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桑弧电影作品中的市民文化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作为早期都市参照样本,编译城市化进程的符码被反复描摹与书写,孕育出的城市形态与多元文化背景成为界内经久不衰的话题。本地人桑弧在文华电影公司时期创作的都市三部曲《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钦定上海的市民阶层,对其深入肌理的体验与观摩,展现出一幅独特的市民景观图。本文撷取婚姻自由、生活想象与时尚娱乐三重维度对市民阶层的价值观、自我身份认同及消费理念进行精雕细磨的建构,为早期上海的市民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婚姻自由 生活想象 时尚娱乐 市民文化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受西方文化入侵及洗礼,从传统的县城逐步发展为融合商业与文化的重地。在此期间,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活方面变动剧烈,新式都市容貌建构民众心目中对于现代化的想象蓝图。与此同时,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沦陷时期特殊的角色扮演,加速了上海城市化的进程,也为上海进入现代化吹响了号角。在这种语境下,小说、电影、设计都在不同程度瞄准了日益庞大的市民群体,试图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建构对市民阶层的文化想象。置身于当下中国都市电影的生产传播热潮,导演桑弧在文华电影公司时期创作的都市三部曲《哀乐中年》《太太万岁》《不了情》成为历史对照性文本重获关注。其中,影片涉及的市民阶层作为当时社会中值得关注的人群,他们在参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意义值得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市民阶层的婚姻自由来完成其自我价值观的建构,在日常叙事之中想象当时市民阶层的焦虑与困惑;市场娱乐层面,通过列举片中的服装穿着、日常流动的场所及娱乐消费反观西化的消费理念对市民阶层的影响与再现。此外,凭借其商业直觉,上海与市民文化特有的关联,使得人们对市民阶层的想象也带上了相应的现代化标签。上海的市民阶层向来是桑弧创作中钦定的目标人群,桑弧在文华时期创作的影片始终以上海的市民阶层为表达对象,不仅表达着对其浓烈的情感关怀,也是桑弧敏锐的商业渠道选择。
  一、市民文化与婚姻自由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桑弧对于市民阶层有着浓烈的深爱。以自身对市民阶层深入肌理的体验与观模,呈现出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市民生活的百態。提及市民阶层,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关的。“自宋代以来,上海的商品贸易相当繁盛,尤其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开‘海禁’之后上海成为沿海沙船贸易的重要据点”①,“1843年开埠以来,随着上海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人口流动的加速,上海的工商业、金融业,以及围绕于此的服务业加快发展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上海城市的商业性质决定其市民的职业素质,市民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都依赖于市场交换,因此,上海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城市的市民性质。而且,自开埠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较大的西化色彩,对于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②可以说,市民文化作为上海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也是上海区别与其他城市的显性标志。体现在电影创作中,桑弧创作的对象直指上海的市民阶层,在现代化滋养下的上海市民阶层,也在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渴望建构自我身份认同。尤其时刻接受来自都市的诱惑,穿梭来往的新式汽车、各种体面的工作岗位,等等,时刻挑逗着随即待发的欲望防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城市,渴望获得他者眼中的全新身份,来捍卫自我的身份地位,急于到极富诱惑力与刺激性的城市中寻找释放能量与发挥才干的舞台。与此同时,还在于上海这个城市所提供的空间和机会能够接纳不同阶层的移民,在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留下了铭刻于史册的创造痕迹。影片《哀乐中年》中陈绍常的长子建中通过个人勤奋学习,毕业后顺利进入银行工作,几年之后,荣升为银行副经理,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跻身于中产阶级行列。