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中国新闻奖中环境新闻报道的获奖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对7届中国新闻奖中76篇获奖作品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环境报道主题丰富,从环境政策转型普及到环境问题深度揭露都有所涉及,内容上并未呈现一边倒趋势,负面报道获奖作品数量有所增加,体现出更多社会责任。同时,与普利策新闻奖中环境报道获奖作品对比,发现二者在主题选择及写作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在环境问题频发的今天,环境报道的改进与发展,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环境报道;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对比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020-03
1 概念界定
环境报道,也可以称作环境新闻。西方业界与学界对于环境新闻定义较为完整、接受度广的是曾在爱达荷、佛蒙特与西华盛顿大学执教的教授麦克·弗络姆先生的定义:“(环境新闻)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最新)环境问题的作品。我国业内比较认同的是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正隆的看法,他认为,环境新闻是环境事件的科学性、多变性与新闻本身特征的完美结合。
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9年,是中国记者协会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参赛项目包括文学类作品,如消息类、评论类、通讯与深度報道类、系列报道类、新闻版面、副刊类以及广播、电视作品、网络作品选择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体裁与主题具有广泛性,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内容分析
本文以中国新闻奖2010—2017年环境报道获奖作品为样本进行统计,从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情感倾向、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在样本区间(2010—2017年)中,本文共获得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76篇,其中,特别奖2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40篇,其中环境报道获奖作品数量最多的是2011年,共19篇。最少的是2016年,共3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虽然获奖数量较多,但环境报道获奖数量总体不高,且入选作品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2.1 报道主题分析(表1)
中国环境报道所涉及的主题丰富。从2010—2016年的7届中国新闻奖中,环境报道所侧重的主题分别为环境会议与环境政策转型、环境建设项目与环境问题揭露。环境会议与环境转型报道在2010—2014年期间呈下降趋势,2015年大幅上涨。环境项目建设报道所占比重虽然较高,但自2010年起呈下降趋势。环境问题揭露类环境报道自2011年起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在2014年达到峰值,占2014年获奖环境报道的50%。环境灾难与节能减排及科普类的环境报道所占比例极少,其出现与年份有关,如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写于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后,此类报道具有时间性。
2.2 报道体裁
中国新闻奖中所涉及的环境报道主要体裁为消息,共30篇,占所有环境报道获奖作品的39%;其次为通讯,共21篇,占报道总量的27%。消息与通讯作为新闻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体裁,也应用在了环境报道中。中国新闻奖所涉及的参评项目较多,因此在环境报道中出现了电视、广播、网络节目及摄影多种体裁,体现了丰富的报道手段。评论体裁所占比例较小,仅出现在2011年与2014年,2011年,节能减排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点,因此有多篇评论涉及到该领域。
2.3 情感倾向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的感情倾向以正面为主导。其中,正面报道共35篇,占报道总量的46%;中性报道共19篇,占报道总量的25%;负面报道共22篇,占报道总量的29%。总体来说,获奖的环境报道并非一边倒趋势。2011年出现的负面报道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危机,节能减排方面。获奖环境报道的感情倾向虽有波动,但比例变化不大。
3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文本对比分析
本文选择2015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一等奖作品《一水激活万水流》与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超级大地震》进行对比。
3.1 选题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中描绘的吉林嫩江“河湖连通”工程,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的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后嫩江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环境描写,展示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巨大改善,整篇文章选题积极向上,弘扬了“主旋律”,政策宣传意味较浓。
《超级大地震》以一位在专家在日本开会遭遇地震事件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卡斯卡迪亚地震带未来会裂开引发大地震的预测。这篇文章选题虽然宏大,但从小人物入手,以普通人的故事入手。在选题上,这篇文章更体现了盖瑞·格瑞对环境报道的定义中所提到的“环境记者要让公众看到事实,从而让公众警醒环境问题”的职责。
3.2 内容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以一段描写环境的诗句开篇,奠定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整篇文章对于环境的描写细致优美。同时,本文在每一部分的开头都引用了民谣俗语,写作特色鲜明,在环境描写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章以时任巴音朝鲁主持召开西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座谈会为结尾,颂扬了“河湖连通”工程为环境建设带来的效益。
