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小学数学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所学数学知识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注意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其次,还要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教学 策略 生活化 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47-01
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过去所推崇的分数至上已不再适用。作为老师,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环境,让学生身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其次,通过观察发现,贪玩、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但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够扼杀他们的这种天性,反而更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天性,多加培养,锻炼他们的思维。
一、认清现状,让方案制定更加合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倘若我们将数学教学看成一场攻坚战,那么,我们想要克服这个困难,就首先要了解它,从内部瓦解,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孩子们的现状以及教育的现状,再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征,再根据心理的阶段发展制定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从而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关调查表明,在小学阶段,主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是高分数,不落人后和他人的表扬与奖励,他们还没有将学习与将来自己步入社会相联系,尤其年纪越低,他们的目标越明确,就是拿好成绩,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制定教育方案时就要紧扣他们的这一性格特征。
其次,现在学校学生的留守率较高,尤其在农村地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更加注重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以及生活中,多加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他们没有了多余的考虑,学习成绩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再者,在过去,我们的教学主要以提示型教学为主,比如演示法、推倒法、讲解法、练习法,老师和学生大多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框架、是解题套路,从而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此以往,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失去了数学探索的兴趣,是典型的教育失败案例。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途径
1.借助生活经验,化解教学难点。我们从接触这个社会开始,每天都在积累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倘若能够将他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结合起来,那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化难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就可以举例自行车的横梁为什么是三角形的。通过自行车横梁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更加了解,教师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創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熟悉的环境能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学习也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发现所授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课堂带入生活,也可将生活搬入课堂,在课堂上模拟生活环境,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记忆。让孩子们利用生活经验来化解教学难点,理解数学知识。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习知识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更好的服务生活,因此,我们要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积极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比如回家帮父母干农活过程中种地的施肥浇水问题,知道总的亩数,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和浇水量,求总共需要多少水、多少肥料,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兴趣为基,方法引导是关键,能力培养是根本
倘若将学习兴趣看作学习的基础,那么学习方法的培养便是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力培养更是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的本质要求。在小学阶段,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是为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因此,我们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锻炼,比如笔算、口算能力,数学逻辑推倒能力等,这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来实现,因此,方法的优越性就凸显了出来,怎样更快、更高效的达到锻炼效果却不会引起学生反感是我们老师应多加考虑的问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内在素质的体现,更是学习的一项基本素质能力,学生不会有盲目适从,会目标明确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去探索、去学习。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一般是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前提之上的,因为他们年龄和知识储备的缘故,加之学习方法比较欠缺,学习不能够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2.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听课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同一堂课,每个人所学到的东西差异很大,这个差异就是听课能力所导致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平时上课时不注重听课而在课后往往花费比他人多几倍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去学习,课前及时预习,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积极参与到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境中去,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悟性。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性和悟性都比较低。一个学生将来的成就往往与学生的悟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加以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发现的东西、方法规律创造总结出来,便于下次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悟性,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使他们的创新性和悟性都得到培养。
四、及时学习充实自己,做新时期的“四有”好老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自媒体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现阶段学生的所见所闻已不是我们上学时候所能比拟的了,倘若稍不注意学习有可能就会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难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发表讲话,号召鼓励全国广大教师做新时期的“四有”好老师。即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道德情操,有一颗仁爱之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使你在教学中目标明确,不会感到迷茫,更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以你为榜样,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218-219.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刘经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116.
【关键词】兴趣教学 策略 生活化 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47-01
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过去所推崇的分数至上已不再适用。作为老师,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环境,让学生身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其次,通过观察发现,贪玩、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但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够扼杀他们的这种天性,反而更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天性,多加培养,锻炼他们的思维。
一、认清现状,让方案制定更加合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倘若我们将数学教学看成一场攻坚战,那么,我们想要克服这个困难,就首先要了解它,从内部瓦解,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孩子们的现状以及教育的现状,再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征,再根据心理的阶段发展制定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从而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关调查表明,在小学阶段,主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是高分数,不落人后和他人的表扬与奖励,他们还没有将学习与将来自己步入社会相联系,尤其年纪越低,他们的目标越明确,就是拿好成绩,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制定教育方案时就要紧扣他们的这一性格特征。
其次,现在学校学生的留守率较高,尤其在农村地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更加注重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以及生活中,多加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他们没有了多余的考虑,学习成绩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再者,在过去,我们的教学主要以提示型教学为主,比如演示法、推倒法、讲解法、练习法,老师和学生大多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框架、是解题套路,从而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此以往,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失去了数学探索的兴趣,是典型的教育失败案例。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途径
1.借助生活经验,化解教学难点。我们从接触这个社会开始,每天都在积累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倘若能够将他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结合起来,那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化难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就可以举例自行车的横梁为什么是三角形的。通过自行车横梁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更加了解,教师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創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熟悉的环境能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学习也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发现所授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课堂带入生活,也可将生活搬入课堂,在课堂上模拟生活环境,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记忆。让孩子们利用生活经验来化解教学难点,理解数学知识。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习知识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更好的服务生活,因此,我们要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积极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比如回家帮父母干农活过程中种地的施肥浇水问题,知道总的亩数,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和浇水量,求总共需要多少水、多少肥料,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兴趣为基,方法引导是关键,能力培养是根本
倘若将学习兴趣看作学习的基础,那么学习方法的培养便是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力培养更是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的本质要求。在小学阶段,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是为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因此,我们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锻炼,比如笔算、口算能力,数学逻辑推倒能力等,这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来实现,因此,方法的优越性就凸显了出来,怎样更快、更高效的达到锻炼效果却不会引起学生反感是我们老师应多加考虑的问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内在素质的体现,更是学习的一项基本素质能力,学生不会有盲目适从,会目标明确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去探索、去学习。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一般是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前提之上的,因为他们年龄和知识储备的缘故,加之学习方法比较欠缺,学习不能够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2.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听课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同一堂课,每个人所学到的东西差异很大,这个差异就是听课能力所导致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平时上课时不注重听课而在课后往往花费比他人多几倍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去学习,课前及时预习,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积极参与到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境中去,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悟性。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性和悟性都比较低。一个学生将来的成就往往与学生的悟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加以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发现的东西、方法规律创造总结出来,便于下次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悟性,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使他们的创新性和悟性都得到培养。
四、及时学习充实自己,做新时期的“四有”好老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自媒体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现阶段学生的所见所闻已不是我们上学时候所能比拟的了,倘若稍不注意学习有可能就会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难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发表讲话,号召鼓励全国广大教师做新时期的“四有”好老师。即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道德情操,有一颗仁爱之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使你在教学中目标明确,不会感到迷茫,更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以你为榜样,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218-219.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刘经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