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藏族的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人格教化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三毒,贪嗔痴的理解及从消除它的因素入手,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寺院教育;贪嗔痴;戒定慧;人格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特别关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藏区发展的规模之大、历史之长,并且延续时间至今。从公元8世纪佛教的传入和寺院教育产生,特别是15世纪格鲁派寺院教育形成之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作为藏区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直对藏族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虽然现在现代学校教育广泛发展,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发展规模,是因为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且现在很多传统的知识只能在寺院里领会的原因。二是因为长期以来寺院教育在整个藏区教育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它对藏族社会的影响非常之大。并且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曾经长期作为藏族地区的最主要教育形式而受到高度重视等原因。另外在信仰佛教的众生止恶向善及人格教育方面也有极其很大的作用,因而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化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概述
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是在古印度的佛教传入藏区而发展起来的。据藏文史籍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时,佛教这个外来文化形态已非正式地渗入吐蕃社会。那么这之前,藏族的原始宗教是土生土长的苯教,它的继承和知识的传播主要靠口耳相传。到了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把各个部落统一并建立吐蕃王朝后,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就提倡和纳入佛教到本土。到8世纪中叶,建立了位于西藏扎囊县境内的藏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旋有贵族七子弟剃度出家,史称七觉士,也开始出现了僧家集团、规定七户养僧制等。但它的发展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跟本土的苯教发生冲突,并且又是因为政治地位的威胁,朗达玛举行灭佛运动,而且中断佛教发展和传播。直到公元10世纪,佛教再次从多康地区和阿里地区复兴,并纳入很多本土苯教的仪轨仪式,与苯教相结合,构成了本土化的佛教——藏传佛教。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高僧们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其中奥妙的领悟不同,产生出了不同的教派,并且各教派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许多寺院。这些寺院的功能并不仅仅是搞宗教活动,而是传播佛教教义和传统的知识,培养人才。
随着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提倡和传播,各教派与地方政治势力日益不断紧密结合,另外藏区别无传授知识的机构及场所,寺院教育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5世纪初,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新建甘丹寺,在该寺院主持推行,严守佛教的戒律,学经要遵循次第,并且提倡先后密宗相融的佛学体系。另外要求吸收各教派优点所长,成功完善地建立了有章可循的寺院机制和一整套学科分类、高低分层严格的教学体制。并更进一步完善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教学体系。
通常认为,教育就是指提高人类意识的知识和身体的技能、并且影响思想品德的活动的过程。寺院是指供奉神佛的庙宇,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指把寺院作为教学场所,僧人作为教学授课者,提倡和传播佛教知识或者教义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虽然各大教派都有各自的学习内容及学经制度等,但最后的目的无非就是教育人们修戒行品德、知自利利他、向五戒十善、消除恶念来维护社会、止恶从善、离苦得乐、安定人心。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所谓的人格教育。
二、藏传佛教教育对人格的教化
《藏汉大辞典》中记载:“所谓的佛教的佛是正遍知之义,教是教育教化之义。以诸佛所证之究竟真理即善知识教育和启发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正智,摆脱愚暗,达到人格精神圆满的佛菩萨境界。”实际上佛教理论教育的精神当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并且他所有的教诲都是为了改善世间众生生活的缺陷。他认为一切众生在痛苦中生活是由三毒引起的,所谓三毒是贪嗔痴。“贪”, 《藏汉大辞典》:贪,贪著三界有漏诸蕴,生起轮回众苦为业。《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所谓外五即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及外界接触所产生的五种欲望,因此又称为五欲。而对这五种欲望的执着产生了无法割舍之心,便是贪。“嗔”,《藏汉大辞典》:嗔,愤怒、恼恨、怨恨。极端仇恨不满之心。《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简单来说就是爱生气,由于种种原因而损害、仇视、怨恨他人的心理。痴,《藏汉大辞典》:痴,愚昧。对于事物实际,不能如实了知,或颠倒了知者。语出《俱舍论》:“痴者,所谓愚者,即是无明。”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佛教认为人因种种无知,不明真相,而出现种种人、我之分,执着与自我人生的种种烦恼,而作出或贪、嗔的反应。可以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藏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而要达到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理念,消除三毒是首要条件。那么戒定慧三学是消除恶源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所谓戒,在《大乘义章》卷七中解释为:“恶法违损,称曰不善。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因此可见戒是防非止恶,修习善法,就是从个人决意,有自律意味。定,在《楞伽经义疏》卷三中说明:“三昧,此翻等待,亦翻正定。以五别境中之定心所为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以为业。”也就说要求修行者静虑息念,使心专注一境,消除杂念,以达到修行的境界,强调有人心静修,觉悟心源。慧,指“推理、认知、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也指佛教智慧,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明辨真理,觉悟解脱的认识能力。”
