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的核心遗产:伊拉克石油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苦等的石油果实,终于快要成熟了。
  近日,世界油价每桶已突破100美元。世人对石油开发也愈加关注。就在这个当口,沉寂多年的伊拉克石油项目竞标工作适时启动。并日渐成为角逐热点。据伊拉克石油部透露,超过70家国际石油公司向伊拉克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欲参与伊石油项目的投标书。伊拉克有关部门将对参与投标的国际石油公司进行全面研究、考察和评估。并在3月份公布被批准进入伊能源市场的石油公司名单。
  
  发动战争抢石油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就对中东石油格外关注。此后,美国的中东战略一直带有浓厚的石油味。而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储量排世界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沙特和伊朗。另一说伊拉克排第二位)。2007年4月,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的报告说,伊拉克石油储量可能为目前预计的近两倍,该国的石油产量未来五年还会翻番。伊拉克石油开采成本低。每桶只有1—2美元。其带来的巨额利润可见一斑。
  古语说得好:“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伊拉克丰富的石油储量令美国垂涎不已。美国一直在寻找进驻海湾的借口。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拙劣做法,正好为美国加大在海湾军事存在提供了最好机会。而经历了此后对伊拉克长达十余年的国际制裁后。美国又借与萨达姆政权毫不相干的9·11事件,对伊拉克大动干戈。据披露,早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五角大楼就制定了在战争头几天夺取伊拉克油田和设施的详细计划。而美军进入伊拉克后,重点保护的是伊拉克石油和石油设施。美国的做法再次印证:入侵伊拉克并非是“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是控制石油。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随着萨达姆的下台,美国全面占领了这个“漂浮在油海上”的国家。并由此获得了占世界67%的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控制权。2007年7月,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公开称。美国侵略伊拉克的真正原因是石油。
  
  控制大国生存命脉
  
  美国抢占伊拉克石油,首先是想通过控制伊拉克石油,掌握制定油价主动权。据世界能源机构统计。世界石油需求将从目前每天8500万桶。增加到2030年的1.16亿桶。但目前,海湾国家不愿以增产石油来满足世界需求。今年1月,布什在访问沙特时,曾要求沙特增产石油。平抑油价。以往沙特都会欣然从命。但这次却态度勉强,仅计划未来几年每天增加150万桶。在此情况下,伊拉克石油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它将在满足未来20年每天300万桶石油需求方面起关键作用。有人还预计,未来伊石油生产可达每天1000万桶。因此美国如果控制了伊拉克石油。随时有能力大量增产。势必将打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油价的垄断。获得石油定价自主权。
  其次。石油是一种稀缺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失去能源保障的国家面临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据估计。在过去的100年中,全世界已经消耗掉了地球历经数百万年所集聚形成的碳氢化合物的一半。石油供应日趋接近“供油顶点”。这种情况已在美国出现。并正在英国和印尼出现,并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在墨西哥和其他一些产油国出现。因此石油资源日益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前主席、参议员理查德·鲁格去年在演讲中说,世界油田储量的3/4不在美国的掌控下。在这种情况下。“谁控制了包括中东、里海和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的石油,谁就能决定谁死、谁活,谁吃饱、谁饿死。”“美国选择了最野蛮、具败坏性和短视的方式来应付‘供油顶点’的问题:用武力来占有地球上剩余的但正在快速消失的石化燃料”。对美国来说,控制上述地区的石油资源。不仅可确保本国长久发展需要(尽管目前来自中东的石油在美国石油进口中所占比重不大)。还可通过掌握世界能源龙头。控制其他能源需求大国(如中、日、欧)的生存命脉。最终在与这些国家的较量中不战而胜。
  
