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特点,重点关注了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科学家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科学家的创造水平也是基于幼年时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定义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就不能那么严谨,只要是没有模仿别人的做法,而是通过开动大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是得出结论就可以称之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说,只要小学生能使用已知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就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
二、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思维的独立性提高。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不再是只能依靠老师、父母和其他成人的帮助,而是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动手操作,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依赖老师、家长和课本。随着小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他们发现老师或父母有时候讲的道理和书本知识也不一定合理和科学,开始学着批判地接受它们。
(三)思维的深刻性增强。受年龄的限制,低年级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往往是基于事物的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高年级以后,便会用抽象思维去发现和看待问题,慢慢地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还能基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做出相应的预判。
(四)思维的发散性增多。低年级学生缺乏知识,缺乏经验,缺乏方法,而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寻求共同的思维。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异想天开的新鲜想法,如果指导方式正确,发散思维的发展相对较快,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教师应该提高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注度
(一)重视学生的好奇表现和创造力;
(二)重视学生所发表的独立见解和建设性批评,鼓励他们敢想敢说,对他们的错误意见既要肯定其首创精神,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
(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求知欲,开阔其视野,做好学习成绩较差又淘气的学生工作;
(四)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探究性学习课堂
人的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除个人努力外,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探究性课堂亦不是越多越好,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也很重要,可以使探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得探究有满意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兴致。
(二)引导小学生思维创新
1. 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成功人士都具备的一项技能,要引导小学生实现思维的创新,首当其冲应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发挥手摸、耳听、嘴尝、鼻闻等各个感官的作用,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生活的锻炼中得到发展。
2. 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也是基本内容。如果一个人连想象力都不具备,创造性思维又从何谈起?要想获得丰富的想象力,首先应当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头脑武装起来,只有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和发展成为创造性思维。
3. 发散性思维。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更多的问题或多重思考的探究性活动,鼓勵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 并在活动中让学生分散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独创性思维。
能够登上科学殿堂的科学家,没有一位是中规中矩的。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这就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发展小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一是要求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老师、家长或者权威学者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是要尝试引导学生打破束缚,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独创性思维。
5. 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测试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习用具,并专注于特殊爱好者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小结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出来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中自我激发并释放大脑的创造力,任何违反传统答案和非常规想法的学生,即使只有一点点新想法,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参考文献
[1] 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04.
[2] 张卫星.想象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培养小学生数学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15(07).
[3] 翟珊珊.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培养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6(12).
【关键词】 小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科学家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科学家的创造水平也是基于幼年时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定义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就不能那么严谨,只要是没有模仿别人的做法,而是通过开动大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是得出结论就可以称之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说,只要小学生能使用已知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就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
二、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思维的独立性提高。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不再是只能依靠老师、父母和其他成人的帮助,而是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动手操作,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依赖老师、家长和课本。随着小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他们发现老师或父母有时候讲的道理和书本知识也不一定合理和科学,开始学着批判地接受它们。
(三)思维的深刻性增强。受年龄的限制,低年级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往往是基于事物的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高年级以后,便会用抽象思维去发现和看待问题,慢慢地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还能基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做出相应的预判。
(四)思维的发散性增多。低年级学生缺乏知识,缺乏经验,缺乏方法,而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寻求共同的思维。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异想天开的新鲜想法,如果指导方式正确,发散思维的发展相对较快,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教师应该提高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注度
(一)重视学生的好奇表现和创造力;
(二)重视学生所发表的独立见解和建设性批评,鼓励他们敢想敢说,对他们的错误意见既要肯定其首创精神,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
(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求知欲,开阔其视野,做好学习成绩较差又淘气的学生工作;
(四)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探究性学习课堂
人的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除个人努力外,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探究性课堂亦不是越多越好,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也很重要,可以使探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得探究有满意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兴致。
(二)引导小学生思维创新
1. 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成功人士都具备的一项技能,要引导小学生实现思维的创新,首当其冲应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发挥手摸、耳听、嘴尝、鼻闻等各个感官的作用,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生活的锻炼中得到发展。
2. 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也是基本内容。如果一个人连想象力都不具备,创造性思维又从何谈起?要想获得丰富的想象力,首先应当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头脑武装起来,只有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和发展成为创造性思维。
3. 发散性思维。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更多的问题或多重思考的探究性活动,鼓勵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 并在活动中让学生分散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独创性思维。
能够登上科学殿堂的科学家,没有一位是中规中矩的。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这就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发展小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一是要求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老师、家长或者权威学者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是要尝试引导学生打破束缚,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独创性思维。
5. 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测试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习用具,并专注于特殊爱好者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小结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出来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中自我激发并释放大脑的创造力,任何违反传统答案和非常规想法的学生,即使只有一点点新想法,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参考文献
[1] 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04.
[2] 张卫星.想象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培养小学生数学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15(07).
[3] 翟珊珊.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培养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