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英山县财政经建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有关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紧扣“三个第一”,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以来,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738万元,扶持项目85个,较好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得到县、乡、村基层广大群众的好评。
一、突出项目载体,发挥经建职能,把缓解难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来抓
作为一个山区县,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最大“瓶颈”是项目。为此,该县充分发挥经建部门的职能作用,突出项目载体,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一是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扎实做好项目编制工作。年初,该县集中人力,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对全县近100个村申请的项目进行反复筛选、比照,结合“百镇千村”项目,从中挑选一批有建设前景、有扶持意义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组织专班深入有关项目现场进行论证,精选一批项目作为扶持对象,并通过县政府网将列入扶持对象的项目予以公布,确保项目公开、透明。
二是努力用好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支农资金。该县作为一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国家及省、市给予英山更多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上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沼气项目建设以及其它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落实了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过去的一年,该县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1700多万元,极好地缓解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
三是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实行资金倾斜制度。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有限的财力下,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用于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新农村建设倾斜。2006年,该县将财政经建资金总额4336万元的40%投向新农村建设,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四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撬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公共财政外,还必须引导社会资金的广泛进入,特别是农民积极参与。针对后税时代实际情况,在新农村建设立项上,把重点投放在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上,以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公共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选准扶持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把找准切入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要素”来抓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实践证明,公共财政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找准结合点。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重点任务,选准扶持重点,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难办、最现实的问题,极好地推进通村油路、“一池三改”、饮水工程等建设。
首先,支持通村公路建设。长期以来,道路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硬件”中的“硬件”,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筹措公益性建设资金能力削弱,后税时代公共财政资金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过去的一年,该县以“百镇千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经建资金,投入70余万元,重点支持了石头咀镇凉亭、温泉镇柳林以及金家铺龙潭河等一批重点村的通村公路建设。
第二,支持“一池三改”工程。在广大山区农村,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群众最关心、最棘手的难题。对全县8个乡镇9个村共1620余户的猪圈、牛栏、厕所等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治理改造,兴修沼气池1000余口,改厨、改厕、改圈1500余个,修建了一批公共厕所,推广了一批节能灶,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有力地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三,支持人畜饮水工程。年初,根据全县扶贫工作总体安排,抽调业务骨干会同县扶贫、发改、水利等部门对全县2003年以来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情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对全县195个村3220个农户进行了查访,及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及时修订了全县人畜饮水工程的扶持方案,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审定了扶持项目,全年累计投放人畜安全工程改造资金138万元,新增实施安全饮水农户650户,惠及3500余人,解决一些地方人畜“饮水难”问题。通过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拉动,推动了程咀、竹林铺等一批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管理模式,抓好四个结合,把把握结合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目标”来抓
新农村建设资金属于专项建设资金,而且绝大部分是国债资金。新形势下,管好、用好这一资金必须创新模式、探索新路。
1、坚持与政务公开相结合。为确保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公开、透明,该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以全县政务公开网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金额数目、拨付进度、使用情况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
2、坚持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为严把项目“进口”和“出口”,该县坚持把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专项管理范畴,对项目的立项、验收实行评审,为经建部门核实项目支出预算、审批项目决算和加强资金的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了经建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坚持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及时、合理、足额地搞好新农村建设资金拨付工作、防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是经建资金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为保证资金直达项目单位,减少中间环节,该县把对资金管理与国库集中拨付结合起来,按项目实际情况落实分配方案和拨付方式,采取“一折通”的方式,严格按比例、按进度通过国库集中拨付到项目。
(作者单位:英山县财政局)
一、突出项目载体,发挥经建职能,把缓解难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来抓
作为一个山区县,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最大“瓶颈”是项目。为此,该县充分发挥经建部门的职能作用,突出项目载体,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一是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扎实做好项目编制工作。年初,该县集中人力,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对全县近100个村申请的项目进行反复筛选、比照,结合“百镇千村”项目,从中挑选一批有建设前景、有扶持意义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组织专班深入有关项目现场进行论证,精选一批项目作为扶持对象,并通过县政府网将列入扶持对象的项目予以公布,确保项目公开、透明。
二是努力用好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支农资金。该县作为一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国家及省、市给予英山更多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上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沼气项目建设以及其它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落实了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过去的一年,该县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1700多万元,极好地缓解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
三是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实行资金倾斜制度。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有限的财力下,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用于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新农村建设倾斜。2006年,该县将财政经建资金总额4336万元的40%投向新农村建设,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四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撬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公共财政外,还必须引导社会资金的广泛进入,特别是农民积极参与。针对后税时代实际情况,在新农村建设立项上,把重点投放在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上,以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公共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选准扶持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把找准切入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要素”来抓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实践证明,公共财政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找准结合点。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重点任务,选准扶持重点,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难办、最现实的问题,极好地推进通村油路、“一池三改”、饮水工程等建设。
首先,支持通村公路建设。长期以来,道路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硬件”中的“硬件”,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筹措公益性建设资金能力削弱,后税时代公共财政资金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过去的一年,该县以“百镇千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经建资金,投入70余万元,重点支持了石头咀镇凉亭、温泉镇柳林以及金家铺龙潭河等一批重点村的通村公路建设。
第二,支持“一池三改”工程。在广大山区农村,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群众最关心、最棘手的难题。对全县8个乡镇9个村共1620余户的猪圈、牛栏、厕所等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治理改造,兴修沼气池1000余口,改厨、改厕、改圈1500余个,修建了一批公共厕所,推广了一批节能灶,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有力地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三,支持人畜饮水工程。年初,根据全县扶贫工作总体安排,抽调业务骨干会同县扶贫、发改、水利等部门对全县2003年以来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情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对全县195个村3220个农户进行了查访,及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及时修订了全县人畜饮水工程的扶持方案,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审定了扶持项目,全年累计投放人畜安全工程改造资金138万元,新增实施安全饮水农户650户,惠及3500余人,解决一些地方人畜“饮水难”问题。通过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拉动,推动了程咀、竹林铺等一批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管理模式,抓好四个结合,把把握结合点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目标”来抓
新农村建设资金属于专项建设资金,而且绝大部分是国债资金。新形势下,管好、用好这一资金必须创新模式、探索新路。
1、坚持与政务公开相结合。为确保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公开、透明,该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以全县政务公开网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金额数目、拨付进度、使用情况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
2、坚持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为严把项目“进口”和“出口”,该县坚持把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专项管理范畴,对项目的立项、验收实行评审,为经建部门核实项目支出预算、审批项目决算和加强资金的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了经建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坚持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及时、合理、足额地搞好新农村建设资金拨付工作、防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是经建资金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为保证资金直达项目单位,减少中间环节,该县把对资金管理与国库集中拨付结合起来,按项目实际情况落实分配方案和拨付方式,采取“一折通”的方式,严格按比例、按进度通过国库集中拨付到项目。
(作者单位:英山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