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校正教师以“教会”代替学生“学会、会学”的课堂价值观,解决学生消极厌学,效率低下的学困问题。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依托,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魏书生等“自主”学习成功经验为典范。立足课堂,切中要害,以学生“学会和会学”为目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能力强起来,成绩好起来。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面对学习任务时,学生表现出或是一脸茫然、无动于衷,或是畏首畏尾、不愿发言,或是发言过分依赖学习参考书。在有些班级,还会出现部分学生“包场”,其他同学沦为“观众”的情况。使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经过不断尝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奠定基础
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它也是一种技能学习。语文技能学习需要的理论知识,即关于学习程式、方法的知识。学生在一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逐步将理论知识迁移为熟练技能和技巧,最后养成能“行”的运用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具备了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1 培养预习习惯,让学生课上“有话可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茫然”、“畏缩”、“依赖”等倾向,归根究底是对学习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应把“预习”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把它看作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
为了达到最佳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编写适当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根据学习重点和难点,设置相应的问题。
如《柳叶儿》一文,在导学案中可以包含如下几个问题:①全文以什么为线索?(把握文章结构)②当时的生活条件苦不苦?作者怎样看?(理解文章内容)③你怎样理解“苦”与“乐”的关系?(领悟升华主题)
这样,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目标、有任务,抓住文本的重难点,使学生在课堂展示时有话可说,有疑可问。
1.2 培养交流习惯,让学生课上“有话直说”。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缺乏自信,有自卑的现象。上课时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被动,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这一心理现象的本质是自信缺乏。
因此,要让学生有话敢说,首先应该通过训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来增强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我认为,这可以分三步走:第一,营造氛围,宽松学习。对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采取自由阅读、思考、讨论的开放方式。让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尝试和锻炼。第二,进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层次,为好中差的学生设计难度不等的问题,给孩子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如,让基础不好的同学正确朗读生字词,分析简单字义、说说字形的特点等。对他们的评价与其他表现好的同学一样,及时到位,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第三,适时点将,树立信心。在自由方式下交流时,通常大胆的学生会畅所欲言,而胆小的学生则“默默无闻”,这时候老师可采取“点名”的方式向那些不出声的学生“质疑问难”,引导鼓励那些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让大家交流、讨论。并就其可取之处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有话直说”的良好习惯。
1.3 培养倾听习惯,让学生“有话会说”。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发言积极性的调动,片面地认为课堂越热闹就越精彩。其实,倾听,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认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这也是使课堂教学改革从形式转向实质的关键之一。
然而,倾听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训练提升的。教师在训练时应注意:第一,要从自身做起,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理解和接纳学生。对学生关怀备至,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用心聆听学生的心灵之语。第二,要让学生知道,在倾听对方时,一定要专注于对方的思考、目标和感觉,要让学生懂得,在倾听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以一种真诚和平等,宽容和诚信的态度去进行倾听。另外,学会倾听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交给学生方法,注意说话顺序,结合课堂问题,抓住重点难点,有话会说。
2 激发语文学习动力,为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添加活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大多学生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提示我们: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2.1 挖掘教育素材,丰富语文学习生活。
2.1.1 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学编课本剧、演课本戏、讲故事、诗歌朗诵、背诵比赛、读革命诗词、自办剪报、说新闻等等,以课外活动、竞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1.2 结合班级的文化宣传工作激发学生兴趣。出板报、橱窗,办手抄报。板报和橱窗因其对外展示的特点,更具挑战性,同时也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手抄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在这里学生既可登载、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方法技巧等;既可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又可进行精彩片断赏析;既可辑录名言警句,又可对身边事及时评议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累了语言素材。
2.1.3 开展即兴演讲活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培养口语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准备,每节课前由学生轮流上讲台去讲,根据内容,表达效果,当场评分。这类活动题目可以多出几个,范围不要限制太小,可以让学生把看过的影视剧精彩片断复述出来,或让学生口头介绍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有时还可简要评论几句,评分带有鼓励性,时间可说二到三分钟。但是活动要有始有终,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学习语文不是谁要学的事,而是自己非要学好不可。
2.1.4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还可以组织朗读录音欣赏活动,做“小小主持人”。家长非常支持的同学可以分阶段把自己阅读各类文章的录音都录下来,记录成长的过程,其他同学选一篇自己读的最好的让老师录下来,放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业们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听自己最喜爱的少儿节目广播一样,在听后自评中又发现了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
2.2 制定考评机制,激发语文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
2.2.1 正确进行课堂评价。《课标》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最快乐最渴望的事莫过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了。所以,实施新课程激励性评语必不可少。它具有及时性、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及时鼓励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指导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运用针对性强,指向明确的激励性评语,肯定学生的勤于思考、积极参与和努力过程,讲清学生受表扬的原因,为他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学们也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自评或面对面的互评,以达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相互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次次掌声、一句句表扬,一个个大大的OK,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激励性语言应该成为教师必用的课堂用语,它能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力。
2.2.2 适时进行阶段评价。为促进课堂投入度的提高,可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统计,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汇总一次,由此评定出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本周之星”、“本月之星”的评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整体提升和个体进步。
在衡量进步情况时,可采用前后对比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只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学困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可以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与原来的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进步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同时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评价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2.2.3 认真做好学期综合评价。在做好课堂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好学期综合评价。通过学期综合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自己的点滴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有了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总之,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彻底消除学生中出现的“茫然”、“畏缩”、“依赖”等现象。让我们按照《纲要》(试行)中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课堂的投入程度,打造出快乐、高效的语文课堂。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面对学习任务时,学生表现出或是一脸茫然、无动于衷,或是畏首畏尾、不愿发言,或是发言过分依赖学习参考书。在有些班级,还会出现部分学生“包场”,其他同学沦为“观众”的情况。使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经过不断尝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奠定基础
