后世如有王者,亲亲而尊贤,务德而爱民,慎择守令,以治郡县,亦足以致太平而兴礼乐矣,何必如古封建乃为盛哉!(《唐鉴》)
注释:
① 刺史:官名,原为朝廷派遣到地方执行督察职责的官员,后为一州行政长官。
② 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写《封建论》一文认为郡县制取代封建制乃大势所趋。
③ 刬(chǎn):同“铲”,削除。
④ 禅授:即禅让,以帝位让人,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大意:
贞观五年(631),起初唐太宗命群臣商议实行封建的问题。大臣魏徵、李百药认为实行封建并不适宜,颜师古认为不如分封各个亲王宗族内的子弟,不要让分封的诸侯势力过大,并与地方州县交错而居。十一月,诏命皇家宗室及有功和贤能的大臣,让他们分别到各地作为藩镇之部,并遗留给自己的子孙,没有大的罪过,不用废黜。又命有关部门明确地定为条例,定好不同的等级上报。到贞观十一年(637)六月,诏命荆王李元景等人为二十一个诸侯王,长孙无忌等十四人担任刺史,都可以世袭。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不愿意前往,上书坚决推辞。明年,下诏停止世袭分封的刺史。
臣下范祖禹评论说:柳宗元曾说过:“封建,不是圣人设想出来的一套制度,只是客观形势造成的一种结果。”封建自上古以来就有这种制度,圣人也不能把它废除。所以制定了爵位的等级,区分了礼器仪式的数量,再与朝见会同的制度相配合,又用诸侯之中的首领加以维护,而后可以治理天下。周王室衰败之后,天下众多的诸侯先是合并为十二诸侯,之后又合并为六七个大诸侯国,而封建的制度已经灭亡。秦靠使用阴谋与暴力统一了天下,消灭了各方的诸侯国而划分为郡县,于是三代以来的封建制就不能恢复了。后来的人只知道周朝有八百年之长久,却不知道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是由于周朝重德,不单单靠封建制。一定想要效法上古而进行分封,就只能使弱小的诸侯无力屏护天子,而强大的诸侯则必定会僭越天子而使天下大乱,这就是后代分封诸侯国的弊端。况且尧、舜做了天下的君主,还不能私自传给其儿子,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危害天下。何况诸侯的后代,有贤明的,也有不贤明的,能一定要让他们继承诸侯的爵位吗?这是让一个人害了一个国家。既然如此,又该怎么办呢?《礼记》里说:“礼,以适应时势的变化为最重要的原则,至于机械执行则要次一等。”尧、舜之间采取了禅让的方式,商汤对于夏桀,周武王对于殷纣,则采取了征伐的方式,三代分封诸侯国,后世采取郡县制,都是时势的需要。先王的礼乐制度,有的地方要改掉,有的地方要补充,都要因时制宜,以方便民众,这才是顺乎道理的。古代的法度不能用于今天,就像今天的法度不能用于古代一样。后世如果有做了君王的人,亲爱他的亲人,尊重贤人,努力求德而爱护民众,谨慎地选择州县的太守和县令,由此来治理郡县的事务,也足以使天下太平而使礼乐制度兴盛起来了,又何必像古代那样实行封建制才算是兴盛呢!
【解读】
范祖禹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这部《唐鉴》是他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副产品”。当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自己负责全书的统稿,其他各个断代则挑选相应的专家来写,隋唐五代史部分由范祖禹撰写。《通鉴》完成后,范祖禹又把自己关于唐代历史的认识用史论的方式写了出来,这就是《唐鉴》一书。这部书综论唐朝三百年间治理国家的利弊得失。书成之后,范祖禹将其献给宋哲宗,希望哲宗能以唐代历史为借鉴,这也是他与司马光共同编纂《通鉴》时以史为鉴思想的延续。
选文是范祖禹针对唐朝实行封建这一问题发表的看法。中国古代的封建,指封邦建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封。唐太宗想搞分封,魏徵等人则以为不宜,颜师古建议搞小型的分封,与州县混杂而居。对于这段历史,范祖禹首先引用柳宗元的话,意在表明,分封与否不凭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形势,继而叙述了分封制由兴到亡的历史过程和利弊得失,最后总结治国经验道:制度和法令的制定和实施都应顺乎时势,因时制宜,方便百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无外乎尊重贤人、重德爱民、善用人才这三个方面。文章有理有据,一气呵成,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高希)
