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冲突中的智慧之旅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文学中青少年成长问题就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对文学作品中成长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兴起。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关键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问题,所以成长就是一个永远充满新意和活力的文学主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美国文学中一部公认的经典成长小说。文章在探讨成长小说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境和人物对小说主人翁哈克自我意识的影响以及他心灵冲突形成的原因并以智慧的习得为线索展现了哈克的心灵成长历程。
  一、成长小说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语“Bildungsroman”,在欧美是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小说传统。国内外学者对此概念的解释各不相同。
  莫迪凯·马克斯认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成长小说中,仪式本身可有可无,但必须有证据显示这种变化对主人公会产生永久的影响。”梅子涵等人认为成长小说的成长指的是儿童“往成人跨越的时候突飞猛进的非常清楚的一个概念。是从儿童往成人跨越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故事和心理变化。” 简而言之,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青春期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成长固然充满了快意,但迷茫与困惑却是其中的主旋律,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深陷于孤独的精神泥沼。成长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痛苦、烦恼和憧憬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人生洗礼的神圣阶段。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有来自成长个体的身体变化与心理变化,还有来自于世界向他们展示的真实生活:暴力、阴谋、人性的种种丑恶,对立的、互不相让的令人头痛的各式观点,是一个与记忆中的世界相背离的真实。身体的“裂变”使他们惊恐不安,灵魂的“裂变”,更让他们焦灼痛苦。这个拥有无数色彩的世界,种种与真善美相悖的丑恶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的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迷茫了,困惑了,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真实的。成长小说必然要深入这个“染色”的阶段,将生活中丑的伪装撕开来给少年看,真实地刻画这种迷茫困惑,让少年在一片纷扰与喧嚣之中接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洗礼。一般来说,成长小说是以离家出走流浪的形式来表现少年成熟的困惑与自我价值追寻的碰撞,因为旅行的经历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来审视内心的自我,弄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理想,能对自己和他人以及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于是,哈克去流浪了,开始了他在成长历程中的人生洗礼。
  为了挣脱文明社会的束缚,摆脱父亲权威的压制,过一种自由无拘的生活,追寻一个自由开放的精神家园,哈克出走了,他和汤姆乘着木筏漂流密西西比河,寻找代表自由的理想国—开罗镇。 这个寻路的旅途中不仅有密西西比河沿岸迷人的风光,更记录了哈克在沿途各城镇的所见所闻及周围世界对哈克的心灵撞击,展现了哈克心理上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过程。哈克在旅途刚开始时是汤姆的忠实追随者,对自己是完全否定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充满凶险的世界,他逐渐摆脱了汤姆的影响,甚至会对汤姆的做法提出质疑。哈克对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有了一定的认识,肯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坚定了对自我的认同。哈克成长了,他由依赖别人走向独立自主,由盲目崇拜、追随别人走向发现自我、认同自我。“人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 为了摆脱迷惘,哈克踏上了出走,寻找自我的更艰辛的成长之路。哈克在寻找自我价值的旅程中不断遭遇文明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人性的狭隘、残忍、怯懦,虚伪以及不公正等促使他不断思考、评价、质疑、反对和揭露。他最终选择了在密西西比河上自由自在的漂流生活,认为那里就是他的价值所在。哈克经历了服从权威—产生质疑—自我觉醒—陷入困惑—寻找自我一系列心路历程,他终于弄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并勇敢地去追寻,哈克迈出了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不停地在凶险的旅程中进行寻找,从消极到积极自主,哈克成长了,他从心理上完成了一个飞跃,从童稚走向了成熟。
  哈克的成长过程是他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小说是主人公不断成熟、不断获得自我意识、不断发出疑问并不断追寻心目中的充满着自由光辉的精神家园的经历成长的小说类型。
  二、哈克的心灵成长历程
  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未给予他任何关爱。他整日与孩童为伍,游荡于山林之中,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更谈不上什么教养,因而社会化程度很低,社会规范、传统文化的种种信条在他身上的影响很少,让他更多地保留了纯真的儿童本色,也使得他对文明社会产生了质疑、叛逆和反抗的心理。哈克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刻板的文明规矩的厌恶和反抗,朦胧而执著地追求自由和独立。道格拉斯寡妇这位体面的小市民努力要把哈克这只“可怜的迷途的羔羊”改造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文明人,种种清规戒律让尚处在“自然人”阶段习惯无拘无束的哈克处处感到压抑和束缚。他说:“道格拉斯寡妇,她认我作干儿子,说要教我做人的规矩;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世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待在她屋里真是活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而酒鬼父亲的虐待让哈克下定决心逃离。于是,他精心谋划了一起“谋杀案”,让所有人都断了寻找自己的念头,借此挣脱文明社会的束缚,摆脱父亲的压制,去过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这只不过是他经历文化与人格、社会与个人冲突的开始。
