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一度成为学生通向成功之路的独木桥,在这条路上,数学又是让许多学生最头痛的学科。因为在高考的复习中,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复习的面广且量大,很多同学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复习,但效果总是与预期的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有许多学生灰心丧气,认为自己太笨了,又由于数学是高考必考科目,任何学生都无法回避,只好硬着头皮怀着忐忑之心去学。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搞好高考复习工作的。
一、研读《考纲》,明方向
把握高考方向,这是师生都必须的。有的老师会认为《考纲》只要老师读透即可,学生何必研读呢?孰不知,学生读《考纲》远比老师读《考纲》更有效果。如考纲内容说:文科数学考试内容方面,涉及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算法、统计、概率、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21个方面。理科数学卷考试内容方面,《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集合、立体几何、统计、概率、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内容为必考内容。难度也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全卷难度控制适中。这样学生复习时胸中有数,可以有的放矢。
二、紧跟老师,抓基础
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抓实,特别是书本上的经典例题,有代表性的习题更应熟练于心,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知道高考数学的考试与其它学科的考试有些不一样,它既不考查纯粹的背诵,也不会考书本上原原本本的题目,但是只要我们去追根溯源,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些题目在书本上都能找到“源头”,只不过是高考数学题适当做了些变型,改造及综合。我们一定要相信,在这面向数百万考生的考试中,命题者绝不可能故意出一些偏题和怪题。只要我们抓实了课本题目,做高考题目就肯定会有“眼缘”,这从心理上就战胜了高考。
事实上,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会抛开课本,甚至脱离老师的复习,而一味埋头苦做题目,总相信熟能生巧的道理,进行“自主”的复习。我想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老师毕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他可以让零碎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所选题目具有针对性,对学生也更有实效性。这样学生就会少走弯路。相反,“自主”复习,看似能做到我哪里不懂就复习哪里,但严重缺乏针对性。由于这是复习,你就缺乏系统性和缺少针对性,这样的复习肯定是低效的。
当然,如果死记题型,强背结论,这也不行,我们应将重点放在掌握课本例题涵盖的知识及其解题方法上。在做题目时,不能专攻那些难度大的题目而忽视了基础,把基础夯实了,难题就自然攻克了。
三、重视评析,巧“笔记”
高考数学,很多老师认为做得多就能提高,因而大量搞题海战术,愚以为,高考数学的复习最忌“题海”,这相当程度上是由于题海造成了学生的“惧怕”数学,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高考时原有的水平也不可能得以正发挥出来。因而我提倡删除繁题,难题,偏题和陈题,倡导精选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的训练价值,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应有针对性地讲解习题,不能题题都讲,而学生就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期再资助巩固。
高三一年的复习时间内,学生要做几十套试题,不少同学只是重视得多少分,而忽视了做试题的真正意义,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了考过了就再也不闻不问了。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鱼网,每次考试相当于学生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鱼网上漏掉,我们就应及时修好鱼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漏掉。其实,学习也应是这样,做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发现了错误应抗旱研究并加以改正,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间长了就知道考试时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从而减少出错的概率。如果平时做题目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适合自己的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也可以专门用一本记错本,把易错的题目记在纠错本上,下次考试时,拿出来温故。在自己平时的做题时,如遇到精彩的地方,也可以用红笔做好标记,以后再看到这里时,就会有所侧重。其实,查缺补漏的过程就是反思与提升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
一、研读《考纲》,明方向
把握高考方向,这是师生都必须的。有的老师会认为《考纲》只要老师读透即可,学生何必研读呢?孰不知,学生读《考纲》远比老师读《考纲》更有效果。如考纲内容说:文科数学考试内容方面,涉及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算法、统计、概率、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21个方面。理科数学卷考试内容方面,《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集合、立体几何、统计、概率、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内容为必考内容。难度也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全卷难度控制适中。这样学生复习时胸中有数,可以有的放矢。
二、紧跟老师,抓基础
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抓实,特别是书本上的经典例题,有代表性的习题更应熟练于心,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知道高考数学的考试与其它学科的考试有些不一样,它既不考查纯粹的背诵,也不会考书本上原原本本的题目,但是只要我们去追根溯源,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些题目在书本上都能找到“源头”,只不过是高考数学题适当做了些变型,改造及综合。我们一定要相信,在这面向数百万考生的考试中,命题者绝不可能故意出一些偏题和怪题。只要我们抓实了课本题目,做高考题目就肯定会有“眼缘”,这从心理上就战胜了高考。
事实上,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会抛开课本,甚至脱离老师的复习,而一味埋头苦做题目,总相信熟能生巧的道理,进行“自主”的复习。我想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老师毕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他可以让零碎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所选题目具有针对性,对学生也更有实效性。这样学生就会少走弯路。相反,“自主”复习,看似能做到我哪里不懂就复习哪里,但严重缺乏针对性。由于这是复习,你就缺乏系统性和缺少针对性,这样的复习肯定是低效的。
当然,如果死记题型,强背结论,这也不行,我们应将重点放在掌握课本例题涵盖的知识及其解题方法上。在做题目时,不能专攻那些难度大的题目而忽视了基础,把基础夯实了,难题就自然攻克了。
三、重视评析,巧“笔记”
高考数学,很多老师认为做得多就能提高,因而大量搞题海战术,愚以为,高考数学的复习最忌“题海”,这相当程度上是由于题海造成了学生的“惧怕”数学,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高考时原有的水平也不可能得以正发挥出来。因而我提倡删除繁题,难题,偏题和陈题,倡导精选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的训练价值,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应有针对性地讲解习题,不能题题都讲,而学生就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期再资助巩固。
高三一年的复习时间内,学生要做几十套试题,不少同学只是重视得多少分,而忽视了做试题的真正意义,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了考过了就再也不闻不问了。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鱼网,每次考试相当于学生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鱼网上漏掉,我们就应及时修好鱼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漏掉。其实,学习也应是这样,做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发现了错误应抗旱研究并加以改正,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间长了就知道考试时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从而减少出错的概率。如果平时做题目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适合自己的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也可以专门用一本记错本,把易错的题目记在纠错本上,下次考试时,拿出来温故。在自己平时的做题时,如遇到精彩的地方,也可以用红笔做好标记,以后再看到这里时,就会有所侧重。其实,查缺补漏的过程就是反思与提升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