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错别字是层出不穷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默写期间,学生会出现一些让人很难理解的错别字,为此,大部分教师都在为学生的错别字想尽办法,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由此可见,纠正小学生错别字是艰难的过程,需教师运用适合的方法,从根源上彻底纠正。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错别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02
引言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所以正确的使用汉字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这也是人们表现自身修养的方式。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频频出现,使得教师和家长感到震惊与担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是一项特别艰巨且伟大的任务。
1.小学生常见的错别字的现象
1.1同音替代
这种方式是小学学生学习期间最常见的现象。例如:将“阴”错写成“荫”、
将“南”错写成“男”、将“蚊香”错写成“闻香”、以及将“人生”错写成“人身”。等现象。
1.2画蛇添足
其表现为,在固定的句子里添加进自身的感情思想。
1.3偷工减料
例如:“直”“置”“植”等字体,学生很大可能性会少写一横。确实这种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并且这也是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的现象。
2.错别字原因的具体分析
2.1粗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不全面,同时也很难将自身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所以会在课堂上出现分心的状态。教师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期间,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笔画以及含义,不然很容易写错汉字。例如“已”与“己”,两个字体和结构很相似,如果不进行仔细观察,很难区分两个字体的区别。
2.2理解能力跟不上
现阶段小学生接触和学习的是简体汉字,但是也有许多字还是存在象形文字的含义。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头脑发育还不完善,导致在许多东西的理解上与真实含义存在差异,甚至根本无法理解。同时在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学生对抽象性地文字缺乏认识,导致经常会出现令人惊讶的错别字与病句。
3.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3.1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课件来书写汉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體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汉字的书写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存在生动形象且颜色艳丽的特点,如果在课堂学习期间适当的加入柔和的音乐,这会使学生聚精会神的对汉字的形状和音调进行观察,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向学生展示了容易出错的部位,以此为学生在之后的书写过程中奠定基础。例如:“羹”一字来说,这个字体笔画复杂,小学生在书写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学生也会在此期间因为字体的笔画较多而感到枯燥无趣,注意力分散,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情况,运用多媒体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其学生对知识内容充满新鲜感,并一目了然的直接看到字体笔画的部位。
3.2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汉字的进一步的内涵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岁月长河的沉淀,形成了现在我们所通用的简体字。虽然现在的简体字可能没有最初的象形文字那么形象,但即使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还是保留了一些写意的特征。如果结合汉字的深度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对那个汉字更加深的认识,在以后的书写过程中可以避免写错。像老师在教授很多字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方式。如在讲授“王”时,可以这样来说,一把三穿起来就是王。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这样的讲解既可以让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先人创立汉字时的意境。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单纯的记忆的话,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记忆是有限的,难以长时间的存留在脑海之中。所以小学语文老师上课在教授时,注意结合意义教学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3活泼识字方式,排斥错别字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巧教、巧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识字及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记住字形。如:(1)儿歌法:比如,教学“琴”这个字:“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2)拆字法:比如,教学“攀”字可以边写边教:“山上树木很多,枝枝丫丫的,大手一用力,就攀上去了”;“蒜”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3)猜谜法:例如,“高”字: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大嘴,小口里面藏。让同学们猜一猜,经过思考以后得出答案,这样就不会将“高”字写错了。(4)顺口溜:如教“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有两块糖”;教“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套在小城中”。这样,将识字教学形象化、游戏化和生活化,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将正确的字形牢固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从而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自觉地排斥错别字。
3.5培养改错意识,远离错别字
(1)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种现象,其表现为: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往往在次日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部分学生还是存在读错汉字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查找字典的习惯,见到不认识的字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同样在写作文、作业时如果碰到“只知道读音却不知字型”时,也会跟着自己的直觉进行选择,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不单单只是教学生查字方法,更需要积极督促学生,使其养成善于并勤于查字典的习惯。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我们应教育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自觉检查、及时订正的习惯。如可以让他们准备一本专门的“错字本”,让他们留心,在其他同学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并将错字记入“错字本”里,经常看看,进行比较,加深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期间想要使学生对汉字有充分的理解,并使学生可以写出正确又漂亮的字。同时在作业书写期间坚持不写错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体及时查找,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上更积极主动健康发展,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所以,教师在此期间,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作业中产生的错误,并积极鼓励学生翻阅字典,持之以恒,使错别字的现象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新课程(教师版),2017,000(012):178.
