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它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作用,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通过调查和访问,我总结出这种情况:角色模糊、角色遗忘、角色混乱,还有的是能力欠缺和由于担任某一角色时间久了产生思想倦怠。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状况呢?我查閱了部分资料,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摸索出这样几种办法:
首先针对角色遗忘、角色模糊和角色混乱这些问题,我觉得要做好培训工作,让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怕培训浪费时间,只有他们明确了职责,上课时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记忆是周期性的,简单性的最多不超过12小时。科学上的分析,人要记住一样东西,重复记忆的次数在三十次左右,但不代表着天天重复,而是至少一周重复一到两遍,这样才能牢固地记住某种事物,所以对学生要担任的职责要反复讲,多强调几次就记住了,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上墙,就是把谁需要负责什么写下来贴在醒目的位置,让学生抬头就能看到,并嘱咐每组认真负责知道操心的的同学不时提醒。课堂实践是角色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课堂实践正是巩固、提高认识并形成习惯、能力的最重要渠道。这样基本解决了角色模糊、角色遗忘、角色混乱的问题。
其次,对于能力欠缺的同学可以先采用角色互换,换一个能胜任这一角色的同学,让他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同时辅以做法指导和适当降低他担任这一角色时的难度,及时鼓励,争取每个组员能胜任每个角色,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比如我们班的韩珊珊同学,她一开始担任他们组的展示员,她展示时声音小、表达混乱,下面同学失去倾听的耐心,效果很不好。我就换了另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换下她的角色,并告诉她,留意替换她的这个同学和其他组展示员是怎么做的,并让她平时与人相处和组内交流时有意识地多发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她主动要求重新担任展示员,担任后确实比以前进步不少。
最后说说角色倦怠这一问题。小组成员担任某个角色久了可能就厌倦了,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这时就要考虑角色互换了。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定期评选优秀角色,引导学生定期在小组内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是最好的强化”。要强化学生的的团体意识,促使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定期(一般每周一次)对学习小组评定汇总并给予优秀组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小组角色意识的培养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然也还有很多困惑,比如如何克服学生的惰性,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不断的去探索,希望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作用,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通过调查和访问,我总结出这种情况:角色模糊、角色遗忘、角色混乱,还有的是能力欠缺和由于担任某一角色时间久了产生思想倦怠。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状况呢?我查閱了部分资料,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摸索出这样几种办法:
首先针对角色遗忘、角色模糊和角色混乱这些问题,我觉得要做好培训工作,让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怕培训浪费时间,只有他们明确了职责,上课时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记忆是周期性的,简单性的最多不超过12小时。科学上的分析,人要记住一样东西,重复记忆的次数在三十次左右,但不代表着天天重复,而是至少一周重复一到两遍,这样才能牢固地记住某种事物,所以对学生要担任的职责要反复讲,多强调几次就记住了,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上墙,就是把谁需要负责什么写下来贴在醒目的位置,让学生抬头就能看到,并嘱咐每组认真负责知道操心的的同学不时提醒。课堂实践是角色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课堂实践正是巩固、提高认识并形成习惯、能力的最重要渠道。这样基本解决了角色模糊、角色遗忘、角色混乱的问题。
其次,对于能力欠缺的同学可以先采用角色互换,换一个能胜任这一角色的同学,让他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同时辅以做法指导和适当降低他担任这一角色时的难度,及时鼓励,争取每个组员能胜任每个角色,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比如我们班的韩珊珊同学,她一开始担任他们组的展示员,她展示时声音小、表达混乱,下面同学失去倾听的耐心,效果很不好。我就换了另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换下她的角色,并告诉她,留意替换她的这个同学和其他组展示员是怎么做的,并让她平时与人相处和组内交流时有意识地多发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她主动要求重新担任展示员,担任后确实比以前进步不少。
最后说说角色倦怠这一问题。小组成员担任某个角色久了可能就厌倦了,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这时就要考虑角色互换了。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定期评选优秀角色,引导学生定期在小组内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是最好的强化”。要强化学生的的团体意识,促使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定期(一般每周一次)对学习小组评定汇总并给予优秀组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小组角色意识的培养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然也还有很多困惑,比如如何克服学生的惰性,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不断的去探索,希望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