《超级大地震》展开于小人物,开头描写了突发地震时的环境情况,展现了现场的沉重与紧张气氛。《超级大地震》中的环境描写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如“在胡安·徳富卡板块的压力之下,北美板块被卡住的边缘以每年3~4毫米的速度向上膨起,并以每年30~40毫米的速度向东侧挤压。”《超级大地震》的结尾提出振聋发聩的疑问:“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对不确定时间有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危机做出回应?”彰显了环境报道的警示作用,使整篇文章更加引人深思。 3.3 社会影响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第一次全景式的展现了“河湖连通”这一重大水利工程,中国新闻奖参评表上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社会效果:“报道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人民、新华、凤凰、新浪、网易、和讯等大网站都进行转载,百度关键词搜索量达50多万条。‘河湖連通’不断扩大影响和认知,有力推动了这一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主要宣传和赞扬了我国环境工程与环境政策,具有“正能量”。
《超级大地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对地震的预测,环境描写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通过对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灾难的提前预测,为无数的小人物敲响了警钟,体现了环境报道所担负的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职责。
4 中国环境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4.1 我国环境报道存在的不足
4.1.1 环境报道由“作品化”走向“资料化”
我国的环境报道主要体裁为通讯和消息。在消息的报道中,由于篇幅以及时效性的限制,有一些环境报道将时间与事件的记录作为报道的主要部分,并没有将环境报道所应展现的环境问题、矛盾或警示描绘出来。同时,在通讯作品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如《一水激活万水流中》,多次提到建设“河湖连通”工程中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将工程的建设情况也进行详细介绍。文章虽然积极向上,贴近了主旋律,但作为环境报道却有少许欠缺。
4.1.2 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联系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但在实际报道过程中,我国的环境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现状有所脱离。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在2016年仅有三篇环境报道获奖,且主题均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环境问题无关,如雾霾。从2011年开始,雾霾问题就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媒体虽然也将关注点放在雾霾问题上,但大部分仅限于雾霾爆发时进行突击报道,对雾霾的持续关注与深度报道较少,使得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的联系不够紧密。
4.1.3 环境报道视角宏大,缺乏人文主义精神
在我国,正面与中性的环境报道依然占大多数,多数的主题都较为宏大,其报道内容多数都带有政治性,如《一水激活万水流》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一是时任吉林省省长的巴音朝鲁,一是白城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柏良,两位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有关的人物出现在文章中,而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老百姓却没有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报道,许多环境报道都是自说自话般进行推进,无视了小人物、老百姓的存在与作用,将环境与人割裂开,缺少了些许人文主义精神。
4.2 为我国环境报道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4.2.1 培养环境报道记者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在全能型记者已经成为媒体主流的今天,我们依旧应该培养记者的专业性与专门性。环境报道相较于经济、政治类报道可能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需要一批记者对环境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要对环境问题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和警惕性。
4.2.2 增强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的联系,满足多层次受众的需求
环境报道要紧跟环境热点问题,对受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进,受众会提高对与自己生存发展切实相关的环境信息提升关注度,如父母会关注雾霾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因此增强环境报道与现实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针对不同受众,推出多层次的报道。如针对儿童,要从小树立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针对成年人,要引导他们科学有序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针对老年人,要及时传达环境政策以及保护环境的信息,以满足老年人对环境的关注与信息的需求。
4.2.3 在环境报道中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人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环境问题的出现就会牵扯的到人。因此,在环境报道中,要多关注普通人群、弱势人群的生存与发展。记者要能作为一个感同身受的人去参与报道,而不能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带着以人文本的心去进行报道,才是一篇好文章形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玉萍.国内环境报道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2]吴霞.《山西日报》环境报道研究(2007—2014)——基于《山西日报》《山西晚报》环境报道的对比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5.
