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目标,聚焦要素,培养文学鉴赏力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l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组织单元,为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指明了实施方向,有利于祛除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等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机械解读教材,制定的学习目标泛化的问题。因此,将语文要素细化为单元、课时的学习目标,并在单元框架下分层推进,是落实教材编写理念的重要手段。
  一、确定目标要有整体意识
  长期以来,教师对于落实人文主题这一目标驾轻就熟,对于语文要素目标的认知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实践中教学内容繁杂,学生任务繁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缺乏整体意识,对语文要素在各册次、各单元呈现的序列性、连贯性、层次性等缺少关注。
  1.要瞻前顾后,把握梯度
  在解读语文要素时,教师要通盘考虑,梳理出前后之间的联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对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在这一单元之前,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阅读目标。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由“初步体会”到“体会表达效果”,是逐步提升的,不可一蹴而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不越位教学,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教学效果。
  2.关注单元板块,厘清层次
  教师要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教学活动,要分清各个板块所承担的任务,梳理目标,将目标要求逐一细化,体现教学的层次。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语页人文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有两项,一项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一项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单元内板块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在各板块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逐步落实语文要素。
  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的课后练习题,明确提出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这是细化语文要素的体现,需要教师扎实落实。略读课文《月迹》的课前导语,引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尝试自主学习,并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提升。它在共性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将语文要素具体化,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文本学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词句段运用”中设计海报的要求,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实现能力迁移。“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多与人文主题相关,兼顾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实践。这些板塊从明晰方法、运用方法、诵读实践几个方面明确了单元目标要求:阅读时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进行品味和积累;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并进行仿写。
  习作部分承担的是表达方面的目标任务。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进行由学到写、由读到写的训练。
  单元各板块呈现出精读学习方法——略读自主实践——回顾梳理——方法运用——综合呈现的层次。学习活动循序渐进,要求呈现梯度上升,单元目标逐步达到。
  二、落实目标要有支点
  1.化繁就简,找准落脚点
  单元目标具有整体性,但具体到每一个板块、每一节课,教学点各不相同,这是目标落实的关键,也是难点。本单元阅读目标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何“初步体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具体语句和情景,有初步的体验即可,不可拔高要求。
  《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四季之美》课后练习“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古诗词三首》的目标落脚点是在想象中体会诗句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四季之美》的目标落脚点是借助关键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动态描写。《鸟的天堂》课后练习没有明确指出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但研读第2题的要求,我们可以确定“能说出傍晚和早晨‘鸟的天堂’的不同景色特点”是本课的目标落脚点。《月迹》的导语同样没有提及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但结合“交流平台”,我们能够找到其落脚点是“说出月亮的足迹,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重点在从“动人描写”“细腻感受”中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因此,我们在寻找目标落脚点时,需要在给出的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掌握好落实的度。
  2.方法引领,精准施教
  课文是落实目标的载体,不同于语文园地的指向性训练,因此,大部分教师不但有选择上的困难,而且还存在如何能够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实现目标的问题。
  如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要在学生读通、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课后练习中的句子精品细读,层层引导:
  ·读句子,想象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交流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学生描绘看到的,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感受“明月松间照”的静态景象;学生描绘听到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景象)
  ·圈画重点词语,再次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补充作者资料,初步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教学《枫桥夜泊》《长相思》时,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具体步骤为:
  ·总结学习《山居秋暝》的学习方法;
  ·填写表格,初步感知;
  ·学生交流,体会异同;
  ·通过具体词句,感受作者情感。
  这样的设计,突出方法引领,学生能体验学习的过程,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
  《四季之美》一文,作者感受细腻,动与静的描写有独特的韵味。我们可根据课后提示和本文的特点,在《古诗词三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三个层面的设计。第一层面,设计助学单,帮助学生进行浅层次的阅读;第二层面,抓住动态描写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变化;第三层面,感受作者细腻的描写,体会独特的韵味。有了第一步的自主阅读,学生已读懂课文内容,也基本明确了动态描写的词句,教师要重点引领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动态描写”。这一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学生首先圈画出“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表现颜色的词语,感受天空颜色的变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泛、染、飘”等动词、“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体会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接着,通过指导朗读,读出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春天的黎明”部分的学习,对如何体会动态描写有了认识。这时,我们可以直奔重点,运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的方法,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体会动态描写的变化。最后,回顾阅读经验,总结学习方法:圈画词语——联系上下文感受变化——读出变化。聚焦第二、三自然段,迁移方法,体会动态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固然、也有、即使......也......”等词语,感受夏夜三种不同景致的特点;抓住“翩翩起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语句,想象画面,感受萤火虫飞舞的动态变化;学习第三自然段时,不但要关注乌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动态描写,也要关注“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语。这些词语非常形象地将太阳落山的变化过程写了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有层次的朗读,将这些画面呈现出来。   3.分项推进,落实目标