  哈克在小岛上巧遇吉姆,两人结伴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开始了追寻自由的旅程。一路上密西西比河两岸呈现在他眼前的是普遍存在的拜金狂热、家族之间的血腥斗争和骗子的无耻与贪婪,哈克逐步认识到成人世界的无聊、冷酷与丑恶。其间,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人性对善恶的直接感知多次在他内心引发激烈的冲突,哈克不得不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取舍,进行判断。每一次的冲突与抉择都使他进入生命的一种新状态,获得有关人生必需的知识、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从而使他增长了人生的智慧。
  在杰克逊岛上,哈克得知吉姆出逃之后,他发誓要为吉姆保守秘密,哪怕别人叫他“下流的废奴主义者”,因为他“是不回那儿去了”。此时哈克仅仅把吉姆看作一个黑人玩伴,在吉姆面前拥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和吉姆在雾中失散重聚后,他天性使然地去作弄吉姆。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中间遇上了大雾,他们两个各自经历了一番凶险。哈克重新找到吉姆的时候,他向吉姆开玩笑说一切都是梦,并没有发生什么。而当吉姆把事情都想清楚的时候,生气地说“我因为拼命地划木排,又拼命地大声喊你,差点都要累死了。在我困得打瞌睡的时候,谁想把你给丢了,心都要碎了,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和木排会不会出事。等我醒来的时候,看到你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可是啊,你心里想的只是怎样编一个谎言来糊弄老吉姆……”吉姆责备他的同时流露出对他的深切关爱,使他对吉姆肃然起敬:“他说的已经够了,够叫我觉得自己多么卑鄙,我恨不得吻他的脚”。尽管如此,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还是让他斗争了足足15分钟才终于鼓足勇气向吉姆承认了错误。黑人吉姆用自已的真诚、善良热情和对哈克的牵挂和担心感动了哈克,使哈克认识到自己戏弄朋友是卑鄙的行为,并向吉姆认了错。一个白人向黑人认错,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哈克的道德成长,也反映了哈克对世俗观念的挑战。学会独立生活只是成长的部分意义,学会和人共同生活和发展,才是人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平等的心态是建立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也有利于他们真心欣赏对方的优点,从对方身上学习自己缺乏的素质。这个时候,他对吉姆有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尊敬与认同,同时民主和平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在他内心萌芽。
  但哈克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社会环境的熏陶也让他继承了黑人奴隶的命运由他们的白人主人任意支配的传统观念。小说第16章中,在吉姆觉得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时侯,哈克的内心的矛盾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吉姆说他如果到了自由州就要攒钱买回妻子和孩子,如果买不回来就偷回来。哈克觉得很难过。他觉得黑人就是给一寸,进一尺。他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帮助吉姆逃走的。他决定一看到灯光就划到岸上去告发他。但看到吉姆高兴并认为他的自由都是哈克的功劳,都是哈克做的好事,并说哈克是吉姆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时,他就整个泄气了。而哈克内心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他们遇到“国王”和“公爵”两个骗子后。起初为了吉姆,加之他那精灵鬼怪调皮的性格,哈克没有直接揭发两个骗子的行径还偶尔参与其中。然而,在两个骗子走到穷途末路,卖掉了吉姆的时候,哈克又一次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一方面,社会道德再次抬头谴责他帮助黑奴逃跑,“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要下地狱去受煎熬,于是他决定写信给华珍小姐告知她黑奴的下落以求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在大河上的漂流让哈克和吉姆感情日渐浓厚,回想起吉姆对他的体贴、疼爱和由衷的感激,哈克再次犯难,他“几乎屏住气,琢磨了一阵”,终于善良天性战胜了社会道德,他下定决心:“好吧,我就下地狱吧……一不做,二不休,要走就走到底。”至此,纯真战胜了谬误,善良战胜了邪恶,人性战胜了社会道德。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吉姆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 因此,黑人在人格上不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白人。经过艰难的挣扎,而哈克在与吉姆的共处中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当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的时候,他的判断力就进一步增强,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智慧而成长。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梅子涵,曹文轩,方卫平等.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 2001.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
