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国大型培训是享誉全国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被教材实验区的同行最为称道的,还是内在的培训质量,诸如专家的学术报告,教材编委的教材辅导,一线教师的研究课等等。特别是来自各实验区的研究课,是教师们十分关注和欢迎的。因此,我们培训部对于每次培训展示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通过分散、集中等不同形式,参与其备课研究。随着教材实验的深入推进,第八次的西安培训备课当属最为深刻的一次。现在回顾当时的研究情景,我仍激动不已,陶醉其中!
备课活动于2004年12月18日在南京教材编辑部举行。参与这次备课研讨活动的人员,除了有来自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的八位执教老师及其导师们,还有教材编辑部的主编朱家珑、张庆先生和多位资深编委高林生、高万同、汪晓铅、张洪生、辛国俊、郝敬华等老师。
活动开始,朱家珑主编通过他情真意切的讲话,把这次备课研讨活动的主题、目的作了明确地表述:“这次把五个兄弟省份教材实验区的老师们请到南京来备课,是在特殊时期、特殊要求的背景下决定的。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老师们热情高涨,形势大好!但是,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冷静思考,也看到了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备课就是想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花哨、浮浅、泛语文化等问题。
“培训的大投入,必须使老师们得到大收益。您们是直面学生的一线教师,最清楚‘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才最受益。我们这次活动就是要给全国的老师们展现一种清新的课堂面貌。所谓‘清’,就是清晰、干净,少些枝枝蔓蔓。所谓‘新’,就是要充分彰显《课标》的理念,注意方法的革新,使课堂荡漾着改革的春风。而要做到这些,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实’。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做的是基础工程,而基础工程多是地下工程。我们的备课就是在‘真实、朴实、扎实’上下功夫,这是课堂教学的高境界!”
“这次备课,培训部安排了近十节课,通过研讨后,只能选出四五节课在大会上展示。也就是说,还有几节课只能带回家展示了。这样做,一是广泛吸收多地域的语文教学经验,扩大研究影响,提升研究效果;二是好中选优,力求在培训大会上推出更好的课。我想,通过这几天的研讨,每一节课都应该是我们这个团队研究的成果,没能在大会展示的老师,也是“幕后英雄”。在此,我要提前向你们表示歉意和感谢!”
(一)
备课研讨安排三天时间,分三个进程研究推进:
第一轮先由每位上课教师汇报自己的备课方案,导师介绍教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接着大家讨论该教案的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这是小型研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直言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特别是针对问题的讨论,编委们既能充分发表意见,又非常尊重执教老师们的意见,观点能统一的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就由执教老师取舍。限于篇幅,这里只把第一轮习作教学的研究作以介绍。
本次备课,四位教师选择了习作教学,其中三课是“写人”的习作,一课是“设计节日”的习作。根据老师们的备课意见,我们在肯定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如下修改建议:
第一,写人不是“画人”。课堂上用了一二十分钟给人画像不足取,写作课重在“写”。
第二,设计节日重在“想”,不在“看”。看再多的节日录像也不会对新节日的设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想自己最想表达的愿望,想自己设计节日的情景、效果等,才能丰富写作的内容。
第三,习作指导重在“开”,不在“绑”。追求写作知识的传授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运用。这样只能捆绑住学生的手脚。作前指导一是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激活学生表达欲望。如三年级下册的写人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人物外貌让学生猜;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再写性格、爱好等让学生再猜……二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如四上写卡通人物指导,首先,借助教材提示拓展思路:卡通人物的故事有“惊险刺激的”“幽默滑稽的”“让人们增长知识的”“让大家明白道理的”等。其次,要借助自己的积累展开想象,不要只局限于卡通人物故事,还可以借鉴绘本故事、电视节目、生活趣事中的人物故事,以丰富自己创作的卡通人物。再次,要善于想象,通过迁移嫁接,分别进行异类和同类迁移,如人物可以具有动物的本领,陆地动物可以具有水生动物的本领,走兽可以具有飞禽的本领等。
第四,用好习作例文。概括地说:“取其义而不求齐全,效其法而不抄其文。”具体地说:习作例文仅作为一个参考、借鉴,是习作的辅助资料。不要把例文阅读上成了阅读课,例文的使用可以在作前,也可以在作中和作后。
第五,处理好说与写的关系。说是为写服务的,诸如讨论选材、构思,评价习作质量和修改效果等,不要把习作课中的说代替了写,习作课重点是“写文”,而不是“说文”。
(三)
第二轮执教老师和导师修改各自的教案,并借班上研讨课,再提出修改意见。在第一轮研究的基础上,执教老师利用一天的时间修改教案和并做准备,第三天分三个组借班上课。编委和导师们通过听课,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只是,这一轮的研究既注意课堂细节的讨论,更注重宏观方向的把握,意在使执教老师明确各类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旨等,力求给他们更大的自主空间。
