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主题习作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地处溧阳,学生生活、成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学校以“感恩信义”为主题,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改造现有习作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我校实施的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 阅读迁移。将现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梳理,筛选出与“感恩信义”主题有关的课文,进行序列化整理,以读后感、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2. 主题渗透。梳理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将与“感恩信义”有关的习作整合,强化突出主题,编写出相应的指导方案。
  3. 活动寻访。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开展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走进网络、走进历史、探访历史文化遗迹,并以游记、散文、观后感等形式表达收获。
  4. 榜样发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慧眼发现具有“感恩信义”品质的人和故事,用记叙文、诗歌的形式进行赞颂。
  5. 课程拓展。对课程进行不断地拓展,突破习作的限制,引导学生就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等内容进行自主的活动设计,并以童话、剧本、小品表演、相声、公益广告等形式,实现多元化、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活动。
  实施过程中,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有如下三点:
  一、 特色主题习作,让学校特色落地生根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水平、校园文化、教育方式、学习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精髓的提炼,是学校丰富内涵的体现,是学校个性化深厚底蕴的积淀。小学是情感道德、行为准则、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便成为学生丰富知识积累、拓宽生活经验、陶冶高尚性情、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为学校的其他特色建设提供了一条思路——学校特色还可以其他途径来细化、落实与强化,使之更加深入人心,转变为师生的具体行动。
  在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了教材内容、学生活动及地方特色资源,让学校教育特色合理地渗透到习作教学中。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参观记,于是,我们组织学生寻访本地历史文化遗迹(贞女碑、孟郊母子像等),聆听与之有关的“感恩信义”的历史故事与传说,然后写一篇游记。同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课程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举行故事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成了学校特色文化传承的一根纽带,将学校特色具体化、丰富化、细致化,将口号变成可操作的课程、可感知的素材、可表达的写作、可参与的活动。
  二、 特色主题习作,给习作教学多开一扇窗
  如何有效解决训练序列的问题,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写作素材,有效整合,促进情感、内容与技能的整体提升,是当前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以苏教版五下第二单元为例,在学习了《梦圆飞天》《神奇的克隆》两篇课文后,教师运用阅读迁移的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我与现代化”主题习作训练,感受科技时代的新生活;结合“感恩信义”主题写想象作文,例如《假如我会克隆》;开展寻访活动,走进新农村、新小区、工厂等,感受现代社会气息,写一篇参观记。按教学进度,学习本单元时,恰逢妇女节前后,可以进行课程拓展,给妈妈做一张感恩卡。
  学校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的建设,有效落实了写作中的德育,丰富了写作素材,实现了习作与做人的有效结合;同时,构建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体系,将使习作教学更加有序,指导更具针对性,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与创造性,即让作文“做”起来。
  三、 特色主题习作,使校本课程多一种选择
  习作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语文课程规定的习作训练进行的校本化改造。将学校特色建设与习作课程结合起来,为其他校本课程提供了范例,真正实现了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个性化与多元化。如苏教版五下第六单元,我们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进行阅读迁移:围绕革命先烈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写读后感;通过本单元习作“家乡的名人”进行主题渗透,写家乡“感恩信义”的名人;开展寻访活动,观看电影、电视剧,围绕“感恩信义”主题写观后感;进行课程拓展,举行一次“家乡的名人”主题手抄报展览活动。
  总之,特色主题习作能够让学生将耳濡目染的生活因素自由、自主、自发地通过习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注重了习作实践性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由此,我们可以厘清学校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主题习作使学校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学校特色则为主题习作提供素材;
  ——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学校特色自然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题;
  ——在校本课程为主题习作构建训练体系的同时,主题习作也作为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之一。
  让学校特色落地生根,给习作教学多开一扇窗,使校本课程多一种选择,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作者单位:溧阳市殷桥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实录】  一、 感悟姥姥的“神”。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课件出示:剪纸图片)找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师:大家的这么多感受,用课文中的一个字就能概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有两三个学生已经举手,其他学生快速翻书后纷纷举手说:神,老师板书:神)  (一) 感受技艺的“神”。  师:姥姥剪纸有多神呢?读读课文
期刊
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语文学习小组的自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提升语文学习小组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还得抽丝剥茧,寻找“病因”,找到“治病良方”。  【现象一】  存在问题:个体发展不均衡  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程度不均衡,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速度不均衡,思维水平的提升也不均衡。个别口头表达能力强、表现欲望强的学生
期刊
(一) 汤平教《小儿垂钓》  一、 背诗导入,激发兴趣(略)  二、 小组交流,诗中觅趣(略)  三、 拓展赏趣,仿写生趣  (一) 拓展  1. 其实古诗中写儿童活动的诗还不少,你还知道哪些?(生分别背《池上》《所见》《村居》等)略  2. 师:你们看,诗人们塑造了很多可爱的孩子的形象,也写出了他们很多的活动。古时候的小朋友是快乐的,我们同学现在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课外活动都干些什么呀
期刊
语文,教学需要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美,需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同学们留意一下,你觉得生活中哪种动物最美?”上完《珍珠鸟》一文后,我照常给同学们留下了一项拓展小练笔,留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体验的空间,未曾想到真是这不起眼的一句话,给了我许多的出乎意料。  小乌龟的“登场”  第二天与往常一样,我很早来到学校,此时,五(9)班教室却比往常多了一份喧闹。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罗小凯和同
期刊
文后思考题,它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的问题,它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我们探究它、认识它、实践它,对于组织课堂有效对话,开发文本资源价值,实现编者设计意图,达成《课标》相应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考量教材文本的课后思考题,有两种呈现方式:其一,显性呈现(也称直接呈现,指那些以文体学法要点中的某些要点为原点,直接转化为思考题的表达方式);其二,隐性呈现(也称间接呈现,指文体
期刊
【教学实录】  一、 揭示课题善质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篇散文,谁来读读文章题目。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听出来了吗?他在读文章题目的时候,哪些词特别突出?  生:他特别突出了“自己”和“别人”。  师:大家都再读读课题,你会不会生出什么疑惑来呢?  生: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  生:这是在哪个国家呀,这么做让人觉得挺奇怪的。  师:是啊,哪个国
期刊
教学过程:  一、 交流阅读地图,回顾课文大意。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读懂了课文,还画了阅读地图。咱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画得最好?  交流欣赏两位学生的阅读地图。  生:她们一位同学画得简洁,另一位同学画得很生动形象。  师:从她们的地图里,你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吗?  生:课文写了石头书样子像书,这石头书有字,有画,有用。  师:看,好的阅读地图,就
期刊
生本作业应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关注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能力。生本作业扩大了作业的功能,作业不再仅仅是课后练习,它是教学的辅助,是教学的支撑,也是教学的延伸,实现了教学过程课内课外连续、整合的一以贯之与一气呵成,它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 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先学中提升能力  1. 自主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
期刊
(一)  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国大型培训是享誉全国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被教材实验区的同行最为称道的,还是内在的培训质量,诸如专家的学术报告,教材编委的教材辅导,一线教师的研究课等等。特别是来自各实验区的研究课,是教师们十分关注和欢迎的。因此,我们培训部对于每次培训展示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通过分散、集中等不同形式,参与其备课研究。随着教材实验的深入推进,第八次的西安培训备课当
期刊
编者按: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指导中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实施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受委托,江苏、江西、安徽三省语文教研员组织教学骨干组成研究团队,共同承担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的子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即将出版,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