佛教教育把戒定慧称为三学,戒学重修身,定学重净心,慧学重断惑。三者分别阐发除了佛教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认识、觉悟解脱、深入涅槃境界的教育内容。那么三学是针对消除一切烦恼根源的三毒提倡出来的,消除三毒是一个脱胎换骨的人格教育。因为有了戒定慧教育思想,净化了信仰佛教徒的心灵,端正了他们的品德行为,割断了图谋求财、破坏环境的诱惑及杂念。因而有纯洁圣地、普度的理念、利他的观念等。
戒定慧的教育理念从佛教传入藏区至今一直提倡,而且吐蕃松赞干布执政时期,戒定慧的某些教育理念纳入到执政的法律当中,但不是那么深入。但陆续延续到今天。但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当中,它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占有不同的地位,及拥有不同完善程度。解放后,在藏区建立现代教育机构及学校后,藏区人们也逐渐向现代教育发展,教育理念也发生改变。不那么注重寺院教育,因而寺院就成为信仰的领土。但是寺院教育也止步于此,及纳入现代教育的因素,发展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满足藏区人们的所欲。虽然如此,对于信仰藏传佛教者来说,在人格教育及止恶向善方面还是起着很大作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这千百年来,在藏区和信仰藏传佛教的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传承和传播的传统的教育是藏传佛教教育,它担任着藏族传统知识传承和传播,并且培养人才,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另外在培养和塑造宗教和社会各类人才的同时还缔造藏传佛教文化,提高藏民族思想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此外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增添优秀成果等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还有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它对人格教化及提高道德意志、止恶向善、自利利他、维护社会、安定人心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另外觉得启发他人的心灵意义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积极因素的开发方面也有着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韩延杰.成唯识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18.
[3]班班多杰.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J].法音,1996(12).
[4]赵学东,朱丽霞.中国藏传佛教[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5]李延恺.再论藏族寺院教育[J].中国藏学,1992(4).
【关键词】寺院教育;贪嗔痴;戒定慧;人格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特别关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藏区发展的规模之大、历史之长,并且延续时间至今。从公元8世纪佛教的传入和寺院教育产生,特别是15世纪格鲁派寺院教育形成之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作为藏区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直对藏族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虽然现在现代学校教育广泛发展,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发展规模,是因为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且现在很多传统的知识只能在寺院里领会的原因。二是因为长期以来寺院教育在整个藏区教育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它对藏族社会的影响非常之大。并且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曾经长期作为藏族地区的最主要教育形式而受到高度重视等原因。另外在信仰佛教的众生止恶向善及人格教育方面也有极其很大的作用,因而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化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概述
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是在古印度的佛教传入藏区而发展起来的。据藏文史籍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时,佛教这个外来文化形态已非正式地渗入吐蕃社会。那么这之前,藏族的原始宗教是土生土长的苯教,它的继承和知识的传播主要靠口耳相传。到了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把各个部落统一并建立吐蕃王朝后,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就提倡和纳入佛教到本土。到8世纪中叶,建立了位于西藏扎囊县境内的藏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旋有贵族七子弟剃度出家,史称七觉士,也开始出现了僧家集团、规定七户养僧制等。但它的发展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跟本土的苯教发生冲突,并且又是因为政治地位的威胁,朗达玛举行灭佛运动,而且中断佛教发展和传播。直到公元10世纪,佛教再次从多康地区和阿里地区复兴,并纳入很多本土苯教的仪轨仪式,与苯教相结合,构成了本土化的佛教——藏传佛教。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高僧们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其中奥妙的领悟不同,产生出了不同的教派,并且各教派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许多寺院。这些寺院的功能并不仅仅是搞宗教活动,而是传播佛教教义和传统的知识,培养人才。