如一下《识字3》,是一篇揭示汉字字理的“看图会意识字”课。山东青岛即墨市王星星老师先用投影映示古文字“日”,让学生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接着又映示课文第一部分识字图表,让学生说说实物图、古文字和相应汉字的关系;然后再映示教材安排的对应词语,学词识字。最后,引导学生朗读韵文,识字、写字等。这一教学方案体现了“看图会意识字”的教学特点,教学思路清晰,识字写字等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但是,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识字教学特点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频繁地使用投影,使学生离开文本“跟着”投影学习,不利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等。 第二,教师“牵”的痕迹很重,这类“会意识字”,就是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读书自学,“意会”汉字的演变,领悟汉字的构字特点。基于此,老师把课文第一部分识字图表和词语分割开来,就削弱了教材的资源价值。把识字与学词紧密地结合起来,才可能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巩固。
第三,要突出识字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教材安排的生字不一定都是生字。这课中的生字有些在上册“认一认”中就出现了,要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不要统一要求学生平均使用力量。
第四,不要在字理教学和阅读上花较多的功夫,不要把识字课上成汉字研究课,也不要把识字课上成阅读课。识字课的主要目标是认字、写字,不是研究汉字学;识字课中的儿歌阅读是“前阅读”训练,只要读得上口,巩固了生字,知其课文大意就行了。
第五,要把写字作为重点目标予以落实。不但要求学生把生字写“对”,而且要写“好”。
再如,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宗英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一课,是二下的阅读课。她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最突出的是做到了三个重视:一是,重视识字、写字目标的落实,作为第二课时,首先检查了词语的认读,强调生字的读音;最后又安排了抄写、听写词语的练习。二是,重视关键词语的领悟,如“小鸟为什么‘好奇’地问?”“‘当然可以’和‘可以’有什么区别?”从“‘天天’来陪”和“‘常常’提起”等读懂了什么?三是重视情感的体会,如“小鸟长大了和大树告别时的心情怎样?”“小驯鹿为什么激动起来?”“‘向自己家快步走去’表达了什么心情?”等。当然,我们认为从优化教学的角度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问题设计要整合,以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是写小鸟和驯鹿认识、交往的过程。宗老师提出了“小鸟和驯鹿是怎么认识的?”“小鸟为什么好奇?”“驯鹿的热情表现在哪里?”等,这就显得碎了,是在“牵”着学生走。如果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看看“写的什么?”这就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读书空间。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读书,理解上述问题,而且落实了《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的目标要求。
第二,注重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如“‘天天’是什么意思?”“是否会有风雨天?是否家中会有事……”“‘常常提起’是几次提起?”“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提起?”这样的想象,不但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之中,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三,优化读书训练,进一步提高读书质量。评价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最根本的是看读书质量。第一学段虽然不能把默读训练作为重点内容,但是,作为二下阅读,“学习默读”应该成为一项目标安排训练,诸如读书时尝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会思考,学会做记号,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等。朗读训练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优化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这是低年级教师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教师要善于点拨,对读不好的要“煽风点火”,使学生“入境动情”;对读得好的也要“添油加醋”,使之“感同身受”,读得更好。例如:听她这么读,你们感到“小鸟‘叫’起来了吗” ?读小驯鹿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激动”了! 人物对话这几个感叹号好像读得“瘦”了点,谁能读得再“胖”些!二是本课人物对话很多,要强化分角色朗读练习。三是教师要下水,注意范读,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染。
(四)
第三轮再次修改教案,然后分组讨论,决定大会入选的教案。在20日上午试教体验的基础上,下午再根据听课编委们的意见,执教老师又坐下来修改教案,最后提交给听课组的编委们,审定在培训大会上上课的教案。研讨的内容、过程不再赘述,下面只回放一段河南省三门峡市乔蔚老师在大会上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看了并讨论了人家设计的节日,你最想设计什么节日?想表达什么愿望?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与同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我设救助节。
生:我设玩具节。
生:我设爱护动物节。
生:我设爱护花草节。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两个节合并成一个节。
生:我设环保节。
师:这个节内容更丰富了。
(随后,学生又说出了读书节、爱心节、和平节、友谊节、减负节、健身节、动画节、制作节、尊老爱幼节、守信节等。)
师:很好,这大都是热点问题。谁说说你为什么要设这个节日?