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它也是一种技能学习。语文技能学习需要的理论知识,即关于学习程式、方法的知识。学生在一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逐步将理论知识迁移为熟练技能和技巧,最后养成能“行”的运用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具备了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1 培养预习习惯,让学生课上“有话可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茫然”、“畏缩”、“依赖”等倾向,归根究底是对学习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应把“预习”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把它看作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
为了达到最佳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编写适当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根据学习重点和难点,设置相应的问题。
如《柳叶儿》一文,在导学案中可以包含如下几个问题:①全文以什么为线索?(把握文章结构)②当时的生活条件苦不苦?作者怎样看?(理解文章内容)③你怎样理解“苦”与“乐”的关系?(领悟升华主题)
这样,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目标、有任务,抓住文本的重难点,使学生在课堂展示时有话可说,有疑可问。
1.2 培养交流习惯,让学生课上“有话直说”。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缺乏自信,有自卑的现象。上课时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被动,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这一心理现象的本质是自信缺乏。
因此,要让学生有话敢说,首先应该通过训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来增强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我认为,这可以分三步走:第一,营造氛围,宽松学习。对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采取自由阅读、思考、讨论的开放方式。让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尝试和锻炼。第二,进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层次,为好中差的学生设计难度不等的问题,给孩子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如,让基础不好的同学正确朗读生字词,分析简单字义、说说字形的特点等。对他们的评价与其他表现好的同学一样,及时到位,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第三,适时点将,树立信心。在自由方式下交流时,通常大胆的学生会畅所欲言,而胆小的学生则“默默无闻”,这时候老师可采取“点名”的方式向那些不出声的学生“质疑问难”,引导鼓励那些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让大家交流、讨论。并就其可取之处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有话直说”的良好习惯。
1.3 培养倾听习惯,让学生“有话会说”。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发言积极性的调动,片面地认为课堂越热闹就越精彩。其实,倾听,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认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这也是使课堂教学改革从形式转向实质的关键之一。
然而,倾听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训练提升的。教师在训练时应注意:第一,要从自身做起,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理解和接纳学生。对学生关怀备至,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用心聆听学生的心灵之语。第二,要让学生知道,在倾听对方时,一定要专注于对方的思考、目标和感觉,要让学生懂得,在倾听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以一种真诚和平等,宽容和诚信的态度去进行倾听。另外,学会倾听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交给学生方法,注意说话顺序,结合课堂问题,抓住重点难点,有话会说。
2 激发语文学习动力,为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添加活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大多学生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提示我们: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2.1 挖掘教育素材,丰富语文学习生活。
2.1.1 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学编课本剧、演课本戏、讲故事、诗歌朗诵、背诵比赛、读革命诗词、自办剪报、说新闻等等,以课外活动、竞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1.2 结合班级的文化宣传工作激发学生兴趣。出板报、橱窗,办手抄报。板报和橱窗因其对外展示的特点,更具挑战性,同时也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手抄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在这里学生既可登载、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方法技巧等;既可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又可进行精彩片断赏析;既可辑录名言警句,又可对身边事及时评议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累了语言素材。
2.1.3 开展即兴演讲活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培养口语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准备,每节课前由学生轮流上讲台去讲,根据内容,表达效果,当场评分。这类活动题目可以多出几个,范围不要限制太小,可以让学生把看过的影视剧精彩片断复述出来,或让学生口头介绍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有时还可简要评论几句,评分带有鼓励性,时间可说二到三分钟。但是活动要有始有终,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学习语文不是谁要学的事,而是自己非要学好不可。
2.1.4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还可以组织朗读录音欣赏活动,做“小小主持人”。家长非常支持的同学可以分阶段把自己阅读各类文章的录音都录下来,记录成长的过程,其他同学选一篇自己读的最好的让老师录下来,放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业们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听自己最喜爱的少儿节目广播一样,在听后自评中又发现了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
2.2 制定考评机制,激发语文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
2.2.1 正确进行课堂评价。《课标》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最快乐最渴望的事莫过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了。所以,实施新课程激励性评语必不可少。它具有及时性、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及时鼓励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指导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运用针对性强,指向明确的激励性评语,肯定学生的勤于思考、积极参与和努力过程,讲清学生受表扬的原因,为他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学们也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自评或面对面的互评,以达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相互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次次掌声、一句句表扬,一个个大大的OK,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激励性语言应该成为教师必用的课堂用语,它能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力。
2.2.2 适时进行阶段评价。为促进课堂投入度的提高,可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统计,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汇总一次,由此评定出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本周之星”、“本月之星”的评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整体提升和个体进步。
在衡量进步情况时,可采用前后对比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只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学困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可以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与原来的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进步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同时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评价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2.2.3 认真做好学期综合评价。在做好课堂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好学期综合评价。通过学期综合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自己的点滴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有了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总之,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彻底消除学生中出现的“茫然”、“畏缩”、“依赖”等现象。让我们按照《纲要》(试行)中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课堂的投入程度,打造出快乐、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