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时,时时能听到班主任这些抱怨。如何将一群个性迥异、兴趣不尽相同的十七八岁青年学生聚合成诚信、团结的“一家人”?这对于众多班主任来说,确是非常渴望而很不容易实现的事。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出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学生的不领情,也就是“出力不讨好”的结局又时常困扰着班主任,考验着班主任工作的信心、方法和技巧。
班级管理应讲究艺术
“现在90后的孩子,尤其是90后高中生似乎什么都懂,可他们的行为常常不可思议,几乎谈不上什么价值行为,难以约束。所以说,高中学生的班主任不好当啊!”
“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特别是学校、家长和考生对高考本科的达线期待,班主任似乎只要将班级学生的成绩抓上去就万事大吉;可事实是,班主任不仅要主抓学生学习,更要命的是还要在学生的青春期成长上费心费力……”
“高中班主任就是村长,抓生产(学生学习),抓邻里和谐(班级管理),抓计划生育(学生早恋、校园性行为),什么都得抓,什么都得管!”
“家长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成龙’、‘成凤’,还要谨防学生成为‘害人虫’,班主任比家长累多了!”
班级管理是讲究学问和艺术的,出力固然重要,更要出心、用脑。出力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出心和用脑是班级管理效果的保证。
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
一个班级组成之初是不能称为“班集体”的。只有具备了班级核心、发展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志趣等班级要素之后;才能成为“班集体”;全班学生才能成为“一家人”。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级,首先就要在班级核心的建构、学生共同目标的形成等方面着手;这是众多班主任的共识。但是,如何将班级建设成为“班集体”?笔者的体会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情;以建设美好“家庭”的意识建设班集体。
“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是对班级学生个性、志趣等方面的认可或是认同。这种“认可或认同”为师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基础;一旦具备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有效地突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学生也就会自觉地对班主任萌生出来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且会在心里产生“班主任是权威,我必须服从”的思想意识。这也就是“以尊重赢得尊重”。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充分尊重”不是对学生不良品行的一味纵容或迁就。高中生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并不是懵懂无知、不辨是非;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常常会使得他们过多地看重“面子”和受社会影响生成“哥们义气”,而漠视纪律、原则。故此,班主任的“充分尊重”就能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慈爱与宽容”,这就为班主任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和价值取向偏差提供了先决条件。
公平对待每一件事
“充分尊重”的目标是“信服”学生,绝不是“威服”学生。班主任接手新班级伊始,在第一节班会上甲乙丙丁地宣布若干条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向学生高举出一根“杀威棒”,最多就是获得暂时的“威服”;时间一长,这种“威服”极容易造成师生对立,难以生成师生同心的“一家人”的局面。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治班原则应通过“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情”来体现,以具体的事件处理来昭示班主任对班级的发展期待和奋斗目标。
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行为价值判断能力,但是,很多涉及学生行为“原则性”的事情,他们又常常不当回事;因此,“公平对待每一件事”就是有效地纠正学生价值判断上的偏差。“公平对待”不是“模糊原则”,它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处事的最重要前提。人们常说“先成人后成材”,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处事,就为有效学习、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
“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是密切“班主任与本班学生和衷共济”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彰显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最直接途径。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是“亲情”,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是“法理”,体现的是公正、平等。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实现“家(班集体)和万事兴”。
在管理实践中要用心
高中阶段正值学生的青春期,诸多青春期问题常常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个体的,又有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学校对相关问题的回避等等。客观地说,在当前环境下,班主任对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尺度的把握和交往行为的引导,确实不容易。但是,回避肯定不行。笔者的做法(或许可以称作经验)是,移花接木,借力打力。
举个例子来说。前阵子有同学反映,班里的汤同学和周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互相打纸条(汤同学坐在后排,周同学坐在靠前的位置,中间隔着几排座位),甚至课堂上趁老师转身的空当,让前或后的同学传递小纸条,前前后后的同学被搞得很烦,但碍于同学关系,又不好说什么。对于这带有某种“嫌疑”的举动,班主任该怎么处理?直接找涉“案”同学谈话,还是在班上不点名的批评?这两种做法都不足取,当然更不能听之任之。这时候“法英美空袭利比亚误炸平民”的事件给笔者提供了“移花接木,借力打力”的机会——
同学们,隔空扔炸弹当然会误伤平民,隔空扔纸条也会“误伤”至少要影响到别人啊(班里有不少学生在笑),昨天某班就发生了这样荒唐的事情,而且互传“纸条”的两个当事人还与“第三方(受害者)”发生争吵甚至发展到“肢体接触”……同学们评一评斯文哪里去了(这个“移花接木”、杜撰而来的故事引来了更多学生的关注)。不过,这种隔空扔纸条的游戏肯定不是个案,每个班可能都存在,咱们班有吗(教室里很静,汤同学和周同学低下了头)?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室里有很轻微的议论声,汤同学和周同学抬起了头),有过“隔空扔纸条”经历的同学,希望你找个自己方便的时间与老师交流交流……
