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岛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条双车道,开车大概十分钟,道路左边是一片小山丘,右边是湘江的一个小洲,这里的人都叫它月亮岛。
  年少时,还没有到城里来,在我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提到月亮岛就感觉很遥远,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天天看着就是无法靠近。我的童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那个岛上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月亮一样。
  小镇靠江,江边有一个码头,离水面十几米,停靠着一艘轮船,镇上的人去城里,就要来码头坐轮船。小时候,我们都爱到码头玩耍,几个小伙伴从最下面一级台阶往上面跳,一级级跳,不能漏,看谁最先到达上面就算赢,输了的小伙伴要去水里捉鱼、捉螃蟹给赢的一方。我经常输,有时候是力气不够,有时候是故意输,那样,我就可以到水边捉鱼、捉螃蟹,我蹲在水边,翻开石头找螃蟹,不厌其烦地捉了又扔进水里,然后又翻开一个石头,开心地看着那些落荒而逃的小螃蟹,我不顾上面的小伙伴叫喊,在心里嘲笑他们在岸上傻傻地等着。一到夏天,涨水的时候,几十级的台阶就会淹没在水里,轮船就长高了,和河堤一样高,我们没有台阶可跳,船上的大人不准我们上船,时间一久,轮船就成了我们心中的执念,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很风光地坐上轮船,去城里,看看月亮岛。
  轮船分上下两层,每层大概可以坐三四十人,船票是六块,还送一杯绿茶。低层船舱里可以看录像,一台很小的电视机就放在船舱后面的板子上,后面摆着十几排椅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在我进城读书的那几年,每周都要坐轮船往返小镇,而每次都是在录像厅看录像,绿茶我从来不喝,录像厅的片子基本都看过了,而且不止一遍。有时候,去晚了,没有座位了,我就会爬到上面一层。上面是敞开的,四面没有遮挡,可以看到沿江的风景,船的速度很慢,河水泛着白色的浪花,在后面拖起一条长长的尾巴,靠着栏杆,我会把手伸出去,风轻轻地抚慰手掌,柔软一团,不时,会有几滴飞起的水珠落到手臂上,头发上,凉凉地沁入心田。当我把头放到手臂上,船就会经过月亮岛,远远看去,一排排白桦树将她遮得严实,周围全是水,像是一座孤岛,却又弥漫着生命的气息,近一点,会看到岛上青草极为茂盛,也很整齐,布满整个岛屿,青草和水相连的部分,是沙土,接近白色,还有一点黄,沙土上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毫无规则,随处可见。当轮船驶过,月亮岛慢慢向后,我就想,石块下面一定有很多的小虾小蟹吧。
  到城里工作以后,每天都会开车经过月亮岛,它离我如此近,所望之处,仍是大树,青草和沙土组成,绿的,更绿的,是这个夏天的本色,一个个土坑,或者土堆,很扎眼,还有些被脚印模糊的青草,东倒西歪,现在是涨水季节,原本清澈的水面已经混浊,水面散落一些纸屑,菜叶,这些都是人们在岛上游玩、野炊留下来的。听当地人说,这里一到夏天,会有很多人游泳,露营,这些人会带上锅碗瓢盆,烧水,做饭,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玩的过家家啊,那时候学校组织去河边野炊,每个同学各自负责带一件用品,有的背锅,有的拎碗,有的负责带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黄瓜、土豆、茄子、辣椒,我那时候带得最多的就是米,因为家里的米每年都有人送,是远房亲戚自己家种的,像锅、盆什么的家里都要用,母亲不准,唯有这米,母亲随我取,所以每次我都是很辛苦地背一袋米。为此同学们还总爱取笑我,叫我“米包子”。
  在月亮岛的上游,立着一个标志,是半月的形状,也是月亮岛的标志,每次上班都在标志那里拐弯,去另一个方向,好几次我都想停下来,到岛上面走一走,感受一下儿时想象中的月亮岛。至今为止,我都没有一次上过岛,每次都只能路过,拐弯,但它的轮廓我都已经刻进的心里,我熟悉它,如同它熟悉我一样,它每天同样也注视着我的每一次经过。
