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抓重点 搭建支架促积累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hh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力求从学情出发,提取最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基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帮助学生学习字词、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语言积累和运用贯穿于全课始终;另外,课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语言情境中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的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互查交流,分类识记“刮、狡、猾、镜、肿、脑、袋”等12个生字;通过做动作、看图理解、积累“一眨不眨、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等词语,并努力在语境中尝试运用;正确端正地书写“皂、袋”等5个生字。
  2.图文结合,梳理故事情节,在小组合作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进行朗读的方法。
  3.理解猫胡子的作用,并拓展其他动物身体某些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识词读书
  1.读题,认读“刮”字。
  2.检查预习。
  (1)同桌互读词卡,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忙,并提出需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2)互读自主摘录的词语。
  (3)根据偏旁猜测“狡猾”和“镜”的意思,积累“狡猾的( )”词组。
  (4)板贴学生摘录的词语,相机积累“刮得( )、撞得( )、碰得( )”等词组。
  (5)归类识记“鼻青脸肿、脑袋、肥皂沫”中的“肿、脑、肥”3个生字。
  3.梳理人物,再读故事。
  二、图文结合,朗读积累
  1.读后反馈。
  (1)板贴四幅图,请学生上台排序。
  (2)集体交流,说清排序的理由。
  (3)借助四幅图,梳理故事情节。
  2.聚焦小猫的三张“照片”,指导朗读。
  (1)自由读文,找出与描写“三张照片”相对应的句子。
  (2)同桌校对,然后屏幕上出示相对应的三句话。
  (3)学生自由练读,读正确。
  3.小组“PK”,渗透朗读方法。
  (1)独学。小组内成员练读。
  (2)合学。组内选出一位参赛选手练读,三位组员帮忙让其读出照片上猫的“有趣”。
  (3)展学。两组“PK”,其他组当裁判。
  (4)导学。教师参与“PK”,请学生发现教师朗读时的秘诀——借助重点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再次展学。运用朗读秘诀小组间再“PK”,其他组有依据地作出评价。
  (6)提升。表演读。相机在三张照片的下方分别板贴重点词:仰着脑袋、碧绿碧绿、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等词。
  4.说故事。
  借助三张照片和照片下方的重点词语,说故事。
  三、思辨讨论,练习明理
  1.讨论:小猫的胡子到底该不该刮?
  (1)组内讨论。
  (2)学生发表见解。
  2.相机出示猫妈妈说的话,请生练读。
  3.提出质疑,理解猫胡子的作用。
  (1)提问:听懂猫妈妈的话了吗?有什么不懂的?
  (2)聚焦句子“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
  4.课堂小练习。
  (1)连一连其他小动物身体某些部位的作用。
  (2)用上“好比”一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完成的练习题。
  5.课堂小结。
  四、情境复现,指导书写
  1.情境复现,认读生字。
  2.依据学情略指导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3.重点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皂和袋。
  (1)一看。发现上下结构字的特点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2)二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三写。学生每字独立书写一次。
  (4)比照。集体评价,然后学生再书写一个,力求一个更比一个好。
  4.创境:几天后,小猫又听到了主人刮胡子的声音——“咯吱、咯吱”,小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胡子真的不该刮吗?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借助绘本这一载体续编故事。每小组发一本绘本,小组合作往下编故事。
  2.请学生回家把这有趣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属于科普童话,情节简单有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内容并不难。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和原有的认知起点上,在识字、学词、朗读、写字等能力上有所提升呢?课堂上我着力做了以下三点。
  一、基于学情,轻松识词写字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但仍需不断强化和总结,因为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依然是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非常有特点,如“狡、猾、镜、肿、脑”等,可据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识记。因而本节课在识字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我始终运用“根据偏旁猜意思、联系生活和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识字系统。例如教学“刮、狡、猾”三字,我运用简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猜一猜它们为什么是立刀旁和反犬旁。学生依据自己的识字经验,联系生活,清楚地说出了原因。在教学“肿”时,我进行了归类识记——肥、脑,发现它们都跟身体有关。当学生已形成结构概念时,我出示了“镜”字,难道镜子是金属做的?在轻松的猜字过程中,我把学生的视角引向了汉字文化,出示古时候的铜镜,学生恍然大悟。识字教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应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渗透识字方法,提升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在写字教学环节中,我也运用“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本节课书写的五个生字,三个是左右结构,两个是上下结构。根据课堂实践,学生已明白左右结构字的写字要点,于是我重点指导书写“皂和袋”。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扁平些,在学生发现构字规律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教师书空,而后学生书写,接着集体讲评。总之,写字教学我努力让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比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借助支架,有效朗读积累
  本课的词句非常丰富、生动,如“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等都是新鲜的语言材料,二年级学生却常常抓不住这些富有特色的词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运用。那么如何让朗读、积累、理解词语和语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词语教学变得有趣呢?我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是借助学习支架。