两天后,汤同学和周同学分别向笔者坦承了隔空扔纸条的事,并保证今后专心学习,并感谢老师对他们颜面的保护。事实证明,他们主动正视自己的问题,这至少比“劈头盖脸”把他“尅”一顿多了一些感化的成分。移花接木、借力打力并不难,关键在于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要用心。 以活动为媒
在班集体凝聚力的构铸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校园各种文体活动,把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作为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突出“一家人”意识的重要途径。班级是学生个体的简单集合,而班集体则是有班级核心、发展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志趣的有机体。作为有机体的班集体,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决定着班级的走向和前景;因此,班主任要有“经营”的理念,要善于寻找并抓住能赢得班级发展的良好机遇,巩固班集体建设成果。
学校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少不了一些校园文化和价值教育方面的各种集体性活动。这些活动与其说是活跃校园生活,不如说是为班主任强化班集体“一家人”意识(团结、友善、合作)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不少班主任迫于升学成绩压力,两眼紧盯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视(或者说就是无视)学校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甚至认为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笔者的体会就是,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这些活动,以“活动”为媒,强化班集体“一家人”意识;通过这些“活动”,班集体的生命力、凝聚力就会不断增强,班集体“大家庭”就能形成。
做好班情发布,师生共同进步
作为班主任必然要开班会。笔者反对那种简单的上传下达式班会,当然一些有具体内容的主题班会还是要开的,比如“开学第一课”“安全主题班会”等。
班会如何开?什么样的班会形式和内容才能为学生喜闻乐见并愿意自觉执行班会的决议呢。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班情发布要快准,学生状况有声音,有的放矢明鉴戒,调查研究做调整。”班会应该是问题诊断会、状况通报会、行为价值评鉴会、重大事件民主决策会。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声音非常重要。对于班委会成员或者是普通学生的呼声,班主任要能巧妙地转化成班集体内部的“舆论”或者说是一种氛围;这种班级“舆论”或氛围常常能发挥面向全体同学的约束力。换句话说,班级管理就应该走“民主集中制”。召开班会讲究时机,班主任的一些管理决策性的措施不可随意宣布,在通过背景分析后推出,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措施是一种必要。一旦成为“必要”,执行起来的效果就不会差。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絮絮叨叨”式的,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管理无序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影响了执行力。
结束语
班会能有效地汇聚集体智慧,形成班集体发展的合力,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班级管理艺术,其实就是建构学生积极价值观的艺术。这是个大命题。如“艺无止境”一样,三点两点难以尽显命题的内涵。笔者所言,希望能引起更多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安丰高级中学)
班级管理应讲究艺术
“现在90后的孩子,尤其是90后高中生似乎什么都懂,可他们的行为常常不可思议,几乎谈不上什么价值行为,难以约束。所以说,高中学生的班主任不好当啊!”
“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特别是学校、家长和考生对高考本科的达线期待,班主任似乎只要将班级学生的成绩抓上去就万事大吉;可事实是,班主任不仅要主抓学生学习,更要命的是还要在学生的青春期成长上费心费力……”
“高中班主任就是村长,抓生产(学生学习),抓邻里和谐(班级管理),抓计划生育(学生早恋、校园性行为),什么都得抓,什么都得管!”
“家长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成龙’、‘成凤’,还要谨防学生成为‘害人虫’,班主任比家长累多了!”
班级管理是讲究学问和艺术的,出力固然重要,更要出心、用脑。出力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出心和用脑是班级管理效果的保证。
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
一个班级组成之初是不能称为“班集体”的。只有具备了班级核心、发展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志趣等班级要素之后;才能成为“班集体”;全班学生才能成为“一家人”。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级,首先就要在班级核心的建构、学生共同目标的形成等方面着手;这是众多班主任的共识。但是,如何将班级建设成为“班集体”?笔者的体会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情;以建设美好“家庭”的意识建设班集体。
“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是对班级学生个性、志趣等方面的认可或是认同。这种“认可或认同”为师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基础;一旦具备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有效地突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学生也就会自觉地对班主任萌生出来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且会在心里产生“班主任是权威,我必须服从”的思想意识。这也就是“以尊重赢得尊重”。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充分尊重”不是对学生不良品行的一味纵容或迁就。高中生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并不是懵懂无知、不辨是非;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常常会使得他们过多地看重“面子”和受社会影响生成“哥们义气”,而漠视纪律、原则。故此,班主任的“充分尊重”就能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慈爱与宽容”,这就为班主任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和价值取向偏差提供了先决条件。
公平对待每一件事
