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晚明时期《长物志》一书堪称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本文结合对《长物志》造园思想的分析,论述了其中的观念和理念。结合当代设计中的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当代景观应遵循 的营造方法以及设计原则 。
【关键词】传统园林 长物志 雅致 因地制宜 尚用 包装设计
1 《长物志》概述
《长物志》 是明代晚期苏州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笔记著作。书名“长物”即多余的东西,多余之物,不关生存实用,这正是艺术的本质。通过这部著作,不仅可以了解到晚明生活和文人情趣,更是中国古代造园名著之一,其中阐述了大量的造园思想。文震亨崇尚追求雅、古、隐。雅、古,这也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追求。这是一部带有感情色彩的作品,全文都在阐释文人雅士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文人自带的优越感,所以难免阐释偏见。
1.1 研究现状
研究《长物志》的学术成果非常多,姚纯冰对《长物志》园居营造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对现代“宜居”环境的启示。李元对《长物志》的植物造景原则,造景技法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李元还对《长物志》的造园理论,以及深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解读,徐晴对《长物志》的色彩审美观点进行了分析。王珏对《长物志》中色彩进行了分析,其中进行了审美分析、颜色鉴赏,以及色彩的文化内核层进行分析。魏朝金分析了《长物志》中的哲学思想,道家、儒家以及各种审美思想。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打破了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宗教、文明的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以前,全球化十分丰富,又十分矛盾。近现代中国的衰败导致中国已落后于西方现代设计,中国打开国门后,以西方现代建筑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给当代中国园林兼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设计师开始盲目地追随西方潮流,导致传统风格的丧失和历史文化脉络的断裂。出现了不和谐、不完整、无目的的设计作品。明朝中叶以后,文人画作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高潮,绘画、书法篆刻、诗歌出现高度的混合交错。文人、画家、开始广泛地直接参与造园实践,大部分是对自己的雅阁的改造。使园林生活化,生活审美化,庭院雅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现如今,中国南方传统园林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代表,闻名于世,西方不乏有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园林风格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当代设计中,传统和创新并行成为时代主题。要避免设计中缺少特色,又要在遵从传统文化及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下,进行设计,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感情的园林场所。
2 《长物志》谈现代景观包装设计营造法则
《长物志》全书的表达方法是按照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特征及其在园林中的角色作用来编排的。其中建筑、花木、水石、禽鱼是景观空间的园林主体,书画、几榻、器具、衣饰是供欣赏品评的室内物品,位置、舟车各占一篇。蔬果、香茗作为园居日常食材、味品各占一篇。
围绕本书的中心的是以下这几个原则。
2.1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 造物需要依照“因地制宜”原则
在《长物志》卷一《室庐·海论》中提出:“总之,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至于萧疏雅洁,又本性生,非强作解事者所得轻议矣”来作为整篇的指导思想。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是指要从建筑的类型和使用功能来设计这个区域。因而文震亨在本书开篇中提到“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他认为,作为室庐的选择,即使是选在都市之中,也要有门厅雅致高洁,房舍清净美好,亭阁台榭有旷达之士的情怀,房舍楼阁具幽隐之士的风致。他在堂的建造要求中提到“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前后须层轩广庭,廊庑俱可容一席,四壁用细砖砌者佳”。在卷三《水石》篇中,文震亨提到“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在广池中他提到“凿池自亩以及顷,愈广愈胜”。小池中要求“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湖石四围,泉清可见底”这两点同样说明了文震亨在布置中的因地制宜原则。
在今天景观设计的营造法则依旧讲求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实际设计中,兼顾功能性和设计美,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建造建筑主体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选址,对每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法则设计。
水、石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它的恰当安放能使整个园林大为增色,石的静默烘托了水的流动,水的柔弱显示了石的刚强。随着形式、周围环境的不同,布置方式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要有自然之趣,而无实用之俗气。面对环境的繁简程度不同,植物配置的方法上讲求四季皆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满足整体性原则。随方制象,是强调设计应该以客观因素为前提,符合园林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做到各个形态“各有所宜”。小空间内表达自己的对设计的独特理解,文人雅士成为园林的直接设计者和使用者,他们多多少少在庭院中显示了自己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和态度。这一点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非常受用。设计第一步是了解涉及到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做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个体,而应让设计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环境大环境,与整体相连。
2.2 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审美上讲求“雅致清幽”
追求古朴艺术是我国古代造园的基本特征。器物雅,环境也需要雅致清幽,深深透露着文人墨客对精神栖息地的追求。《长物志》卷一中论述“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在《花木》篇的绪言中,他提出“皆入图画”的种植总原则。要求近观,或远望,或成林,或独秀,都应该像一幅山水画一样,有主体,有点缀。“雅”是首要标准,不是只注重外在装饰,更追求内在神韵。
现如今设计师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设计到底应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英国有自然风景园林,法国有如法尔赛宫的规模宏大的几何式园林。中国南方的山水园林亦和北方的皇家园林不同。在思考如何继承传统园林造园思想的时候,不是完全复古,而是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传承和发扬。文震亨在《器具》篇开篇提到“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虽然还是一贯的古雅追求,但却突出了器具“尚用”的特性。在现今的景观设计中,以追求内在神韵为主,我们崇尚雅致高洁,却不盲目复古。
结语
中国的设计发展还处在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摸索阶段,如何做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环境这一重任,就落在了设计师的肩膀上。明式园林对我们现当代风景园林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也应继续改良的。
参考文献
[1](明)文震亨著.李瑞豪编著[M](中华生活经典).北京:中华书局,2012,7:21-272.
