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并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后,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来激励全社会通过开展自主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保持科学精神
科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精神。一个人可以具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近代中国何以落后于世界?有识之士在政治、经济等诸原因之外,还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科学精神的缺乏。今天,中国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经跃上历史新高度,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依然属于“今日之急务”。关于科学精神的涵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科学的精神气质。中国的蔡德诚教授则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3个层次:一是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二是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4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三是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的伦理精神体现在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为中介的各种关系之中,无论理性精神也好,创造精神也好,其最终表现必然在于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伦理精神便是对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调节。因此,伦理精神是整个科学精神结构的核心所在,科学精神不仅内蕴伦理精神,而且还外在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技术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它是科学技术的灵魂。毫无疑问,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态度,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科学的分析,没有科学的分析就没有科学的决策,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最终也只陷入迷信的科学和科学的迷信。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必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创新,科技将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国家将贫困落后;没有创新,民族将走向灭亡。世界上任何一样新事物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白炽灯的发明者爱迪生当初能想到发明电灯是一次创新,在经历几百次失败后,能采用钨作为灯丝也是一次创新,这两次创新使拉斯维加斯的夜晚不再黑暗。一种新的理论的建立也离不开创新。如果伽利略也迷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没有创新,就不会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不会建立伽利略方程,那么,人类文明也会停滞很多年。有了创新,新事物才不断被发明,科学理论才逐渐完善,人们才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从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因此,若要科技进步,唯有创新。既然创新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创新?
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创新好比吃饭,创新精神又好比饥饿,肚子不锇,又怎么会想到吃饭呢?但这种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生活中时时想到创新,事事想到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它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经过反复刻苦的训练,就会深深扎根与人的思维中。具有了创新精神,就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次,有了创新精神这一前提后,就应该付诸实践了。所谓“创新”,就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和事物,把两者有机结合,促使其飞跃,进而创造出新的理论和事物。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守必要的原则。第一,创新所要得到的新事物必须切合实际。创新并不是让“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而是让老母鸡孵出小鸡。凡是脱离实际的“创新”,必将失败。第二,已有的理论、事物必须正确可靠。理论和事物好比路标,如果方向指错了,肯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理论是荒谬的,背离实际的,就永远也不能实现创新。第三,创新重在“新”,也就是要促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要“新”,必须打破成规和陈旧的观念,思想必须开放,开明。封建社会,由于大多数人思想保守,消极创新,科技发展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人们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科技空前发展。但是,放弃旧思想,不等于放弃所有的传统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上所述,创新过程中,应该设想科学,方向正确,最后努力飞跃。
再次,有很多因素阻碍创新。生活中,总有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创新,甚至扼杀创新。有些新事物的出现,不会立刻表现出优越性,加之人们害怕改变,因此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它提出之时,只有少数几个人理解,更多的是反对。有些势力为维护其利益,就刻意扼杀创新。哥白尼的日心说因为触犯宗教的利益而遭到排斥;特斯拉以交流电代替直流电的想法,也因为冒犯了爱迪生而迎来了一场“大战”。但是新事物始终是先进的,它必然会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性,最终为人们所接受。转眼至今,广义相对论正指引人们更透彻地了解宇宙,日心说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理论,而交流电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是直流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创新初期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总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一天。
美好的未来需要用科技来创造,科技的发展必须由创新来推动。
进入新世纪的,既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转折的历史阶段,也是科技事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基础上,通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科技事业正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中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越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得到提升。在载人航天、纳米技术、量子信息和通信、并行计算技术等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同时,科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众多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在诸如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大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近10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成为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此外,在人口与健康方面,充分依靠科技,成功地抑制了非典疫情和禽流感重大传染病的蔓延,还积极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在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对地震、恶劣气候条件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通过不断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自1999年始,国家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并启动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国家先后出台了30多项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经费投入、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激励、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许多方面。目前这两大改革都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大幅度增加,成为推动国家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发生重要的转变,人才队伍和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显著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过去科技开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的状况有了较大转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确立。在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已占到2/3;在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方面,企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中国已成长起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极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法规制度、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1993年颁布了《科技进步法》,标志着中国科技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此后,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同时,还就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评价和奖励、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等重要议题适时出台了有关法规来规范政府及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或科技管理方面的所作所为。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启动实施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建立一个平台,使分散的科研数据、材料、信息得到集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设立了100多个试点项目,搭建了12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坚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工程合作。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相继参加了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洋钻探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加入国际核聚变研究计划,国际科技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这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行动,将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中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很多重要领域,我们还没有做出较多的原创性贡献;虽然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的增长速度,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更大,但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的积累还不够多。中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条件落后、能力不足及服务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未来5-15年,要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中国科技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未来社会将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加快的科技进步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将引发人类活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二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将使国家间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三是追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很多国家都谋划出并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科技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二是把积极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科技新发展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标志,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这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水资源仅为1/4。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依靠科学技术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近年来,中国产业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国家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据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努力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未来5年,还特别注重加强农业、卫生、环境、城市和城镇化等公益性的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同时还把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和制度保障。