  几个步骤加快控制
  
  尽管伊拉克战后重建使美国处境难堪。但布什还是为美国留下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这一核心遗产。如果美国真正获得这一遗产。将会确保美国掌握未来几十年的利益流向。因此为落实对伊拉克石油的全面控制。美国借伊拉克新政府虚弱之际,加快了行动步伐。
  寻求制度保障。为确保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制度化、法律化。美国已为伊拉克量身打造了一部《伊拉克石油法》。据透露,这部石油法大部分内容,都是由一个受雇于布什政府的美国咨询机构秘密草拟,并经过了美国石油巨头、国际货币基金、美国前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领导的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等的修改和润色。事实上。它一开始就是用英语而非阿拉伯语撰写的。因此。它本质上是一部“美国制造”的法律。该法案最显眼的内容。便是把伊拉克巨大的石油财富交给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联邦油气委员会”来管理。而这个委员会又是美国石油巨头们的天下。根据这部法案。伊现有80个油田中的65个及未来勘探的油田。交由外国石油公司开发经营,伊将与这些外国公司签署为期长达20年至35年的“产品分成协议”(PSA):在第一阶段,外国公司可以获得收入的60%至70%,直到回收成本。第二阶段则是获得收入的20%。根据国际能源机构(1EA)的统计,全球只有12%的石油资源适合以PSA制度开采。即生产成本较高、开采前景不乐观的高风险油田,而伊拉克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这里的油田多半已知,而且在陆地上,开采风险几乎为零。纵观其他中东石油生产大国,无一国套用PSA制度。显然,该法案如果得到伊拉克议会首肯。伊拉克石油资源将基本归美国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掌控,而巴格达政府在石油问题上的主动权将丧失殆尽。在美国强大压力下,伊拉克政府已在2007年7月批准石油法草案。如今,只剩下伊拉克议会这最后一关。尚未最后批准。
  加强军事存在。为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美国打算在伊拉克保持近乎永久性的军事存在。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表示,美国与伊拉克政府将在年底前签署一项框架性协议,目的是“与伊拉克建立深厚的关系。反映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利益。”这实际是美国挣脱联合国框架束缚,打开控制伊拉克石油的大门,并迫使其他相关方(如俄、中)承认既成事实的战略。2008年对美国控制伊拉克至关重要。布什已打算待美总统初选结束后。邀请总统候选人为美国未来伊拉克战略出谋划策。各种证据表明,为控制该国油气,美国政府并不打算从伊拉克匆忙逃走或实行“退出战略”,而是继续留在那里。而当初布什加大对伊拉克军事投入。就是为了获得伊拉克高额石 油回报。
  肢解伊拉克。准确地说。这还是一项拟议中的计划。几年来,美国高层一直有人提议。应该考虑将伊拉克分成三个种族宗教实体。2006年。美国国会成立的一个独立委员会,建议伊拉克实施由三个自治区组成的联邦制度;2007年1月,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发表声明,声称白宫已不再需要伊拉克的领土完整。准备计划将其肢解,一分为三;2007年6月。美国高层秘密流传一份“计划B”,核心是把伊拉克分为什叶派国和库尔德国两个国家,人口占少数的逊尼派要么归于什叶派国。要么归于库尔德国;2007年9月2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案。建议将伊拉克分为库尔德族、什叶派与逊尼派三个实体分治。伊拉克媒体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参议院的决议案,是要让伊拉克继续作为美国的“附属国”。毫无疑问。伊拉克被肢解后。美国更容易控制。当前,美国在石油政策上对待伊拉克三大教派态度不同:对库尔德人极力安抚。亲美的库尔德人目前已获得了自主签署石油合同的权力。什叶派在签署石油项目时也有一定自主权。而逊尼派则要看伊拉克石油部和美国的眼色。可以预见,未来如果美国仍不能有效控制伊拉克石油。很可能会使出杀手锏,将伊拉克一分为三,从而轻易确保对该地区石油的控制权。
  
  西方石油公司在竞标中再次抢先
  
  去年12月5日。伊拉克石油部长沙瑞斯塔尼参加欧佩克峰会。标志着伊拉克开始重返世界能源市场。目前,伊拉克政府准备与石油公司洽谈储量超过50亿桶的巨型油田的合作项目。引发众多石油公司激烈角逐。
  目前。欧盟、俄罗斯、印度等国石油公司闻风而动,纷纷前来参与分羹。但这其中,西方石油公司在竞标中再次抢先。与此同时,美国敦促伊拉克政府不要死等法案通过,而先与西方石油巨头进行合同洽谈。今年1月24日,伊石油部与世界主要石油巨头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议。讨论为伊拉克石油生产提供技术服务问题,以帮助伊拉克购买必需设备。进行相关人员培训。据《泰晤士报》报道,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和壳牌已被伊拉克石油部选中,提供服务合同(称“技术支持协定”或TSAs)。这四家石油公司为换取石油合同。将为伊拉克大型油田培训工人,提供装备。据知情人称,壳牌早在2005年就在基尔库克油田参与技术研发。现在又想在油田开发方面获得大单。埃克森一美孚则瞄准南部的祖拜尔油田。康菲公司则正与伊拉克石油部商谈西古尔纳油田合同。雪佛龙和道达尔公司则竞标马杰努油田。伊石油部长坦称,这些外国公司将在此后竞标伊油田开发合同时获得优先。
  
