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顶峰的时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7岁时父母双亡。走投无路之下,他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由于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去云游化缘,朱元璋自然也包括在内,实际就是四处讨饭为生。这段心酸的经历使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和贪官污吏的残酷,也成为他登基后严肃治吏的一个原因。
  朱元璋称帝时,统一战争还在继续。他所建立的政权,官僚机构仍然采用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御史台,地方设行中书省,只是将官位序列的尚右改为尚左。比如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即汤和的官位排在邓愈前面。在这个制度下,中央的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丞相手中,容易形成丞权专权的局面,就像元朝的阿合马、燕帖木儿和伯颜等人的所作所为一样。在宋朝,丞相的权力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元朝在中枢机构权力的配置上没有沿用宋代的做法,而是让丞相握有重权。
  开国草创之际,政治上的号召力是首要的,至于照搬旧政权的国家机器,只是因为在操作中简便易行罢了。天下统一、政权巩固后,朱元璋自然不能容忍这一格局的继续。洪武十三年(1380)初,朱元璋以阴谋造反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并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朱元璋生性多疑,他在处理胡惟庸事件时,也对御史台产生了不信任,于是废除了御史大夫的职位。后来又撤销了御史台这一机构,成立了一个新的监察部门—都察院。

察院是唐代御史台“三院”


  之一(其他两院是台院和殿院)的名称,“都”是总或首领的意思,在察院前面加一“都”字,表明新机构是最高的监察部门,总领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对百官的纠察。与唐代的御史台相比,都察院由一院制代替了三院制,简化了组织结构,更加突出了监察御史的地位。朱元璋最忌讳大臣专权,以致于初置都察院时,竟然没有设高级官员,只有正七品的监察都御史8人,以及正九品的监察御史几十人。他的初衷是想以小监大,但一群低级官员怎么能撑起这么大的门面呢?所以只好把都察院升为正三品的部门,不久又升为正二品。
  从形式上看,都察院的官员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正四品。这些官员都是都察院的高级干部,其中都御史相当于唐朝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副都御史相當于御史中丞,佥都御史和侍御史差不多。接下来是第二类,包括经历(掌管文书)、都事(掌管文件)、司务(负责抄写公文并收纳文书)、照磨(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检校(低级办事员)和司狱(掌管刑狱)等官员。他们的品秩,从正六品到从九品不等。他们的工作,是为都御史等高级官员服务。第三类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构成了都察院的骨干。监察御史的工作从中央到地方,范围很广。明朝建立之初,在地方沿用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元代地方的行御史台没有普遍设置,最终只有两个(即江南行台和陕西行台),因辖区太大,监督力度不够。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撤销行中书省,改置承宣布政使司。后几经变化,固定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各布政司管辖的地区,与元代各行省的范围大致相当,所以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共有110人。具体分工是: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10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7人,陕西、湖广、山西各8人,云南11人。在编制上,他们属于都察院,但有很强的独立性,遇有重要情况,可以跳过都察院而直接向皇帝面奏。他们和都御史等高官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同时又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第四类是总督与巡抚,统称督抚。
  这四类官员中,第二类人不是抓业务的,属于综合部门的干部,主要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以及收发文件。其他三类都要抓监察业务,他们之间的分工是:第一类都御史等高级监察官从宏观上抓业务。比如朝臣中的结党私营、违法乱纪者以及思想上的异端分子,都属于都御史等人的监察范围。都御史手中握有司法监察权,明代的大案要案,按规定必须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叫“三法司”会审。都察院参加会审的就是都御史。特别重大的案子,还要由“三法司”与六部及通政使共同审理,称为“圆市”。通政使是通政司的长官,通政司负责受理一般的信访、投诉案件。此外,都御史还负责处理都察院内的行政事务,并负责和吏部一起选拔、考核御史。第三类十三道监察御史的工作,既有中央部门的,也有地方的;而第四类督抚的工作,则全在地方。
  对中央的监察,除都督院外,就是六科给事中了。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的时候,把相权一分为六,分给了昔日中书省下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的地位上升,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又担心六部不好控制,所以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的长官。朱元璋初设给事中时,让他们在午门(宫城的正门)内办公,以示优宠。官员的配置情况是:每科设都给事中1人,正八品;左、右给事中各1人,从八品;给事中40人,正九品。40名给事中的分布是:吏部4人,户部8人,礼部6人,兵部10人,刑部8人,工部4人。后来都给事中升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升为从七品,但办公地点移到了午门外。六科给事中也直接对皇帝负责。唐、宋时期,给事中属于谏官。宋代的给事中虽然也弹劾官员,但那是副业,主业还是进谏,即发表意见、劝谏皇帝。明代的给事中则完全改变了,他们以弹劾不法官吏为主要职责,监察对象是朝廷的六部。