随着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提倡和传播,各教派与地方政治势力日益不断紧密结合,另外藏区别无传授知识的机构及场所,寺院教育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5世纪初,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新建甘丹寺,在该寺院主持推行,严守佛教的戒律,学经要遵循次第,并且提倡先后密宗相融的佛学体系。另外要求吸收各教派优点所长,成功完善地建立了有章可循的寺院机制和一整套学科分类、高低分层严格的教学体制。并更进一步完善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教学体系。
通常认为,教育就是指提高人类意识的知识和身体的技能、并且影响思想品德的活动的过程。寺院是指供奉神佛的庙宇,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指把寺院作为教学场所,僧人作为教学授课者,提倡和传播佛教知识或者教义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虽然各大教派都有各自的学习内容及学经制度等,但最后的目的无非就是教育人们修戒行品德、知自利利他、向五戒十善、消除恶念来维护社会、止恶从善、离苦得乐、安定人心。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所谓的人格教育。
二、藏传佛教教育对人格的教化
《藏汉大辞典》中记载:“所谓的佛教的佛是正遍知之义,教是教育教化之义。以诸佛所证之究竟真理即善知识教育和启发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正智,摆脱愚暗,达到人格精神圆满的佛菩萨境界。”实际上佛教理论教育的精神当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并且他所有的教诲都是为了改善世间众生生活的缺陷。他认为一切众生在痛苦中生活是由三毒引起的,所谓三毒是贪嗔痴。“贪”, 《藏汉大辞典》:贪,贪著三界有漏诸蕴,生起轮回众苦为业。《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所谓外五即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及外界接触所产生的五种欲望,因此又称为五欲。而对这五种欲望的执着产生了无法割舍之心,便是贪。“嗔”,《藏汉大辞典》:嗔,愤怒、恼恨、怨恨。极端仇恨不满之心。《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简单来说就是爱生气,由于种种原因而损害、仇视、怨恨他人的心理。痴,《藏汉大辞典》:痴,愚昧。对于事物实际,不能如实了知,或颠倒了知者。语出《俱舍论》:“痴者,所谓愚者,即是无明。”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佛教认为人因种种无知,不明真相,而出现种种人、我之分,执着与自我人生的种种烦恼,而作出或贪、嗔的反应。可以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藏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而要达到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理念,消除三毒是首要条件。那么戒定慧三学是消除恶源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所谓戒,在《大乘义章》卷七中解释为:“恶法违损,称曰不善。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因此可见戒是防非止恶,修习善法,就是从个人决意,有自律意味。定,在《楞伽经义疏》卷三中说明:“三昧,此翻等待,亦翻正定。以五别境中之定心所为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以为业。”也就说要求修行者静虑息念,使心专注一境,消除杂念,以达到修行的境界,强调有人心静修,觉悟心源。慧,指“推理、认知、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也指佛教智慧,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明辨真理,觉悟解脱的认识能力。”
佛教教育把戒定慧称为三学,戒学重修身,定学重净心,慧学重断惑。三者分别阐发除了佛教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认识、觉悟解脱、深入涅槃境界的教育内容。那么三学是针对消除一切烦恼根源的三毒提倡出来的,消除三毒是一个脱胎换骨的人格教育。因为有了戒定慧教育思想,净化了信仰佛教徒的心灵,端正了他们的品德行为,割断了图谋求财、破坏环境的诱惑及杂念。因而有纯洁圣地、普度的理念、利他的观念等。
戒定慧的教育理念从佛教传入藏区至今一直提倡,而且吐蕃松赞干布执政时期,戒定慧的某些教育理念纳入到执政的法律当中,但不是那么深入。但陆续延续到今天。但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当中,它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占有不同的地位,及拥有不同完善程度。解放后,在藏区建立现代教育机构及学校后,藏区人们也逐渐向现代教育发展,教育理念也发生改变。不那么注重寺院教育,因而寺院就成为信仰的领土。但是寺院教育也止步于此,及纳入现代教育的因素,发展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满足藏区人们的所欲。虽然如此,对于信仰藏传佛教者来说,在人格教育及止恶向善方面还是起着很大作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这千百年来,在藏区和信仰藏传佛教的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传承和传播的传统的教育是藏传佛教教育,它担任着藏族传统知识传承和传播,并且培养人才,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另外在培养和塑造宗教和社会各类人才的同时还缔造藏传佛教文化,提高藏民族思想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此外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增添优秀成果等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还有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它对人格教化及提高道德意志、止恶向善、自利利他、维护社会、安定人心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另外觉得启发他人的心灵意义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积极因素的开发方面也有着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韩延杰.成唯识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18.
[3]班班多杰.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J].法音,1996(12).
[4]赵学东,朱丽霞.中国藏传佛教[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5]李延恺.再论藏族寺院教育[J].中国藏学,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