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程改革已历经十余年,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问题在这次深化课程改革中得到了重视,课程标准修订组明确将“时空观念”列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1]。其中课标修订组组长徐蓝教授认为时空观念分为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两方面[2],这两种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两种观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
笔者以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利用全球史[3]研究的成果,从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区域间的互动联系,比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空间定位: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修订组明确提出“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水平4”是:“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4]那么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恰当的空间尺度”?
尺度,有两种解释: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这里取第二种,空间尺度指的就是衡量空间的定制,如国家、民族、文明、大洲等。那么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什么是恰当的空间尺度?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会使用“洲”作为我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问题的空间尺度,如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
那么是否只存在这么一种空间尺度呢?当然不是,海洋作为介于地方层面与全球层面之间的空间,是日益受全球史家青睐的尺度。部编教材中也写道:“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5]这就是从海洋这一空间来谈新航路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因此海洋可以是本课恰当的空间尺度。
海洋和洲是我们企图跳脱民族国家框架而选择的空间尺度,那么民族国家是否就是一定要排斥的空间尺度呢?全球史家们实践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目标就是摆脱如同串珠一样并置的民族国家叙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与民族国家在当今已经过时。”[6]新航路的开辟不仅对海洋和大洲产生某种共性的影响,而且对于一些民族国家也产生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如中国,在太平洋贸易中由于拥有物美价廉的手工业品而不断地吸收世界各地的白银,这既区别于出口白银换取中国生丝瓷器的日本,也区别于作为中欧贸易重要中转站的印度,更区别于在世界贸易同样获利颇丰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在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经济的影响时,就需要选择民族国家这一空间尺度,以弥补从大范围空间尺度思考问题的局限性。
围绕着“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本课选择了三种空间尺度:民族国家、洲和海洋。在讨论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时,洲是最常用的空间尺度;在讨论新航路对世界贸易商路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时,海洋是恰当的空间尺度;在理解新航路及世界贸易对各个地区产生的影响时,洲和国家是恰当的空间尺度。
正如全球史家塞巴斯蒂安·康拉德所说:“不同的研究单位不仅是观察同一个研究对象的不同窗口,而且每扇窗口都能让我们看到在其他窗口无法看到的景致。”[7]历史学家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特定的尺度,历史教师亦应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空间尺度理解同一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影响,认识历史的多重面相。
二、空间互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全球史代表人物曼宁指出,全球史研究的含义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其核心理念是互动,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通过接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领域实现的互动。[8]这正好契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4要求中对于分析和综合的强调。本课从世界各区域间人口、物种的交流和经济的互动两个角度展开教学,用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互动的观念。
首先选择洲和国家作为空间尺度,设计第一个问题:阅读地图,并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0-41页内容,归纳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主要内容。
A学生展示: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形成本小组的答案。下面是学生设计的表格:
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 疾病传播
欧洲人、非洲黑人来到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欧洲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欧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原住民的大量死亡。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设计的表格非常清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促进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而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简言之,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基因和病菌的流动,有学者为此专门创造了一个名词,叫做“哥伦布交流”(Columbian Exchange)。
接着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笔者选择海洋作为空间尺度,设计第二个问题:结合《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概括三大洋贸易齐头并进的具体表现。
C学生:在印度洋上,原来是阿拉伯商人占据主导,在新航路开辟之后,尤其是达·伽马到达印度之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并逐渐占据优势。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至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9]这就使得欧洲和印度及东南亚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D學生:在大西洋上,主要是欧洲、非洲和美洲三个空间之间的“三角贸易”。欧洲商人用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换取非洲的黑人奴隶,然后把他们在美洲卖掉,换取当地的烟草、皮毛和贵金属,再运回欧洲出售。另外,欧洲和美洲之间存在直接的贸易航线,欧洲商人将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教师点评:非常好,大西洋的贸易可以说是充满了血腥和罪恶,但客观而言欧洲、美洲和非洲三个空间分工合作,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贸易体系。
教师讲解:最后一条路线比较复杂,由老师来进行讲解。当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积极参与到新兴的太平洋贸易之中。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转站建立两条海上贸易路线:一是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二是参与中日之间丝银贸易。西班牙人则利用“马尼拉大帆船”,运载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最终这些白银基本流入到中国。
总得来说,这三大洋贸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欧洲、美洲、中国等各个区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互动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正如首师大刘新成教授所言,全球史其本质是继承西方史学以“模式”框架解释世界历史的传统,用“互动模式”取代“主导——传播模式”(即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模式)。[10]相较于现行的各种高中历史教材,新教材广泛吸收全球史的研究成果,对于“新航路开辟影响”问题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发展。那么历史教师也应该更新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空间之间的互动,从互动中认识新航路开辟给各个空间带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空间比较: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新课标规定,落实时空观念素养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11],上文已对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和“分析、综合”的落地进行论述,这一节将对各个空间之间的“比较”问题进行阐释。