[2]郭红娟.怎样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301-301.
[3]焦阳.浅析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科学中国人,2016,08(3Z):257-.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错别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02
引言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所以正确的使用汉字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这也是人们表现自身修养的方式。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频频出现,使得教师和家长感到震惊与担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是一项特别艰巨且伟大的任务。
1.小学生常见的错别字的现象
1.1同音替代
这种方式是小学学生学习期间最常见的现象。例如:将“阴”错写成“荫”、
将“南”错写成“男”、将“蚊香”错写成“闻香”、以及将“人生”错写成“人身”。等现象。
1.2画蛇添足
其表现为,在固定的句子里添加进自身的感情思想。
1.3偷工减料
例如:“直”“置”“植”等字体,学生很大可能性会少写一横。确实这种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并且这也是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的现象。
2.错别字原因的具体分析
2.1粗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不全面,同时也很难将自身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所以会在课堂上出现分心的状态。教师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期间,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笔画以及含义,不然很容易写错汉字。例如“已”与“己”,两个字体和结构很相似,如果不进行仔细观察,很难区分两个字体的区别。
2.2理解能力跟不上
现阶段小学生接触和学习的是简体汉字,但是也有许多字还是存在象形文字的含义。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头脑发育还不完善,导致在许多东西的理解上与真实含义存在差异,甚至根本无法理解。同时在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学生对抽象性地文字缺乏认识,导致经常会出现令人惊讶的错别字与病句。
3.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3.1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课件来书写汉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體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汉字的书写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存在生动形象且颜色艳丽的特点,如果在课堂学习期间适当的加入柔和的音乐,这会使学生聚精会神的对汉字的形状和音调进行观察,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向学生展示了容易出错的部位,以此为学生在之后的书写过程中奠定基础。例如:“羹”一字来说,这个字体笔画复杂,小学生在书写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学生也会在此期间因为字体的笔画较多而感到枯燥无趣,注意力分散,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情况,运用多媒体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其学生对知识内容充满新鲜感,并一目了然的直接看到字体笔画的部位。
3.2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汉字的进一步的内涵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岁月长河的沉淀,形成了现在我们所通用的简体字。虽然现在的简体字可能没有最初的象形文字那么形象,但即使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还是保留了一些写意的特征。如果结合汉字的深度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对那个汉字更加深的认识,在以后的书写过程中可以避免写错。像老师在教授很多字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方式。如在讲授“王”时,可以这样来说,一把三穿起来就是王。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这样的讲解既可以让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先人创立汉字时的意境。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单纯的记忆的话,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记忆是有限的,难以长时间的存留在脑海之中。所以小学语文老师上课在教授时,注意结合意义教学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3活泼识字方式,排斥错别字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巧教、巧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识字及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记住字形。如:(1)儿歌法:比如,教学“琴”这个字:“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2)拆字法:比如,教学“攀”字可以边写边教:“山上树木很多,枝枝丫丫的,大手一用力,就攀上去了”;“蒜”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3)猜谜法:例如,“高”字: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大嘴,小口里面藏。让同学们猜一猜,经过思考以后得出答案,这样就不会将“高”字写错了。(4)顺口溜:如教“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有两块糖”;教“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套在小城中”。这样,将识字教学形象化、游戏化和生活化,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将正确的字形牢固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从而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自觉地排斥错别字。
3.5培养改错意识,远离错别字
(1)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种现象,其表现为: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往往在次日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部分学生还是存在读错汉字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查找字典的习惯,见到不认识的字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同样在写作文、作业时如果碰到“只知道读音却不知字型”时,也会跟着自己的直觉进行选择,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不单单只是教学生查字方法,更需要积极督促学生,使其养成善于并勤于查字典的习惯。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我们应教育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自觉检查、及时订正的习惯。如可以让他们准备一本专门的“错字本”,让他们留心,在其他同学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并将错字记入“错字本”里,经常看看,进行比较,加深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期间想要使学生对汉字有充分的理解,并使学生可以写出正确又漂亮的字。同时在作业书写期间坚持不写错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体及时查找,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上更积极主动健康发展,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所以,教师在此期间,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作业中产生的错误,并积极鼓励学生翻阅字典,持之以恒,使错别字的现象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新课程(教师版),2017,000(012):178.
[2]郭红娟.怎样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301-301.
[3]焦阳.浅析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J].科学中国人,2016,08(3Z):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