生:我想设计环保节,使空气变好,水变清,旅游的人不乱写乱画。还有要爱护动物和花草树木。
生:我想设计“减负节”是因为我们的作业太多。我每天晚上六到八点都在做作业,双休日也要上课,做这么多的作业好累呀。
师:他说的理由多充分呀!同学们对于这个话题都有话说,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作业多了,使我们感到紧张,厌烦学习。
生: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有学习,还要交往。双休日是同学们交往的时间,现在被挤掉了。
生:作业多了,影响我们睡眠,第二天精神不好,又影响上课。
生:作业多了,损伤了我们的眼睛。
……
师:你们果然有说不完的话。下面,我们还以这个话题,讨论设立了“减负节”后会有什么作用?
生:作业少了,保证了我们睡眠,第二天学习有精神了。
生:按时作业,学习和玩都兼顾了,劳逸结合了。
生:学习快乐、轻松,我们就不讨厌学习了,反而喜欢学习了。
……
师:说得真好。每个节日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下面,咱们再讨论这个节日放在什么时间最好。
生:三月,刚开学。
生:七月,放暑假,最好不安排我们上课。
生:十二月,期末考试前,不要做大量的试卷。
师:哎呀!没想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时间选择得这么关键。
生:我想设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时间长了,他们就忘了!
师:看来咱们设立的节日是表达同学们最大愿望的了。那么,我们是否讨论一下怎么过好你设计的节日呢?(讨论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课堂展示受到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这是面貌一新的课,具体地诠释了张庆主编‘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报告精神,给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识字课就是要突出识写(字),阅读课就要突出读书,习作课就是要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
“这些课真干净,没有枝枝蔓蔓,旁逸斜出,没有形式化的东西;真实在,是主编们倡导‘真实、朴实、扎实’课堂的样板!”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国大型培训是享誉全国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被教材实验区的同行最为称道的,还是内在的培训质量,诸如专家的学术报告,教材编委的教材辅导,一线教师的研究课等等。特别是来自各实验区的研究课,是教师们十分关注和欢迎的。因此,我们培训部对于每次培训展示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通过分散、集中等不同形式,参与其备课研究。随着教材实验的深入推进,第八次的西安培训备课当属最为深刻的一次。现在回顾当时的研究情景,我仍激动不已,陶醉其中!
备课活动于2004年12月18日在南京教材编辑部举行。参与这次备课研讨活动的人员,除了有来自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的八位执教老师及其导师们,还有教材编辑部的主编朱家珑、张庆先生和多位资深编委高林生、高万同、汪晓铅、张洪生、辛国俊、郝敬华等老师。
活动开始,朱家珑主编通过他情真意切的讲话,把这次备课研讨活动的主题、目的作了明确地表述:“这次把五个兄弟省份教材实验区的老师们请到南京来备课,是在特殊时期、特殊要求的背景下决定的。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老师们热情高涨,形势大好!但是,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冷静思考,也看到了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备课就是想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花哨、浮浅、泛语文化等问题。
“培训的大投入,必须使老师们得到大收益。您们是直面学生的一线教师,最清楚‘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才最受益。我们这次活动就是要给全国的老师们展现一种清新的课堂面貌。所谓‘清’,就是清晰、干净,少些枝枝蔓蔓。所谓‘新’,就是要充分彰显《课标》的理念,注意方法的革新,使课堂荡漾着改革的春风。而要做到这些,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实’。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做的是基础工程,而基础工程多是地下工程。我们的备课就是在‘真实、朴实、扎实’上下功夫,这是课堂教学的高境界!”
“这次备课,培训部安排了近十节课,通过研讨后,只能选出四五节课在大会上展示。也就是说,还有几节课只能带回家展示了。这样做,一是广泛吸收多地域的语文教学经验,扩大研究影响,提升研究效果;二是好中选优,力求在培训大会上推出更好的课。我想,通过这几天的研讨,每一节课都应该是我们这个团队研究的成果,没能在大会展示的老师,也是“幕后英雄”。在此,我要提前向你们表示歉意和感谢!”
