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儿童“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相对于学习口语而言,“汉字难学”是多年来困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那么,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轻轻松松过识字关,我在教学中做了种种尝试。
一、利用游戏识字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根据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利用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如设计“变魔术”游戏,引导学生利用加减笔画、加减部首或变换部首等方法,让某一个汉字变成另一个汉字。如“十”变“土”,“土”变“王”,“王”变“主”。学完“工”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江、扛、红、肛”等字,学生会发现,一个“工”字加上“氵”“扌”“纟”等不同的部首,就会组成不同的汉字。学完“青”字后,加上部首可以变成“情、请、晴、清、精”等,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汉字的规律,而且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和美,从而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展开联想识字
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具有强烈的浪漫性。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的联想,能有效地进行识字。如学习“采”字时,学生讲到一棵树上长着一些果子,一只手在灵活的采摘果子。学习“哭”字时,一个学生讲到:“一个人长着两个嘴,太丑了,他伤心地哭了。”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写‘哭’字时千万别忘了那一点,那是哭的时候留下的眼泪。”学习“看”字时,学生会做出孙悟空的动作,用手搭在眼睛上方向远处看。除此之外,如学习“休”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个人走累了,靠着大树休息等。这样孩子们通过描述既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识字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对于形近的字,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联想找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黑。又如学习“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中间只有一横。“目”是指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目”的中间是两横。再如“比”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是“比”,两兄弟背靠背是“北”。
三、创设情境识字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教学活动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识字时,利用声音、图画、动作、表情等进行演示,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印象。例如在教学 “闪”字时,让学生做迅速从门外闪进来的动作,由此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记忆,并想象一下——马又高又大,进门的时候是怎么进来的,来记忆“闯”字,这样学生对字义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很深。在教学“扔、拍、洗、跳、举”时,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这些动作。这样就通过肢体语言把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激活了,易于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在教学“鸡、鸭、鹅、猫、狗、羊”等字时,让学生表演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等,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小动物的特征、习性的认识,同时也会牢记这些生字。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字谜情境,让学生在编字谜和猜字谜中,突破认清字形、记忆字形这一难點和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如学习“告”时,教师抛出谜面:“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动动脑筋就会想出谜底。学习“棉”字时,教师自编谜语:“一条白毛巾搭在木头旁。”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编谜语的兴趣很浓,编出了——“大王头上长角”(美),“牛过独木桥”(生)等。
四、归类总结识字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类。教学时,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类,不但可以提高识字效果,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识记范围。如教学第二册《识字2》时,“树、松、柏、梨、枝、材”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字,而且学会了把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总结归类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能力。
五、在生活中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做有心人,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快乐识字而创设识字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和识字的自主性。如在教室里创设小小图书角、识字擂台、表扬角等识字环境。 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校内、家里、街道,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以及读商标、招牌、广告等途径自主识字,将课堂识字与生活应用相结合。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识字,实现有效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轻轻松松过识字关,我在教学中做了种种尝试。
一、利用游戏识字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根据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利用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如设计“变魔术”游戏,引导学生利用加减笔画、加减部首或变换部首等方法,让某一个汉字变成另一个汉字。如“十”变“土”,“土”变“王”,“王”变“主”。学完“工”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江、扛、红、肛”等字,学生会发现,一个“工”字加上“氵”“扌”“纟”等不同的部首,就会组成不同的汉字。学完“青”字后,加上部首可以变成“情、请、晴、清、精”等,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汉字的规律,而且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和美,从而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展开联想识字
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具有强烈的浪漫性。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的联想,能有效地进行识字。如学习“采”字时,学生讲到一棵树上长着一些果子,一只手在灵活的采摘果子。学习“哭”字时,一个学生讲到:“一个人长着两个嘴,太丑了,他伤心地哭了。”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写‘哭’字时千万别忘了那一点,那是哭的时候留下的眼泪。”学习“看”字时,学生会做出孙悟空的动作,用手搭在眼睛上方向远处看。除此之外,如学习“休”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个人走累了,靠着大树休息等。这样孩子们通过描述既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识字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对于形近的字,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联想找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黑。又如学习“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中间只有一横。“目”是指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目”的中间是两横。再如“比”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是“比”,两兄弟背靠背是“北”。
三、创设情境识字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教学活动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识字时,利用声音、图画、动作、表情等进行演示,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印象。例如在教学 “闪”字时,让学生做迅速从门外闪进来的动作,由此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记忆,并想象一下——马又高又大,进门的时候是怎么进来的,来记忆“闯”字,这样学生对字义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很深。在教学“扔、拍、洗、跳、举”时,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这些动作。这样就通过肢体语言把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激活了,易于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在教学“鸡、鸭、鹅、猫、狗、羊”等字时,让学生表演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等,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小动物的特征、习性的认识,同时也会牢记这些生字。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字谜情境,让学生在编字谜和猜字谜中,突破认清字形、记忆字形这一难點和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如学习“告”时,教师抛出谜面:“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动动脑筋就会想出谜底。学习“棉”字时,教师自编谜语:“一条白毛巾搭在木头旁。”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编谜语的兴趣很浓,编出了——“大王头上长角”(美),“牛过独木桥”(生)等。
四、归类总结识字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类。教学时,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类,不但可以提高识字效果,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识记范围。如教学第二册《识字2》时,“树、松、柏、梨、枝、材”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字,而且学会了把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总结归类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能力。
五、在生活中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做有心人,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快乐识字而创设识字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和识字的自主性。如在教室里创设小小图书角、识字擂台、表扬角等识字环境。 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校内、家里、街道,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以及读商标、招牌、广告等途径自主识字,将课堂识字与生活应用相结合。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识字,实现有效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