[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9-66.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15.
[4]陈从周.园林谈丛[TU]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1:32-43.
【关键词】传统园林 长物志 雅致 因地制宜 尚用 包装设计
1 《长物志》概述
《长物志》 是明代晚期苏州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笔记著作。书名“长物”即多余的东西,多余之物,不关生存实用,这正是艺术的本质。通过这部著作,不仅可以了解到晚明生活和文人情趣,更是中国古代造园名著之一,其中阐述了大量的造园思想。文震亨崇尚追求雅、古、隐。雅、古,这也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追求。这是一部带有感情色彩的作品,全文都在阐释文人雅士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文人自带的优越感,所以难免阐释偏见。
1.1 研究现状
研究《长物志》的学术成果非常多,姚纯冰对《长物志》园居营造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对现代“宜居”环境的启示。李元对《长物志》的植物造景原则,造景技法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李元还对《长物志》的造园理论,以及深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解读,徐晴对《长物志》的色彩审美观点进行了分析。王珏对《长物志》中色彩进行了分析,其中进行了审美分析、颜色鉴赏,以及色彩的文化内核层进行分析。魏朝金分析了《长物志》中的哲学思想,道家、儒家以及各种审美思想。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打破了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宗教、文明的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以前,全球化十分丰富,又十分矛盾。近现代中国的衰败导致中国已落后于西方现代设计,中国打开国门后,以西方现代建筑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给当代中国园林兼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设计师开始盲目地追随西方潮流,导致传统风格的丧失和历史文化脉络的断裂。出现了不和谐、不完整、无目的的设计作品。明朝中叶以后,文人画作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高潮,绘画、书法篆刻、诗歌出现高度的混合交错。文人、画家、开始广泛地直接参与造园实践,大部分是对自己的雅阁的改造。使园林生活化,生活审美化,庭院雅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现如今,中国南方传统园林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代表,闻名于世,西方不乏有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园林风格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当代设计中,传统和创新并行成为时代主题。要避免设计中缺少特色,又要在遵从传统文化及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下,进行设计,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感情的园林场所。
2 《长物志》谈现代景观包装设计营造法则
《长物志》全书的表达方法是按照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特征及其在园林中的角色作用来编排的。其中建筑、花木、水石、禽鱼是景观空间的园林主体,书画、几榻、器具、衣饰是供欣赏品评的室内物品,位置、舟车各占一篇。蔬果、香茗作为园居日常食材、味品各占一篇。
围绕本书的中心的是以下这几个原则。
2.1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 造物需要依照“因地制宜”原则
在《长物志》卷一《室庐·海论》中提出:“总之,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至于萧疏雅洁,又本性生,非强作解事者所得轻议矣”来作为整篇的指导思想。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是指要从建筑的类型和使用功能来设计这个区域。因而文震亨在本书开篇中提到“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他认为,作为室庐的选择,即使是选在都市之中,也要有门厅雅致高洁,房舍清净美好,亭阁台榭有旷达之士的情怀,房舍楼阁具幽隐之士的风致。他在堂的建造要求中提到“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前后须层轩广庭,廊庑俱可容一席,四壁用细砖砌者佳”。在卷三《水石》篇中,文震亨提到“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在广池中他提到“凿池自亩以及顷,愈广愈胜”。小池中要求“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湖石四围,泉清可见底”这两点同样说明了文震亨在布置中的因地制宜原则。
在今天景观设计的营造法则依旧讲求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实际设计中,兼顾功能性和设计美,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建造建筑主体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选址,对每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法则设计。
水、石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它的恰当安放能使整个园林大为增色,石的静默烘托了水的流动,水的柔弱显示了石的刚强。随着形式、周围环境的不同,布置方式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要有自然之趣,而无实用之俗气。面对环境的繁简程度不同,植物配置的方法上讲求四季皆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满足整体性原则。随方制象,是强调设计应该以客观因素为前提,符合园林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做到各个形态“各有所宜”。小空间内表达自己的对设计的独特理解,文人雅士成为园林的直接设计者和使用者,他们多多少少在庭院中显示了自己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和态度。这一点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非常受用。设计第一步是了解涉及到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做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个体,而应让设计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环境大环境,与整体相连。
2.2 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审美上讲求“雅致清幽”
追求古朴艺术是我国古代造园的基本特征。器物雅,环境也需要雅致清幽,深深透露着文人墨客对精神栖息地的追求。《长物志》卷一中论述“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在《花木》篇的绪言中,他提出“皆入图画”的种植总原则。要求近观,或远望,或成林,或独秀,都应该像一幅山水画一样,有主体,有点缀。“雅”是首要标准,不是只注重外在装饰,更追求内在神韵。
现如今设计师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设计到底应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英国有自然风景园林,法国有如法尔赛宫的规模宏大的几何式园林。中国南方的山水园林亦和北方的皇家园林不同。在思考如何继承传统园林造园思想的时候,不是完全复古,而是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传承和发扬。文震亨在《器具》篇开篇提到“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虽然还是一贯的古雅追求,但却突出了器具“尚用”的特性。在现今的景观设计中,以追求内在神韵为主,我们崇尚雅致高洁,却不盲目复古。
结语
中国的设计发展还处在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摸索阶段,如何做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环境这一重任,就落在了设计师的肩膀上。明式园林对我们现当代风景园林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也应继续改良的。
参考文献
[1](明)文震亨著.李瑞豪编著[M](中华生活经典).北京:中华书局,2012,7:21-272.
[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9-66.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15.
[4]陈从周.园林谈丛[TU]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1: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