(一)
备课研讨安排三天时间,分三个进程研究推进:
第一轮先由每位上课教师汇报自己的备课方案,导师介绍教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接着大家讨论该教案的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这是小型研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直言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特别是针对问题的讨论,编委们既能充分发表意见,又非常尊重执教老师们的意见,观点能统一的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就由执教老师取舍。限于篇幅,这里只把第一轮习作教学的研究作以介绍。
本次备课,四位教师选择了习作教学,其中三课是“写人”的习作,一课是“设计节日”的习作。根据老师们的备课意见,我们在肯定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如下修改建议:
第一,写人不是“画人”。课堂上用了一二十分钟给人画像不足取,写作课重在“写”。
第二,设计节日重在“想”,不在“看”。看再多的节日录像也不会对新节日的设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想自己最想表达的愿望,想自己设计节日的情景、效果等,才能丰富写作的内容。
第三,习作指导重在“开”,不在“绑”。追求写作知识的传授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运用。这样只能捆绑住学生的手脚。作前指导一是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激活学生表达欲望。如三年级下册的写人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人物外貌让学生猜;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再写性格、爱好等让学生再猜……二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如四上写卡通人物指导,首先,借助教材提示拓展思路:卡通人物的故事有“惊险刺激的”“幽默滑稽的”“让人们增长知识的”“让大家明白道理的”等。其次,要借助自己的积累展开想象,不要只局限于卡通人物故事,还可以借鉴绘本故事、电视节目、生活趣事中的人物故事,以丰富自己创作的卡通人物。再次,要善于想象,通过迁移嫁接,分别进行异类和同类迁移,如人物可以具有动物的本领,陆地动物可以具有水生动物的本领,走兽可以具有飞禽的本领等。
第四,用好习作例文。概括地说:“取其义而不求齐全,效其法而不抄其文。”具体地说:习作例文仅作为一个参考、借鉴,是习作的辅助资料。不要把例文阅读上成了阅读课,例文的使用可以在作前,也可以在作中和作后。
第五,处理好说与写的关系。说是为写服务的,诸如讨论选材、构思,评价习作质量和修改效果等,不要把习作课中的说代替了写,习作课重点是“写文”,而不是“说文”。
(三)
第二轮执教老师和导师修改各自的教案,并借班上研讨课,再提出修改意见。在第一轮研究的基础上,执教老师利用一天的时间修改教案和并做准备,第三天分三个组借班上课。编委和导师们通过听课,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只是,这一轮的研究既注意课堂细节的讨论,更注重宏观方向的把握,意在使执教老师明确各类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旨等,力求给他们更大的自主空间。
如一下《识字3》,是一篇揭示汉字字理的“看图会意识字”课。山东青岛即墨市王星星老师先用投影映示古文字“日”,让学生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接着又映示课文第一部分识字图表,让学生说说实物图、古文字和相应汉字的关系;然后再映示教材安排的对应词语,学词识字。最后,引导学生朗读韵文,识字、写字等。这一教学方案体现了“看图会意识字”的教学特点,教学思路清晰,识字写字等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但是,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识字教学特点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频繁地使用投影,使学生离开文本“跟着”投影学习,不利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等。 第二,教师“牵”的痕迹很重,这类“会意识字”,就是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读书自学,“意会”汉字的演变,领悟汉字的构字特点。基于此,老师把课文第一部分识字图表和词语分割开来,就削弱了教材的资源价值。把识字与学词紧密地结合起来,才可能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巩固。
第三,要突出识字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教材安排的生字不一定都是生字。这课中的生字有些在上册“认一认”中就出现了,要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不要统一要求学生平均使用力量。
第四,不要在字理教学和阅读上花较多的功夫,不要把识字课上成汉字研究课,也不要把识字课上成阅读课。识字课的主要目标是认字、写字,不是研究汉字学;识字课中的儿歌阅读是“前阅读”训练,只要读得上口,巩固了生字,知其课文大意就行了。
第五,要把写字作为重点目标予以落实。不但要求学生把生字写“对”,而且要写“好”。
再如,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宗英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一课,是二下的阅读课。她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最突出的是做到了三个重视:一是,重视识字、写字目标的落实,作为第二课时,首先检查了词语的认读,强调生字的读音;最后又安排了抄写、听写词语的练习。二是,重视关键词语的领悟,如“小鸟为什么‘好奇’地问?”“‘当然可以’和‘可以’有什么区别?”从“‘天天’来陪”和“‘常常’提起”等读懂了什么?三是重视情感的体会,如“小鸟长大了和大树告别时的心情怎样?”“小驯鹿为什么激动起来?”“‘向自己家快步走去’表达了什么心情?”等。当然,我们认为从优化教学的角度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问题设计要整合,以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是写小鸟和驯鹿认识、交往的过程。宗老师提出了“小鸟和驯鹿是怎么认识的?”“小鸟为什么好奇?”“驯鹿的热情表现在哪里?”等,这就显得碎了,是在“牵”着学生走。如果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看看“写的什么?”这就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读书空间。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读书,理解上述问题,而且落实了《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的目标要求。