这是典型的通过知识来改变自我的命运,是中下阶层向上跨越的必备途径。电影《不了情》中的虞家茵迫于生计从乡下到上海来找工作,此时的上海已经超越本身的地理意义,成为象征机会与平台的媒介,为中下阶层提供谋生的场所。家庭教师这一职业身份不仅是构建知识的平台,更突出市民阶层对知识的崇拜。在电影《太太万岁》中志远和朋友刘先生分别是银行的职员和律师,属于典型的工薪阶层,他们不满足当前的工作状况,渴望突破传统的价值判断,创立自己的公司方才觉得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这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私营企业的发展成为上海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相比于在当今传奉为经典的电影作品《小城之春》,桑弧的电影创作中抛开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和个人解放的宏大叙事,将市民关注的家庭日常生活搬上银幕,用比较现代的角度描写市民的观念和家庭的伦理,尤其是这三部影片都反映出来的是桑弧导演超前的现代意识。”③体现在桑弧作品中的自由恋爱及老少恋的情节,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传奇的期待,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反思。与此同时,从侧面反映了西方文化思潮给上海市民带来的影响以及市民文化的包容性及开放性。其中,《太太万岁》中思瑞与志琴自由恋爱,最后在双方父母不知晓的情况秘密结婚,冲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说,他们的结合深受西式婚姻理念的影响,敢于向封建文化宣战。影片《哀乐中年》则完全摆脱了通俗剧的影响,主人公陈绍常被事业有成的儿子逼迫辞去校长职务,在儿子的说服下安安生生过上了老太爷的生活。影片以一系列镜头展现了他在家的“晚年”生活,养鱼、旅行,念佛,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能使老太爷开心,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学校。这充分说明个体意识的觉醒,冲出集体意识的牢笼,选择自我想要的生活,拒绝传统礼教的束缚和亲情的牢笼,最后还和敏华结婚。陈绍常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说法和现实因素而放弃教育事业,依然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此举,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依旧是现代意识的觉醒,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有着更重大突破。
  二、日常叙事与情感百态
  与昆仑电影公司承载“文以载道”的创作风格有所不同,文华电影公司则以追求纯粹艺术为创作路线,当时引起极大反响。其中,以桑弧为代表的创作者创作的一系列喜闻乐见而富有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相继问世,获得了商业和艺术的双赢。桑弧在影片中巧妙地淡化了战争对群体的伤痕,展现出积极的正能量,鼓舞受众对生活的信心,让观众笑中带泪地感受着市民阶层的现实生活。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紧张严峻的战事纷至沓来,上海这座被架构在“地狱”之上的“天堂”城市,依旧以傲人的身姿享受“天伦之乐”,“安然无恙”沉浸于日常生活的纠葛,游走于街坊邻里的悲欢。本土创作人士桑弧凭借其在上海的成长经验与情感体验,把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搬上银幕。对于战后成长的起来的受众来说,无疑增添了些许情感慰藉。桑弧巧妙地借助家庭叙事的温床,不仅照顾到日益庞大的受众,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摹。在叙事中以中产阶级家庭为叙事单位,交代他们的生活图景,为受众提供生活想象的图景,也是对新式生活模式的建构与延伸。可以说在都市三部曲中,都不同程度上以家庭为叙事单位展开,以家庭的情感纠纷为主线,然而这样的情感纠纷与物质资料的增长有一定关系。电影《不了情》中的药厂老板夏先生与妻子的情感基础是建立在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之上的,最终导致其精神出轨。至于虞家茵的父亲,在辉煌得势之时迎娶姨太太,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民阶层情感的空虚和寂寞,物质生活的宽裕并不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太太万岁》中唐志远在创办公司富有之后,与施咪咪的婚外情,也间接地说明物质资料的丰富与个体自我焦虑的关联。当然也和战后人们的追求有关,抗战结束以后,人们情绪空洞,对当下生活迷茫无助,迫切希望外在的物质消费来满足自我情感的疏离。