[3]吴荣娜.我国环境报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左玉钰,研究方向为播音主持艺术。
关键词 环境报道;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对比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020-03
1 概念界定
环境报道,也可以称作环境新闻。西方业界与学界对于环境新闻定义较为完整、接受度广的是曾在爱达荷、佛蒙特与西华盛顿大学执教的教授麦克·弗络姆先生的定义:“(环境新闻)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最新)环境问题的作品。我国业内比较认同的是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正隆的看法,他认为,环境新闻是环境事件的科学性、多变性与新闻本身特征的完美结合。
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9年,是中国记者协会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参赛项目包括文学类作品,如消息类、评论类、通讯与深度報道类、系列报道类、新闻版面、副刊类以及广播、电视作品、网络作品选择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体裁与主题具有广泛性,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内容分析
本文以中国新闻奖2010—2017年环境报道获奖作品为样本进行统计,从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情感倾向、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在样本区间(2010—2017年)中,本文共获得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76篇,其中,特别奖2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40篇,其中环境报道获奖作品数量最多的是2011年,共19篇。最少的是2016年,共3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虽然获奖数量较多,但环境报道获奖数量总体不高,且入选作品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2.1 报道主题分析(表1)
中国环境报道所涉及的主题丰富。从2010—2016年的7届中国新闻奖中,环境报道所侧重的主题分别为环境会议与环境政策转型、环境建设项目与环境问题揭露。环境会议与环境转型报道在2010—2014年期间呈下降趋势,2015年大幅上涨。环境项目建设报道所占比重虽然较高,但自2010年起呈下降趋势。环境问题揭露类环境报道自2011年起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在2014年达到峰值,占2014年获奖环境报道的50%。环境灾难与节能减排及科普类的环境报道所占比例极少,其出现与年份有关,如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写于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后,此类报道具有时间性。
2.2 报道体裁
中国新闻奖中所涉及的环境报道主要体裁为消息,共30篇,占所有环境报道获奖作品的39%;其次为通讯,共21篇,占报道总量的27%。消息与通讯作为新闻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体裁,也应用在了环境报道中。中国新闻奖所涉及的参评项目较多,因此在环境报道中出现了电视、广播、网络节目及摄影多种体裁,体现了丰富的报道手段。评论体裁所占比例较小,仅出现在2011年与2014年,2011年,节能减排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点,因此有多篇评论涉及到该领域。
2.3 情感倾向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的感情倾向以正面为主导。其中,正面报道共35篇,占报道总量的46%;中性报道共19篇,占报道总量的25%;负面报道共22篇,占报道总量的29%。总体来说,获奖的环境报道并非一边倒趋势。2011年出现的负面报道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危机,节能减排方面。获奖环境报道的感情倾向虽有波动,但比例变化不大。
3 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获奖作品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文本对比分析
本文选择2015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环境报道一等奖作品《一水激活万水流》与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超级大地震》进行对比。
3.1 选题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中描绘的吉林嫩江“河湖连通”工程,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的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后嫩江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环境描写,展示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巨大改善,整篇文章选题积极向上,弘扬了“主旋律”,政策宣传意味较浓。
《超级大地震》以一位在专家在日本开会遭遇地震事件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卡斯卡迪亚地震带未来会裂开引发大地震的预测。这篇文章选题虽然宏大,但从小人物入手,以普通人的故事入手。在选题上,这篇文章更体现了盖瑞·格瑞对环境报道的定义中所提到的“环境记者要让公众看到事实,从而让公众警醒环境问题”的职责。
3.2 内容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以一段描写环境的诗句开篇,奠定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整篇文章对于环境的描写细致优美。同时,本文在每一部分的开头都引用了民谣俗语,写作特色鲜明,在环境描写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章以时任巴音朝鲁主持召开西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座谈会为结尾,颂扬了“河湖连通”工程为环境建设带来的效益。
《超级大地震》展开于小人物,开头描写了突发地震时的环境情况,展现了现场的沉重与紧张气氛。《超级大地震》中的环境描写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如“在胡安·徳富卡板块的压力之下,北美板块被卡住的边缘以每年3~4毫米的速度向上膨起,并以每年30~40毫米的速度向东侧挤压。”《超级大地震》的结尾提出振聋发聩的疑问:“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对不确定时间有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危机做出回应?”彰显了环境报道的警示作用,使整篇文章更加引人深思。 3.3 社会影响对比
