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力求从学情出发,提取最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基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帮助学生学习字词、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语言积累和运用贯穿于全课始终;另外,课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语言情境中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的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互查交流,分类识记“刮、狡、猾、镜、肿、脑、袋”等12个生字;通过做动作、看图理解、积累“一眨不眨、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等词语,并努力在语境中尝试运用;正确端正地书写“皂、袋”等5个生字。
2.图文结合,梳理故事情节,在小组合作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进行朗读的方法。
3.理解猫胡子的作用,并拓展其他动物身体某些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识词读书
1.读题,认读“刮”字。
2.检查预习。
(1)同桌互读词卡,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忙,并提出需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2)互读自主摘录的词语。
(3)根据偏旁猜测“狡猾”和“镜”的意思,积累“狡猾的( )”词组。
(4)板贴学生摘录的词语,相机积累“刮得( )、撞得( )、碰得( )”等词组。
(5)归类识记“鼻青脸肿、脑袋、肥皂沫”中的“肿、脑、肥”3个生字。
3.梳理人物,再读故事。
二、图文结合,朗读积累
1.读后反馈。
(1)板贴四幅图,请学生上台排序。
(2)集体交流,说清排序的理由。
(3)借助四幅图,梳理故事情节。
2.聚焦小猫的三张“照片”,指导朗读。
(1)自由读文,找出与描写“三张照片”相对应的句子。
(2)同桌校对,然后屏幕上出示相对应的三句话。
(3)学生自由练读,读正确。
3.小组“PK”,渗透朗读方法。
(1)独学。小组内成员练读。
(2)合学。组内选出一位参赛选手练读,三位组员帮忙让其读出照片上猫的“有趣”。
(3)展学。两组“PK”,其他组当裁判。
(4)导学。教师参与“PK”,请学生发现教师朗读时的秘诀——借助重点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再次展学。运用朗读秘诀小组间再“PK”,其他组有依据地作出评价。
(6)提升。表演读。相机在三张照片的下方分别板贴重点词:仰着脑袋、碧绿碧绿、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等词。
4.说故事。
借助三张照片和照片下方的重点词语,说故事。
三、思辨讨论,练习明理
1.讨论:小猫的胡子到底该不该刮?
(1)组内讨论。
(2)学生发表见解。
2.相机出示猫妈妈说的话,请生练读。
3.提出质疑,理解猫胡子的作用。
(1)提问:听懂猫妈妈的话了吗?有什么不懂的?
(2)聚焦句子“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
4.课堂小练习。
(1)连一连其他小动物身体某些部位的作用。
(2)用上“好比”一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完成的练习题。
5.课堂小结。
四、情境复现,指导书写
1.情境复现,认读生字。
2.依据学情略指导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3.重点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皂和袋。
(1)一看。发现上下结构字的特点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2)二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三写。学生每字独立书写一次。
(4)比照。集体评价,然后学生再书写一个,力求一个更比一个好。
4.创境:几天后,小猫又听到了主人刮胡子的声音——“咯吱、咯吱”,小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胡子真的不该刮吗?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借助绘本这一载体续编故事。每小组发一本绘本,小组合作往下编故事。
2.请学生回家把这有趣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属于科普童话,情节简单有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内容并不难。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和原有的认知起点上,在识字、学词、朗读、写字等能力上有所提升呢?课堂上我着力做了以下三点。
一、基于学情,轻松识词写字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但仍需不断强化和总结,因为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依然是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非常有特点,如“狡、猾、镜、肿、脑”等,可据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识记。因而本节课在识字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我始终运用“根据偏旁猜意思、联系生活和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识字系统。例如教学“刮、狡、猾”三字,我运用简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猜一猜它们为什么是立刀旁和反犬旁。学生依据自己的识字经验,联系生活,清楚地说出了原因。在教学“肿”时,我进行了归类识记——肥、脑,发现它们都跟身体有关。当学生已形成结构概念时,我出示了“镜”字,难道镜子是金属做的?在轻松的猜字过程中,我把学生的视角引向了汉字文化,出示古时候的铜镜,学生恍然大悟。识字教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应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渗透识字方法,提升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在写字教学环节中,我也运用“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本节课书写的五个生字,三个是左右结构,两个是上下结构。根据课堂实践,学生已明白左右结构字的写字要点,于是我重点指导书写“皂和袋”。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扁平些,在学生发现构字规律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教师书空,而后学生书写,接着集体讲评。总之,写字教学我努力让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比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借助支架,有效朗读积累