教材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和早期殖民扩张三个角度来论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本节以第二个角度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上一环节中,围绕着“海洋”介绍了世界性的贸易路线。在三大洋贸易中,作为路线主导者的欧洲、作为商路上手工业产品最重要提供者并吸收大量白银的中国、受到“三角贸易”和殖民影响的非洲、生产大量白银但受到欧洲国家殖民的美洲,这四个区域在这一贸易体系中由于分工不同受到不同的影响,这就为空间比较提供了基础。
为了落实空间比较的观念,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讨论环节。
材料一:各种迹象显示,新的货币供给,……刺激了亚洲许多地区的生产,支持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从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的大量贵金属迅速扩散到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意味着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整理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提出问题:这一系列世界贸易中最大受益者是谁?请说明理由。
E学生:我倾向西欧受益最大的观点,因为西欧不但在世界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白银,而且这些白银在欧洲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尤其是价格革命促使西欧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在当时,中国虽然获得了较多的白银,却没有刺激新经济成分的发展,这就使中国逐渐落后欧洲。
F学生:我认为中国受益最大。因为教材一再强调中国汇聚了来自美洲、日本的黄金、白银,据统计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白银全部流入当时的中国,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这些白银的流入,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所以两者都促进各自社会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那么这方面就“打平”,而中国获得的白银数量远多于西欧。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都回答得非常好,这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进行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发展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同与异。支持西欧的同学论据充分,讲解清楚;支持中国的同学也是据理力争,贯通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我不想提供一个仅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着争论。我只想告诉大家,我们在比较时必须谨慎地就事论事,基于全面的史料,就某一时间下的不同空间进行交互比较。当然,即使如此我们也会看到对于同一问题截然不同的看法,那我们就得去认真辨析其史料的可靠性和解读的准确性。
本环节在对各个空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格局在新航路开辟后发生的变化。从横向来看,世界性贸易和殖民活动使得欧洲逐渐占据优势并称霸世界,亚洲、美洲和非洲则逐渐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纵向来看,西欧的资产阶级实力和地位上升,封建领主阶级地位下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慢慢走来。
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点。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正式启用,新教材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同时广泛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时,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应该针对具体的核心素养,寻找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培养途径,以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自然落地。
【注释】
[1][4][1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70页。
[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
[3]全球史也称“新世界史”,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起初只是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门从新角度讲述世界史的课程,以后演变为一种编撰世界通史的方法论,近年来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史学流派,其影响也越出美国,走向世界。参见(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序言第ⅴ页。
[5]《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试教版),第41页。
[6][7](德)塞巴斯蒂安·康拉德著,杜憲兵译:《全球史是什么》,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13、112页。
[8][10]薄洁萍:《在互动中建构世界历史》,《光明日报》2009年2月17日,第12版。
[9](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659-660页。
笔者以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利用全球史[3]研究的成果,从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区域间的互动联系,比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空间定位: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修订组明确提出“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水平4”是:“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4]那么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恰当的空间尺度”?
尺度,有两种解释: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这里取第二种,空间尺度指的就是衡量空间的定制,如国家、民族、文明、大洲等。那么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什么是恰当的空间尺度?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会使用“洲”作为我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问题的空间尺度,如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
那么是否只存在这么一种空间尺度呢?当然不是,海洋作为介于地方层面与全球层面之间的空间,是日益受全球史家青睐的尺度。部编教材中也写道:“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5]这就是从海洋这一空间来谈新航路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因此海洋可以是本课恰当的空间尺度。
海洋和洲是我们企图跳脱民族国家框架而选择的空间尺度,那么民族国家是否就是一定要排斥的空间尺度呢?全球史家们实践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目标就是摆脱如同串珠一样并置的民族国家叙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与民族国家在当今已经过时。”[6]新航路的开辟不仅对海洋和大洲产生某种共性的影响,而且对于一些民族国家也产生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如中国,在太平洋贸易中由于拥有物美价廉的手工业品而不断地吸收世界各地的白银,这既区别于出口白银换取中国生丝瓷器的日本,也区别于作为中欧贸易重要中转站的印度,更区别于在世界贸易同样获利颇丰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在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经济的影响时,就需要选择民族国家这一空间尺度,以弥补从大范围空间尺度思考问题的局限性。
围绕着“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本课选择了三种空间尺度:民族国家、洲和海洋。在讨论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时,洲是最常用的空间尺度;在讨论新航路对世界贸易商路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时,海洋是恰当的空间尺度;在理解新航路及世界贸易对各个地区产生的影响时,洲和国家是恰当的空间尺度。
正如全球史家塞巴斯蒂安·康拉德所说:“不同的研究单位不仅是观察同一个研究对象的不同窗口,而且每扇窗口都能让我们看到在其他窗口无法看到的景致。”[7]历史学家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特定的尺度,历史教师亦应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空间尺度理解同一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影响,认识历史的多重面相。
二、空间互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全球史代表人物曼宁指出,全球史研究的含义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其核心理念是互动,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通过接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领域实现的互动。[8]这正好契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4要求中对于分析和综合的强调。本课从世界各区域间人口、物种的交流和经济的互动两个角度展开教学,用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互动的观念。
首先选择洲和国家作为空间尺度,设计第一个问题:阅读地图,并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0-41页内容,归纳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主要内容。