  在城里安家以后,回小镇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去,不用坐轮船了,芙蓉北路修到了镇上,开车只需半个小时,相比轮船,提前了两个小时,慢慢地汽车取代了轮船,没有轮船后,码头也荒废了,长满了青苔,野草,成了蝴蝶蜻蜓的处去。后来,小镇新修了河堤,码头就消失不见了。好幾次,沿着河堤,寻着码头的方向,我随处找了一块石头,静静地坐着,看着身下的青草肆意疯长,小蚂蚁四处乱撞,江水不停地拍打水边石块,竟有些惆怅。像是在怀念码头,眼尽处,寻不着当年的码头,才明白,相伴了几十载的码头,这一刻,永远消失了。再往上游方向望去,那是月亮岛的方向,月亮岛并不在我的视野中,而我却隐约看得见它,而且顽强地很有冲击力地在我眼前明晰起来。
  我想,那一定是我心中的月亮岛。
  轮船,码头已经消失,逐渐也会从我的记忆中淡出,唯有这月亮岛,每天陪伴身边,每一次路过,我都会摇下车窗,感受一下它的气息。而现在,两车道已经不满足现在的车流,原本十分钟走完的路,现在要半个小时。时间的变长,让上班的人们开始焦躁,一时间,喇叭声不断,不知什么时候,路的左边多了几台挖土机,沿途用围挡遮起来,大家都在猜测是要建房,还是要修花园,又或者扩建马路。直到有一天,小山丘不见了,路的右边开始种上一排又一排的树,是很大很高很直的那种,才知道政府要开发建设月亮岛,这个时候已经不准人们去岛上游玩了。随着月亮岛开发消息的传开,周边的房价蹭蹭蹭地猛涨,翻了不止一倍,很多同事后悔当初没早点买一套房,向我诉说着遗憾,我不以为然,说:有月亮岛在,一切都在。
  渐渐地,月亮岛周边越来越热闹了,而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不知道这份想要逃离的心情来自哪里。七月初,随着湘江水位猛涨,月亮岛也进入了全封闭施工,全路段禁止通行,上班要绕很远的路,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时间都是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的延长,让人多了一份郁闷,月亮岛将会怎么样,我不知道。
  轮船消失了,码头也消失了,月亮岛不会消失,然而,改造后的月亮岛,还是儿时记忆中的月亮岛吗?
其他文献
在安徽桐怀,把鸡、鱼、肉、圆子当成四大福星,供奉在除夕的桌上,已成定俗。  鸡,是吉祥“吉”的谐音,代表财源和运气。公鸡的打鸣,叫雄鸡鸣晓,预示着新的美好一天开始了。天天有鸡鸣,年年有好运。母鸡抱蛋,其寓意是生意兴隆,财源如鸡下蛋般,滚滚而来。有的人家把整只公鸡在盘中摆成金鸡独立状,翘首向上,一看就有种昂扬的姿态,令人振奋。母鸡都是用来炖汤的。记得我小时候,过年时,母亲总是在鸡汤里卧几只熟鸡蛋,并
期刊
前几天,接着朋友一个电话,邀去喝茶。本来还有别的事情,时间紧张,去到朋友就忙不迭地热水冲茶,犹如嫁女般的喜滋滋地奉上:“尝尝,尝尝!”  新茶酽酽,茶香怡人,轻嘬一口,唇齿之间顿生清香。而茶气袅袅腾腾,在指尖鼻翼萦绕。两口下去,气荡神逸。最好莫过二、三遍茶,此时的茶如少妇妩媚风情,让人饮之怡神悦情。“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此时的饮者与茶才是郎情妾意正浓,两相欢。  为了
期刊
冬至,天下大雪。  母亲把米缸里最后半瓢白面挖出来,又在里面掺加了些地瓜面粉,总算包上了一顿看似有滋有味的冬至饺子。至于饺子馅料,白菜榨碎后里面掺点豆腐及粉条,就相当于肉了。  当热腾腾的饺子准备从锅里盛出来时,一个乞讨的老妪走进家门。她像往常一样进了院子,拎只破口袋,拄一根打狗棍,一屁股坐到磨盘上去。她是常客,平时经常在村里转悠或到我家里来乞讨。但她乞讨有个习惯,就是不说话。也不知是哑巴还是不愿
期刊
娘家的邻居们都特别喜欢我的父母,说老两口对邻里时常多有照顾,拿着邻人当是自己家人一样热心帮助,是一对难得的和蔼可亲的老人。连带着我每次回娘家,都能看见邻居们发自内心地对我微笑着打招呼,其实我知道这是沾了父母的光,像我这种不喜欢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人,在公众的眼中说傲慢是轻的,只是真的不善于主动与人见面就能很热络地沟通。  母亲家门前即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每日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母亲清晨起来打扫家院后