  另一方面,从市民阶层男性的叙事和女性的情感困顿来展现市民积极生活的原型。如电影《太太万岁》中的“太太”,在主仆、婆媳和夫妻之间徘徊挣扎,不惜以善意的谎言来协调各种情感纠纷,反而落不到好。以“太太”这样的形象来反映中产阶级家庭太太的生活常态,反观太太在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困顿。太太展现了传统女性的生活范式,本职工作就是打理好家庭的琐事,为了家庭,不惜牺牲自我的追求,反映了在都市化进程中身处市民阶层的女性群体面临的情感困顿,以撒谎的方式来求得一种自保。电影《不了情》中常年抱病卧床的太太,为了保全其虚荣心,苦苦哀求丈夫不要与其离婚。这种情感危机则是建立在物质资料充裕之后精神生活的空缺,个体在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迷茫与焦虑。影片《哀乐中年》却以男性的话语来展开另一种想象,以陈绍常与孩子间的价值分歧来展现市民阶层的认识误区。小学校长陈绍常在长子建中晋升银行副经理之后,避免他者评头论足及对市民阶层体面生活的想象,陈绍常在家人的劝导下辞去校长职务,过上了名副其实的老太爷生活,从而暗示他与过去身份的告别,一种全新的身份被构建。他不仅要适应现代舒适的生活工具,还必须建立满足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旅游、浇花、看书、听广播、收集邮票等。然而,广博的兴趣培养与预期的晚年生活截然相反,他不仅在其中迷失自我,而且加剧了情感的空洞,也就为接下来和敏华结合打下夯实的基础。以上皆反映出市民阶层在确立自我身份认同时的困惑与焦虑,以外在的物质包装自我,求得他者认可与接受的迷茫与徘徊。这种反映日常生活与个人情感的影片给战后的个体提供了精神上的调剂,人们希望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一点润滑剂。在当时战乱的上海,战争带来的创伤,使得家庭成为个体情感的寄托,在加上当时上海涌入了大量的移民,他们对上海有一种疏离感,所以,桑弧的影片正好迎合了大众对于情感和心理的需要,从而获得自我心灵的归属感。
  三、消费时尚和都市娱乐
  桑弧创作的“都市三部曲”中呈现的是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影片中出现的花园洋房、照相机、电报、汽车、跳舞、咖啡馆等作为都市的时尚代表,也是市民文化的必备消费品,同时,它们本身的价值功能促进了当时的市民文化的发展,影片借助市民的消费娱乐和来完成市民身份的界定和重构,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首先,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穿西装,进咖啡馆,看电影,举办新式婚礼。西装成为银行职员、大百货公司店员、教师,文化人等的常用衣着。在商业社会中,服装不仅是流行的一种符号,也是时尚的一种代表,当然,更是一种消费理念。上海作为商业都市,生活方式、时尚风俗都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在西化的熏陶中,上海人逐渐形成了追求衣饰时尚的性格,时尚生活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上海人最喜欢示阔,最喜欢常常翻花样,穿着的另类尤其引起格外的关注,‘中国的上海人’竟没有国际界限的分别”④。“无论何国的人,身上大概穿着本国式样的服装,上海人则有的穿着连裙的外套(即长衫),头上戴着英国的呢帽,足上穿着美国式的皮鞋。”{5}服饰作为时尚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上海市民无不受西方的影响。影片《不了情》中的家庭女教师虞家茵着长裙和披肩出现在银幕上,从她的着装与她作为家庭女教师的身份是相符;亭亭作为富家小姐,她的衣服是黑夹克和针织衫混搭的西洋风,她过生日时的蛋糕、冰淇淋、洋娃娃,皆展現了市民阶层生活的西式理念,同时,也说明了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电影《太太万岁》中的陈思珍最喜欢音乐,所以无线电对其来说意义非常,当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并不亚于西方的国家,上海成为都市文化的代表,其中看电影已作为中产阶级消遣娱乐的必要方式。当丈夫志远要飞去香港的时候,思珍去机场送他,思珍戴着墨镜,手里拿着手提包,手腕上系着蝴蝶结的丝带,身穿一件白色长款大衣,她得体的形象塑造,不仅体现作为太太的身份,也说明了西式文化对中产阶级影响至深,当然也体现出思珍追求时尚,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电影《不了情》里的男主人是个企业家,他的着装定位主要在黑色大衣、帽子和围巾等,一方面是为了吻合男主角的职业和性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消费理念和服饰着装方面的一致性。家中生病的太太呈现给大众的是落后的思想和愚昧的想法,作为女性,她没有自我意识,她的着装和她作为太太的身份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暗示着丈夫和家庭教师的爱情。