第二,注重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如“‘天天’是什么意思?”“是否会有风雨天?是否家中会有事……”“‘常常提起’是几次提起?”“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提起?”这样的想象,不但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之中,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三,优化读书训练,进一步提高读书质量。评价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最根本的是看读书质量。第一学段虽然不能把默读训练作为重点内容,但是,作为二下阅读,“学习默读”应该成为一项目标安排训练,诸如读书时尝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会思考,学会做记号,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等。朗读训练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优化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这是低年级教师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教师要善于点拨,对读不好的要“煽风点火”,使学生“入境动情”;对读得好的也要“添油加醋”,使之“感同身受”,读得更好。例如:听她这么读,你们感到“小鸟‘叫’起来了吗” ?读小驯鹿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激动”了! 人物对话这几个感叹号好像读得“瘦”了点,谁能读得再“胖”些!二是本课人物对话很多,要强化分角色朗读练习。三是教师要下水,注意范读,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染。
(四)
第三轮再次修改教案,然后分组讨论,决定大会入选的教案。在20日上午试教体验的基础上,下午再根据听课编委们的意见,执教老师又坐下来修改教案,最后提交给听课组的编委们,审定在培训大会上上课的教案。研讨的内容、过程不再赘述,下面只回放一段河南省三门峡市乔蔚老师在大会上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看了并讨论了人家设计的节日,你最想设计什么节日?想表达什么愿望?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与同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我设救助节。
生:我设玩具节。
生:我设爱护动物节。
生:我设爱护花草节。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两个节合并成一个节。
生:我设环保节。
师:这个节内容更丰富了。
(随后,学生又说出了读书节、爱心节、和平节、友谊节、减负节、健身节、动画节、制作节、尊老爱幼节、守信节等。)
师:很好,这大都是热点问题。谁说说你为什么要设这个节日?
生:我想设计环保节,使空气变好,水变清,旅游的人不乱写乱画。还有要爱护动物和花草树木。
生:我想设计“减负节”是因为我们的作业太多。我每天晚上六到八点都在做作业,双休日也要上课,做这么多的作业好累呀。
师:他说的理由多充分呀!同学们对于这个话题都有话说,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作业多了,使我们感到紧张,厌烦学习。
生: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有学习,还要交往。双休日是同学们交往的时间,现在被挤掉了。
生:作业多了,影响我们睡眠,第二天精神不好,又影响上课。
生:作业多了,损伤了我们的眼睛。
……
师:你们果然有说不完的话。下面,我们还以这个话题,讨论设立了“减负节”后会有什么作用?
生:作业少了,保证了我们睡眠,第二天学习有精神了。
生:按时作业,学习和玩都兼顾了,劳逸结合了。
生:学习快乐、轻松,我们就不讨厌学习了,反而喜欢学习了。
……
师:说得真好。每个节日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下面,咱们再讨论这个节日放在什么时间最好。
生:三月,刚开学。
生:七月,放暑假,最好不安排我们上课。
生:十二月,期末考试前,不要做大量的试卷。
师:哎呀!没想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时间选择得这么关键。
生:我想设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时间长了,他们就忘了!
师:看来咱们设立的节日是表达同学们最大愿望的了。那么,我们是否讨论一下怎么过好你设计的节日呢?(讨论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课堂展示受到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这是面貌一新的课,具体地诠释了张庆主编‘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报告精神,给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识字课就是要突出识写(字),阅读课就要突出读书,习作课就是要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
“这些课真干净,没有枝枝蔓蔓,旁逸斜出,没有形式化的东西;真实在,是主编们倡导‘真实、朴实、扎实’课堂的样板!”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