期刊
在乡村,泥土的声音无处不在。  当农民赶着耕牛下地犁田,尖利的犁刀插进地里,那原本沉默着的泥土,立即就会扭动起来,发出快乐的声音:“哧噗……哧噗……哧噗……”这是蛰伏了一冬,渴望翻身的声音。听着这样的声音,满脸喜气的农民手上的牛鞭会挥舞得更高、更响:“叭——!驾——!”而那头牛走得更欢,踢踏得泥土欢声一片。  当插秧的村妇俯伏在水田里,握着秧把,将秧苗一棵一棵地插下时,手与泥土的接触就发出了好听的
期刊
朱熹  1174年,朱熹来到信江上游的玉山。  玉山有一位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钦点状元叫汪应辰的人,也是他的从表叔,在家乡创办了端明书院。在汪应辰的邀请下,朱熹以及吕祖谦等人来到书院讲学,并形成了《玉山讲义》学术成果。次年,一场更大的学术交流活动又在信州这片土地上演了。受当时名儒吕祖谦的邀集,朱熹赴信州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开展了一次著名的论战,这便是千古一辩——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会上
期刊
细雨微凉,在一片迷蒙的水汽里回到家乡,广阔的田野更显葱翠,仿佛听见禾苗拔节的声响。  院落有些泥泞,被娘打扫得干干净净。走在老院里,一切如旧,青石板轻声低吟,大柳树随风摇曳。树下的瓶瓶罐罐已被收走,记忆里一直堆在那儿,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它们陪着老井、柳树和年迈的父母,也许还残存着年下的热闹和孩子们的笑声。现如今,母亲也要远行了,收拾走这些瓶子罐子,院子扫了又扫,像是还给它们一份尊严一样。可是,
期刊
种苹果不一定是我的事业,却实实在在是我的职业。想想,不错,再想想,挺好。无论快乐还是不快乐,它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慢慢地,也就成了精神的依托。  我种苹果为生计,就这么简单。简单产生知足,知足出产快乐。不为世事扰,不为他人动,苹果园就变成了快乐园。修炼到如此境界,陶翁可攀。  但毕竟,世俗的日子靠庸俗的物质支撑,庸俗的物质靠人肉凡胎换取,天上不掉馅饼就一定会降下汗珠雨。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不一定快乐,
期刊
母亲善良,极少与人为敌,哪怕那一年,我们家的菜地被人占去了几分,大有主权不保之势,她也只是背地里劝慰父亲:“他爹,跟人好说好商量啊,千万不要打起来。”父亲虽是倔头,但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也还是愿意息事宁人。那件事的最终结果是人家还了地,两家人和和气气握手言欢。  但我发现,四婶就是个例外。  四婶与母亲是妯娌,亲的。四婶家住东头,我家住西头,中间隔着五婶家。母亲有时候站在院子里,目光很气愤地向
期刊
有一种青春叫“高考”,承载着拼搏和希望,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1979年7月7日至9日,我与衡东县霞流公社中学15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高考,这是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的第三次高考。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高考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中国高考步入正轨。各级领导看得很重,到处都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豪情满怀,拼命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  高考前,不时有领导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