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滞胀环境下中国经济政策研究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滞涨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杀手。高通胀、低就业和低经济增长率的多重压力对经济发展趋势往往造成极为明显的打压。而当前经济发展就面临一个通胀预期和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双重预期压力。
  关键词:滞胀 次贷危机 通货膨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放缓,其后续影响不断恶化并逐渐波及到世界经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不断上涨,美国证券市场上除了国库券以外的其他证券价格也在上涨。5月份,国际市场上原油的价格几乎上涨了3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商品期货的价格一路上涨。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出现,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滞胀已经渐行渐近。滞胀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国家后期的事,是鼎盛之后败落的前奏。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停滞、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出现物价持续上涨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至今找不到药方医治的顽疾——滞胀。之前,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通常是充分就业,经济高涨时才出现。有数据统计,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11.2%,联邦德国为12.3%,法国为16.3%,日本为20.8%;同时,上述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43.9%,联邦德国为11.1%,法国为19.1%,日本为32.5%。之后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同样没有摆脱滞胀阴影,滞胀程度较70年代甚至有过之不及。再往后1987年华尔街的金融崩溃及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网络泡沫,无不是滞胀剧幕下的续集。事实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样能找到滞胀的影子。
  
  经济趋于滞胀的原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是由突发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与70年代滞胀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但此次全球通货膨胀,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实质上是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全球大宗资源商品价格高涨所致。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通货膨胀全球扩散。
  (一)石油短缺推动价格上涨
  2001-2004年,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了应付经济衰退的局面大幅降低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量增加。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一直奉行“限产保价”策略,导致石油供给短缺,油价持续升高。石油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基础经济能源,位于产业链的顶端,石油价格上涨将会产生高位示范效应,给相关产业带来重大影响,会导致基础资源价格的整体上升,将通货膨胀推向更高的水平。
  (二)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该利率从1%上调至5.25%。紧缩性货币政策击破了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由于全球性的流动性突然收缩,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信贷短缺,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进行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这些措施虽然短期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缩的问题,但降息和注资将使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避免上涨。而且利差的存在,使国际短期资本将流向新兴国家进行套利,拉高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催生经济泡沫。2002年以来美元大幅贬值,作为国际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其贬值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贬值,不但使得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财富减少,而且,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大多依赖出口,美元贬值使得其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国需求减少,导致新兴国家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三)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加剧通货膨胀
  由于美国必须向海外借款以弥补预算赤字,美元很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疲软。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美元一旦走弱,将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扩张。金融市场已经发达到只凭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通胀预期,就可以通过大宗商品、工会这两个渠道,彻底打通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首先宽松的银根迟早将引发商品投机活动,导致原油、铜、铁、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后者将迫使劳工组织提高工资需求。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了投资者重新重视抵押贷款,这是否有助于房地产的复苏,是否符合美国政府的需要呢?有些分析家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公共债务与私人债务负担很重,未来偿还压力很大,唯一可以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就是通货膨胀。由于收入增长低于价格水平增长,民众实际生活水平会降低,但民众一般只关注收入增长,所以接受这种痛苦的可能性就会较大。另外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债务很多,通常是以美元计价,通货膨胀则会通过引起美元贬值从而减轻美国的实际债务,这一点是美国政府不会积极反对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可能性的存在,美国一些证券市场分析家预计,未来美国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果断一致地实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实行了超过10年的近零利率政策;英国央行在2009年年初开始放弃传统货币理论,直接购买国家债券和企业短期票据,规模远远超出美国;美国推出了总额高达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准备直接花3000亿美元购买国债。世界主要经济体罕见一致地大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引发了大家对未来世界性货币贬值及通货膨胀的极大担忧,没有哪一种货币可以成为安全的避风港,这样,减少货币资产、持有实物资产就成为大家的一致选择,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势在难免。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使投资、信贷活动受到抑制,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全球滞涨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分析
  
  尽管中国尚未出现滞胀,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改变,通货膨胀并没有明显得到遏制,CPI下降与部分产品价格管制有关。如果不改变目前货币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下滑、通货膨胀高企的“滞涨”局面。那么未来中国宏观政策如何选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稳定汇率
  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干预外汇市场,保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即果断停止人民币继续升值。在持外汇收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大对海能源、资源类的投资,鼓励有能力企业海外投资,有效利用中国外汇储备。
  (二)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防止由于内外利差增加引起的热钱大规模流动
  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上要有针对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要采取相对优惠的利率;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资源耗费比较大的行业,继续采取限制性的利率;对民营经济,尤其是出口型、劳动密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三)对外贸易政策要联系到国内有效需求
  1990年之前,中国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之后实行“重出口而轻进口”的出口导向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低附加值的出口严重损害贸易利益。通过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的政策,实际上恶化了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在众多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对宏观政策的选择必须以调节国内有效需求为核心。由于人民币汇率在目前不能大幅度提高,对进口产品的结构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进行调节。对农产品的进口要进行必要限制,保证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非常重要。要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高档消费品的进口。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唐志新.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中国的货币政策[J].金融纵横,2005(1).
  3、甘宜沉,高振凤.论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理论的分析、比较与综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3).
  4、宋国良,粟坤全.中国经济的滞胀预期——国际收支角度的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
  5、王建.中国经济需做好防“滞胀”的准备[J].金融博览,2006(4).
  6、胡连生.论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难困局:从“滞胀”危机到“次贷”危机[J].理论探讨,2009(2).
其他文献
摘要:近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文章主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方面的影响,阐述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影响 对策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实体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成为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主要瓶颈,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大制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用传统的外延
期刊
摘要:外资并购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主要形式,其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通过对产业的控制和易形成垄断而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产生负面效应。目前,中国尚未制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审查立法,只在个别法律法规中有所提及,针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应完善安全审查制度,构建完备的外资并购国家经济安全立法,从而构建完善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关键词:外资并购 经济安全 安全审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
期刊
摘要:近年来,制造基地外迁带来的中心城市“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在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开始显现。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基地的发展特点与其所需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相耦合,并凭借企业已有的信息、市场、技术等优势,使制造基地与城市、市场继续保持联结。制造基地外迁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制造基地外迁可以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对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文章就制造基地外迁所形成的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
期刊
摘要:农业要素集中化是新农村发展的长久之计。文章以地处中部的商丘市作为考察对象,验证要素集中化和规模经济给商丘农村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总结出农业要素集中化将会是未来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要素集中化 规模经济 新农村建设    农业要素集中化是新农村发展的长久之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
期刊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宋代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英文中科学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
期刊
摘要:综合国内外顾客需求识别的理论研究来看,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顾客需求的研究均集中在消费者市场顾客需求研究领域中,即对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和表述,而未对产业市场中产业购买者需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因此,文章在回顾国内外顾客需求识别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顾客需求识别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产业顾客需求识别模型与方法,对认识产业顾客需求、加强产业市场顾客需求
期刊
摘要:近20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逐渐融入到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运作之中。而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各企业所表现的责任感,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推到了风口浪尖,“王老吉”在捐赠一个亿的同时,更是将“王老吉”这个品牌深入人心,而其中不和谐的“万科门”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在了解企业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怎样将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融入品牌建设中去。  关键词:企业品牌 企业社会
期刊
摘要: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禁止转回确认,对青睐于通过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公司将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准则 资产减值 ST公司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会计准则。在资产损失方面,也在
期刊
摘要:现代物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投资的新热点。在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全力满足客户极其丰富的需求,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手段。文章以现代物流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铁路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物流铁路运输    现代物流在全球方兴未艾,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发展现代物流之际,探讨铁路开展现代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