A学生展示: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形成本小组的答案。下面是学生设计的表格:
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 疾病传播
欧洲人、非洲黑人来到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欧洲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欧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原住民的大量死亡。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设计的表格非常清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促进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而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简言之,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基因和病菌的流动,有学者为此专门创造了一个名词,叫做“哥伦布交流”(Columbian Exchange)。
接着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笔者选择海洋作为空间尺度,设计第二个问题:结合《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概括三大洋贸易齐头并进的具体表现。
C学生:在印度洋上,原来是阿拉伯商人占据主导,在新航路开辟之后,尤其是达·伽马到达印度之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并逐渐占据优势。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至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9]这就使得欧洲和印度及东南亚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D學生:在大西洋上,主要是欧洲、非洲和美洲三个空间之间的“三角贸易”。欧洲商人用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换取非洲的黑人奴隶,然后把他们在美洲卖掉,换取当地的烟草、皮毛和贵金属,再运回欧洲出售。另外,欧洲和美洲之间存在直接的贸易航线,欧洲商人将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教师点评:非常好,大西洋的贸易可以说是充满了血腥和罪恶,但客观而言欧洲、美洲和非洲三个空间分工合作,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贸易体系。
教师讲解:最后一条路线比较复杂,由老师来进行讲解。当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积极参与到新兴的太平洋贸易之中。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转站建立两条海上贸易路线:一是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二是参与中日之间丝银贸易。西班牙人则利用“马尼拉大帆船”,运载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最终这些白银基本流入到中国。
总得来说,这三大洋贸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欧洲、美洲、中国等各个区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互动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正如首师大刘新成教授所言,全球史其本质是继承西方史学以“模式”框架解释世界历史的传统,用“互动模式”取代“主导——传播模式”(即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模式)。[10]相较于现行的各种高中历史教材,新教材广泛吸收全球史的研究成果,对于“新航路开辟影响”问题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发展。那么历史教师也应该更新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空间之间的互动,从互动中认识新航路开辟给各个空间带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空间比较: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新课标规定,落实时空观念素养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11],上文已对选择恰当的空间尺度和“分析、综合”的落地进行论述,这一节将对各个空间之间的“比较”问题进行阐释。
教材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和早期殖民扩张三个角度来论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本节以第二个角度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上一环节中,围绕着“海洋”介绍了世界性的贸易路线。在三大洋贸易中,作为路线主导者的欧洲、作为商路上手工业产品最重要提供者并吸收大量白银的中国、受到“三角贸易”和殖民影响的非洲、生产大量白银但受到欧洲国家殖民的美洲,这四个区域在这一贸易体系中由于分工不同受到不同的影响,这就为空间比较提供了基础。
为了落实空间比较的观念,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讨论环节。
材料一:各种迹象显示,新的货币供给,……刺激了亚洲许多地区的生产,支持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从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的大量贵金属迅速扩散到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意味着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整理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提出问题:这一系列世界贸易中最大受益者是谁?请说明理由。
E学生:我倾向西欧受益最大的观点,因为西欧不但在世界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白银,而且这些白银在欧洲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尤其是价格革命促使西欧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在当时,中国虽然获得了较多的白银,却没有刺激新经济成分的发展,这就使中国逐渐落后欧洲。
F学生:我认为中国受益最大。因为教材一再强调中国汇聚了来自美洲、日本的黄金、白银,据统计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白银全部流入当时的中国,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这些白银的流入,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所以两者都促进各自社会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那么这方面就“打平”,而中国获得的白银数量远多于西欧。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都回答得非常好,这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进行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发展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同与异。支持西欧的同学论据充分,讲解清楚;支持中国的同学也是据理力争,贯通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我不想提供一个仅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着争论。我只想告诉大家,我们在比较时必须谨慎地就事论事,基于全面的史料,就某一时间下的不同空间进行交互比较。当然,即使如此我们也会看到对于同一问题截然不同的看法,那我们就得去认真辨析其史料的可靠性和解读的准确性。
本环节在对各个空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格局在新航路开辟后发生的变化。从横向来看,世界性贸易和殖民活动使得欧洲逐渐占据优势并称霸世界,亚洲、美洲和非洲则逐渐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纵向来看,西欧的资产阶级实力和地位上升,封建领主阶级地位下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慢慢走来。
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点。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正式启用,新教材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同时广泛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时,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应该针对具体的核心素养,寻找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培养途径,以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自然落地。
【注释】
[1][4][1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70页。
[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
[3]全球史也称“新世界史”,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起初只是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门从新角度讲述世界史的课程,以后演变为一种编撰世界通史的方法论,近年来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史学流派,其影响也越出美国,走向世界。参见(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序言第ⅴ页。
[5]《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试教版),第41页。
[6][7](德)塞巴斯蒂安·康拉德著,杜憲兵译:《全球史是什么》,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13、112页。
[8][10]薄洁萍:《在互动中建构世界历史》,《光明日报》2009年2月17日,第12版。
[9](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659-6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