  流行文化给人们提供都市生活的范式,也是都市生活的重要标准,更是衡量市民阶层文化地位的显性标签。人们迫切追求消费,希望去戏院等娱乐场所,都表达了自我认同的焦虑感,打发无聊的生活。看电影、跳舞、郊外野餐等这种富有相当格调的流行趋势,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民阶层的价值选择。都市娱乐是反映都市现代性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娱乐在从传统的乡土文化向现代都市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其内容、形式、风格,以及其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上海这个城市来说,20世纪初叶的上海,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丰富的娱乐样式,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形成本身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产物。大量的西方娱乐涌入近代上海的同时,本土传统的娱乐空间也发生着明显变化,一是传统娱乐生活都市化的倾向,在晚清时期,上海的传统娱乐的发展就已经相当完善。”⑥《太太万岁》里发财的马先生邀请志远去茶馆“喝茶”,马先生作为一个在上海和香港来回跑的生意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的生活内容,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咖啡馆,并以此寻欢作乐。娱乐方式承担的不仅是精神的消遣,也成为萎靡和腐败的代名词,在给市民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暗示着上海和国际的融合。影片最后志远带思珍去的“香山咖啡馆”,志远把“香山咖啡馆”当成自己误入迷途的入口,最后,他带着思珍再次来到这里,预示着他要改头换面,从新再来。志远说:“我就是在香山咖啡馆堕落。”“香山咖啡馆”不仅是作为一个消遣娱乐客体的存在,更是志远精神的迷都,志远只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对大多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来说,娱乐的功能是迷失的,娱乐承担的是失落的精神世界和二次的人性危机。由石挥扮演的父亲看上去虽然吊儿郎当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虽年岁已高,却依然不解风情,但他邀请女陪客跳“探戈”,他的思想无疑是现代的。跳舞,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但是,西装革履的他依然和年轻人一样选择“跳舞”来进行放松。由此可见,老太爷作为典型的市民阶层享受的是上流社会阶层的待遇,他们娱乐不仅要符合自我的身份,还要达到身体和心灵的真正享受。
  结语
  桑弧凭借对上海市民的敏锐感知和对社会独到的理解,巧用喜剧的形式明晰了其创作标签。在其创作的“都市三部曲”中,细腻讨巧地借助上海市民阶层的婚恋观、情感百态及消费娱乐表达着对市民生活浓烈的人文关怀,尤其折射出来的市民文化,为现代人读解早期上海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成为早期上海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② 忻平:《上海城市发展与市民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第10页。
  ③ 张承宇:《消失的风华:桑弧的文华电影作品》,《电影文学》2007年第19期。
  ④ 黄道扶:《上海人》,《新上海》1925年第7期。
  ⑤ 朱瘦桐:《外国人目中的上海人》,《新上海》1926年第11期。
  ⑥ 贾伟:《冲突与融合:近代上海娱乐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都市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
  作 者:平方园,上海市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编 辑:赵红玉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欧·亨利的小说以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为显著特点,《警察与赞美诗》是其代表作之一。李文俊先生1978年的翻译是其经典译本之一。本文将以李文俊先生的译本为例,从词语与句法、文体风格、一词多义的翻译处理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警察与赞美诗》的英语翻译技巧。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翻译技巧 李文俊版本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
期刊
摘 要:《晚秋初冬》是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一篇短小而精美的佳构。对于此篇文章的解读,论者多从内容的唯美、语言的轻盈,把其界定为写景名篇,将其归为“文字绘出的图画”之美文一类;对其内在文序、文脉的梳理,还阐释得不够深透。本文从时间、空间、文心禅意这三个维度,对此篇文章做出解读,并配以改写古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键词:时间 空间 文心禅意  人生一世,岁月四季。身心何望,唯在故乡!  人,生活在
期刊