臣祖禹曰:柳宗元有言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②盖自上古以来有之,圣人不得而废也。故制其爵位之等,为之礼命之数,合之以朝觐会同,维之以长帅牧伯,而后可治也。周室既衰,并为十二,列为六七,而封建之礼已亡。秦以诈力一天下,刬灭方国以为郡县③,三代之制不可复矣。后世唯知周之长久,而不知所以长久者由其德,不独以封建也。必欲法上古而封之,弱则不足以藩屏,强则必至于僭乱,此后世封国之弊也。且尧、舜有天下,犹不能私其子,不以一人害天下也。况诸侯之后嗣,或贤或不肖,而必使之继世乎?是以一人而害一国也。然则如之何?《记》曰:“礼,时为大,顺次之。”尧、舜禅授④,汤、武征伐,三代封国,后世郡县,时也。先王之礼,或损或益,因时制宜,以便其民,顺也。古之法不可用于今,犹今之法不可用于古也。后世如有王者,亲亲而尊贤,务德而爱民,慎择守令,以治郡县,亦足以致太平而兴礼乐矣,何必如古封建乃为盛哉!(《唐鉴》)
注释:
① 刺史:官名,原为朝廷派遣到地方执行督察职责的官员,后为一州行政长官。
② 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写《封建论》一文认为郡县制取代封建制乃大势所趋。
③ 刬(chǎn):同“铲”,削除。
④ 禅授:即禅让,以帝位让人,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大意:
贞观五年(631),起初唐太宗命群臣商议实行封建的问题。大臣魏徵、李百药认为实行封建并不适宜,颜师古认为不如分封各个亲王宗族内的子弟,不要让分封的诸侯势力过大,并与地方州县交错而居。十一月,诏命皇家宗室及有功和贤能的大臣,让他们分别到各地作为藩镇之部,并遗留给自己的子孙,没有大的罪过,不用废黜。又命有关部门明确地定为条例,定好不同的等级上报。到贞观十一年(637)六月,诏命荆王李元景等人为二十一个诸侯王,长孙无忌等十四人担任刺史,都可以世袭。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不愿意前往,上书坚决推辞。明年,下诏停止世袭分封的刺史。
臣下范祖禹评论说:柳宗元曾说过:“封建,不是圣人设想出来的一套制度,只是客观形势造成的一种结果。”封建自上古以来就有这种制度,圣人也不能把它废除。所以制定了爵位的等级,区分了礼器仪式的数量,再与朝见会同的制度相配合,又用诸侯之中的首领加以维护,而后可以治理天下。周王室衰败之后,天下众多的诸侯先是合并为十二诸侯,之后又合并为六七个大诸侯国,而封建的制度已经灭亡。秦靠使用阴谋与暴力统一了天下,消灭了各方的诸侯国而划分为郡县,于是三代以来的封建制就不能恢复了。后来的人只知道周朝有八百年之长久,却不知道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是由于周朝重德,不单单靠封建制。一定想要效法上古而进行分封,就只能使弱小的诸侯无力屏护天子,而强大的诸侯则必定会僭越天子而使天下大乱,这就是后代分封诸侯国的弊端。况且尧、舜做了天下的君主,还不能私自传给其儿子,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危害天下。何况诸侯的后代,有贤明的,也有不贤明的,能一定要让他们继承诸侯的爵位吗?这是让一个人害了一个国家。既然如此,又该怎么办呢?《礼记》里说:“礼,以适应时势的变化为最重要的原则,至于机械执行则要次一等。”尧、舜之间采取了禅让的方式,商汤对于夏桀,周武王对于殷纣,则采取了征伐的方式,三代分封诸侯国,后世采取郡县制,都是时势的需要。先王的礼乐制度,有的地方要改掉,有的地方要补充,都要因时制宜,以方便民众,这才是顺乎道理的。古代的法度不能用于今天,就像今天的法度不能用于古代一样。后世如果有做了君王的人,亲爱他的亲人,尊重贤人,努力求德而爱护民众,谨慎地选择州县的太守和县令,由此来治理郡县的事务,也足以使天下太平而使礼乐制度兴盛起来了,又何必像古代那样实行封建制才算是兴盛呢!
【解读】
范祖禹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这部《唐鉴》是他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副产品”。当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自己负责全书的统稿,其他各个断代则挑选相应的专家来写,隋唐五代史部分由范祖禹撰写。《通鉴》完成后,范祖禹又把自己关于唐代历史的认识用史论的方式写了出来,这就是《唐鉴》一书。这部书综论唐朝三百年间治理国家的利弊得失。书成之后,范祖禹将其献给宋哲宗,希望哲宗能以唐代历史为借鉴,这也是他与司马光共同编纂《通鉴》时以史为鉴思想的延续。
选文是范祖禹针对唐朝实行封建这一问题发表的看法。中国古代的封建,指封邦建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封。唐太宗想搞分封,魏徵等人则以为不宜,颜师古建议搞小型的分封,与州县混杂而居。对于这段历史,范祖禹首先引用柳宗元的话,意在表明,分封与否不凭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形势,继而叙述了分封制由兴到亡的历史过程和利弊得失,最后总结治国经验道:制度和法令的制定和实施都应顺乎时势,因时制宜,方便百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无外乎尊重贤人、重德爱民、善用人才这三个方面。文章有理有据,一气呵成,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