  六科给事中工作的特点是实行对口监察。吏科给事中参与对地方官吏的选拔和考察工作,到地方任职的京官也要先在吏科给事中处登记。户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光禄寺每年金银及谷物的收入,纠察私占田产的情况。礼科给事中负责监督礼仪的制定及实行情况。兵科给事中负责对武将的监督与考核。刑科给事中在每年二月下旬,根据司法机构的报告将罪犯的数目上奏给皇帝。工科给事中负责对军器局、节慎库和宝源局的监察。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都有封驳权和监督狱讼权,以及言谏权。言谏权是给事中的“传统”职责,但在明朝君主制度高度强化的情况下,给事中的规谏很难被采纳,有时甚至还会惹下大祸。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秀才出身的刑科给事中陈谔敢于直谏。此人天生一副大嗓门,“每奏事,大声如钟”。可时间一久,就惹人讨厌了。有一次,陈谔又大声奏事,明成祖有点火了,半真半假地对太监们说:“把他给关起来,饿他几天,看他还能不能这样大声说话!”于是陈谔被关起来,饿了好几天。可他一被放出来,奏事规谏时,仍然声如洪钟。成祖问他:“你一点也没长教训吗?”陈谔说:“这是我的天性。”从此,他得了个“大声秀才”的绰号。可陈谔的耿直,最终还是触犯了皇上。为了狠狠地教训陈谔,明成祖下令挖个坑将其活埋,只让他露出脑袋。陈谔被埋了整整七天,唇焦舌烂,但没有死。由于他的直谏没有什么过错,明成祖只好赦免了他。不过这样的人,自然得不到重用。此后,陈谔又任顺天府尹、湖广按察使、海盐知县、镇江同知等职,官越做越小,但总算保住了性命。还有一个和陈谔同时代的给事中叫耿通,因向成祖谏言而遭极刑,并悬首张尸。君主专制的弊端于此显露无疑。
  《明史·职官志》还记载了六科给事中这样的一些职能:每天上朝时,他们当中轮流有一人站在大殿上,在帽子上插支笔以备记录圣旨。对于大臣们送上的奏章,给事中每天都存放在官署的档案里,五天一次送往内阁,供编纂国史时使用。举行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后称举人)时充当主考官,举行会试(于乡试第二年由举人参加的在京城的考试)时充当同考官(也参加阅卷,等级在主、副考官之下),举行殿试(在皇宫内举行的最高级别的考试,以此定出甲第)时负责发试卷。参与宫廷议事、审理案件、审讯犯人等工作。由此可见,给事中的工作头绪很多、很杂,并不是只做单一的监察。
  (作者为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管仲是我们熟知的一位历史人物,他辅佐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从管仲身上我们领略到了一代政治家、改革家的风范,他的处事能力和从政智慧也值得后人借鉴。管鲍之交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因而又被称为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据说是周穆王的后代。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的生活较为贫困。  青年时代的管仲为了生活曾经做过商人,到过很多地方,也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社会国家机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监察机构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强化  中國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朝,最高监察长官是御史大夫,地方上有监郡御史。机构设置的情况,史书中没有记载,大约比较简单。汉承秦制,但也有变化,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三公处于国家政权的核心地位。东汉光武帝把御史的官署从皇宫里搬了出来,并入兰台
期刊
2019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冬至在中国是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极”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在现代天文学上,冬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但也含
期刊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余共举此瓯茶。  粗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还满眼,高城漏鼓不停挝。  闲人一笑真当勉,小植何妨问酒家。  ——[南宋]陆游《啜茶示儿辈》  若论写作茶诗的数量,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是第一,宋代诗人里陆游为魁首。  陆游本是高产的诗人,有“六十年间万首诗”的成就。有学者统计,《剑南诗稿》中涉及茶的作品达到二百多首。这样算起来,陆游比白居易写作的茶诗数量还要多出四倍有
期刊
如果发放一份问卷,要求受访者举出几种可以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黄河的出现率一定名列前茅。这条世界含沙量最大的长河造就了广袤的华北平原,大小支流将黄土高原切割得千沟万壑,同时在尾闾把陆地一点点向海洋推进。应该指出,这条河流所形塑的远不止是中华大地的自然景观,更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根本气质的生成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黄河与政治的关系又最为突出。从“黄河清、圣人出”的美好理想到“挑动
期刊
西汉中期是古隶向成熟汉隶的演变时期。其体势逐渐趋向长方形,横画行笔先昂后沉再挑起作尖锋而呈波状,撇与捺相背而分张,也作尖锋挑起。这种特点虽然还只初具形态,但其變化是很明显的,作为隶书的波磔之态似与东汉隶书大体相同。大量的简牍材料证明,这时的隶书不仅同篆书毫无相通之处,就是同云梦秦简上的早期隶书比较,也相去甚远。以武威简本《仪礼》上的隶书为例,线条圆劲流畅,结体方扁自然,用笔技巧成熟而有规律,转折处
期刊
我喜欢读清人的日记,也喜欢读清人的家书。清人日记,我喜欢翁同龢和恽毓鼎的,至于家书,我最喜欢的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了。特别是左宗棠,置身军旅,驰驱戎马,还不忘远方课子,实在难能可贵矣。  昨读吴庆坻《蕉廊脞录》,又见其收录的左宗棠家书数则,对其中的“富贵怕见开花”印象最深,且颇有感慨。这句看似平常的俗语,其实蕴藏着很深的道理。花开即见花谢,意在告诉家人不要贪恋富贵,要知道放手,懂得节制。  正因为
期刊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以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也。  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a,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
期刊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最高统治者是不太重视监察法的制定的;但在封建社会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元明两代,监察法规的制定有了重大进展,而清代统治者更加重视监察法规,清代的《钦定台规》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监察法规,而且是以皇帝的名义编撰并颁布的。这部法规的编撰受到了皇帝的关注与支持,出台后不断地修订,有乾隆八年(1743)的八卷本、道光七年(1827)的四十卷本,以及光绪十八年(1892)的四
期刊
《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太极整体观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事物均与其他一切事物乃至宇宙整体休戚相关。此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易经》六十四卦便是模拟这个宇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