  国内反对声音难改大局
  
  目前。伊拉克有几股反对西方控制伊拉克石油的力量,但总体来说力量有限。首先是伊拉克反美武装。这些组织明了美国通过销售伊拉克石油为战争和占领买单的意图,因此他们将破坏伊拉克的石油输油管道、加油站、装油站等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自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伊拉克发生了600多起破坏石油管道的事件,约有650名伊拉克石油工人被杀、被伤或遭绑架。安全问题成为妨碍伊拉克石油开发的最大障碍。但由于这些反美武装滥杀无辜,日益引起普通民众反感,影响力日趋下降。一些逊尼派民众开始反过来与美军配合,打击反美武装。由此使这些组织对石油业的破坏力有所下降。
  其次是伊拉克民众和石油业工会。70%的伊拉克人坚决反对伊拉克石油部的石油政策,将《伊拉克石油法》视为对国家主权的出卖。他们更怀念1972年的石油国有化政策。伊拉克石油工业工会也强烈反对政府的做法。他们认为,伊拉克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来增加石油生产,他们坚持应该建立国有企业。而不是让国际石油巨头进入伊拉克石油生产领域。但总体看。这些声音难改大局。
其他文献
何 帆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所长助理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之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再度升温。和几年前的讨论不同的是,如今学者和官员们对于升值的必要性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分歧在于什么是合适的升值方式。由于我们在犹豫不决中已错过了人民币升值的最佳时期,因此汇率调整比几年前更为棘手。  什么是最好的升值方式?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通过暂时尝试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可以成功
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U号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  今年6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联合国希望世界各国借此机会向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致敬,体味海洋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审视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提出要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许多沿海国根据各自的历史渊
从9月开始,莫斯科市民发现晚上10点以后已买不到他们钟爱的伏特加酒了。原来,莫斯科市政府响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一年前颁布的反酗酒措施,从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10点,禁止销售酒精浓度为15%以上的饮品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表明,人均消耗酒精18公升以上的国家会逐渐走向衰亡。俄罗斯人均消耗酒精为17公升,拿前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话说,俄罗斯正走在自我毁灭的路上。梅德韦杰夫总统称俄罗斯国民酗
令人费解的事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7月,CPI同比下降1.8%,该降幅是十年以来的最大。这已是2月以来CPI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但是,央行针对50个城市的2万名储户的月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今年上半年以来却不断恶化。在6月,每100个调查对象中,仅有三成对物价满意,而剩下七成居民均对当期物价水平表示不满。这种不满程度,已接近于上一轮物价高涨时期的情况——2007年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美国以“拯救”的名义为海地开了很多药方:用军力为海地平息动乱,却从来没有实现海地的长治久安;帮助其制订了“先进完美”的宪法,建立了民主政体,但海地人却无法将民主机器运转好;替海地管理财政,港口,乃至土地,海地人民依然没有摆脱贫穷的煎熬。    2009年1月12日的大地震摧毁了海地这个国家的心脏。  海地地震发生后,美国救援力度之大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美国不仅迅速派出核动力航母和万
刘师舜,30岁担任外交部重要角色,曾任欧美司司长十年。1941年被任命为驻加拿大首任公使,1944年任大使。期间,多次在大型集会上发表演讲,为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奔波忙碌、尽显外交才能。此外,他还积极与加拿大当局交涉,废除其在华特权及对华侨华人的苛刻法规,全力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留学美国涉足外交  刘师舜,字琴五,祖籍江西宜丰县潭山,1900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祖父曾任清末民初知县、
有一句老话叫:“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不过,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真的仅仅用“无知”或者“偏见”就能完全解释,甚至可以一笑了之吗?    “被找茬”、“被误读”、“被偏见”    在21世纪度过第一个十年之际,中国崛起成了西方媒体竞相报道的话题。2010年元旦,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在这幅漫画里,中国龙嘴里咬死了阿克毛,屁股顶开了印度总理,龙鳞扯烂了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右爪压住了达赖,在龙的挤
“国防战略”服从于两岸关系现实;“陆强台弱”趋势加速,“守势”思想形成:仍未放松“大陆为假想敌”。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出现,马英九当局加快推动落实“守势国防”战略的势头日益彰显。3月中旬台湾当局正式提出首份“四年期国防总检讨”,从战略层面系统地规范了防务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方向,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台建军备战的首要指导思想。    “不打第一击”    根据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台当局
2006年7月9日早晨,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10客机在伊尔库茨克降落后又突然冲出机场跑道,引起大火,造成150人死亡。机上有三名中国乘客,一人脱险,两人罹难。50多名脱险乘客惊心动魄的经历再次警示人们遵守航空旅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使馆和总领馆紧急启动应急机制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获悉空难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刘古昌大使亲自指挥,指示领事官员迅速向俄紧急状态部、机场
结识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会长柳在沂先生是缘于三年前的一次采访当时他是韩国驻华使馆的文化参赞,本刊在那年的春节期间做了一期以“韩剧何以打动中国”为主题的封面话题此后因为工作的关系又有了几次交往记者一直为他热心文化事业热心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所感动柳先生的中文水平很高,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有时会打断翻译,说某某地方译错了,某某地方译少了他甚至能在谈话中准确使用“未雨绸缪”这个在中国人中也未必耳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