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是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GPS等测量仪器。测量实训从建筑工程生产实际出发,时间更集中,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劳动教育在高等学校理论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如何將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到建筑工程测量实训课堂之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测量实训的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巩固建筑工程测量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学习常用测量仪器。以《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为依据,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实训的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钢尺等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利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水准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经纬仪的仪器构造,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竖直角的方法及步骤;全站仪的仪器构造,导线测量的观测步骤,点位放样步骤,导线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GPS仪器构造,GPS控制点测量的方法等。形成了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应用操作--巩固学习”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测绘的基本专业技能,常用测绘仪器和新型测绘仪器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本门课程将“学、测、算、绘”形成一体,技术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强,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挂钩,对培养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测量学的发展
测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如古书记载大禹治水:“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就是用测定水平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示的圆规和方矩,开辟九州道路。说明从古代的水利测绘和农业测绘开始,人们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测量工具。后来围绕着地球的形状有地圆说和地扁说两种不同的看法,科学家们进行了弧度测量证实了地球是扁的,测量学也真正拉开了帷幕。测量学从认识地球形状开始,到研究大地水准面,精确的计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学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测量工具也五花八门,测量精度也日益提高。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很快被应用到测绘工作中,测量学开始向自动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测绘工作在准确的基础上更加便捷。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R-7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人造卫星“旅行者”,标志着测量学进入了历史性变革,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学的新领域。随卫星大地测量学的不断发展,测绘的对象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小行星。
三、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但是在思想和精神领域,却没有达到预想效果。所以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育人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尤其是在刚刚摆脱了高中学习生涯的紧张疲惫阶段,受到网上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开始扭曲,文化观念开始淡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逐渐被遗忘,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纵观测量学的发展来看,测量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勤劳和智慧。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仅要学会先辈们留下的知识理论,更要传承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测量学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贴近生产实际动手实操的课程,更是一门课堂设在室外,连续一个周甚至两个周都要从事室外劳动的辛苦课程。学生在课堂之上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习到了吃苦耐劳,不断坚持的可贵的“工匠精神”。在学生畏难退缩,遇事逃避之时,及时的引入思政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更是帮助学生逐渐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思政元素融入到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中的方法
1.课前导入
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堂相关的测绘知识,测绘精神等作为课前的导入,不仅能够引出本节课堂的内容,更能够在这些知识和精神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水准课堂上可以讲述我国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测量人员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经过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得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据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据,它是我国测绘工作者用热血和智慧得来的,实乃来之不易。再比如,在讲述控制测量的课堂上,可以引入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用到的激光测距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高精度动态定位等,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测绘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2.课中引导
测量实训课是一门很辛苦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中因为天气冷、站立辛苦、太阳暴晒等因素形成的畏难退缩情绪,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干预。比如讲一讲我国的工匠如何在困难时刻保持初心,坚守工作岗位,高质量完成任务等。
3.课后思考
学生的成就感可以帮助学生客服很多困难,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是反思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2]高德毅, 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4.
[3]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33):60-64.
[4]王立国. 对”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S1):20-20.
[5]刘琳娜, 王鑫.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 000(00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