本课的词句非常丰富、生动,如“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等都是新鲜的语言材料,二年级学生却常常抓不住这些富有特色的词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运用。那么如何让朗读、积累、理解词语和语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词语教学变得有趣呢?我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是借助学习支架。
支架一:四幅情节图。板贴四幅图,让学生上台排序。学生在排序的过程中梳理了故事情节,大概理解了文中词句的意思。
支架二:三张小猫的照片。板贴三张照片:有胡子的猫、没胡子的猫、鼻青脸肿的猫。让学生根据三张照片找到相应的句子。借助照片,在寻找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句的意思。
支架三:朗读“PK”。各组“PK”,争取获胜。朗读获胜的秘诀在哪里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示范朗读,并在朗读时夸张地强调了“仰着脑袋、碧绿碧绿、聚精会神”等重点词。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而后在“PK”过程中,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强调了“老长老长、干干净净、鼻青脸肿”等词。
借助这三个学习支架,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中,在学习过程的活动化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三、依托小组,充分互学展学
低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合作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学、展学。
我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将“合作学习”进行到底。课伊始,同桌互读词卡,互读摘录的词语;课中朗读“PK”时,各小组努力帮助选出的代表读出猫的“有趣”,抓重点词讲述照片时,小组内互说非常认真;再到 “小猫该不该刮胡子”阶段,小组内讨论积极,思维十分活跃;课尾,解说猫妈妈的话时,组内同学又互相争辩。一节课,学生多次合作、充分交流,他们拥有了完整的大板块的互学时间。正因为有了充分完整的互学时间,展学时,他们才能语出惊人,精彩不断。
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积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语境中学得有趣,学得充分,我想学习支架的搭建,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关键。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325600)
本课设计力求从学情出发,提取最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基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帮助学生学习字词、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语言积累和运用贯穿于全课始终;另外,课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语言情境中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的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互查交流,分类识记“刮、狡、猾、镜、肿、脑、袋”等12个生字;通过做动作、看图理解、积累“一眨不眨、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等词语,并努力在语境中尝试运用;正确端正地书写“皂、袋”等5个生字。
2.图文结合,梳理故事情节,在小组合作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进行朗读的方法。
3.理解猫胡子的作用,并拓展其他动物身体某些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识词读书
1.读题,认读“刮”字。
2.检查预习。
(1)同桌互读词卡,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忙,并提出需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2)互读自主摘录的词语。
(3)根据偏旁猜测“狡猾”和“镜”的意思,积累“狡猾的( )”词组。
(4)板贴学生摘录的词语,相机积累“刮得( )、撞得( )、碰得( )”等词组。
(5)归类识记“鼻青脸肿、脑袋、肥皂沫”中的“肿、脑、肥”3个生字。
3.梳理人物,再读故事。
二、图文结合,朗读积累
1.读后反馈。
(1)板贴四幅图,请学生上台排序。
(2)集体交流,说清排序的理由。
(3)借助四幅图,梳理故事情节。
2.聚焦小猫的三张“照片”,指导朗读。
(1)自由读文,找出与描写“三张照片”相对应的句子。
(2)同桌校对,然后屏幕上出示相对应的三句话。
(3)学生自由练读,读正确。
3.小组“PK”,渗透朗读方法。
(1)独学。小组内成员练读。
(2)合学。组内选出一位参赛选手练读,三位组员帮忙让其读出照片上猫的“有趣”。
(3)展学。两组“PK”,其他组当裁判。
(4)导学。教师参与“PK”,请学生发现教师朗读时的秘诀——借助重点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再次展学。运用朗读秘诀小组间再“PK”,其他组有依据地作出评价。
(6)提升。表演读。相机在三张照片的下方分别板贴重点词:仰着脑袋、碧绿碧绿、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等词。
4.说故事。
借助三张照片和照片下方的重点词语,说故事。
三、思辨讨论,练习明理
1.讨论:小猫的胡子到底该不该刮?
