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中快乐遨游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聪明学生的专利,看一个学生是否聪明,看一看他的数学成绩就知道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以我教学二十余年的经验来看,许多同学之所以数学成绩不尽人意,并非智力问题,而是许多教师把数学学习变成了一场拼抢分数的战斗,让同学们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恰忽略了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大量重复的习题、单调的讲解、与学生生活脱节的知识,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磨殆尽。难道数学之中就只有枯燥的数字、单调的习题吗?我们能不能让学习数学变得快乐起来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浅见,愿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让数学教学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最近,我正在教授“元、角、分”一节,原想如此贴近生活的知识,应该迎刃而解,可谁知一到课堂上,这群聪明机灵的小家伙却如坠云雾之中。怀着满心焦虑信步街市,忽然耳边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唤:“老师,您最近好吗?”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水果摊的小贩正在向我打招呼,我在头脑中迅速地搜索着:“噢!是你!”我的头脑中又浮现出原来班中那个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的小男孩,我笑了笑说:“怎么样?生意还好吧?”他笑了笑说:“还可以。”我们便交谈起来。一会儿功夫,来了几个买水果的顾客,他一边熟练地称着水果,一边随口报出了应付的钱数。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心中不禁一惊,因为他报的钱数不但正确,而且速度之快远远胜过我这个教学多年的数学教师。是什么使当年的“数学差生”变成了现在的“速算天才”呢?难道这些年我的教学真的错了吗?我一边沉思一边和他打招呼离开,不过这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晚间,忽然一个想法涌入心头:“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些知识呢?”于是第二天,我便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小小售货员”活动,将同学们日常不用的玩具拿来当作道具,用银行的点钞纸当作钱来使用,结果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全部通过了测试,成为了合格的“小售货员”。
  二、尊重学生看似荒唐的做法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看镜子写时间”这部分内容时。尽管我反复讲解镜内成像左右相反的要点,可用尽几种方法,都收效甚微。课间,班内的一个“机灵鬼”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可以很快把他们全教会。”看着他信心十足的样子,我决定让他去试一试。第二天上课,几个我屡教不会的学生竟然都能正确完成卷子上的习题。一阵疑虑过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他们做题时,总要翻过卷子来从背面看。
  其实,也许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却十分见效。
  三、让童话走入数学课堂
  在暑假前的期末复习时,尽管做了大量针对性的练习,对学生出错的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学生做题时还是错误百出。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仍是不会,而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成绩不进反退,真让人有束手无措之感。
  一天,上课时,我正在为同学们分析作业中的错题,突然发现一名同学低着头再看着什么,以致于我走到了跟前他都没有发觉。当我伸手从他手中拿过书时,他才红着脸,满脸愧色地站在那里。我轻轻地拍拍他的肩头示意他坐下,并继续讲课。下课后,我随手翻了翻收上来的书,原来是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这时,那名同学走进办公室,怯怯地站在办公桌前,等着我的批评。我笑了笑把书还给他问道:“你喜欢看童话书吗”男孩接过书高兴地说:“当然!不光是我,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这本书是我好不容易才借来的,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才在课上……”说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我拍了拍他的肩头说:“爱看书是优点,但我希望以后……”我故意沉吟了一下,这小机灵鬼立即回答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再犯。”说完便抱着书跑出了办公室。看着孩子高兴离开的身影,我的心里忽然一动:能不能把学生们喜欢的童话引入数学课堂,并与复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呢?
  第二天,在数学课堂上展示了我精心编写的数学童话,果然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浓了,注意力集中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随着一组“孙悟空趣游数学王国”的完成,同学们顺利地完成了期末复习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给孩子一个思考过程
  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一节时,我在课前布置同学们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课上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一时间小手如林,满脸通红,争着汇报自己的发现:白纸、作业本、相片……可听着听着,我就发现小家伙们认识上出现了问题,他们竟然认为大楼、粉笔盒等等也是长方形,很明显他们把长方体和长方形搞混了。怎么做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致于养成其不求甚解的惰性心理呢?
  我沉思了一下,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长方形的纸片和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把它们摆放在讲桌上,让同学们观察,待学生说出不同后,我才对他们说明长方形是一种平面图形,而长方体则是一种立体图形。“那为什么还会有同学把长方体和长方形搞混呢?”问题一出,同学们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我用小刀将橡皮泥沿横截面切开,请大家观察长方体的横截面,他们终于恍然大悟:“长方体的横截面是长方形的。”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们只要多花些心思,让学生走入生活,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就可以让学习数学变得轻松而愉快。
其他文献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谈谈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一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
期刊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理念形成的过程,用哲学的观点可将其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发展、学会发展,就要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就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狠下功夫,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笔
期刊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实例导入法  教学中设计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例导入,能体现数学与实际的相互联系,并强调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呈现方式。利用身边的实例导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解直角三角形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注重触发和点拨,静水投“石”,激起思维的涟漪,撞击出创新的火花,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珍视差异 触发点拨 激活思维 收获精彩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引发共鸣,提高实效,就要关注有效对话:首先,要精心创设真诚、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动员学生全体参与,促进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发展。再次,要善于设计适当的话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有效对话 氛围 尊重 话题 高效  有一位同事在教学秦牧的散文《土地》时,要学生赏析这样两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
期刊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
期刊
每天班里总有些同学不写作业,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更让老师们感到头疼,完不成作业的同学有时甚至达三分之一。针对当前这种棘手的状况,我们在班里做了一下细致调查,结果使我们大吃一惊。有的同学说,布置的作业太难,花了时间不一定做出来,干脆就不做;还有的同学说,课堂上已经学会了,没有必要再回家做;也有的同学应付作业,原因就是怕老师批评;只有少数同学,因课堂上掌握得不够好,愿意通过做作业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之于学生是何等重要。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 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精心导入激兴趣  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
期刊
2012年是新课标在内蒙古实施三年来的第一次新高考,7月底公布了2012年内蒙古高校录取分数线:理科一本469分(占总分的62.5%),二本线390分(占总成绩的52%)三本线314分(占总成绩的42%),专科160分(占总成绩的21%)。为什么分数线会怎么低呢?通过询问调查,2012年内蒙古高考数学(尤其是理科数学)我校考生得分多在40—70分之间,更有甚者一位高考总分378的学生数学考了16分
期刊
伴随着“自主互助课堂”的开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出现了一种“高原现象”。具体是指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由于缺乏长效的学习动力,出现了一种阶段性的学习效率降低、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这段时期被称作学习的“高原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