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对“十一五”科技工作做出全局性、前瞻性部署。其中,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
一方面,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紧迫需求出发,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我们将选择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组织精干科技力量进行攻关;从项目、人才、基地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卫生与健康等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将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一方面,着眼于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支持项目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基地和队伍的稳定支持。
(二)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要向企业开放,重大产业化项目要建立企业为主的组织实施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近期科技部将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支持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
《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目标,筛选出16个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科技工程作为重大专项。通过这批重大专项的实施,力争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带动中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年要在总结“十五”期间实施12个重大专项管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启动实施重大专项的工作方案,建立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重大专项积极稳妥实施。要做好有关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综合论证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期分批启动实施若干重大专项。
(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国科技发展,要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国家将从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分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多个方面,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采取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五)在更高层上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要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在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组织国际性大科技工程。还要鼓励地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支持地方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同时,也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中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
要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要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从政策上采取得力措施,也需要从科技上给予有力支撑。要适应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科技力量投入。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加强直接涉及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药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要加强对节约能源资源的科技研究开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地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科技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整体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
(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下功夫建立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扩大合作交流领域,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二)依靠科技调优产业结构
要把依靠科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加大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不断用新产业、新产品改造老产业、老品种。大力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加大技术集成,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三)不断强化科技项目意识
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高度重视科技项目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形成依靠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切实加强科技创先工作
要把科技创先作为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思路,拓宽创先内容,积极开展科技创先活动。要把创先的重点放在强化政府行为、健全科技运行机制、发展科技服务组织、推广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依靠科技创先强化基层科技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全面启动科技创新示范行动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普工作水平;要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能,确保机构、人员、工作三落实,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营造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吸收、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环节同样重要,培养和吸收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要通过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从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入手,要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大胆启用人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环境;要关心、爱护科技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特别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要提拔重用,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落实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
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税收政策,建立科技投入风险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加大科技资金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及时了解新的科技理论,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学会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观察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各部门、各行业要发挥职能作用,增强配合意识,广泛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国际合作加速中国科技进入世界科技前沿
十五期间,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进入了世界的核心舞台。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由中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共同设计的“中国实验快堆”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与目前压水堆核电站1%的核燃料利用率相比,它对核燃料的利用率可达到70%,由此,可利用的铀资源就可以增加千倍。在这个实验快堆上,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应用了一个非能动停堆系统,当出现核安全事故时,反应堆能够自动停下来,保证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这个先进的系统就是中国的科研人员自行设计出来的。
过去5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研发经费达到84.4亿元,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在许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担当重任。就在不久前刚刚启动的总投资100亿欧元,由美国、欧盟等共同参与的俗称“人造太阳”的热核聚变项目中,中国就承担了10%的建造任务,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认为:中国自身已经具备了参与这样计划的一个水平,不仅仅是科技能力,而且反映出经济实力也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除了热核聚变计划,中国还加入了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并将在2020年前发射100多颗卫星,涉及国土资源、测绘、水利等各个领域。此外,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等多个国际性大科学计划中,中国都在扮演着主要参与者和牵头人的角色。
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全力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活动。仅仅20多年过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冠华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科技大国,正日益融入经济、科技全球化之中。“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为全人类造福,是我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两个支点。”展望前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中国科技必将以开放、自信、平等、协作的姿态稳步迈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越来越强劲的实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决定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是中国科技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科技资源,并在较高的平台上加强创新、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科技工作要紧紧抓住未来15-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先导。
