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情境中寻作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作文,我们定会为学生们那千篇一律的作文所困扰。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自高效课堂研究开展以来,作文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就作文情境教学法,谈几点实践策略。
  一、创设和谐情境
  情境教学要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因此围绕“情”字,我们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批评任何一个在作文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追忆,去想象,去感悟,成就一篇篇言之有物的文章。其次,教师要做到“以情动情”。“情真”是情境教学的原则之一。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自己应率先融入情境当中,用自己真切的情感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第三,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参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融入情境。
  二、把握即时情境,培养习惯
  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发生着精彩的故事,但作为故事主角的他们却很难把这精彩的瞬间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我们知道,故事具有瞬间性、偶发性等特点,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加以强化,它们就会与学生失之交臂,即使事后被老师作为习作资源而拾起,学生也不再具有言说的欲望。因此,我们应把握即时情境,悉心指导学生观察、写作,让学生的故事在他们的作文世界里鲜活、灵动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原来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只要悉心关注,细细品味,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和满足,进而培养他们乐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习作《一件最有趣的事》时,同学们就特别喜欢写钓鱼、打雪仗、捉迷藏等生活中他们常玩的活动,但他们写得平淡无奇。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充满乐趣的,但为什么写不出内心的喜悦呢?于是我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再去体验一回。比如写钓鱼,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你等了很久,鱼符仍丝毫未动,你是怎么想的?久等之后,鱼符终于动了,你的内心如何?你又是怎么做的?钓着了,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些问题像电影的特写镜头那样具体地写出来吗?这样引导,学生就能抓住生活的即时情境,把精彩之处表达出来,使文章充满乐趣。再如,教师可以开展“和日记交朋友”的活动,要求学生每天纪录令自己快乐、伤心、委屈、愤怒的事情,第二天到班级和朋友交流,和朋友一起欢笑,一起分担,一起享受,使学生在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体验作文的乐趣。
  三、聚焦热点情境,加强教育
  学生关注的热点一般有社会热点、家庭热点、校园热点、班级热点等,如“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秸秆禁烧”宣传教育活动等。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热点,参与讨论,交流感受,从而获得习作的真实材料,有感而发,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最近,雾霾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一词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这一点自然成了学生关注的热点。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在课后交流通过看电视、看报纸了解到的雾霾天气灾害情况。我立即抓住机会,创设情境,讨论应对雾霾的方法,并结合“秸秆禁烧”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的写作素材来自身边,内心有真实的体验,更容易写出真实的作文。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应让他们受到思想教育。
  四、提供应用情境,“我行我秀”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表现欲强烈,有喜欢表现自我的特点,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成绩,受到成功的愉悦体验,是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创设应用情境,让他们“我行我秀”,满足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品尝作文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举行“玩具秀”、“创意作品秀”、“特产秀”等活动情境,让他们介绍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或者转换角色,走进童话世界,以童言写童心,以童真写童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抓住选拔班干部的机会,以竞选学生干部的名义,以竞选演讲的形式,教学生写竞选词,让学生为“应用”而作文,以“应用”促作文,使学生在踊跃、亢奋、愉快的气氛中,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习作任务,同时在应用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个性,展示他们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歌手比赛、查字典比赛、拔河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每次活动前,老师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活动。在适当的时候,教师插入提醒的话语,这样活动结束时,学生的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围绕作文教学目标,营造一个与学生和谐共生的氛围,创设一个师生心理互动、情感共鸣的情境,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真正让作文在情境中绽放生命之花。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使其成长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这样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而积极参与科技强国的建设工作。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必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到校外广阔的天地里去摄取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丰富的人文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通
何谓语文?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统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赋予了更精彩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吹来了清新之风、创新之风,但是在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学习语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从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
课文的图片、文字素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下面我以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六课《蘑菇该奖给谁》,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巧用教材,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首要秘诀就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学会在写作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写作的快乐,是我们常常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乐于作文,就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积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积累材料,从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童真,从中体会写作的快乐。  我以一堂作文课——《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了尝试。这是一篇写入作
“识字起步,开篇阅读,开放识字,开发潜能”是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的重要特征,也越来越受到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发并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那怎样利用好教材呢?  1.
<正>【背景】走进语文课堂,不乏书声琅琅,但仔细听学生朗读,就会发现学生或"朗读腔""表演腔"太浓,装腔作势;或语气夸张,对作品情感理解不到位,甚至错位;或语调平直,缺少个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就是表达。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呢?  一、在文章留白处补白  平常我们说的“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文章也有“留白”。教师引导学生对
语言表达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技能。学生要能驾驭它,单听老师的讲解分析不行,非亲历实践不可。一方面,要让学生大量、直接地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习得祖国的语言,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地、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得当的点拨指导,学生通过大量有效的说、写实践,才能使这个薄弱环节得到实质上的改变。  一、语言表达训练的着力点很多,要靠教师在词句训练方面下工夫。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推广的做法  1.字词是语文大厦的基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师批改难、学生作文难、反馈周期长、作文效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有关。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教学思想把学生封闭在课堂中,局限在课本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胡编乱造,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几年,我尝试了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开放式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