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堂不应只是授业、解惑的严肃,更应是传道的温馨。而情感教育贯穿语文学科的始终,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乎情感题材的作品有《故都的秋》、《我有一个梦想》、《背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劝学》和《老人与海》等,选入教材中的古今爱情题材的作品有古代《氓》、《孔雀东南飞》、《锦瑟》、《雨霖铃》、《声声慢》、《长恨歌》,现当代作品有《边城》、《雷雨》等,而更多的作品也同样涉及到爱情内容如《林黛玉进贾府》、《琵琶行》、《装在套子里的人》、《窦娥冤》、《哈姆莱特》等。
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选入教材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首先,爱情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无法分割,无法取代。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绕不开的永恒的主题,无论在现实还是在阅读中,如果把完整的人类情感给分割出去,这将会造成人格的不完整和教育的缺失。
其次,爱情题材的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是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的。放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现状是:一方面,我们作为家长或老师总是一厢情愿的想把孩子教育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的清教徒,另一方面,大街上甚至校园里恋爱中的甜蜜男女随处可见,爱情题材的影视剧铺天盖地,不健康的书刊媒体大行其道,这对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高中生有着不小的冲击。
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上无法回避且刻不容缓的教育。如果在高中阶段这个学生心理和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一个正面的、健康的、美好的经典爱情观的文学作品来做指引,提升他们的观念境界,形成高尚纯洁的爱情观,而只是一味的回避、躲闪甚至是粗暴地禁止,那将会带来更多校园悲剧的发生,而不健康的婚恋观对其以后的人生种下负面影响的祸根。
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又能受到情感的净化,从而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使语文课堂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德育阵地。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关键点要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
(一)教师要抛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展现出自然而坦率的姿态,做一个身先士卒的领路人。爱情这个主题直白地进入课堂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是很新鲜的,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是羞涩而期待的神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端着老师的架子,担心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否合适而吞吞吐吐,闪烁其词,那么,这节课到这里就已经失败于去完成德育目标了。“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能相信你”,如果教师不能在人格魅力上征服学生,是无法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正是有了这样鲜明的认识,我在讲授《氓》这首典型的古代爱情诗歌时,内心平静,教态自然,很真诚的面对所有翘首以盼的眼神,而学生也在我的带领下与我一起进入了文本的学习。当然,无论爱情是多么不同寻常的话题,我仍然把它当作同爱国、亲情等其他主题的作品一样对待:在初探语言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文本的感知;在分组的讨论中完成内容的品读;从而在内容与形式的整合下进入审美的过程,诗歌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一位弃妇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很多教育者在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时,多是剑指社会制度的主因。但笔者觉得感受作品的情感悲剧,不能只是作为一个人云亦云的旁观者,更要与时俱进,把诗歌里的形象牵引到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这样一个女子在爱情来临时,毫无保留,立刻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从而就少了理性的思考,正是“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至于遇人不淑,落下个终被抛弃的命运!
(二)爱情主题教学课堂上不能只见老师,不见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如何引导。正确的爱情观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教育者硬塞给学生去接受的。这就需要教师除了做知识情感的引导者。《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恩爱的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双双自杀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或赞颂了什么的主题我并没有立即挑明,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故事的情节,然后赏析人物形象,进而去以果溯因,共同真切地感受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接着让学生的眼光投向现代,同学们纷纷表达同感:没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干涉,人们总是亲切地把爱情放在嘴边,轻易地“爱”又轻易地“不爱”,呼之即来,挥之则去。这种圣洁的人类情感似乎有点泛滥成灾了。所以,我们师生一起呼吁:太容易动情的现代人请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因为爱情是美好的,深刻的,但同时它又是现实的、肤浅的,我们只有懂得了它的真意,并为此充分做好了准备才能“不辜负”所有,这才是对自己、他人乃至生命真正的尊重。
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选入教材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首先,爱情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无法分割,无法取代。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绕不开的永恒的主题,无论在现实还是在阅读中,如果把完整的人类情感给分割出去,这将会造成人格的不完整和教育的缺失。
其次,爱情题材的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是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的。放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现状是:一方面,我们作为家长或老师总是一厢情愿的想把孩子教育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的清教徒,另一方面,大街上甚至校园里恋爱中的甜蜜男女随处可见,爱情题材的影视剧铺天盖地,不健康的书刊媒体大行其道,这对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高中生有着不小的冲击。
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上无法回避且刻不容缓的教育。如果在高中阶段这个学生心理和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一个正面的、健康的、美好的经典爱情观的文学作品来做指引,提升他们的观念境界,形成高尚纯洁的爱情观,而只是一味的回避、躲闪甚至是粗暴地禁止,那将会带来更多校园悲剧的发生,而不健康的婚恋观对其以后的人生种下负面影响的祸根。
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又能受到情感的净化,从而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使语文课堂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德育阵地。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关键点要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
(一)教师要抛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展现出自然而坦率的姿态,做一个身先士卒的领路人。爱情这个主题直白地进入课堂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是很新鲜的,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是羞涩而期待的神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端着老师的架子,担心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否合适而吞吞吐吐,闪烁其词,那么,这节课到这里就已经失败于去完成德育目标了。“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能相信你”,如果教师不能在人格魅力上征服学生,是无法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正是有了这样鲜明的认识,我在讲授《氓》这首典型的古代爱情诗歌时,内心平静,教态自然,很真诚的面对所有翘首以盼的眼神,而学生也在我的带领下与我一起进入了文本的学习。当然,无论爱情是多么不同寻常的话题,我仍然把它当作同爱国、亲情等其他主题的作品一样对待:在初探语言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文本的感知;在分组的讨论中完成内容的品读;从而在内容与形式的整合下进入审美的过程,诗歌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一位弃妇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很多教育者在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时,多是剑指社会制度的主因。但笔者觉得感受作品的情感悲剧,不能只是作为一个人云亦云的旁观者,更要与时俱进,把诗歌里的形象牵引到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这样一个女子在爱情来临时,毫无保留,立刻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从而就少了理性的思考,正是“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至于遇人不淑,落下个终被抛弃的命运!
(二)爱情主题教学课堂上不能只见老师,不见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如何引导。正确的爱情观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教育者硬塞给学生去接受的。这就需要教师除了做知识情感的引导者。《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恩爱的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双双自杀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或赞颂了什么的主题我并没有立即挑明,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故事的情节,然后赏析人物形象,进而去以果溯因,共同真切地感受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接着让学生的眼光投向现代,同学们纷纷表达同感:没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干涉,人们总是亲切地把爱情放在嘴边,轻易地“爱”又轻易地“不爱”,呼之即来,挥之则去。这种圣洁的人类情感似乎有点泛滥成灾了。所以,我们师生一起呼吁:太容易动情的现代人请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因为爱情是美好的,深刻的,但同时它又是现实的、肤浅的,我们只有懂得了它的真意,并为此充分做好了准备才能“不辜负”所有,这才是对自己、他人乃至生命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