  [6]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作者简介: 周婧丹(1981.11-), 女, 汉族, 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武汉东湖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教育的新时代。网络教学综合利用文本、声音、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室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其灵活快捷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对现代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网络教育的特征与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多媒体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现代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  网络教学是指学校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
期刊
我国的黄金资源储量总体来说较为丰富,不过有识之士也指出贵州、云南、辽宁等多个储量过百吨的特大型金矿山均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外资矿业公司控股圈占,黄金开采大量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金融安全。①如何宽严有度地把握黄金矿业的外资准入,是我国矿业权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矿业权的内容  我国将矿业权区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的内容即体现为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相关
期刊
国家利益是一个反复被各种媒体、文件乃至法律提及的概念,但在宏大表象的背后,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却缺乏应有的明晰与严谨。以国家利益为题的文章大多只是对其进行孤立的分析,以国家为切入点,从政府的职能和义务角度对国家利益的内涵进行论述并界定其外延,造成了学界对国家利益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利益的过崇高化,二是国际利益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混用。  一、庞德利益三分法中的国家利益  庞德基于实践的
期刊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也是末来社会公共信息的枢纽和中心,因此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读者提供个性
期刊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畏却的一个词,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如同对待“有无”问题一样,成为困扰和推动人类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问题。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关系中,对死亡之于主奴关系的形成展开了论述,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来解读的,而他更多的是从隐寓的意义上来阐发,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奴辩证关系,对死亡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以
期刊
自上个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后经印顺法师、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如今,人间佛教已成为海峡两岸汉传佛教的主流,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综观人间佛教90年来的发展,一个不得不涉及的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世俗化吗?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世俗化说起。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
期刊
北大艺术系教授朱青生先生的《十九札》以书信的方式解答了在校大学生关于学习和研究的众多疑问,字里行间透露出先生理性严谨的治学风范、执着敏锐的学术热忱和对后辈晚生的殷切关注。笔者读后感受颇丰,认为这是正确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至珍经验和基本规范,遂将其中数札揣摩细读并做以述评,一则表示对先生思想的理解程度,二则欲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研究储备一些经验。  《十九札》是北大艺术系教授朱清生先生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
期刊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刺激,这部小说不仅是马克·吐温所处的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反应,也是作者想象中的童年的一个缩影。  一、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从小生长在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他的著作也多半取材于那里的童年生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
期刊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位名叫苔丝的农村女孩的悲惨命运,被认为是哈代“威斯克斯小说”(Wessex Novels)系列的经典。作为“威斯克斯小说”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突出表现了生活在英国边远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面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小说在被译为汉语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其文体色彩也尤为显著。文章将基于张若谷的译本(1935),孙致礼的译本(199
期刊
《自我之歌》作为惠特曼的代表诗作,其诗体特征的独创性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物象联排。其二:交感想象。诗体建构同时与美国精神、灵魂探索一起构成《自我之歌》的三大特征。  1891年,《草叶集》临终版问世,《别了,我的幻想》成为《草叶集》中最后一首诗。诗末,惠特曼与诗歌告别:“再见了——你好!我的幻想”。作者不忍与诗相别,再见之后,便又重逢。此句看似是心绪直陈,却于无意间重申了诗人的创作技巧。前半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