  课文是落实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单元内的其他板块是落实重点。因此,要准确把握板块的内核,逐层推进。学习单元课文后,学生对语文要素“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学习了如何描写景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分项进行其他板块的教学。
  “交流平台”不只是方法的简单梳理和总结,其遵循着“回顾要素——交流理解感受——体會表达作用——朗读体验感情——课外积累”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在过程中落实目标。本单元可以这样来进行:
  ·回顾课文相关语句,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两个方面汇报交流的结果。
  ·归类体会“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好处。·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交流课外积累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词句段运用”重在紧扣重点目标,就难点进行深层次的表达训练,探究如何将学到的表达方法迁移到实际运用中。这一板块要理顺要求,明晰学法和运用之间的关系,实现由学到仿,由仿到用的语文能力的提升。如“写海报”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第2题“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指向的是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将画面写具体。在教学时,教师要层层推进,通过对比阅读、总结方法、抓关键词想象等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仿写。
  “日积月累”板块除教材中安排的内容外,还可以选择主题丛书中的《春》《夏感》《济南的冬天》进行群文阅读,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感受如动静结合、动态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落实目标。
  习作板块“即景”,是贯彻本单元学习目标的综合体现,虽然被安排在课文之后,但要提前布置观察任务。习作教学可以安排在学习课文和语文园地之后,便于学生更好地迁移运用本单元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以及“词句段运用”第2题“把句子写具体”这一难点的学习成果。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紧扣“即景”,写出短时间内所见的景物,而且要写出景物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也是动态的。这些要求检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动态描写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如何把动态变化通过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实现了单元人文目标和语文要素目标的整合。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了成长小说的专题阅读。本文从成长小说的基本要素、阅读取向以及教师带读时应该关注的思维视角出发,提出了以下观点:苦难是成长的仪式和驱动力,反抗是成长的必然姿态与模样,自省是由蛹化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成长小说,阅读取向,思维视角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设置,无疑推进了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实施。“快乐读书吧”对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体现了一个学期重
摘要:网上(在线)拍卖模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重要的常见业务之一,P2P是因特网的一种新的应用模式,JXTA是SUN公司提出的一个P2P的网络底层支撑平台。因此利用JXTA平台,采用P2P技术设计了一个用于网上电子交易的网上拍卖系统(P2PNAS)。该论文对基于P2P/JXTA的网上拍卖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利用P2P技术实现在线商品发布、查询、竞价与交易的电子商务业务。  关键词:JXTA;P2P;
摘要:我国多数油田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仅能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有60%~ 70%的剩余石油仍然残留在地下成为剩余油。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石油采收率不仅有着可观的经济效应,而且关系到国家石油战略的安全。  本研究应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基于BP网络使用MATLAB语言建立一个剩余油分布的预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学习在地理坐标和孔隙度之间建立一个非线性函数关系,以此来预测任何区域的孔
摘要:提出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与Delphi环境下PC机的串行通讯的软硬件实现方法。简要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通讯控制原理,详细介绍单片机与PC 机通讯的硬件控制电路、通讯协议以及上下位机软件实现过程,重点介绍Delphi语言中SPComm控件的使用方法。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仿真和调试,成功实现了功能要求。实际应用表明,这种通讯方案稳定可靠且控制简单,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
【关键词】文学史视域,统编教材,古诗词,选录特点,教学建议  选本,顾名思义,是选者将符合其意图与标准的作品编选而成的合集。在价值学领域,筛选本身就意味着价值的生成与呈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选本”,在古诗词的选编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分析、研究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关于统编教材所收录的古诗词数量,目前有两种说法。—是114首,当下市场上热卖的
摘要:针对实际问题选择数据挖掘方法是一个困难的工作,使用本体对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建模并为用户推荐适合的方法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PMML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挖掘国际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PMML标准构建数据挖掘本体的方法并用Protégé构建了一个本体,为利用本体推理为用户推荐挖掘算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本体;数据挖掘;PMML;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
傅嘉芹   1979年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锦江书画院青年画家、成都高新区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理事、四川托普学院数字艺术系教师等。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美展。其多件作品被收藏,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   回想刚开始跟随胡真来
文化旅游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增加公共设施有效供给,在新型冠状病毒后疫情时期对促进我国经济内循环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旅游设施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凭政府一己之力很难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
书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  作者:亓华,等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303197507  定价:59元  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学语言也就是在学文化,教语言也同样是在教文化。鉴于此,从跨文化的理念入手,理解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前提下对
“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是艺术类综合性公益讲坛。讲坛邀请省内外知名文艺家,根据不同艺术门类,每月现场举办一期,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永不落幕。讲坛旨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面对面交流、互鉴、学习、共享的平台,宣荐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探索优秀文艺理论,助力文艺作品高质量创作,推动文艺川军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  中国当代诗学-哲学派奠基人,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