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美国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中处于世界前列,对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解析是明确美国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特征的有效途径。刘英的《书写现代性:美国文学中的地理与空问》是有关美国文学与现代化进程的论著。该书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美国二战前后文学发展的历程,旨在通过找到美国文学和国家、地域、地方等空間尺度上的关联,明确乡镇空间、城市空间、国家空间、优选空间等空间领域的文学发展历程,以明确文学与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关联。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范畴下的一个亚分支,是研究不同地域特色文化以明确文化在社会中的渗透和转变关系的学科。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近年来才逐渐兴起并发展的,这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关,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文化要素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致力于文化与地理信息的关联研究。在文化地理学概念正式提出之前,绝大多数人就有着文化地理学的认知,比如提起“西部牛仔”“淘金者”等词汇,人们都会想到以十九世纪美国西部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地理学认知,也是人们对十九世纪美国西部城市和人群的一种认知。
  本书以美国地域主义文学、城市文学和旅行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这些作品中不同尺度空间的互动来分析美国的现代化进程。本书作者认为美国现代化进程就是地理和空间的变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感知方式也随之变化,这些内容都会反映在美国的文学作品中,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作家的文学作品在主题内容、叙事形式上都对现代性地理和空问给予了关注、回应。他们的作品敏锐地反映了美国现代化各个阶段地理和空间的变化,这些文学作品还会反作用于美国现代性地理和空间构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文学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空间变迁的见证者,也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空间变迁的生产者。当然本书并没有对美国建国后至今所有阶段的文学作品进行细致分析,主要对1870年至1940年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列举和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则是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美国西部扩张运动逐渐进入尾声,人口的流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870年至1940年是美国文学创作的爆发期,大量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问世,这是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美国现代化进行研究的基础。
  从整体上来说,本书较为系统地对1870年至1940年美国的地域主义文学、城市文学和旅行文学作品进行了列举和分析,率先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美国文学作品和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关联研究。本书视角新颖、内容具体、逻辑清晰,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专著,还是美国社会研究的专著,具有较高的价值。
  (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邓红灿)
其他文献
书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  作者:亓华,等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303197507  定价:59元  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学语言也就是在学文化,教语言也同样是在教文化。鉴于此,从跨文化的理念入手,理解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前提下对
“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是艺术类综合性公益讲坛。讲坛邀请省内外知名文艺家,根据不同艺术门类,每月现场举办一期,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永不落幕。讲坛旨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面对面交流、互鉴、学习、共享的平台,宣荐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探索优秀文艺理论,助力文艺作品高质量创作,推动文艺川军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  中国当代诗学-哲学派奠基人,内空间
统编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组织单元,为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指明了实施方向,有利于祛除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等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机械解读教材,制定的学习目标泛化的问题。因此,将语文要素细化为单元、课时的学习目标,并在单元框架下分层推进,是落实教材编写理念的重要手段。  一、确定目标要有整体意识  长期以来,教师对于落实人文主题这一目标驾轻就熟,对于语文要素目标的认
摘要:介绍了TCP协议和RTP/RTCP协议,阐述了服务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为了控制网络拥塞、减小延迟、达到网络负载平衡,针对流媒体提出了三种基于RTP/RTCP协议的拥塞控制策略。  关键词: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QoS;拥塞控制;Internet;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612-02  Research of Co
《两茎灯草》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第六回,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经典动作“伸着两个指头”,舍不下的经典事件“点的是两茎灯草”,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经典形象。  严监生真的是一个吝啬鬼吗?相信不少读过《儒林外史》原著的人,都会感到疑惑。让我们回到小说,去重新认识这位不幸的冤主。  一、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  1.严监生简介  严监生,本名严大育,家有十多万银子
书名:小学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案例研究  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303212385  定价:45元  教育转型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程,也是构建现代化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转型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教育价值取向转型、学生培养模式转型、质量评价标准转型、教师专业发展转型、学校管
在马平的中篇小说《我看日出的地方》(载《人民文学》2019年第9期,后选入《小说选刊》2019年第11期)里,主人公春早去找寻紫薇树时有这么一段场景描述:“大道两旁挤满了大树,即便不下雪,也没有什么空隙可以望见四周的山峦”——那么多“山高黃桶粗的大树”跑到这儿来集合,“一棵树的亲人们找来了”。然而,参天大树林荫盛密足可蔽日,但却囚于园中待价而沽。作者用一棵来自大巴山的大树撑起了他和乡民们壮丽还乡的
儿童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感知世界的基础条件之一。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贾素宁和李广兴所著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一书,在详细分析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与幼儿教育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儿童文化的角度来设计与组织儿童语言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在每次幼儿语言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有效的评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共有三部分内容
摘要:教学质量信息员在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中坚力量,而良好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方式影响着信息员作用的发挥。信息员提供的信息范围广、数量多导致信息周期长、效率低下,甚至部分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该文设计的基于.NET的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员管理系统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具备完善的信息录入、管理、统计、采编和发布等功能。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信息员;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
故事续编写话教学模式是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耗时十年研究成果《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中系列教学模式之一。其教学目标具体,评价标准明确,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策略可操作性强,是续写与仿写的高度融合,运用于实践,写不难,教简易。《小马过河》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童话体裁课文,深蕴哲理,情节生动,童趣盎然,运用本模式引导学生写话,既可深化学生对故事蕴含哲理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