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多次强调,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一样,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个人实际能力。但是在现如今的农村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困生问题的出现仍是不可避免。因为农村受自身的条件、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教学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目前农村阶段的小学数学中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一些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较差,或者是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到学习上,这是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观原因。第二,教师因经验问题,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手段,或是由于农村资源限制这一客观原因。因此,本文笔者就先从教师教学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手段,转变教学形式,以求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融入生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课堂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上,还应当将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以使数学教学处处彰显生活气息,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对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内容时,笔者先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红十字会前往地震灾区的画面,并出示了三角形的纱巾。基于此,笔者向学生提问道:“在救援工作中,假设需要20000条纱巾,那么在生产纱巾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等学生交流讨论过后,笔者继续说道:“要想准确地计算出10000条纱巾的价钱和用料,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一块纱巾的面积。图中的纱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答道:“三角形。”于是,笔者继续引导:“没错,我们必须要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如此,笔者通过融入生活,既拉进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深入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模式的中心主题。新课改要求老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既然说是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就要充分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未必适合所有的学生。新课改提出,要老师使用分层教育的办法。不论是怎样的要求,都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充分地发现并且要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重新认识并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定适合当下学生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同样的,我们首先要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统计表正确的制作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要求学生可以在统计图中对数据进行争取分析。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查阅最近的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以最高气温为例。分别是:22℃;19℃;15℃;22℃;16℃。制作出折线统计图。这样就以最直观的模式表现出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老師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1:这个统计图当中可以看出什么信息?问题2:通过这个统计图可以得到看出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构成的?分析解答问题后,接下来老师可以给出最近五天的最低气温,让学生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样既直观又可以亲手参与的教学课堂是最基础的课堂,适用所有的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直觉思维能力,突破数学问题
直觉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建立一种整体性和高度概括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手段,并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来逐步训练学生产生这种能力,并保证学生能够在初步接触数学资源与问题时,有效在头脑中反应出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与有效突破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知识时,笔者通过对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讲解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罗列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借助数学快问快答的游戏形式来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直觉思维。在游戏开展过程中,笔者请学生快速说出数学混合运算算式当中的运算顺序,并按照顺序直接口算得出得数。经过多轮游戏的开展与进行,学生纷纷被班级中热烈、愉快的游戏氛围所感染,且逐步建立起快速判断数学运算顺序的直觉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基于儿童立场、学生立场,在现代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深入贯彻的落实到现实当中,并有效避免其流于形式,被浅表化,只有靠我们自己对专业素养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并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总结归纳,如此,才能真正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文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5(36):166.
[2]刘湖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学周刊,2015(33):93.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目前农村阶段的小学数学中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一些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较差,或者是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到学习上,这是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观原因。第二,教师因经验问题,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手段,或是由于农村资源限制这一客观原因。因此,本文笔者就先从教师教学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手段,转变教学形式,以求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融入生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课堂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上,还应当将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以使数学教学处处彰显生活气息,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对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内容时,笔者先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红十字会前往地震灾区的画面,并出示了三角形的纱巾。基于此,笔者向学生提问道:“在救援工作中,假设需要20000条纱巾,那么在生产纱巾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等学生交流讨论过后,笔者继续说道:“要想准确地计算出10000条纱巾的价钱和用料,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一块纱巾的面积。图中的纱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答道:“三角形。”于是,笔者继续引导:“没错,我们必须要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如此,笔者通过融入生活,既拉进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深入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模式的中心主题。新课改要求老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既然说是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就要充分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未必适合所有的学生。新课改提出,要老师使用分层教育的办法。不论是怎样的要求,都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充分地发现并且要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重新认识并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定适合当下学生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同样的,我们首先要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统计表正确的制作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要求学生可以在统计图中对数据进行争取分析。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查阅最近的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以最高气温为例。分别是:22℃;19℃;15℃;22℃;16℃。制作出折线统计图。这样就以最直观的模式表现出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老師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1:这个统计图当中可以看出什么信息?问题2:通过这个统计图可以得到看出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构成的?分析解答问题后,接下来老师可以给出最近五天的最低气温,让学生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样既直观又可以亲手参与的教学课堂是最基础的课堂,适用所有的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直觉思维能力,突破数学问题
直觉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建立一种整体性和高度概括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手段,并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来逐步训练学生产生这种能力,并保证学生能够在初步接触数学资源与问题时,有效在头脑中反应出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与有效突破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知识时,笔者通过对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讲解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罗列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借助数学快问快答的游戏形式来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直觉思维。在游戏开展过程中,笔者请学生快速说出数学混合运算算式当中的运算顺序,并按照顺序直接口算得出得数。经过多轮游戏的开展与进行,学生纷纷被班级中热烈、愉快的游戏氛围所感染,且逐步建立起快速判断数学运算顺序的直觉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基于儿童立场、学生立场,在现代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深入贯彻的落实到现实当中,并有效避免其流于形式,被浅表化,只有靠我们自己对专业素养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并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总结归纳,如此,才能真正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文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5(36):166.
[2]刘湖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学周刊,2015(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