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弟子原宪,出身贫寒,但他秉性高洁,安贫乐道。孔子去世之后,原宪住陋巷,居草屋,用蓬蒿堆垒做门,用破瓮做窗户,他的同学子贡在卫国做了上大夫,华衣美服、驷车高马来见他,结果因为原宪住的巷子太简陋,高车无法通过,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到原宪的茅草屋拜见他。此时原宪穿着捉襟见肘的补丁衣裳,见到子贡毫无愧色。子贡问:“你是不是生病了?”原宪说:“没有钱财只是贫穷,学了仁义之道而不能推行实施才是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子贡听他这么一说,满怀羞愧地走了。原宪站在草屋门口,高唱《诗经》,声音有若金石。这就是著名的原宪安贫的故事。
君子穷途偃蹇,古来有之,伍子胥曾丐行街市,秦琼曾潞州卖马,但这和原宪的安贫究竟不同。伍子胥与秦琼都只是一时困顿,而后显达;原宪却是长久处在穷困潦倒的境地——那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原宪是凭靠什么来固守自己节操的呢?翻开儒家厚厚的经典,发现这个可以依恃和凭靠的就是“道”,儒家之道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讲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宪觉得子贡并没有将老师孔子所推崇的仁政在卫国实施,所以即使得到了高位,也不值得推崇。
其实关于穷困与君子操守的问题,孔子曾多次提起,如:“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穷困意味着生活资料的贫乏,意味着满腹才华无法得到认可,故而世人大都视穷困如猛虎:有的人为了遮掩穷困,打肿脸充胖子;有的人为脱离贫困的境地,趋炎附势,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孔子说,小人处在贫困的境地,就会无所不为,为荣华富贵,不顾一切道德准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秦朝的丞相李斯,出身贫寒,年轻时为郡小吏,见到货仓的老鼠和厕所的老鼠,前者肥圆且毫不畏人,后者瘦弱且胆怯,李斯自此看到了脱离贫困的最佳途径,找到人生中可以投机的粮仓——他先投秦相吕不韦,后投秦始皇,为了保住权位不惜矫杀同门韩非子;为了投始皇帝所好,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他位极人臣,却处处为自己的私利考虑,明知赵高矫旨立二世,却装聋作哑以保富贵,最后也没逃脱被赵高陷害而满门抄斩的下场。李斯从一个郡小吏到秦国丞相再到阶下囚的经历,正是“小人穷斯滥矣”的真实写照。
人生起伏不一,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能在失意时心中有所固守,有所坚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君子固穷”,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君子穷途偃蹇,古来有之,伍子胥曾丐行街市,秦琼曾潞州卖马,但这和原宪的安贫究竟不同。伍子胥与秦琼都只是一时困顿,而后显达;原宪却是长久处在穷困潦倒的境地——那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原宪是凭靠什么来固守自己节操的呢?翻开儒家厚厚的经典,发现这个可以依恃和凭靠的就是“道”,儒家之道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讲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宪觉得子贡并没有将老师孔子所推崇的仁政在卫国实施,所以即使得到了高位,也不值得推崇。
其实关于穷困与君子操守的问题,孔子曾多次提起,如:“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穷困意味着生活资料的贫乏,意味着满腹才华无法得到认可,故而世人大都视穷困如猛虎:有的人为了遮掩穷困,打肿脸充胖子;有的人为脱离贫困的境地,趋炎附势,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孔子说,小人处在贫困的境地,就会无所不为,为荣华富贵,不顾一切道德准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秦朝的丞相李斯,出身贫寒,年轻时为郡小吏,见到货仓的老鼠和厕所的老鼠,前者肥圆且毫不畏人,后者瘦弱且胆怯,李斯自此看到了脱离贫困的最佳途径,找到人生中可以投机的粮仓——他先投秦相吕不韦,后投秦始皇,为了保住权位不惜矫杀同门韩非子;为了投始皇帝所好,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他位极人臣,却处处为自己的私利考虑,明知赵高矫旨立二世,却装聋作哑以保富贵,最后也没逃脱被赵高陷害而满门抄斩的下场。李斯从一个郡小吏到秦国丞相再到阶下囚的经历,正是“小人穷斯滥矣”的真实写照。
人生起伏不一,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能在失意时心中有所固守,有所坚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君子固穷”,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