“充分尊重”的目标是“信服”学生,绝不是“威服”学生。班主任接手新班级伊始,在第一节班会上甲乙丙丁地宣布若干条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向学生高举出一根“杀威棒”,最多就是获得暂时的“威服”;时间一长,这种“威服”极容易造成师生对立,难以生成师生同心的“一家人”的局面。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治班原则应通过“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情”来体现,以具体的事件处理来昭示班主任对班级的发展期待和奋斗目标。
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行为价值判断能力,但是,很多涉及学生行为“原则性”的事情,他们又常常不当回事;因此,“公平对待每一件事”就是有效地纠正学生价值判断上的偏差。“公平对待”不是“模糊原则”,它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处事的最重要前提。人们常说“先成人后成材”,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处事,就为有效学习、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
“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是密切“班主任与本班学生和衷共济”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彰显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最直接途径。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是“亲情”,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是“法理”,体现的是公正、平等。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实现“家(班集体)和万事兴”。
在管理实践中要用心
高中阶段正值学生的青春期,诸多青春期问题常常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个体的,又有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学校对相关问题的回避等等。客观地说,在当前环境下,班主任对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尺度的把握和交往行为的引导,确实不容易。但是,回避肯定不行。笔者的做法(或许可以称作经验)是,移花接木,借力打力。
举个例子来说。前阵子有同学反映,班里的汤同学和周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互相打纸条(汤同学坐在后排,周同学坐在靠前的位置,中间隔着几排座位),甚至课堂上趁老师转身的空当,让前或后的同学传递小纸条,前前后后的同学被搞得很烦,但碍于同学关系,又不好说什么。对于这带有某种“嫌疑”的举动,班主任该怎么处理?直接找涉“案”同学谈话,还是在班上不点名的批评?这两种做法都不足取,当然更不能听之任之。这时候“法英美空袭利比亚误炸平民”的事件给笔者提供了“移花接木,借力打力”的机会——
同学们,隔空扔炸弹当然会误伤平民,隔空扔纸条也会“误伤”至少要影响到别人啊(班里有不少学生在笑),昨天某班就发生了这样荒唐的事情,而且互传“纸条”的两个当事人还与“第三方(受害者)”发生争吵甚至发展到“肢体接触”……同学们评一评斯文哪里去了(这个“移花接木”、杜撰而来的故事引来了更多学生的关注)。不过,这种隔空扔纸条的游戏肯定不是个案,每个班可能都存在,咱们班有吗(教室里很静,汤同学和周同学低下了头)?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室里有很轻微的议论声,汤同学和周同学抬起了头),有过“隔空扔纸条”经历的同学,希望你找个自己方便的时间与老师交流交流……
两天后,汤同学和周同学分别向笔者坦承了隔空扔纸条的事,并保证今后专心学习,并感谢老师对他们颜面的保护。事实证明,他们主动正视自己的问题,这至少比“劈头盖脸”把他“尅”一顿多了一些感化的成分。移花接木、借力打力并不难,关键在于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要用心。 以活动为媒
在班集体凝聚力的构铸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校园各种文体活动,把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作为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突出“一家人”意识的重要途径。班级是学生个体的简单集合,而班集体则是有班级核心、发展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志趣的有机体。作为有机体的班集体,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决定着班级的走向和前景;因此,班主任要有“经营”的理念,要善于寻找并抓住能赢得班级发展的良好机遇,巩固班集体建设成果。
学校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少不了一些校园文化和价值教育方面的各种集体性活动。这些活动与其说是活跃校园生活,不如说是为班主任强化班集体“一家人”意识(团结、友善、合作)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不少班主任迫于升学成绩压力,两眼紧盯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视(或者说就是无视)学校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甚至认为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笔者的体会就是,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这些活动,以“活动”为媒,强化班集体“一家人”意识;通过这些“活动”,班集体的生命力、凝聚力就会不断增强,班集体“大家庭”就能形成。
做好班情发布,师生共同进步
作为班主任必然要开班会。笔者反对那种简单的上传下达式班会,当然一些有具体内容的主题班会还是要开的,比如“开学第一课”“安全主题班会”等。
班会如何开?什么样的班会形式和内容才能为学生喜闻乐见并愿意自觉执行班会的决议呢。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班情发布要快准,学生状况有声音,有的放矢明鉴戒,调查研究做调整。”班会应该是问题诊断会、状况通报会、行为价值评鉴会、重大事件民主决策会。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声音非常重要。对于班委会成员或者是普通学生的呼声,班主任要能巧妙地转化成班集体内部的“舆论”或者说是一种氛围;这种班级“舆论”或氛围常常能发挥面向全体同学的约束力。换句话说,班级管理就应该走“民主集中制”。召开班会讲究时机,班主任的一些管理决策性的措施不可随意宣布,在通过背景分析后推出,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措施是一种必要。一旦成为“必要”,执行起来的效果就不会差。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絮絮叨叨”式的,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管理无序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影响了执行力。
结束语
班会能有效地汇聚集体智慧,形成班集体发展的合力,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班级管理艺术,其实就是建构学生积极价值观的艺术。这是个大命题。如“艺无止境”一样,三点两点难以尽显命题的内涵。笔者所言,希望能引起更多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安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