  支架一:四幅情节图。板贴四幅图,让学生上台排序。学生在排序的过程中梳理了故事情节,大概理解了文中词句的意思。
  支架二:三张小猫的照片。板贴三张照片:有胡子的猫、没胡子的猫、鼻青脸肿的猫。让学生根据三张照片找到相应的句子。借助照片,在寻找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句的意思。
  支架三:朗读“PK”。各组“PK”,争取获胜。朗读获胜的秘诀在哪里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示范朗读,并在朗读时夸张地强调了“仰着脑袋、碧绿碧绿、聚精会神”等重点词。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而后在“PK”过程中,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强调了“老长老长、干干净净、鼻青脸肿”等词。
  借助这三个学习支架,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中,在学习过程的活动化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三、依托小组,充分互学展学
  低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合作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学、展学。
  我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将“合作学习”进行到底。课伊始,同桌互读词卡,互读摘录的词语;课中朗读“PK”时,各小组努力帮助选出的代表读出猫的“有趣”,抓重点词讲述照片时,小组内互说非常认真;再到 “小猫该不该刮胡子”阶段,小组内讨论积极,思维十分活跃;课尾,解说猫妈妈的话时,组内同学又互相争辩。一节课,学生多次合作、充分交流,他们拥有了完整的大板块的互学时间。正因为有了充分完整的互学时间,展学时,他们才能语出惊人,精彩不断。
  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积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语境中学得有趣,学得充分,我想学习支架的搭建,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关键。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325600)
其他文献
啾啾先生:  你好!我有一个同学,总喜欢找人借东西。她明明有零花钱,却不愿去买文具,笔、本子、圆规……什么都借。大家都很讨厌她占人小便宜。看到大家都讨厌她,我可不想别人也讨厌我,所以我从不借别人东西。前几天,我在一个朋友家看到她爸爸给她买了学习机器人,我想让家里给我买一个。我妈妈说机器人很贵,可以借来用用;我爸爸说可以买,但他要先看看,让我找朋友借过来看看。我怕借来给人弄坏了,不好意思开口。你说我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晴  “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问南北,不分雅俗……秋高气爽的时节,大陆上任何湖沼溪流,待岸边稻米高粱一熟,多盛产螃蟹……”这不,我们班也要举行蟹宴了。  早上一进教室,教室里腥气连天。嗬,每个人都带了螃蟹!螃蟹千奇百怪:有大的,有小的;有张牙舞爪的,有紧缩着的;有威风凛凛的,也有垂头丧气的……  我拿出奶奶为我准备的五两重的螃蟹,它一动不动待在我的手中。我把它放在另一
走过十年,对课改理性的审视开始回归,阅读教学又无助地站在十字路口。各种声音有分量地影响着教坛:阅读教学要从“教教材”走向“教阅读”,台湾的赵镜中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对“阅读能力”的研究如火如茶;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则颠覆性地提出“写作本位”的教学观,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指向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研讨大会上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与内容分析说再见”的观点,呼吁阅读教学不要再在内
“爆笑校园系列”《阿吹不吹牛》是著名作家伍剑的著作,一共七本,描写了吹吹和他的家长、老师和同学們之间的有趣故事。语文老师送了我其中一本《飞天环游记》,我被书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夸张搞笑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丁文丽、胡虎、张小鸣、美老妈、老爸阿呆等许多人物。其中,最厉害也是我最喜欢的要数“阿吹”了。  阿吹是这本书主角,他和假小子丁文丽在文老师的眼皮底下做了许多新奇而又危险
上课了。老师问同学们:“我只问大家一个问题,谁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  豆豆说:“我有99999根头发。”  老师又问:“你怎么知道?”  豆豆说:“老师,你說只问我们一个问题,所以我不用回答你第二个问题。”
【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大人们一直以来都戴又奇怪又不舒服的方帽子,小孩子创造出了形式各样又舒服的新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不愿改变,最终方帽子被新帽子取代,成为古董。教材选编此文,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有趣,读懂启示——不学墨守成规的方帽子店主人,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二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
有人说,幸福说远就远,说近就近,可我却觉得,幸福就在我身边。  总是能吃到妈妈做的美味就是一种幸福,和同学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就是一种幸福;上课时,能受到老师表扬也是一种幸福,考试考了满分还是一种幸福。  其实,我们自己也能创造幸福。一次。妈妈买回一瓶罐头,我吃了几口,感觉很好吃。“妈妈,你也吃一口。”  那时妈妈正在洗衣服,哪有时间吃?她对我说:“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我捧着罐头。回到桌子旁,
豆豆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的?”  爸爸说:“从你妈妈的肚子里来的。”  豆豆又问:“怎样来的?”  爸爸把豆豆带到汽水机前,拿出两个硬币说:“就像这樣。”硬币进去,出来了一瓶汽水,豆豆看了很高兴。  到了夜晚,豆豆把两个硬币放进妈妈的口袋里,说:“妈妈,我要一个弟弟出来陪我玩。”
“不动笔墨不读书。”经过實践,这句话我总也忘不了。  小时候我每次看书都是一目十行,然后自豪地告诉妈妈:“妈妈,我又看完了一本书!”妈妈问:“你记住了什么?给我说说好吗?”我眼睛向上翻了翻:是啊,我记住了什么?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读三年级时,爸爸妈妈和奶奶都跟我说:“要在旁边放一个本子,放一支笔,遇到好词佳句就记下来。”于是每次看书,我就在旁边放一本本子,看书时把笔拿在手里。妈妈一来,我就写几句
看到标题中的“三高”,你是不是想到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了?那样的话你就错了!那么,此“三高”到底指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为你揭晓答案吧!  此“三高”,是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有“三高”。“三高”者的第一高是个子高。他的身高竟然有一米七!今年他还只有十二岁呢,怎么样,够惊奇吧?在我们班,他好似一棵参天大树,凡是同他搭话的人,都得踮起脚尖儿来抬头仰望他。  那他第二高是什么呢?  “三高”者的第二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