保持科学精神
科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精神。一个人可以具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近代中国何以落后于世界?有识之士在政治、经济等诸原因之外,还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科学精神的缺乏。今天,中国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经跃上历史新高度,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依然属于“今日之急务”。关于科学精神的涵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科学的精神气质。中国的蔡德诚教授则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3个层次:一是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二是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4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三是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的伦理精神体现在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为中介的各种关系之中,无论理性精神也好,创造精神也好,其最终表现必然在于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伦理精神便是对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调节。因此,伦理精神是整个科学精神结构的核心所在,科学精神不仅内蕴伦理精神,而且还外在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技术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它是科学技术的灵魂。毫无疑问,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态度,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科学的分析,没有科学的分析就没有科学的决策,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最终也只陷入迷信的科学和科学的迷信。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必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创新,科技将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国家将贫困落后;没有创新,民族将走向灭亡。世界上任何一样新事物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白炽灯的发明者爱迪生当初能想到发明电灯是一次创新,在经历几百次失败后,能采用钨作为灯丝也是一次创新,这两次创新使拉斯维加斯的夜晚不再黑暗。一种新的理论的建立也离不开创新。如果伽利略也迷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没有创新,就不会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不会建立伽利略方程,那么,人类文明也会停滞很多年。有了创新,新事物才不断被发明,科学理论才逐渐完善,人们才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从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因此,若要科技进步,唯有创新。既然创新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创新?
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创新好比吃饭,创新精神又好比饥饿,肚子不锇,又怎么会想到吃饭呢?但这种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生活中时时想到创新,事事想到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它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经过反复刻苦的训练,就会深深扎根与人的思维中。具有了创新精神,就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次,有了创新精神这一前提后,就应该付诸实践了。所谓“创新”,就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和事物,把两者有机结合,促使其飞跃,进而创造出新的理论和事物。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守必要的原则。第一,创新所要得到的新事物必须切合实际。创新并不是让“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而是让老母鸡孵出小鸡。凡是脱离实际的“创新”,必将失败。第二,已有的理论、事物必须正确可靠。理论和事物好比路标,如果方向指错了,肯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理论是荒谬的,背离实际的,就永远也不能实现创新。第三,创新重在“新”,也就是要促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要“新”,必须打破成规和陈旧的观念,思想必须开放,开明。封建社会,由于大多数人思想保守,消极创新,科技发展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人们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科技空前发展。但是,放弃旧思想,不等于放弃所有的传统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上所述,创新过程中,应该设想科学,方向正确,最后努力飞跃。
再次,有很多因素阻碍创新。生活中,总有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创新,甚至扼杀创新。有些新事物的出现,不会立刻表现出优越性,加之人们害怕改变,因此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它提出之时,只有少数几个人理解,更多的是反对。有些势力为维护其利益,就刻意扼杀创新。哥白尼的日心说因为触犯宗教的利益而遭到排斥;特斯拉以交流电代替直流电的想法,也因为冒犯了爱迪生而迎来了一场“大战”。但是新事物始终是先进的,它必然会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性,最终为人们所接受。转眼至今,广义相对论正指引人们更透彻地了解宇宙,日心说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理论,而交流电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是直流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创新初期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总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一天。
美好的未来需要用科技来创造,科技的发展必须由创新来推动。
进入新世纪的,既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转折的历史阶段,也是科技事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基础上,通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科技事业正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中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越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得到提升。在载人航天、纳米技术、量子信息和通信、并行计算技术等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同时,科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众多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在诸如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大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近10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成为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此外,在人口与健康方面,充分依靠科技,成功地抑制了非典疫情和禽流感重大传染病的蔓延,还积极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在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对地震、恶劣气候条件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通过不断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自1999年始,国家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并启动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国家先后出台了30多项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经费投入、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激励、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许多方面。目前这两大改革都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大幅度增加,成为推动国家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发生重要的转变,人才队伍和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显著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过去科技开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的状况有了较大转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确立。在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已占到2/3;在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方面,企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中国已成长起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极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法规制度、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1993年颁布了《科技进步法》,标志着中国科技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此后,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同时,还就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评价和奖励、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等重要议题适时出台了有关法规来规范政府及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或科技管理方面的所作所为。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启动实施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建立一个平台,使分散的科研数据、材料、信息得到集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设立了100多个试点项目,搭建了12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坚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工程合作。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相继参加了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洋钻探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加入国际核聚变研究计划,国际科技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这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行动,将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中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很多重要领域,我们还没有做出较多的原创性贡献;虽然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的增长速度,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更大,但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的积累还不够多。中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条件落后、能力不足及服务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未来5-15年,要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中国科技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未来社会将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加快的科技进步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将引发人类活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二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将使国家间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三是追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很多国家都谋划出并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科技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二是把积极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科技新发展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标志,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这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水资源仅为1/4。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依靠科学技术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近年来,中国产业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国家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据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努力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未来5年,还特别注重加强农业、卫生、环境、城市和城镇化等公益性的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同时还把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和制度保障。