《一水激活万水流》第一次全景式的展现了“河湖连通”这一重大水利工程,中国新闻奖参评表上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社会效果:“报道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人民、新华、凤凰、新浪、网易、和讯等大网站都进行转载,百度关键词搜索量达50多万条。‘河湖連通’不断扩大影响和认知,有力推动了这一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主要宣传和赞扬了我国环境工程与环境政策,具有“正能量”。
《超级大地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对地震的预测,环境描写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通过对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灾难的提前预测,为无数的小人物敲响了警钟,体现了环境报道所担负的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职责。
4 中国环境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4.1 我国环境报道存在的不足
4.1.1 环境报道由“作品化”走向“资料化”
我国的环境报道主要体裁为通讯和消息。在消息的报道中,由于篇幅以及时效性的限制,有一些环境报道将时间与事件的记录作为报道的主要部分,并没有将环境报道所应展现的环境问题、矛盾或警示描绘出来。同时,在通讯作品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如《一水激活万水流中》,多次提到建设“河湖连通”工程中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将工程的建设情况也进行详细介绍。文章虽然积极向上,贴近了主旋律,但作为环境报道却有少许欠缺。
4.1.2 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联系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但在实际报道过程中,我国的环境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现状有所脱离。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在2016年仅有三篇环境报道获奖,且主题均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环境问题无关,如雾霾。从2011年开始,雾霾问题就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媒体虽然也将关注点放在雾霾问题上,但大部分仅限于雾霾爆发时进行突击报道,对雾霾的持续关注与深度报道较少,使得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的联系不够紧密。
4.1.3 环境报道视角宏大,缺乏人文主义精神
在我国,正面与中性的环境报道依然占大多数,多数的主题都较为宏大,其报道内容多数都带有政治性,如《一水激活万水流》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一是时任吉林省省长的巴音朝鲁,一是白城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柏良,两位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有关的人物出现在文章中,而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老百姓却没有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报道,许多环境报道都是自说自话般进行推进,无视了小人物、老百姓的存在与作用,将环境与人割裂开,缺少了些许人文主义精神。
4.2 为我国环境报道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4.2.1 培养环境报道记者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在全能型记者已经成为媒体主流的今天,我们依旧应该培养记者的专业性与专门性。环境报道相较于经济、政治类报道可能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需要一批记者对环境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要对环境问题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和警惕性。
4.2.2 增强环境报道与环境现状的联系,满足多层次受众的需求
环境报道要紧跟环境热点问题,对受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进,受众会提高对与自己生存发展切实相关的环境信息提升关注度,如父母会关注雾霾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因此增强环境报道与现实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针对不同受众,推出多层次的报道。如针对儿童,要从小树立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针对成年人,要引导他们科学有序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针对老年人,要及时传达环境政策以及保护环境的信息,以满足老年人对环境的关注与信息的需求。
4.2.3 在环境报道中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人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环境问题的出现就会牵扯的到人。因此,在环境报道中,要多关注普通人群、弱势人群的生存与发展。记者要能作为一个感同身受的人去参与报道,而不能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带着以人文本的心去进行报道,才是一篇好文章形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玉萍.国内环境报道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2]吴霞.《山西日报》环境报道研究(2007—2014)——基于《山西日报》《山西晚报》环境报道的对比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5.
[3]吴荣娜.我国环境报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左玉钰,研究方向为播音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