摘 要:《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迈克尔·坎宁安构建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之上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因“达洛维夫人”而联系起来的处于不同时空的三位女性一天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展示了从20世纪初到跨越了近一个世纪后的20世纪末的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在以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视野下,20世纪的女性仍然逃不出家庭的束缚,极度缺乏社会活动,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带给她们诸多心理上的焦虑和无助
期刊
摘 要:《三叶集》可视为研究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位作家早期思想和创作的珍贵资料。通信“大体以歌德为中心”,谈人生,谈事业,也论诗歌和戏剧、婚姻和爱情,涉及宇宙观和人生观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五四”时期青年人裸露的灵魂和坦荡的胸襟,体现了三个人早期思想的“真”。  关键词:《三叶集》 田汉 宗白华 郭沫若 真实  田汉(1898—1968),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
期刊
摘 要:苏轼一生宦途坎坷,辗转飘零,从1071年自请外放到1101年死于归途,从锋芒毕露、豪放洒脱到云淡风轻、超逸旷然,苏轼用三十年时间体味世间冷暖,用毕生的赤诚来抒发内心所感。本文将分析苏轼初入词坛的率性之作《醉落魄·离京口作》与其人生尽头的清旷之诗《汲江煎茶》,来管窥东坡颠沛流离境况下融入生命的“赤子之情”。  关键词:苏轼 《醉落魄·离京口作》 《汲江煎茶》 赤子之情  三十载宦海浮沉,三十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追求视觉盛宴的时代,儿童绘本文学是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新的文学传播途径,“图像符号”ד文字符号”更能简洁清晰地传递信息,使儿童易于理解。成人也同样喜欢儿童绘本,既因为其可供亲子阅读,还在于现代人大多有梦幻般的想象和童心,内心怀有返璞归真的渴望,而绘本瑰丽的色彩与画面所带来的感官刺激,透过图画与文字勾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让读者的情绪找到宣泄的窗口,这些都是绘本得以发展的因素。本文比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多种汉语译本,发现王尔德最著名的《快乐王子》和《夜莺与玫瑰》两篇童话中主要的动物拟人形象在各译本中均用“他”和“她”指代;而《格林童话》中的动物拟人形象则多用“它”指代。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可以将差别的原因归结为:前者经过伦理选择,人性因子战胜了兽性因子;而后者或者没有进行伦理选择,或者在选择过程中兽性因子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译者对于动物拟人形象是人还是兽有不同的理解。  
期刊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蕴藏着华夏文明独有的气质。千百年来,无数书家在浩瀚的书墨海洋中默默耕耘,以灵动的用笔、丰富的笔墨、充沛的情感追求着中华大地独有的艺术形式。但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以毛笔为载体的书写形式逐渐被钢笔取代,书法的艺术特质也经受着考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书法渐渐由实用性转为观赏性,因此很多书法家开始考虑书法的艺术性问题,日常书写与书法作品之艺术属性问题颇有争论。  书法原本属
期刊
摘 要:历史是什么?兰克说:“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柯林伍德卻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历史学家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历史的定义,让我们不得不陷入对“历史到底是什么”的思考中。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独特的论述。  关键词:《历史是什么》 史学理论 历史事实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1892—198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在英国外交
期刊
摘 要:纳博科夫作品的中心思想常常是以象征手段表达艺术本身的问题。其叙述的“风格”和“结构”才是理解其小说的关键,作为其代表作的《洛丽塔》也不例外。因此从其叙事风格和叙事结构两方面对《洛丽塔》进行解读,可以探求其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洛丽塔》 叙事学 风格 结构  一、引言  纳博科夫独具特色的感染力难以用抽象的词汇加以概括。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所言,过度的抽象化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