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对“十一五”科技工作做出全局性、前瞻性部署。其中,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
一方面,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紧迫需求出发,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我们将选择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组织精干科技力量进行攻关;从项目、人才、基地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卫生与健康等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将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一方面,着眼于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支持项目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基地和队伍的稳定支持。
(二)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要向企业开放,重大产业化项目要建立企业为主的组织实施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近期科技部将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支持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
《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目标,筛选出16个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科技工程作为重大专项。通过这批重大专项的实施,力争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带动中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年要在总结“十五”期间实施12个重大专项管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启动实施重大专项的工作方案,建立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重大专项积极稳妥实施。要做好有关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综合论证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期分批启动实施若干重大专项。
(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国科技发展,要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国家将从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分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多个方面,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采取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五)在更高层上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要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在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组织国际性大科技工程。还要鼓励地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支持地方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同时,也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中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
要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要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从政策上采取得力措施,也需要从科技上给予有力支撑。要适应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科技力量投入。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加强直接涉及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药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要加强对节约能源资源的科技研究开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地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科技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整体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
(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下功夫建立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扩大合作交流领域,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二)依靠科技调优产业结构
要把依靠科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加大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不断用新产业、新产品改造老产业、老品种。大力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加大技术集成,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三)不断强化科技项目意识
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高度重视科技项目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形成依靠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切实加强科技创先工作
要把科技创先作为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思路,拓宽创先内容,积极开展科技创先活动。要把创先的重点放在强化政府行为、健全科技运行机制、发展科技服务组织、推广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依靠科技创先强化基层科技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全面启动科技创新示范行动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普工作水平;要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能,确保机构、人员、工作三落实,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营造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吸收、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环节同样重要,培养和吸收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要通过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从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入手,要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大胆启用人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环境;要关心、爱护科技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特别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要提拔重用,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落实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
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税收政策,建立科技投入风险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加大科技资金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及时了解新的科技理论,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学会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观察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各部门、各行业要发挥职能作用,增强配合意识,广泛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国际合作加速中国科技进入世界科技前沿
十五期间,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进入了世界的核心舞台。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由中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共同设计的“中国实验快堆”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与目前压水堆核电站1%的核燃料利用率相比,它对核燃料的利用率可达到70%,由此,可利用的铀资源就可以增加千倍。在这个实验快堆上,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应用了一个非能动停堆系统,当出现核安全事故时,反应堆能够自动停下来,保证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这个先进的系统就是中国的科研人员自行设计出来的。
过去5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研发经费达到84.4亿元,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在许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担当重任。就在不久前刚刚启动的总投资100亿欧元,由美国、欧盟等共同参与的俗称“人造太阳”的热核聚变项目中,中国就承担了10%的建造任务,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认为:中国自身已经具备了参与这样计划的一个水平,不仅仅是科技能力,而且反映出经济实力也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除了热核聚变计划,中国还加入了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并将在2020年前发射100多颗卫星,涉及国土资源、测绘、水利等各个领域。此外,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等多个国际性大科学计划中,中国都在扮演着主要参与者和牵头人的角色。
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全力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活动。仅仅20多年过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冠华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科技大国,正日益融入经济、科技全球化之中。“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为全人类造福,是我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两个支点。”展望前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中国科技必将以开放、自信、平等、协作的姿态稳步迈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越来越强劲的实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决定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是中国科技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科技资源,并在较高的平台上加强创新、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科技工作要紧紧抓住未来15-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