(1)组内讨论。
(2)学生发表见解。
2.相机出示猫妈妈说的话,请生练读。
3.提出质疑,理解猫胡子的作用。
(1)提问:听懂猫妈妈的话了吗?有什么不懂的?
(2)聚焦句子“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
4.课堂小练习。
(1)连一连其他小动物身体某些部位的作用。
(2)用上“好比”一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完成的练习题。
5.课堂小结。
四、情境复现,指导书写
1.情境复现,认读生字。
2.依据学情略指导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3.重点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皂和袋。
(1)一看。发现上下结构字的特点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2)二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三写。学生每字独立书写一次。
(4)比照。集体评价,然后学生再书写一个,力求一个更比一个好。
4.创境:几天后,小猫又听到了主人刮胡子的声音——“咯吱、咯吱”,小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胡子真的不该刮吗?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借助绘本这一载体续编故事。每小组发一本绘本,小组合作往下编故事。
2.请学生回家把这有趣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属于科普童话,情节简单有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内容并不难。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和原有的认知起点上,在识字、学词、朗读、写字等能力上有所提升呢?课堂上我着力做了以下三点。
一、基于学情,轻松识词写字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但仍需不断强化和总结,因为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依然是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非常有特点,如“狡、猾、镜、肿、脑”等,可据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识记。因而本节课在识字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我始终运用“根据偏旁猜意思、联系生活和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识字系统。例如教学“刮、狡、猾”三字,我运用简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猜一猜它们为什么是立刀旁和反犬旁。学生依据自己的识字经验,联系生活,清楚地说出了原因。在教学“肿”时,我进行了归类识记——肥、脑,发现它们都跟身体有关。当学生已形成结构概念时,我出示了“镜”字,难道镜子是金属做的?在轻松的猜字过程中,我把学生的视角引向了汉字文化,出示古时候的铜镜,学生恍然大悟。识字教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应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渗透识字方法,提升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在写字教学环节中,我也运用“归类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本节课书写的五个生字,三个是左右结构,两个是上下结构。根据课堂实践,学生已明白左右结构字的写字要点,于是我重点指导书写“皂和袋”。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扁平些,在学生发现构字规律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教师书空,而后学生书写,接着集体讲评。总之,写字教学我努力让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比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借助支架,有效朗读积累
本课的词句非常丰富、生动,如“一眨不眨、老长老长、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等都是新鲜的语言材料,二年级学生却常常抓不住这些富有特色的词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运用。那么如何让朗读、积累、理解词语和语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词语教学变得有趣呢?我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是借助学习支架。
支架一:四幅情节图。板贴四幅图,让学生上台排序。学生在排序的过程中梳理了故事情节,大概理解了文中词句的意思。
支架二:三张小猫的照片。板贴三张照片:有胡子的猫、没胡子的猫、鼻青脸肿的猫。让学生根据三张照片找到相应的句子。借助照片,在寻找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句的意思。
支架三:朗读“PK”。各组“PK”,争取获胜。朗读获胜的秘诀在哪里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示范朗读,并在朗读时夸张地强调了“仰着脑袋、碧绿碧绿、聚精会神”等重点词。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而后在“PK”过程中,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强调了“老长老长、干干净净、鼻青脸肿”等词。
借助这三个学习支架,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中,在学习过程的活动化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三、依托小组,充分互学展学
低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合作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学、展学。
我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将“合作学习”进行到底。课伊始,同桌互读词卡,互读摘录的词语;课中朗读“PK”时,各小组努力帮助选出的代表读出猫的“有趣”,抓重点词讲述照片时,小组内互说非常认真;再到 “小猫该不该刮胡子”阶段,小组内讨论积极,思维十分活跃;课尾,解说猫妈妈的话时,组内同学又互相争辩。一节课,学生多次合作、充分交流,他们拥有了完整的大板块的互学时间。正因为有了充分完整的互学时间,展学时,他们才能语出惊人,精彩不断。
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积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语境中学得有趣,学得充分,我想学习支架的搭建,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关键。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325600)