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世俗性满足和功利化思想指导下的高校教育.几乎把知识和能力的灌输视作教育的全部。人文学者、人文课程和人文教师越来越受到冷落、埋没和遗忘,就连仅存于形式化的人文教育,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其人文性,成为一种应付考试或寻找职业的工具。因此,如何在高校推广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让其走出困境,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人文教育、困境、人文精神
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危机
1. 市场经济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冲击。在市场化价值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社会需求对学科发展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来实现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对高等教育投入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的回报进行有效评估,而评估结果又直接或间接与学校今后所获经费的多少相关,因而也就影响到学科的盛衰。基于这样的管理运行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在现实中,人文学科由于近年来就业前景暗淡,与自然科学专业相比,招生人数占总年总招生量的比例逐年大幅度下滑,许多人文学科专业生源匮乏,乃至无以为继。
2. 专业设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现行的高校专业设置模式不合理,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高等教育呈现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的片面发展和结构失衡。近五十年来,虽也结合我国实际做了不少改革和调整,但是,基本框架仍未做大的变动,校文科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3.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离、课程内容贫乏。目前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课程模式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严重缺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社会科学教育目标的再认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无论文、理学科,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较为完美的人为追求。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十多年校长的教育家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优秀人物为大学人格化的象征,也可视为对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的一种说明。尽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对于不同的大学或研究者来说,在表述上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有三点是共性的:首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其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再次,作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三、建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的“全人”教育体系
既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人(暂且称之为“全人”)来实现,那么“全人”潜能的高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好坏又最终由什么决定?是人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即思维个性特征,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与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要使一个青年成为大学教育的合格“产品”都离不开一个共同对象:即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品质既是大学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又是它产生的结果。
1.应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改革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模式。一是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增强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发展的灵活性。二是增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促进专业结构设置的新市场。三是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线,培养复合型人才。
2.以培养中国式的国际化人文社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来说,是既有利于实现“全人”培养目标,又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双赢策略。这里所说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中华民族独特个性,还要具有足够的适应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要培养中国式的国际化人文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还应有相应的组织、校园文化环境作保障。
3.力加强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人才团体的培养。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中, 应当注重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为根据地, 通过团队合作和教学科研训练, 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名师, 形成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梯队。二是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竞争。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团队合作, 也要鼓励合理竞争。因为只有通过合理竞争, 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激发不断创新的思想火花。
4.营造有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和谐环境。一是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一靠传承,二靠养育。实践证明,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 科学与人文交叉渗透的态势, 如此方可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在大学校园中, 学生的人文素养往往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 熏” 出来的。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大学人文环境, 既需要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 更需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温馨的人文氛围。多一些人文关怀, 少一些世态炎凉, 尤其要从制度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和谐环境, 以保证人文精神的浸润和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筱悦. 天津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02)
【2】姜剑萍. 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再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韩建敏. 试论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与方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4】赵杨群. 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1)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沈伟利(1966-),女,河南兰考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运筹学。
关键词:人文教育、困境、人文精神
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危机
1. 市场经济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冲击。在市场化价值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社会需求对学科发展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来实现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对高等教育投入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的回报进行有效评估,而评估结果又直接或间接与学校今后所获经费的多少相关,因而也就影响到学科的盛衰。基于这样的管理运行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在现实中,人文学科由于近年来就业前景暗淡,与自然科学专业相比,招生人数占总年总招生量的比例逐年大幅度下滑,许多人文学科专业生源匮乏,乃至无以为继。
2. 专业设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现行的高校专业设置模式不合理,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高等教育呈现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的片面发展和结构失衡。近五十年来,虽也结合我国实际做了不少改革和调整,但是,基本框架仍未做大的变动,校文科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3.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离、课程内容贫乏。目前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课程模式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严重缺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社会科学教育目标的再认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无论文、理学科,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较为完美的人为追求。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十多年校长的教育家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优秀人物为大学人格化的象征,也可视为对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的一种说明。尽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对于不同的大学或研究者来说,在表述上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有三点是共性的:首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其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再次,作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三、建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的“全人”教育体系
既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人(暂且称之为“全人”)来实现,那么“全人”潜能的高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好坏又最终由什么决定?是人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即思维个性特征,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与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要使一个青年成为大学教育的合格“产品”都离不开一个共同对象:即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品质既是大学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又是它产生的结果。
1.应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改革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模式。一是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增强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发展的灵活性。二是增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促进专业结构设置的新市场。三是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线,培养复合型人才。
2.以培养中国式的国际化人文社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来说,是既有利于实现“全人”培养目标,又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双赢策略。这里所说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中华民族独特个性,还要具有足够的适应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要培养中国式的国际化人文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还应有相应的组织、校园文化环境作保障。
3.力加强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人才团体的培养。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中, 应当注重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为根据地, 通过团队合作和教学科研训练, 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名师, 形成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梯队。二是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竞争。大学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团队合作, 也要鼓励合理竞争。因为只有通过合理竞争, 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激发不断创新的思想火花。
4.营造有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和谐环境。一是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一靠传承,二靠养育。实践证明,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 科学与人文交叉渗透的态势, 如此方可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在大学校园中, 学生的人文素养往往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 熏” 出来的。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大学人文环境, 既需要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 更需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温馨的人文氛围。多一些人文关怀, 少一些世态炎凉, 尤其要从制度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和谐环境, 以保证人文精神的浸润和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筱悦. 天津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02)
【2】姜剑萍. 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再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韩建敏. 试论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与方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4】赵杨群. 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1)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沈伟利(1966-),女,河南兰考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运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