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上升了。小学基本数学能力对学生学好数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具体介绍了小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数学学习能力及如何培养这些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发展,教育目标明确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的使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显著提升。但是近年来,小学数学难度不断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习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概念,使学生没有培养起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一旦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就急于寻找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家长们都反映老师的作业一加深难度,就成了家长们必须完成的功课,学生则在一旁看着家长。长此以往,数学课业压力不断加重,而学生的基础又没有得到夯实,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也就逐渐加深。基于此,如何培养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者们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学习的具体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等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逐渐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能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抽象等能力,运用科学方法,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能力。数学正是运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尽管数学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学生想要真正掌握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举一反三的能力
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老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题目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所需内容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学习。举一反三是一种类推的思考能力,即通过固有结论推断出类似的结果,从而解决新问题。掌握好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结合老师教授的内容,对没有碰到过的数学难题进行推理计算从而解决问题。同时这种能力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减少对别人的依赖性。
3.总结反思的能力
总结反思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一个人的记忆有其遗忘规律。当学生识记一个全新知识点后,记忆遗忘就会发生效果,而且遗忘有其特殊的规律,那就是先快后慢,学生当天的遗忘率可达百分之七十二之高,往后遗忘率慢慢降低。学习完后,对骨架支柱的内容学生不容易忘记,但是细枝末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4.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不单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真正的目的在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结合数学原理和公式,学生能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现实生活中,科技研究需要用到数学演算,经济变量的统计需要数学公式,抛物线的轨道确定需要数学推理等,就连日常中买菜也离不开数学运用。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
二、培养数学能力的具体方法
1.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中就要根据逻辑分析具体数学问题。老师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要对数学题目展开分析,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基础问题。例如,讲解较复杂的加法运算时,老师可以将他们简化成10以内的加法运算,利用进位法计算最终结果。老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按照题意推出未知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已经学过的简单内容,随着一步步简单步骤的堆叠推理,复杂的数学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2.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有规律性的,许多内容看似不一样,其实运用原理一致。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讲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对相近知识点进行总结。例如,长方形可以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学生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法后,老师可以引导其用三角形的面积相加法推理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数学中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学习找规律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列举数列:1,2,2,4,3,6,4,8,5,10…想要找出这样的数列的规律一开始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基于这种找规律的方法,再给学生布置类似例题让学生思考解决,从而培养起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3.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
老师结束一堂课后,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总结思考这堂课中所学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反思的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课效率较低,作业错误率过高或完成作业的效率较低。对于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老师要细心教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说出自己认为导致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学生开始认识到问题后,老师要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怎样做才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4.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完圆的计算方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在400米的跑道上,运动员的起点不一样,但是终点却是在一个地方,又如让学生利用树影长推测大树的实际高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将课堂知识搬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培养起逻辑思维、举一反三、总结反思、理论应用于实践等能力。老师要根据教学需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基本数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开展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黄丰雷.立足常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2).
[2]李静雯.学生在课堂上“当家做主”,思维带动能力培养[J].亚太教育,2015(3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发展,教育目标明确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的使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显著提升。但是近年来,小学数学难度不断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习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概念,使学生没有培养起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一旦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就急于寻找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家长们都反映老师的作业一加深难度,就成了家长们必须完成的功课,学生则在一旁看着家长。长此以往,数学课业压力不断加重,而学生的基础又没有得到夯实,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也就逐渐加深。基于此,如何培养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者们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学习的具体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等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逐渐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能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抽象等能力,运用科学方法,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能力。数学正是运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尽管数学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学生想要真正掌握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举一反三的能力
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老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题目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所需内容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学习。举一反三是一种类推的思考能力,即通过固有结论推断出类似的结果,从而解决新问题。掌握好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结合老师教授的内容,对没有碰到过的数学难题进行推理计算从而解决问题。同时这种能力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减少对别人的依赖性。
3.总结反思的能力
总结反思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一个人的记忆有其遗忘规律。当学生识记一个全新知识点后,记忆遗忘就会发生效果,而且遗忘有其特殊的规律,那就是先快后慢,学生当天的遗忘率可达百分之七十二之高,往后遗忘率慢慢降低。学习完后,对骨架支柱的内容学生不容易忘记,但是细枝末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4.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不单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真正的目的在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结合数学原理和公式,学生能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现实生活中,科技研究需要用到数学演算,经济变量的统计需要数学公式,抛物线的轨道确定需要数学推理等,就连日常中买菜也离不开数学运用。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
二、培养数学能力的具体方法
1.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中就要根据逻辑分析具体数学问题。老师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要对数学题目展开分析,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基础问题。例如,讲解较复杂的加法运算时,老师可以将他们简化成10以内的加法运算,利用进位法计算最终结果。老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按照题意推出未知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已经学过的简单内容,随着一步步简单步骤的堆叠推理,复杂的数学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2.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有规律性的,许多内容看似不一样,其实运用原理一致。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讲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对相近知识点进行总结。例如,长方形可以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学生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法后,老师可以引导其用三角形的面积相加法推理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数学中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学习找规律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列举数列:1,2,2,4,3,6,4,8,5,10…想要找出这样的数列的规律一开始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基于这种找规律的方法,再给学生布置类似例题让学生思考解决,从而培养起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3.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
老师结束一堂课后,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总结思考这堂课中所学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反思的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课效率较低,作业错误率过高或完成作业的效率较低。对于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老师要细心教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说出自己认为导致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学生开始认识到问题后,老师要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怎样做才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4.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完圆的计算方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在400米的跑道上,运动员的起点不一样,但是终点却是在一个地方,又如让学生利用树影长推测大树的实际高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将课堂知识搬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培养起逻辑思维、举一反三、总结反思、理论应用于实践等能力。老师要根据教学需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基本数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开展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黄丰雷.立足常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2).
[2]李静雯.学生在课堂上“当家做主”,思维带动能力培养[J].亚太教育,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